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对虾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概述:养殖日本对虾需要先建一个养殖池,池底建议以沙泥为好,水深1米以上,盐度在15%以上。
设施安排好后,就需要引进虾苗了,投放虾苗时注意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
投入养殖后,要做好饲喂和水质管理,及疾病防控,方能养好日本对虾。
养殖池建设材料主要有混凝土、水泥砖、透明塑料薄膜等;池子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八角形,规格为20m2~30m2 ,池深90cm~100cm,排污口设在池底中央;进水口设置2个,朝同一方向进水,以使水流旋转;具备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地下深水井、增氧设施等;养殖池铺设细沙前,用二级砂滤的海水冲洗细沙,把沙中的杂质或微生物等冲洗掉,同时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2、放苗准备
在放苗前10天~15天,虾池进水70cm,选择晴天进行施肥,每立方水体施尿素3g~5g,之后每周视池水肥度情况进行追肥、施底改和投放有益菌。
二、虾苗放养
1、虾苗的选择和运输
日本对虾苗种选择全长在0.8cm以上、个体差异较小、规格整齐、体色透明、体表清洁无寄生物、健壮活泼、弹跳力强的虾苗,同时应对培育池水质、使用的饵料、亲虾来源及状况,进行认真了解和观察。
虾苗的装运使用**的塑料薄膜袋较好,在水温20度情况下,运输时间在5**左右时可装苗1.5万尾;10**左右时可装苗1.2万尾;15**左右时可装苗0.8万尾,**不超过20**。
2、放养密度
日本对虾种放养密度400尾/m2~500尾/m2。
三、饵料投喂
1、日投饵量的确定
虾体重1g~5g时日投饵量按总虾重的7%~10%投喂,虾体重5g~10g时按4%~7%投喂,虾体重10g~20g时按3%~4%投喂(均指人工配合饲料干重)。
2、投饵时间和数量
日本对虾饵料投喂应在日落后开始而于午夜时结束(一般夏季18:00以后,秋冬季17:00以后)。
在投饵过程中,切忌将饵料投放池内方框筐周围。
冬季根据水温的变化,减少配合饲料投喂,改为以喂沙蚕为主。
四、水质调控
1、盐度
虽然日本对虾为广盐性虾类,对盐度的适宜范围是15~30,使用地下深水井的海水盐度一般在27左右。
2、温度
日本对虾最适温范围为25~30度,在8~10度停止摄食,5度以下死亡。
3、溶解氧
日本对虾在存养期间需要人工充氧,溶氧量保持在
5mg/L以上。
4、pH
日本对虾对pH值适应值为7.8~9之间。
五、病害防治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色、pH、透明度等水体理化指标的相对稳定,保持较高的溶解氧;在配合饲料里定期添加水产用多维和免疫多糖增强对虾自身免疫力,定期对对虾进行检查。
六、出池销售
把存养池的水放干,掘沙取虾,上市销售。
七、注意事项
1、底质。
日本对虾有较强的潜沙习性,因此,养殖日本对虾的池底质必须是沙质。
如果是泥质或过细的沙质,由于池底较硬或底质颗粒较细,使日本对虾无法潜入,即使潜入也会由于底质的渗透性或透气性差,易造成底质污染而影响日本对虾呼吸,使其无法栖息和生活。
若选择泥质虾池养殖日本对虾,应对其改造。
但软泥质虾池不宜改造成日本对虾养殖池,这是因为软泥质填沙后,泥沙相混,易造成潜入软泥中的对虾呼吸困难,而导致死亡。
因此,只有硬泥质虾池改造后,才能养殖日本对虾。
具体方法是向池内填沙。
填沙可全池均填,或在部分池底堆积沙垅、沙堆。
均匀填沙,沙层厚10Cm左右;沙垅应在池内成行,走向与进排水平行,间距均匀,底宽1—2m,高50—60Cm;沙堆也应均匀分布,
圆锥形,直径1—2m,高50—60Cm。
沙堆沙垅的数量,依放苗量而定,以每平方米表面积潜虾60—100尾计算。
2、收获。
日本对虾的收获,要根据生长情况、市场要求规格、水温变化及市场需求情况而适时收获。
但当水温下降至10℃以前约10月底,应将日本对虾全部收获完。
否则,将影响日本对虾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