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制备食用碘盐(KIO3)原理之一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KCl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得到白色AgCl沉淀
B.反应过程中I2置换出Cl2,由此可推断非金属性I> CI
C.KClO3和KIO3均属于离子化合物,都只含有离子键
D.制备KIO3的反应中氯元素被还原
参考答案:
D
2. 下列离子或分子组中,在相应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参考答案:
B
A.Al2(SO4)3溶液中,AlO2-与Al3+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S2-、SO32-之间在碱性溶液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水电离产生的
c(H+)=10-12mol/L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CO32-、ClO-与氢离子反应,NH4+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NH3与HCl相遇立即生成NH4Cl,现象是白烟,且NH3也能在常温下被Cl2氧化为N2,故D错误,答案为B。
【点睛】解题时要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
如:①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有色离子,如Cu2+、Fe3+、Fe2+、MnO4-;②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如Fe3+、Fe2+、HCO3-、NH4+、Al3+;③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如HCO3-、CO32-、S2-、CH
3
COO-
、AlO2-
等,本题中的隐含条件是原有溶液中已经存在的离子或溶液的酸、碱性对离子组的影响,难点是选项B,S2-和SO32-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碱性条件下能共存。
3.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D.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氯化锰可溶于水;
B.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除杂时导管应长进短出;
D.距刻度线下1~2cm处需要用胶头滴管滴加.
解答:解:A.氯化锰可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用过滤分离,故A正确;
B.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为防止水倒流,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试管口向上,故B错误;C.除杂时导管应长进短出,图中气体从短导管进入不能除杂,故C错误;
D.距刻度线下1~2cm处需要用胶头滴管滴加,防止超过刻度线,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混合物分解提纯、物质除杂、物质性质实验以及溶液配制等,把握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操作的可行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4. 已知:
HCN(aq)+NaOH(aq)=NaCN(aq)+H2O(l) △H=-12.1KJ.mol-1;
HCl(aq )+NaOH(aq)=NaCl(aq)+H2O(l) △H=-57.3KJ.mol-1;
则H 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
A.-69.4KJ.mol-1
B.-45.2KJ.mol-1
C.+45.2KJ.mol-1
D.+69.4KJ.mol-1
参考答案:
C
HCN与NaOH溶液反应既包含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中和也包含HCN的电离,HCl与NaOH溶液反应只包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中和,所以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12.1-(-57.3)KJ.mol-
1=+45.2KJ.mol-1
5. 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参考答案:
答案:A
6. 要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金属钠;⑤通入过量CO2;⑥加入足量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FeCl3溶液;⑧加入乙酸与浓H2SO4混合加热,合理的步骤程度是()。
A.④⑤③ B.⑥①⑤③
C.⑧① D.⑧②⑤③
参考答案:
B
略
7.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通常条件下,1mol氩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 B.56g金属铁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气所含的电子总数约为N A
D.1 mol/L 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个数为2N A
参考答案:
C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氩气为单原子分子;
B、根据铁反应后的价态为+3价来分析;
C、1molNH3含10mol电子;
D、溶液体积不明确.
