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数年会名师课件-解决问题-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实验小学 盖云翠

合集下载

部编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官晓花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京

部编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官晓花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京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威远县铺子湾镇永团小学校官晓花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20页例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判断并选择必要的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巩固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策略分析,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法:引导探究法和引导参与法。

学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谈话:孩子们,初次见面,官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想分享给大家,你们想听吗?(想)但是,老师设置了两个挑战,你们只有通过了挑战,才能听到美妙的音乐,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有)出示挑战。

2.挑战一:猴子摘桃。

孩子们,你们看,这只小猴子想要爬到顶端摘到自己最喜欢吃的桃子,必须算对一道题才能爬一级,请你们帮小猴子算一算,让它爬到顶端摘到自己最喜欢的桃子。

请学生口答,师根据学生点拨。

孩子们,小猴子爬上了楼梯,吃到了甜甜的桃子,它可高兴了,他想对你们说:“谢谢你们,你们可真棒。

”接下来,我们进入3.挑战二:看图列式。

孩子们,请看第一幅图,谁来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算式,点名让学生回答,为什么要用16-9呢,(因为16是总数,已经知道一部分是9人,要求右边部分就要用总数--左边部分),第二个图呢,又怎么计算?(同样的道理,总数是12,右边部分是5,要求左边部分就用总数—右边部分)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求部分,都要用总数减去另一部分,这么重要的东西,我们把它记下来。

(板书:部分=总数-另一部分)(设计意图: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想学的需求,同时也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铺垫。

部编二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翠娜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二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翠娜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克克
克克
千克
克克
千克克克克Fra bibliotek千克克

四、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五、作业 课本107页10题
20里面有几个4,就重几千克。
中等个
5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如果5个重1千克,这些梨大约重( )千克
如果5个重1千克,这些梨大约重( )千克
24里面有几个5就重几千克
如果5个重1千克,这些梨大约重( )千克
24里面有几个5就重几千克
24 ÷5 = 4 ﹙千克)…… 4(个) 剩余的4个,接近1千克,所以 4+1=5(千克)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 的质量观念,用菇凉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 解决问题,形成估测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小调查:(可以自己
在家动手称一称,也可以 去超市或市场问问售货员)
1.1千克的苹果 有几个? 2.1千克的梨有几个? 3.1千克的鸡蛋有几个?

4个果大约重1千克 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二年级 执教:李翠娜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 观念。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根据 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估计标准,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估算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增强学习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优质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优质课件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进一法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 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2.5÷0.4= 6.25(个) 大家想一想,到底你需能要列几一个下瓶算子式呢吗??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进一法
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结 果应该取整数。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带够吗?
1.5 ×17 =25.5(m), 丝带不够。
这里不管小数部分 是多少,都要舍去, 取整数为16。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什么情况用哪个“进一法”,什么情况用“去尾法”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 (2)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
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 需要准备几个瓶?
25÷1.5=16.666 …(个)
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 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 妈妈要做一种装饰品,每个装饰品需要5个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妈 妈一共有36个珠子,妈妈最多可以做多少个饰品?
36÷5≈7(个) 答:妈妈最多可以做7个饰品。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什么情况用哪个“进一法”,什么情况用“去尾法”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 (2)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
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 需要准备几个瓶?
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 要用1.5m长的丝带,这些红 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2.5÷0.4= 6.25(个)

部编一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官晓花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部编一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官晓花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优质课PPT课件,适合公开课赛课!”
名师PPT课件
解决问题
(找出多余条件)
威远县铺子湾镇永团小学校
官晓花
名挑师P战PT一课件:猴子摘桃
12-3= 9 16-8= 8 13-5= 8 13-7= 6 11-9= 2
名挑师P战PT二课件:看图列式
16 – 9 = 7(人)
12 – 5 = 7(个)
名师PPT课件 湖边有8只天鹅
树林里有12只小鹿,跑了3只小鹿, 湖边有8只天鹅
多余的已知 条件
树林里还有多少只小鹿? 根据数学问题你能找出多余的已知条件吗?
名师PPT课件 湖边有8只天鹅
树林里有12只小鹿,跑了3只小鹿, 湖边有8只天鹅
多余的已知 条件
树林里还有多少只小鹿?
12 – 3 = 9 (只 ) 口答:树林里还有9只小鹿。
名师学P以P致T用课件
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答案
王爷爷家里有白猪和黑猪共12头, 有羊4只,白猪有7头。黑猪有多少头?
× 12-4=8(头) √ 12-7=5(头) × 4+7=11(头)
名师学P以P致T用课件 多余条件பைடு நூலகம்
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14 - 6 8 只
小结:这道题中的“5只鸭”与问题没有关系,所以在解决 这个问题时,这条信息就是个多余信息。
名师PPT课件
名(师一P)P仔T课细件观察,收集信息
名师(二P)P创T设课情件境、尝试探索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4个。 还有几人没有来?
9
名师PP1T6课件
- = 7(人)
多余的已知条件
小结:这道题中的“我们队踢进4个”与问题没有关系, 所以在解决 这个问题时,这条信息就是个多余信息。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段文才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段文才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

