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知识要点汇总 新人教版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9)非复吴下阿蒙 复:__________________
(10)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____________
(11)肃遂拜蒙母 遂: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文,回答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3)但当涉猎 涉猎:__________________
(4)见往事耳 耳:___________________
(5)孰若孤 孰若:_________________
(6)自以为大有所益 所益:_________________
(7)蒙乃始就学 乃:___________________
(8)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_________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用课文原句回答4-7问题。
(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学习的可行性:卿言多务,孰若孤?
3、学习的作用: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活动5【活动】孙权劝学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从孙权、吕蒙的语言中,你得知了他们俩是什么样的人呢?
孙权:善劝、关爱部下、懂得读书与增长才干之间的关系;
吕蒙:善于听劝、勤奋学习
七、你从本篇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ຫໍສະໝຸດ 呢?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三、指导朗读,纠正字音,并完善相关关键词的解释。
谓:对……说 当涂:当道,涂通“途”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岂:难道
但:只 涉猎:泛览群书 往事:历史
孰若:哪个像 非复:不再是 即:就
活动3【活动】孙权劝学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啊!”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哪一个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
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因为小女孩非常寒冷,她渴望得到温暖。
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因为小女孩非常饥饿,她渴望得到食物.
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因为小女孩非常痛苦,她渴望得到欢乐。
第四次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因为小女孩非常孤独,她渴望得到疼爱。
3、理解句子:P71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十四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1、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特点: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相互交替,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也是安徒生的作品。
2、《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四次幻景。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饥饿和痛苦了。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的含义?)
前一个“幸福”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既可以从孙权善劝角度理解,也可以从吕蒙勤奋角度理解。
活动6【作业】孙权劝学
一、预习课文,完成1-3题。
1、《孙权劝学》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本文选自《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词语。
(1)权谓吕蒙曰 谓: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当涂掌事 涂:__________________
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吴阿蒙了!”吕蒙说:“与有志向的人分别几日,就要擦擦眼睛重新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活动4【活动】孙权劝学
五、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孙权是如何劝吕蒙的?
难点:学习本文以对话形式描写人物的写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孙权劝学
由学生熟悉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导入学生对司马光的认识
活动2【讲授】孙权劝学
一、司马光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本文选自此书,《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孙权劝学
1教学目标
1、积累“谓、当涂、但、孰若”等文言常用词汇。
2、学习本文以对话形式描写人物的写法。
3、懂得只要发愤读书,就能学有所成的道理.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查阅工具书和利用课文注解疏通简易文言文中关键字词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内涵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谓、当涂、但、孰若”等文言常用词汇;懂得只要发愤读书,就能学有所成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