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想亲娘》的钢琴伴奏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歌《想亲娘》的钢琴伴奏浅析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民歌改编作品。

传统民歌经过作曲家的整理、
改编,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价值。

本文对传统民歌《想亲娘》与改编后《想亲娘》的篇幅、和声、写法进行对比和阐释,并对钢琴伴奏的写法及演奏方法进行阐述。

通过对钢琴伴奏写法上的分类、研究,有助于声乐专业学生和钢琴伴奏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音乐表现力上与传统民歌有所区分。

对钢琴伴奏的内容、段落的划分更加明确。

关键词:传统民歌
改编民歌
钢琴演奏技巧
钢琴伴奏技巧
声乐艺术
指导
一、作品简介
云南民歌,由丁善德改编,创作与上世纪50,60年代,作曲家把五声性旋律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用独具匠心的和声编配,独到的伴奏织体、调性安排,使这首民歌的伴奏意境深远,极具艺术性,表达了在外漂泊的游子想念母亲和家乡的感情。

丁善德,中国作曲家,钢琴家,浙江绍兴人。

代表作品有管弦乐作品《长征交响曲(中国第一部以长征为题材的大型管弦乐作品)、《新中国交响组合》、大合唱《黄浦江颂》、钢琴曲《快乐的节日》、《新疆舞曲一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艺术歌曲《延安夜月》、《爱人送我向日葵》、《丰收山歌》;为民歌编配伴奏曲《想亲娘》、《玛依拉》、《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音乐论著《作曲技法探索》、《单对位法》、《复对位法》、《赋格写作技术纲要》等。

二、《想亲娘》的音乐分析
1.原始民歌与改编民歌调式调性及曲式对比图
2.旋律分析
民歌《想亲娘》共4小节,旋律为级进伴有三、四度跳进,结束在羽音上,体现了云南民歌以徵调式,羽调式为主,纯四度中包含小三度音程关系旋律频繁出现的特点。

3.曲式及伴奏织体
原始民歌《想亲娘》为单乐段结构,分节歌,共三段歌词。

民歌改编作品为不完全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再现部只再现了第一部分的一个乐句。

调式布局:降e 小调—f 小调—降e 小调。

作曲家用非常巧妙的和声布局解决了民族七声调式与和声学之间的冲突。

用TS Ⅵ的阻碍终止来解释民歌的羽调式。

歌曲伴奏部分的写法也是织体中的分组写法,把伴奏分为三组,从上到下依次为伴奏声部,旋律声部和低音声部。

作曲家将伴奏的旋律布置在下方声部,并不完全重复主旋律,有时重复主旋律中的音,有时与
之形成和声关系,这就使音乐的层次更丰富;而上方结构的旋律是根据主旋律支声出来的,具有描绘性,仿佛是在描绘“船桨划过河水时,河水泛起的涟漪”的声音。

前奏1—4小节,用第一部分的伴奏作为前奏的材料。

A 段:5—13小节,和弦功能连接与前奏相同。

第一段的伴奏
部分分为两个乐句,每句4小节,旋律和伴奏部分完全相同。

伴奏虽然没有完全重复歌曲的旋律,但给人感觉和旋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看左手部分,与歌曲旋律的关系有三种情况:1.重复旋律音(高声部旋律音—如第1小节第1个音;第2小节第3个音。

