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特色题型寓意理解题作答方法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书面语用法要掌握|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材料紧扣民生数据|定义判断命题规那么|
zg教育专家认为一般说来,寓意理解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尾句提示法
寓言一般会通过故事的结局来给人警示,使人获得启迪,即多在故事的结尾点出寓意。
因此大局部寓意理解型题目,题干材料的尾句多直接或间接提醒寓意,抓住了尾句,也就找到理解题的关键。
对于直接提示寓意型尾句,只需对其进展句意转化或浓缩提炼即可总结出寓意。
【例题1】只要生存本能犹在,人在任何处境中都能为自己编织希望,哪怕是极可怜的希望。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终身苦役犯,服刑初期被用铁链拴在墙上,可他们照样有他们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别的苦役犯一样,被允许分开这堵墙,戴着脚镣走动。
假如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一个人可以活下去。
从文段中可悟出的哲理是( )。
zg解析:此题答案为B。
尾句点明寓意。
“假如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一个人可以活下去〞说明的哲理只能是“理想是生存的精神支柱〞。
故B项为正确答案。
【例题2】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
有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
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
“味道如何?〞大师问。
“苦。
〞弟子龇牙咧嘴地吐了口唾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放进附近的湖里,并让他再尝尝湖水。
“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
“没有。
〞年轻人答道。
这时,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
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
〞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 )。
A.当你处于痛苦时,请开阔你的胸怀
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zg解析:此题答案为A。
材料尾句点出了寓意。
人生的痛苦就像盐,是一定的,而体验到的痛苦取决于它所盛放的容器的大小。
大师是在以容器的大小比喻人心胸的容量,说明只有心胸足够豁达,面对痛苦时才能坦然应对。
所以当你痛苦时,要开阔自己的心胸。
对于间接提示寓意型尾句,那么需对其作进一步分析,挖掘其更深层的含义。
【例题3】?史记?中?公仪休嗜鱼?说的是,公仪休在鲁国当丞相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鱼,有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他一概不收。
有人问:你为什么喜欢吃鱼却不收鱼?他说,我如今做丞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
假如因承受了别人送的鱼而被免职,我从此就买不起鱼,也吃不起鱼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贪欲猛如虎,贪欲如洪水
B.人的性格各异,嗜好有别
C.做一个正直向上的人,首先要“寡欲〞
“助推器〞
zg解析:此题答案为C。
要理解这段文字的寓意,关键是理解尾句。
但文段尾句并未直接点明寓意,而是需要考生继续挖掘其深层含义。
由这句可看出,要想经常有鱼吃,关键是要学会抑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因小失大,即要“寡欲〞,C项符合题意。
A、D两项说的都是“贪欲〞的危害,未从正面强调“寡欲〞的重要性,不如C项贴切。
二、比照推导法
寓言的常用修辞手法包括拟人、比喻、夸大、比照、象征等。
其中拟人、比喻、夸大、象征的使用是故事情节写作的需要,而比照手法的运用那么对提醒寓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解题时,可按“比拟对象——比照过程——比照结果〞的顺序理清材料的条理,抽象出比照过程的属性,探求结果不同的原因,往往这一原因便是材料的寓意。
【例题4】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那么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
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
南风徐徐吹动,温暖温暖,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
C.详细问题详细分析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zg解析:此题答案为A。
文段采用了比照手法。
北风与南风采取的策略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北风是“呼呼猛刮〞,结果却是“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而南风“徐徐吹动〞,结果是得到了“行路人脱衣〞的成功。
它们一刚一柔,柔可克刚,即A为正确答案。
【例题5】蜗牛参加了很屡次动物运动会,成绩如下:跳高,零;跳远,不到一厘米;短跑,一小时一米;马拉松,到了下一届运动会开幕还没跑完,结果每次都没有得奖。
今年,蜗牛参加了攀岩比赛,它速度不快,但却登上了顶峰,获得了冠军。
与这个故事寓意最相符的是( )。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zg解析:此题答案为A。
文段采用了比照手法。
它先说明了蜗牛参加跳高、跳远、短
跑以及马拉松比赛均遭惨败,然后指出蜗牛今年参加攀岩比赛却获得了冠军。
通过比照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可知,虽然蜗牛在跳高、跳远、短跑以及长跑上处于优势,但在攀岩这方面却占具独特的优势。
由此可得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换而言之即“天生我材必有用〞,答案为A。
C项为迷惑项,但它强调的是一种坚持,而文段中没有表达坚持,故排除。
三、排除法
由于寓意理解型题目要求考生提炼短文的寓意,故与片段阅读中其他题型不同,寓意理解型题目有三种类型的选项可排除,分别是:对材料简单概括或就事论事的选项、离题的选项和没有深度的选项。
一那么寓言包括故事(情节)和寓意两局部,对材料简单概括或就事论事的选项,还停留在故事(情节)的阶段,并没有将寓意从故事(情节)中剥离出来,因此这些选项必然不是提醒寓意的选项。
【例题6】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
世界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很多,而能真正登顶成功的人是少之又少。
因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假如不到巅峰插上旗帜,哪怕离登顶只剩下十米不到的间隔,都不是真正的成功。
这段话主要想告诉我们( )。
zg解析:此题答案为B。
A项是对文段局部内容的描绘,C、D两项是对文段内容不正确的推断,都还停留在故事(情节)层面,这三个选项都可排除。
尾句提醒了文段的寓意,由“哪怕离登顶只剩下十米不到的间隔,都不是真正的成功〞可知,文中举登珠峰的例子是为了阐述成功的标准。
故此题答案选B。
离题的选项指的是与题干信息完全不相关的选项。
【例题7】一个知名企业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试题:“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机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应聘者对此各陈己见,但最后被聘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
有人问及原因,老总答复道:“这样的人值得信任。
〞应聘者对其试卷交白卷却被聘用,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对此理解最正确的一项应是( )。
zg解析:此题答案为D。
原文没有表达“聪明〞与“愚蠢〞的问题,A项离题,可排除;应聘者交白卷也不属于“创新〞,排除B;该企业老总之所以聘用交白卷者并不是因为他“与众不同〞,而是因为他没有泄露原单位的机密,“值得信任〞,所以C项也错误。
寓意理解型题目要根据材料提炼寓意,正确选项一般意义深入、有高度。
没有深度的选项可直接排除。
【例题8】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造一条船吧。
〞这帮年轻人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了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出一条独木舟。
独木舟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了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歌唱。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年轻人齐声说道:“快乐极了!〞
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 )。
zg解析:此题答案为C。
这段文字通过一群年轻人寻找快乐的故事,意在告诉我们快乐来源于为了一个明确目的努力工作的过程。
B项把“积极的心态〞作为快乐的来源,D项把“心灵的智慧〞作为快乐的来源,都不符合文意,排除。
A项表述过于粗浅,没有深度,不如C项表述准确,可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