PPT课件
⑴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 )个小格。
⑵时钟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秒针
走一圈是(
)分。
⑶1时=( )分 1分=( )秒.
PPT课件
试一试
3时=( 3分=( 1时=( 2分=( 180秒=( 240分=(
)分 )秒 )分 )秒
)分 )时
哎,才 8 : 40,我 还要等多久呢?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的信息有哪些 ?怎么解决?你有哪些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方法?为什么?
PPT课件
9 时 - 8 时 40分 = 20(分钟)
答: 我还要等 20 分钟。
营业时间 早 9 : 00 开门 晚 8 : 00 关门
哎,才 8 : 40,我 还要等多久呢?
9时
退1作60-8 时4Fra bibliotek0分8时6 0分
-8时4 0分 2 0分
PPT课件
( 分)
( 分)
11 : 20
11 : 40
12 : 05
( 分)
( 分)
4 : 15
4 : 50
5 : 25
PPT四课件、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请小组内 讨论说一说
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从几点开始 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
一个低水平的教师, 只是向学生奉献真理, 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让学生自 去发现真理”
PPT课件 二、探究新知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 的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PPT课件 二、探究新知
方法一: 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 方法二: 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赵爱云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赵爱云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你这的几结种果方正法确得吗到?的结果 你都是一怎样样,验说证明的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货车自重2.8吨。它是否超载了?
预设①: 6+2.8=8.8(吨) 8.8>8.7 所以没有超载。
预设②: 8.7-2.8=5.9(吨) 6>5.9 所以没有超载。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99页练习二十一,第6题、第7题。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三)体会感悟,化理解
如果把 换成 ,钱够吗?
预设① : 先算10-6.8=3.2(元) 2.5+1.2=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 预设② :
先算10-6.8=3.2(元) 3.2-2.5=0.7(元) 0.7<1.2,买 不够。
预设③: 6.8+2.5+1.2=10.5(元) 10.5>10,所以钱不够。
你这想道知怎题道样要了解什答 决么? 的问题是什么?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分享过程,感悟方法
预设①:
预设②:
10-6.8=3.2(元) 2.5+0.6=3.1(元) 3.1<3.2,小丽的钱够了。
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 够了。
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求出买文具盒后剩余 的钱,然后再比较剩余的钱够不够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
解决问题(例4)
天水市麦积区利桥中心学校 赵爱云
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 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通过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 与方法。 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 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
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 都一样,说明了什么?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代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代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
因为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 分,也就是120分,所以熊大、 熊二用的时间一样多。
二、探究活动(一)
180秒=( 3)分 秒=(
80
)分,1180秒=(
)分,你是怎么想的?
你是怎样想的?
说一说:4分=(240)秒 480分=( 8 )时
二、探究活动(二)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怎样解答这个问题?你是怎 样想的,先独立思考,然后小 组交流讨论。
45-30=15(分)
与数格子的结果一样。
二、探究活动(二)
回顾与反思
7时45分-7时30分=15(分)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这些方法虽然解决 了我们的问题,但 解答的对不对呢?
30+15=45(分),7:30过15 分钟就是7:45 。解答正确。
三、当堂训练
1、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40到 9:00分针走了多少格。 9:00开门,也可以想成8: 60开门,这样就可以用我 们前面学习的方法解答了。
三、当堂训练
2. 先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再算一算,填一 填。
过10分
过(10)分
过(20分)
起床
6 :40
洗漱
6 :50
吃早饭
7 :00
( 过5)分
(过1)5分
整理
7 :20
上学
7 :25
到校
7 :40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7页练习一,第8题。 第8页练习一,第11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南漳县九集镇九集完全小学 代群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雄堡出发去学校, 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 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用的时间少,它俩谁也 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判断它俩 究竟谁用的时间短,好吗?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丁晓燕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丁晓燕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禄丰县高峰乡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
完小:
备课教师:丁晓燕
年级:三年级
学科:数学
备课时间:
|
课题
解决问题(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时=60分,1分=60秒及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2.进一步学习各种形式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
地计算经过的时间。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充分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间单位间的关系,比较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经过时间
教学准备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一、板书导入
1.齐读课题
2.说一说怎样解决问题?(步骤)
基础练习
1.课件呈现情境图,引导阅读和理解
(1)自己说一说图意
(2)找一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有哪些?
(3)问题是什么?
(4)用自己喜欢的图表示数学信息及问题
2.引导分析与解答
(1)根据图示,自己解答
(2)同桌说一说想法
(3)交流汇报并板演
(4)总结:
|
巩固练习
1.
填空(时间单位换算)
2.比较大小(时间单位换算)
3.解决问题(时间的计算)
(1)
自己完成,同桌互查
(2)
个别汇报
(1)说一说方法
(2)独立完成
(3)个别汇报
(1)
独立完成
(2)
个别汇报
(3)
总结
课后小结
引导说一说
1.
说一说收获
2.
说一说疑问
作业设计
课本练习册第课三时教学反思
时间的计算还要多加强||||。