低音声部—如第3小节的第1个音;第4小节第1,2个音)。

2.先于旋律音出现(高声部旋律音—如第1小节第2个音;第2小节第1,2个音。

低音声部—如第3小节第2个音)。

3.与旋律音形成三度关系(高声部旋律音—如第1小节第3个音)。

右手部分:我们把4个16分音符作为一组,第1组和第3组的第1个音都重复了旋律音。

连接:14—22小节,钢琴伴奏部分创作了全新的旋律,这里乐句较零散,可以划分为2+2+1+2+2。

第2个乐句是第1个乐句在增2度上的模进,经过几次在不同音高上的模进,经过离调,转调,把主旋律带到了一个全新的调式上—降A 大调。

这部分出现了新的材料,与主题旋律进行对比。

B 段:23—39小节,歌曲的发展乐段由之前的降e 小调转到了f 小调,通过转调和新的材料体现其发展性。

共两个乐句,第一乐句4小节,旋律不变,但音高较之前提高了大二度;第二乐句把主题加以发展,创作了新的旋律,把乐曲带到一个全新的境地。

出现了七和弦TS Ⅵ7,TD Ⅲ7。

连接:34—39小节,出现了新的旋律,由降A 大调转到降G 大调。

A ′段:40—48小节,只再现了A 段的一个乐句。

发展乐段与再现间的连接:32—39小节,可以划分为2+4+
2,A ‵:40—48小节,只再现了一个乐句,是不完全再现。

4.风格特点云南民歌以徵调式,羽调式为主,纯四度中包含小三度音程
关系的旋律频繁出现。

如《想亲娘》第一乐句:5—3—5—6--,5—
6—5—2—5—3—2。

三、如何演奏《想亲娘》的钢琴伴奏
1.钢琴伴奏技巧提示:
起:1—4小节,9小节,22小节,39小节。

前奏与第一段描绘
原始民歌改编民歌
拍号4/44/4篇幅4小节48小节
调性五声羽调式降e-f-降e 自然小调
曲式结构分节歌单三部歌词段落三段
三段
艺术研究
出画面感:这是极具描绘性的一首作品,在平静的江面上泛着一
叶小舟,两面是高高的青山,而“我”正急切地盼望回到岸边的
家,看望许久未见的亲娘。