解答:解:A、氩气为单原子分子,故1mol氩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故A错误;
B、56g铁的物质的量为1mol,铁反应后的价态可能为+3价,故1mol铁失3mol电子,故B错误;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1molNH3含10mol电子,故0.1mol氨气含1mol 电子,个数为N A个,故C正确;
D、溶液体积不明确,Na+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8. 下列关于丙烯( CH3-CH=CH2)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分子中有8个σ键,1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参考答案:
B
略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②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③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④K 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且还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⑤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质量增加
⑥Al和Fe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⑦干冰和氨都属于弱电解质
⑧汽油和花生油的主要成份都是油脂
A.①③④⑦⑧ B.②③④⑤⑧ C.③④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⑦
参考答案:
C
略
10. α,β,γ和δ四种生育三烯酚是构成维生素E的主要物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α和δ两种生育三烯酚互为同系物,β和γ两种生育三烯酚互为同分异构体
B.四种生育三烯酚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四种生育三烯酚的结构中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高考资源网
D.1molα-生育三烯酚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反应,理论上最多可消耗3molBr2
参考答案:
C
略
11. 有机化合物J是治疗心脏病药物的一种中间体,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六元环。
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①A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氢,且峰面积之比为1︰2︰2︰1。
②有机物B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其产量可用来衡量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③
回答以下问题: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2)写出有机反应类型B→C,F→G,I→J。
(3)写出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J的结构简式。
(5)E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所有符合以下要求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苯环上只有两个对位取代基④能发生水解反应。
参考答案:
12.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
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参考答案:
D
略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尾气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B.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下最终生成CaSO4,可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
C.某次酸雨的pH为4.3,是由于溶解了CO2
D.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参考答案:
B
略
14. 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球棍模型: B.(CH3)3COH的名称: 2,2-二甲基乙醇
C.有18个中子的过氧化氢分子:T2O2 D.羟基的电子式
参考答案:
D
略
15.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HClO的结构式:H﹣Cl﹣O
B.Na2O2的电子式: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
D.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
D
解:A.次氯酸的电子式为:,将共用电子对换成短线即为结构式,次氯酸正确的结构式为:H﹣O﹣Cl,故A错误;
B.过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过氧化钠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氯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
17
37Cl,故C错误;
D.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都是13,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
故选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已知KMnO4 、浓硫酸、双氧水是常见的氧化剂。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做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实验,以及检验生成的CO2和SO2。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与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可确定该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气体具有___________性;
(3)装置C中紫红色褪去,利用了SO2的还原性,MnO4-被还原为Mn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4)装置E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________(填“是”或“否”),如果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H2SO4(浓)CO2↑+2SO2↑+2H2O
(2) SO2漂白性
(3)5SO2+2MnO4-+2H2O == 5SO42-+2Mn2++4H+5:2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2++2OH-==CaCaO3↓+H2O
(5)否BaSO4
解析:(1)木炭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2H2SO4(浓)+C2SO2↑+CO2↑+2H2O,故答案为:2H2SO4(浓)+C2SO2↑+CO2↑+2H2O;
(2)反应生成了SO2,可使品红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答案为:SO2;漂白性;
(3)SO2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
2H2O == 5SO42-+2Mn2++4H+,根据方程式,还原剂(SO2)与氧化剂(Mn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故答案为:5SO2+2MnO4-+2H2O == 5SO42-+2Mn2++4H+;5:2;
(4)产物中有CO2,与澄清石灰水发生CO2 +Ca2++2OH-=CaCO3↓+H2O,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Ca2++2OH-=CaCO3↓+H2O;
(5)SO2和CO2溶于水生成了亚硫酸和碳酸,亚硫酸钡和碳酸钡都能溶于盐酸,因此不会有沉淀生成,硝酸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沉淀,故答案为:否;BaSO4。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取0.04molKMn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将剩余固体与浓盐酸共热,收集到气体 V(L)(标准状况)。
若KMnO4的分解率为x ,HCl挥发忽略不计,与盐酸反应后Mn元素全部以Mn2+存在,则:
(1)V= L(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2)当x= 时,V的值最水,其值为 L。
(3)当V=2.016L时,第一次加热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g。
参考答案:
答案:(1)(0.1-0.04x)22.4 (2)1 1.344 (3)6.16
18. 在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
2A(g)+
B(g) 2C(g)达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则A的转化率为?
参考答案:
略
19.
在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加热制成的白色固体就是碱石灰。
已知:氢氧化钙在250℃时开始分解,氢氧化钠在580℃时不分解。
取市售碱石灰4.000g,在450℃时加热至恒重,测得固体质量减少了0.360g,把剩余固体完全溶于水,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得到5.000克沉淀。
求:
(1)该碱石灰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该碱石灰中各成分的物质的
量。
参考答案:
(1)50%(3分)
(2)NaOH 0.021 mol(1分),Ca(OH)2 0.02 mol(1分),CaO 0.03 mol(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