部编一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李娟华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一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李娟华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比赛优秀课件”
PPT课件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主讲教师:湖北省广水市实验小学 李娟华
PPT课件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 了哪些数?
按要求数数:
从821数802数到到161。249。。
PPT课件
PPT课件
观察思考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你知道了什么?
PPT课件
小丽排第10。 是什么意思?
探究新知
从前面数,小丽排在第 10个。算上她有10个人。
PPT课件
不包小括宇小排丽第也15不。
包括又小知宇道。了什么?
“之间”是什么 意思?
从前面数,小宇排在第15。 他前面还有14个人,小丽 也在他前面。
一个低水平的教师, 只是向学生奉献真理, 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 理”
5、6、7
练习巩固
“之东间东”和不玲包玲括之两间头有的几人人。?
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第4
8
东东和玲玲之间有3人。
PPT课件
练习巩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推迟后,运动会星期四开。
PPT课件
练习巩固
他今天读了5页。
PPT课件
从18数到12,你数了几个 数?18到12之间有几个数?
PPT课件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11、12、13、14
可以数一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PPT课件
我来画一画。
第10


10
15
第15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PPT11, 小亮排第18,他们之间有几人?
他们之间有6人。
PPT课件
从18到12共数了7个数。 18到12之间共有5个数。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敖道梅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敖道梅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时间的计算泗场小学敖道梅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1.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2.求经过的时间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课件学生每人一只时钟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开学了,熊大和熊二各自从城堡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他们都说自己用的时间短,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帮做裁判,到底谁用的时间少呢?二.新知探究1.关于时间,你知道些什么知识?整理:1时=60分1分=60秒2.及时练一练3分=()秒1分15秒=()秒300分=()时2时30分=()分3.学习例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1)出示主题图,学生收集信息(2)小组合作完成(3)小组汇报评价(4)教师小结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5)追问:小红也是7:30出发,路上用了11分钟,小红什么时刻到校的?三、巩固练习1.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0分,什么时刻能到达?|2.泗场小学作息时间表7:30到校8:00~~8:40第一节课8:40~~9:10课间操9:10~~9:50第二节课10:00~~10:40第三节课第四节课1.课间操用了多少时间?2.上午9:35同学们在做什么?3.如果你从家到学校需要10分钟,那么你最晚什么时间从家里出发?说说你的理由4.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规律吗?请你填出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四.全课小结,回归评价||||。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段文才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段文才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

二、探究新知
方法一: 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 方法二: 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方法三: 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 分。
分针从 6 走到 9。走了 3 大格,是 15 分钟。
45 - 30 = 15, 是 15 分钟。
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 )个小格。
⑵时钟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秒针
走一圈是(
)分。
⑶1时=( )分 1分=( )秒.
试一试
3时=( 3分=( 1时=( 2分=( 180秒=( 240分=(
)分 )秒 )分 )秒
)分 )时
二、探究新知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 的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因为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 也就是120分,所以熊大、熊二用的 时间一样多。
180秒=( )分,你是怎么想的?
想:因为1分是60秒,60秒是1分,180秒里有3个 60秒,也就是3分。所以, 180秒=( 3)分 。
3分=( )秒 600分=( )时

