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小鼠H22肝癌的实验研究(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小鼠H22肝癌的实验研究(一)
作者:曾冬香,姜藻,毕延智,张琰
〔摘要〕目的:观察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小鼠H22肝癌的治疗作用。
方法:荷瘤昆明小鼠分荷瘤对照组(A组)、5.氟脲嘧啶(5.FU)化疗组(B组)、DLI组(C组)及5.FU加DLI组(D组)4组。
比较各组小鼠生存期、抑瘤率及瘤体病理检查结果,检测NK细胞及IL.2的活性。
结果:B、C组生存时间长于A组(P0.01),D组长于C组(P0.01);B、C、D各组抑瘤率依次为61.3%、34.7%、89.5%;C、D两组NK细胞及IL.2活性明显高于A、B组(P0.05);病理观察见C、D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结论:DLI对小鼠H22肝癌有治疗作用,是一种潜在可行的实体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方法。
〔关键词〕肝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免疫治疗;小鼠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已逐渐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LAK细胞、TIL细胞、TAK细胞等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都是给患者回输其自身的淋巴细胞。
本研究通过向荷瘤小鼠体内输注正常的供者淋巴细胞,诱导特有的异体抗肿瘤反应来攻击肿瘤,探索一种新的实体瘤过继免疫治疗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BALB.C小鼠、KM小鼠,雌性,均为8~10周龄,体重18~22g,由东南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试剂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5.氟脲嘧啶(5.FU)为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产品。
1.3实体型荷瘤鼠模型建立
无菌操作取传代8d的H22小鼠腹水,台盼蓝染色,活瘤细胞超过90%,调细胞浓度为1×107ml-1,分别取0.2ml接种于KM小鼠右侧腋下皮下,接种后第3天可触及肿瘤结节。
1.4实验分组
共分4组,每组10只(另备3只中途处死)。
A组(荷瘤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5.FU化疗组):接种后第3天开始化疗,5.FU20mg・kg-1腹腔注射,连续用药7d;C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lymphocytein-fusion,DLI)组〕:接种前11d经脾细胞加CP加供体脾细胞输注的方法〔1〕诱导对BALB.C小鼠的特异性免疫耐受状态,接种后第3、10、17天尾静脉注射供鼠BALB.C脾脏淋巴细胞,细胞数分别为0.5×107、0.5×107及1×107只-1。
D组(5.FU加DLI组):接种前4d诱导免疫耐受,接种后第3天开始化疗,方案同B组,第10、17、24天予DLI,细胞数同C组。
1.5观察指标
1.5.1生存时间记录接种当天开始至小鼠死亡的时间,计算各治疗组生命延长率。
1.5.2抑瘤率待瘤结节长出后每天用游标卡尺测量瘤体长短径,比较瘤
体生长情况,计算接种后第15天各治疗组抑瘤率。
肿瘤体积=长径×短径 2.2;抑瘤率=(对照组肿瘤体积-治疗组肿瘤体积).对照组肿瘤体积×100%。
1.5.3瘤体光镜下组织病理学观察接种后第15天各组处死3只小鼠取瘤体,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常规无菌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以备检测。
1.5.4NK细胞杀伤活性(NKCA)检测参照文献〔2〕的方法略有改动。
取上述已制备的脾细胞悬液4×106ml-1,加入96孔培养板,每孔100μl,每只小鼠脾细胞设3个重复孔。
取传代48h的H22细胞,调细胞浓度为2×105ml-1,每孔加入100μl,使每孔效靶比为20∶1。
平行设效应细胞对照孔。
按MTT方法加人试剂并测OD值,依下式计算杀伤率: NKCA(%)=〔1-(实验孔OD值-效应细胞对照孔OD值).靶细胞对照孔OD值〕×100%。
1.5.5IL.2的诱生及其活性检测参照文献〔3〕T淋巴母细胞增殖分析法。
(1)IL.2诱生:取上述已制备的脾细胞悬液5×106ml-1放入培养瓶,置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40h,离心收集上清液,置-20℃冰箱保存备用。
(2)制备活化的脾淋巴细胞:无菌取正常KM小鼠脾脏,制成5×106ml-1细胞悬液,加入ConA使其终浓度为5mg・L-1,置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48h,收集细胞,离心洗涤2次,配成5×105ml-1细胞悬液作为检测IL.2的反应细胞。
(3)IL.2活性检测:将待测小鼠脾细胞上清液用MTT比色法测定IL.2活性。
1.6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以ˉx±s或百分率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小鼠生存情况
各组小鼠100%死亡。
A组生存时间(16.4±2.5)d;B、C组生存时间分别为(23.3±3.2)、(26.3±3.1)d,较A组明显延长(P0.01);D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上升到(33.7±5.3)d,生命延长率105.49%,与其他3组相比大大提高(P0.01)。
2.2小鼠肿瘤生长情况
接种后第3天即可扪及瘤结节,A组随即迅速增大,C组增大速度稍慢。
B、D两组用药后3d内肿瘤逐渐缩小,有些甚至完全消失;B组停药后3d左右肿瘤又逐渐增大;D组肿瘤复发时间延长至7d左右,再次DLI 可控制瘤体生长。
接种后15d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见表1。
表1接种后15d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略)
1)与A组比较,P0.01;2)与B组比较,P0.01;3)与C组比较,P0.01 2.3对H22肝癌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