演奏前要把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场景
中,给演唱者营造氛围。

演奏时,把左右手的力量分配一下,把层
次分清楚。

1,2小节左手上方旋律线稍突出;3,4小节左手突出
低音。

右手描绘了江水随着摇橹一波一波泛起涟漪的声音,要清
澈透明,干净透彻。

右手贴键,指尖弹到琴键的最深处。

此外,手
腕要有韵律,每一小节腕子是一个由落到起的动作,把灵敏的指
尖和灵活的手腕结合起来。

前奏的力度可以稍强些。

要注意的是,这首歌曲的前奏乐句是由两个带延长记号的
音符静静地引出歌声,仿佛之前描绘的一波波江水都静止于这
两个音符,所以要静静地,有想象力地收尾。

等:演唱前,伴奏是处于“主角”地位的。

演唱者开始演唱时
要弱一点,不要强过演唱者的声音。

尤其要注意,在前奏的第4
小节有两个延长记号,一定要等演唱者吸好气再开始,“与演唱
者一起歌唱,一起呼吸”是一个钢琴伴奏最基本的素质。

推:14—22小节,32—39小节,46—48小节。

这一段钢琴伴
奏的角色由“配角”转换到“主角”,整个段落的力度放开一些,力
量全部放下去。

优秀的钢琴伴奏的演奏应该收放自如,伴奏时“等,帮,让,推”;前奏,间奏与尾奏要把技巧发挥出来,更要把音乐层次分析得非常细致。

这一段的音乐语言层层递进,旋律的起
伏很大,在演奏力度上要有明显的变化,把分句弹清楚,要随着
乐句呼吸。

这段的14—15小节第一层;16—17小节第二层;18小
节第三层。

要把每一层的力度分配好,像海浪一样,一层一层地
渐强。

19—20小节第四层,21—22小节第五层。

这两小节的旋律
材料不同,旋律线突然明晰了,要把旋律声部弹清楚。

间奏32—39小节低声部旋律出现了新的材料,突出旋律线条。

46—48小节以同样的伴奏织体结尾,最后两个音快速地触键,用手腕把琴
键“提”起来,让回声更长,才会有想象的空间。

转:发展乐段23—39小节。

第一乐句4小节,这一段在音高
上比第一段高了一个大二度。

经过了之前间奏的铺垫,不同调性
与前2小节不同旋律材料的出现给演奏这情绪上带来一种“新
鲜感”,所以演奏者要给新的材料以新的,不同的音色。

左手的上
方旋律与歌曲旋律形成了和声,所以左手要突出旋律线条,但不
能“盖过”演唱者的音色,所以这里的力度控制尤为重要。

第二乐
句5小节,伴奏节奏型的变化,音域加宽,音乐有推动力。

左手每4个8分音符为一组,要突出每组的第一个音,其它用腕子带过去。

右手上方增加了一个旋律线,每一个线条都要有它的力度。

我认为这里的力度分配应该以左手低音八度最强,右手上方旋律次之,其余两个声部最弱。

2.钢琴演奏技巧
前奏4小节的演奏至关重要,整首歌曲的伴奏织体都是这4
小节发展出来的。

演奏时,把左右手的力量分配一下,把层次分
清楚。

1、2小节左手上方旋律线稍突出;3、4小节左手突出低音。

右手描绘了江水随着摇橹一波一波泛起涟漪的声音,声音要清
澈透明,干净透彻。

右手贴键,指尖弹到琴键的最深处。

此外,手
腕要有韵律,每一小节的腕子是一个由落到起的动作,把灵敏的
指尖和灵活的手腕结合起来。

前奏的力度稍强。

四、钢琴伴奏与歌唱者的合作
每个声种的音量、音色、音质不同,每一位歌唱者都有自己
的声音特质,这就对钢琴伴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音量与歌唱者的音量相融合,既不能太“抢戏”,又不能太弱。

更要迅速调整音色,一般来说,女高音的音域较高,音色明亮、圆润,钢琴伴奏应该适当弱化高声区的声音,加强中低声区的色彩。

为男中音伴奏时,要把高音区的音色调整得明亮、清透,使整体音色均衡。

此外每位演唱者的音域、音色、气息各不相同,每首作品的风格也不同,钢琴伴奏应该积极调整,努力配合,帮助演唱者达到最佳歌唱状态。

为了完美地表现作品,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要与演唱者磨合、探讨,共同二度创作,完美地表达作品的内容、情感、风格等音乐要求,做到与歌唱者在音乐上融为一体,共同完成曲目。

结语
本文运用音乐分析方法,分析了《想亲娘》钢琴伴奏的写作手法和艺术手段。

老一辈作曲家们写了大量具有艺术的民歌改编曲。

如:《等你到天明》、《兰花花》、《嘎俄丽泰》、《牧歌》、《二月里见罢到如今》、《虹彩妹妹》等。

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民歌钢琴伴奏艺术化”这一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当代的优秀作曲家也写出了极具艺术性的民歌作品,如:胡廷江的《玛依拉变奏曲》、《绒花》等,优秀的艺术指导邓垚也改编了多首民歌。

但深入研究分析怎样艺术化,哪些方面体现了艺术化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改编后的民歌可以分为用传统作曲技法写作与现代技法写作,但这两者的区别,如何定义哪种作曲技法概念也很模糊。

出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歌的目的,希望现代作曲家们会对越来越多的传统民歌进行改编,所运用的作曲技法会受到重视,对于“钢琴伴奏艺术化”这一课题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

一位优秀的艺术指导不仅要具备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更要具备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

在拿到一首新作品后,首先对它的创造背景进行一定了解,歌剧选段不仅要熟悉唱段,更要研究整部歌剧。

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把握每个时期,每位作曲家不同的音乐风格,朗读理解歌词,并需深入研究语言。

语言与音乐的表现关系密切,语言族重音与音乐重音,语句与乐句的结合,对演唱,演奏好作品至关重要。

然后熟悉旋律,品味作品内容,把握地域风格,分析旋律,织体,和声等。

最后反复练琴,设计力度变化,音量音色等。

参考文献:
[1]黄常虹.民歌.艺术歌曲.民族性——
—析丁善德改编民歌的艺术成就[M].中国音乐出版社,2006.
[2]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凌瑞兰.20世纪中国音乐史略[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任音.如何弹好钢琴伴奏.钢琴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5]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6]于苏贤.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7]周青青.中国民歌[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8]张佳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9]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
[10]任音.如何弹好钢琴伴奏[M].钢琴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