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利用结构相似句式判断词义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文言文利用结构相似句式判断词义的方法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其中有些是修辞上所说的排比、对偶,对这类句子,就
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

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出未
知的词性、词义。

这种方法很适用。

例1:2001年卷第11题的D项“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亡”与“北”对应——败逃者。

例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与“箭”相对,可判断它是名词,意义是
“奔马”。

例3:“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失”与“纵”相对,“奉”与“敌”相对,“敌”是敌人,名词,那么“奉”也是名词,据此可推断“奉”为“机会”之意。

例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例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和“以”位置相同,“以”的意思就是“用”的意思。

例6:“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地”与“固”相对,“地”是名词,“固”
也应是名词,解为“险固的地方”
例7:“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
意思也是“多”。

例8:“卖官鬻爵”,“鬻”因与“卖”处在结构相同的同等位置上,就可由已知的“卖”推出未知的“鬻”的相同的含义。

汉字原本就是表意的,因而从字形就可以推知字义。

汉字虽几经演变,但这表意的功
能毕竟没有完全消失。

因此,我们通过对汉字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
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例1:“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形旁为“辶”,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义不符。

例2:1998年高考第16题“冀得一归觐”中“觐”,“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
的构成,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分析,C项“拜见”就是所要找的
答案。

例3:1999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句中的“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字,“粜”的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例4:“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例5:“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畴”的含义也可根据“田”字旁推出“田地”之意。

例6:“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

1.多音字要做到据义定音。

多音字的意义不同,读音也相应改变。

因此要根据一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它的读音,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将音义结合起来进行记忆。

2.注意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

如“巷”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读
“hàng”,而一般情况下读“xiàng”,如“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等。

3.运用记少去多的方法。

“少”是指使用范围较小、涉及词语少的读音,“多”则指使用范围广、涉及词语多的读音。

考生只要记住涉及词语少的读音,就可以准确区分一些多音字了。

如“迫”字有两个读音“pò”和“pǎi”,只有在“迫击炮”这个词中时,“迫”才读“pǎi”,其余的都读“pò”。

因此考生只要记住“迫”在“迫击炮”中读
“pǎi”,就知道了它在其余词语中的读音了。

4.依据词性辨别读音。

有一部分多音多义字因词性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读音。

如“处”,读“chǔ”时多为动词,读“chù”时多为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变不惊”、“处心积虑”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

5.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普通话的常用字中有许多多音多义字,主要是因为词性不同和词义不同而产生了异读。

所以,考生最好准备一个本子,把平常遇到的多音多义字分类记录下来,并经常翻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