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习题。

刮骨去毒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右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zú)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注释)矢镞——箭头
[1]选择下列字在文中的意思。

(填写序号)
尝:①经历②曾经③辨别滋味(_______)
贯:①连贯②事例③贯通(_______)
[2]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__________》中的______,他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从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

2. 文言文阅读。

执①竿入城
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②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③?”遂④依而截之,乃入城.
注释:①执:握。

②俄:一会儿。

③何不以锯中截而人: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截断再入城呢?④遂:于是。

[1]开始的时候这个鲁国人是怎样进城门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鲁国人怎样进了城门?(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符合小古文内容的一项是()
A.执竿者不会随机应变,遇事不知变通。

B.老父自作聪明,好为人师。

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3. 文言文阅读。

陆绩怀橘
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①。

术令②人出橘食之。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③术,而橘坠④地。

术谓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乎?”绩跪对曰:“是⑤橘甘,欲怀而遗⑥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选自《三国志》
(注释)
①九江:古地名,今江西九江市。

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嫡弟。

后被刘备击溃,吐血身亡。

②令:让,命令。

③临:在……时候。

行:走。

辞:告别。

④坠:坠落。

⑤是:这。

⑥遗(wèi):送给。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术令人出橘食之出:__________________
(2)绩怀三枚怀:__________________
(3)术奇之奇:__________________
(4)于九江见袁术于: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陆郎作客而怀橘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怀而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术奇之”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下面的横线填人缺少的成分。

________拜辞___________坠地
4.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毁坏了墙。

B.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被偷。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听取意见要看对方是否亲近
B.富人儿子非常聪明
C.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D.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5. 课外阅读。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③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
(注)①遽(jù):急忙、立刻。

②契(qì):用刀子雕刻。

③契者:雕刻的地方。

④惑:迷惑、糊涂。

“不亦……乎”是一种委
婉的反问方式。

[1]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带点字的意思。

涉(______)其(______)坠(______)止(______)[2]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故事中的楚人糊涂吗?用两三句话写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咱们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宋人有闵其苗闵(_____________)
揠之者揠(_____________)
予助苗长矣予(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⑴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______________)
⑵其子趋而往视之(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苗则槁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破瓮救友
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下列划横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自是手不释书自(________)
②众皆弃去去(________)
③儿得活得(________)
④群儿戏于庭于(_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闻讲《左氏春秋》,爱之”相同的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其虫旧曾有之
C.至之市
D.钱帅登之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
水迸儿得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光砸瓮救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内阅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就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字词。

以:________ 日中:________
及:________ 探汤: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现故事情节。

[4]两小儿辩斗,给你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与理解。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②讲论文义。

俄而③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④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⑤。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⑥公大兄无奕女⑦,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

②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

③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④兄子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谢朗。

⑤拟:相比。

⑥即:是。

⑦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 东晋有名的才女。

无奕,指
谢奕,字无奕。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聚集。

B.公欣然曰欣然:高兴的样子。

C.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如。

[2]下列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的父亲叫谢奕。

B.她的那句比喻句没有“胡儿”说得精妙。

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

D.她是谢太傅的侄女。

[3]下列对这则小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小辈从生活中学习。

B.谢太傅哥哥的女儿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作者对她的赞扬。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D.“公大笑乐”中的“笑”有讽刺“撒盐空中差可拟”这个比喻的意思。

[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快乐阅读。

外科医
(明)江盈科
有医者,自称善外科。

一裨将①阵回,中流矢②,深入膜内③,延使治④。

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⑤。

裨将曰:“镞在膜内者须亟治⑥。

”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

”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


(注释)①裨将:副将。

②矢:箭。

③膜内:肌肉内。

④延使治:请他来治疗。

⑤请谢:请求给予酬劳。

⑥簇在膜内者须亟治:箭头留在肌肉里面这才是最急需治疗的。

亟,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自称善外科(________________)
(2)延使治(________________)
(3)不意并责我(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体现他爱钱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拓展。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盘盂(yúyù)孰为汝多知乎(shúshū)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及:_________ (2)沧沧凉凉:________
(3)探汤:________ (4)决:_________
(5)孰:________ (6)汝:_________
[3]“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言文阅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剑自②舟中坠③于水,遽④契⑨其舟,日:“是吾剑之所⑥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⑦惑⑧乎⑨!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
①涉:跋涉,这里指渡过江河的意思。

②自:从。

③坠:掉、落。

④遽(jù):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⑤契(qì):动词,用刀子雕刻。

⑥所:……的地方,表处所。

⑦亦:也。

⑧惑(huò):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不理解的意思。

⑨乎:呢、嘛、吗,语气词。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于:_______
(2)是吾剑之所从坠是:________
(3)舟已行矣行:________
(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若此:________
[2]分别指出下面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________)
(2)从其所契者人水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从其所契者人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言文阅读。

日攘①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或②告之日:“是非③君子之道。

”曰:“请损⑤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⑥已⑦。

”如知其非义⑧,斯⑨这⑩已矣,何待来年?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
①攘(rǎng):窃取,偷。

②或:有人。

③是非:这不是。

是,这。

④君子:此指品行端正的人。

⑤损:减少。

⑥然后:表示接着前一个动作(情况)之后。

⑦已:停止。

⑧非义:不符合道义。

⑨斯:就。

①速:马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是非君子之道是:_________ 道:_________
(2)以待来年然后已已:_________
(3)斯速已矣斯:__________
(4)何待来年来年: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告之日:“是非君子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弦”字右半部分“玄”读________,“弦”读________。

[2]用“____”画出锺子期听到伯牙琴声时的感受。

[3]假如伯牙弹琴时志在杨柳,锺子期会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锺子期死后,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