⑴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营业时间 早 9 : 00 开门 晚 8 : 00 关门
哎,才 8 : 40,我 还要等多久呢?
9时
退1作60
-8 时4 0分
8时6 0分
-8时4 0分 2 0分
( 分)
( 分)
11 : 20
11 : 40
12 : 05
( 分)
( 分)
4 : 15
4 : 50
5 : 25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问题解决》李雪芹PPT课件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西南师大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问题解决》李雪芹PPT课件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西南师大
所以11+1=12(张)至少需要准备12张桌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T课件
1 PPT课件 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
我们年级有 95 人聚餐。 8 每张桌子坐 人,请问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
解题思路: 先根据( 算式:( 又因为(
),求出( ) ),所以(
), )。
1 PPT课件 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
我们年级有 95 人聚餐。
比赛优秀课件”
PPT课件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课件设计:李雪芹 北碚区澄江小学
PPT课件 上马台村铁铲沟李花盛开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五一村“樱花橘乡”旅游项目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缙云山美丽风光
PPT课件
PPT课件
一个低水平的教师, 只是向学生奉献真理, 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让学生自 去发现真理”
96÷8=12(张)
95÷8=11(张)……7(人)
答:需要12张桌子。
11+1=12(张) 答:至少需要12张桌子。
PPT课件
P53
PPT课件
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 30元最多能买几个水壶?
95÷8=11(张)……7(人)30÷8=3(个)……6(元)
11+1=12(张)
答:30元最多能买3个水壶。
答:至少需要12张桌子
PPT课件
提高练习
妈妈买回43个苹果,如果每5个装 一盘, (1)最多可以装满几盘?
43÷5=8(盘)……3(个) 答:最多可以装满8盘。
(2)要装完所有的苹果,至少需
要几盘?
8+1=9(盘)

部编一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岳成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一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岳成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PPT二课件、学习新知,明晰思路
(一)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 1.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3. 还可以怎样说这幅图的意思? 4. 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呢? 5. 请把你的解答方法写下来,再和同桌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PPT二课件、学习新知,明晰思路
(一)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男生
后排
女生 前排
一共有多少人?
7+8=15(人)
9+6=15(人)
一个低水平的教师, 只是向学生奉献真理, 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让学生自 去发现真理”
PPT二课件、学习新知,明晰思路
(二)比较异同。
7+8=15(人)
9+6=15(人)
监控问题: 13. 大 谁家再都来解说答一出说来另了一吗 个? 加一 法共 算有 式多 表少 示人 的呢 意? 思? 42. 都 同是学求们“都一是共用有加多法少 算人 出? “” 一, 共并 有且 多都 少是 人用 ?加 ”法 的计,算谁解来决说这一个说问题, 为什么列用出加的法算式呢不,一 你样 是呢 怎? 么想的?
3
15
10
< 12
> 12
< 12
< 11
&5+
1.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 你想怎样解答? 4. 还可以怎样解答? 5. 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为什么他们的解答方法不同呢?
8 = 13 (只)
7 + 6 = 13 (只)
一共有多少人?
8 + 6 = 14 (人) 5 + 9 = 14 (人)
P三PT课、件 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6 + 8 14

6.1《解决问题》名师课件

6.1《解决问题》名师课件
1.5 ×17 =25.5(m), 丝带不够。
包装17个礼盒,丝 带够吗?
这里不管小数部分 是多少,都要舍去, 取整数为16。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什么情况用哪个“进一法”,什么情况用“去尾法”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 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 (2)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 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 要用1.5m长的丝带,这些红 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什么情况用哪个“进一法”,什么情况用“去尾法”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 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 (2)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 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 要用1.5m长的丝带,这些红 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需要准备几个瓶?
2.5÷0.4= 6.25(个) 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2.5÷0.4= 6.25(个)
答:需要准备
7
个瓶子。
6.25≈6,需要6个瓶子。 6个瓶子只能装2.4kg, 需要准备7个瓶子!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去尾法
(2)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红丝带包装 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丝带,这 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25÷1.5=16.666 …(个)
(1)爸爸的公司离家有80千米。他下班小汽车回家,小汽
车每小时行60千米。爸爸回家大约要多少小时? (2)小强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 能准时赶到吗? (3)我们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进一法

