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滑轮课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
教课目的
1、知道定滑轮不可以省力,但能够改变使劲方向,理解定滑轮不可以省力的原理;知道动
滑轮能够省一半力,理解动滑轮能省力的原理;知道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用滑轮解
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2、在将滑轮抽象成杠杆的过程中,感觉建模的科学方法。

经历“研究滑轮使用特色〞
过程,运用实验概括法得出结论。

3、经过认识滑轮与生产、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物理。

经过“合作
使用滑轮提高钩码〞活动,提高实验能力和察看能力,养成团队协作的优秀习惯。

教材剖析
本节学习内容是滑轮。

它是简单机械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实质生活中有着宽泛的
应用。

所以,本节的学习在力学中有侧重要的作用。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力的观点以及杠杆的知识为根基。

本节课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根基,以学生疏组实验和教师点拨为根本方法,指引学生研究滑轮的不一样使用方法及其使用特色,从而能灵巧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质问题。

本节内容重申学生主动参加,在合作实验、沟通议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
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剖析
学生经过2周杠杆的学习,对杠杆知识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知道使用杠杆能够省力或
省距离。

本节课是在杠杆这一简单机械的根基上对滑轮的分类及作用进行研究剖析。

因为本
节课是借班上课,学生的状况不是特别认识。

自己依据过去教课经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可能碰到的问题做了详尽的考虑,并在教课过程中设计了必定的图形、图片用以帮助学生理
解。

要点难点
要点:研究滑轮使用特色。

难点:不一样滑轮使用特色的认知和差别。

教课过程
〔一〕引入
1.情形
展现漫画,引入滑轮。

〔二〕新课
2.滑轮
设问1:察看滑轮的构造,谈谈滑轮的构造特色?
学生察看桌上摆放的滑轮实物,经过沟通察看状况,概括得出结论:滑轮是周边有槽、
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3.滑轮的分类
设问2:试试利用滑轮提起钩码,你有几种方法?
学生利用一个滑轮和一根绳索把钩码提到高处。

设问3:察看提起钩码时,滑轮的轴的运动状况,说明两种方法间的差别?
沟通实验状况,并概括得出:有两种方法可将钩码提到高处——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
滑轮叫做定滑轮;使用时,轴随物体一同挪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4.两种滑轮的特色
设问4:经过对杠杆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简单机械能够省力或省距离。

滑轮也是一种
常有的简单机械,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时分别拥有如何的特色?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
研究。

〔1〕定滑轮
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四个钩码的重力,再使用定滑轮提高四个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
改变拉测力计的方向,察看测力计的示数。

再丈量物体被提高的高度和绳索自由端被拉动的距离,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

沟通实验状况,并概括得出:使用定滑轮提高重物时不可以省力,但能够改变使劲的方向。

〔2〕动滑轮
使用动滑轮提高四个钩码,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测出拉力,拉住测力计迟缓上移,用刻度尺测出测力计上涨的距离和钩码上涨的距离。

沟通实验状况,并概括得出:使用动滑轮提高重物时,假如两边绳索平行,能够省一半力,但要拉动两倍距离且不可以改变使劲方向。

〔三〕小结与牢固
依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回想漫画所蕴涵的物理原理,思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当堂检测
1、希望中学要安装升旗杆,以下简单机械中,合适安装在旗杆顶端的是
〔A.杠杆B.动滑轮C.定滑轮D.斜面
〕2、定滑轮有这样的特色:拉动绳索时,物体挪动,轮子也转,但它的轴的
地点是不变的。

动滑轮有这样的特色:拉动绳索时,物体挪动,轮子也转,而且
它的轴的地点是挪动的。

请在图1所示各滑轮旁边的括号内写上定滑轮或动滑轮。

图1
3、如图2所示,沿三种不一样的方向拉绳使物体上涨,所用的力分别是
F 1、
F 2、F3
,那么

〕。

2



F3

大..三个力同样大..F1
最大.
B
.C
A
4、如图3所示,沿三种不一样的方向拉绳使物体上涨,所用的力分
别是
F 1、
F 2、F3
,那么

〕。

A.F1最
大.
B.
F2


C.
F3最大.D.三个力同样大.
图2
图3图
4
、如图4所示,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匀速向上提高重物。

作用在绳索自由端的拉力F甲=F 乙=50N。

那么:
不计动滑轮重和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时,提高的物重分别是G甲=________N,G乙
=________N。

动滑轮重3N,不计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提高的物重分别是G甲=________N,
G乙=________N。

(3)当物体被提高2m时,绳索自由端挪动的距离分别是s甲=_______m,s
=_______m。

乙假如物体被提高的速度都是m/s时,绳索自由端挪动的速度分别是:v甲
=________m/s,v乙=________m/s。

滑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