人教一下第二单元例5解决问题2课件

人教一下第二单元例5解决问题2课件

昌吉市小学数学名师屈小霞工作室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 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 条件和问题,比如:1.求总数用加法。2.知道 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中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 是多少用减法。可以借助画图帮助我们理解题 目中的数量关系,理清做题思路。
做应用题时除了要列算式解答,写单位名 称外要把口头答题加进去。
学以致用
与解决问题无关
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 只,母鸡有几只?
14 - 6 = 8 (只)
口答:母鸡有8只
昌吉市小学数学名师屈小霞工作室
学以致用
两个小组一共有13人,我们 组有6人。
我们已经走了
15分钟了。
另一组有多少人?
13 - 6 = 7 (个)
口 答:另一组有7人
昌吉市小学数学名师屈小霞工作室
昌吉市小学数学名师屈小霞工作室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有16人来踢球。 现在来了9人。
?人
16人
16 - 9 = 7 (人)还有几人没来?
昌吉市小学数学名师屈小霞工作室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这个结果对吗?
没来的7人加上 现在来的 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确

16-9=7(人) 口答:还有7人没有来。
昌吉市小学数学名师屈小霞工作室
谢谢大家!
一年级下市小学数学名师屈小霞工作室
放飞气球
11111213641-----456983=====
昌吉市小学数学名师屈小霞工作室
复习导入
一共摘了13个桃子。吃了9个, 还剩几个?
13 - 9 = 4 (个)
昌吉市小学数学名师屈小霞工作室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部编四年级上数学《问题解决》杨秀林PPT课件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

部编四年级上数学《问题解决》杨秀林PPT课件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

PPT课复件习旧知
观察下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
300 × 2 = 600 3个百 × 2 = 6个百
一个低水平的教师, 只是向学生奉献真理, 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让学生自己 去发现真理”
P探PT课究件 新知
300
PPT课件
1000
300 × 20 = 6000 10个100是1000 6个1000是6000
回顾总结
从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PPT课巩件固练习 1、对口令
PPT课巩件固练习
2、根据 12 × 4 = 48 或 32 × 5 = 160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0 × 4 = 480 120 × 40 = 4800 120 × 400 = 48000
320 × 5 = 1600 32 × 500 = 16000 320 × 50 = 16000
PPT课探件究新知
算一算
60 × 700 = 42000 150 × 30 = 4500
40 × 500 = 20000 150 × 60 = 9000
猜一猜
3400 × 200 = 680000 10200 × 500 = 5100000
PPT课探件究新知
李叔叔在果园里摘了91箱桃,每箱能卖198元。这些桃 大约能卖多少元?
PPT课巩件固练习
3、同桌讨论:怎么估一估一本书约有多少页?
(1)数出1页有( )行,每行有(
一共有( )页。
(2)估出1页有(
)字。
(3)这本书大约有(
)字。
)字。
PPT课巩件固练习
(1)数出1页有(12 )行,每行有 ( 12 )字。一共有( 122 )页。 (2)估出1页有( 100 )字。 (3)这本书大约有( 12200 )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给老师10个。
带来4盒 豆包。
还剩多少个豆包?
自我反思 1.学会了什么?
2.怎么学的? 3.学得怎样?
先(?元) 第一组: 先(?元) 再(?元) 第二组:
第一组: 先(?串) 第二组:
再(?元)
说:和同桌说自己的想
法,不懂的要问。
看信息 想问题
看问题 想信息
90
- 36
÷ 每串9颗
还能穿几串?
剩下的
剩下的
还能穿几串?
90
- 36
÷
每串9颗
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 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 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每串5元。
我们第一组 买了5串。
我们第二组 买了3串。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花多少钱?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实验小学 盖云翠
每串9颗。
一共有90颗 山楂,已经 穿了36颗。
每串9颗。
(8分钟)
读:信息是____、____、
_____;问题是_____。
画:可以先在纸上画图
分析,再列式计算。
一共有90颗 山楂,已经 穿了36颗。
剩下的还能穿几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