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卷》2019年高三最新信息卷理综(七)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 启用前
2019 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生物膜上的物质或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B.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丙酮酸的分解
C.细胞膜上附着ATP 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D.核膜上有许多核孔,有利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2.哈佛大学带头的科学团队合成了全新的hachimoji DNA,这种8 碱基的DNA 可以正常支持
生命体的活动,其结构也能按照预期进行碱基配对,并转录出RNA 指导蛋白质合成。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hachimoji DNA 可彻底水解为磷酸、脱氧核糖和8 种碱基
B.hachimoji DNA 的出现增加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C.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时,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密码子决定
D.生物体内的tRNA 具有识别并转运相应氨基酸的功能
3.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 A 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取得的胚芽鞘切段
(长度为4mm)浸入蒸馏水中1h 后,再分别转入到5 种不同浓度的A 溶液(实验组)和蒸馏水
(对照组)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24h,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
结果见下图。

根据下图及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切段浸入蒸馏水1h 是为了减少切段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两组实验中切段的长度均先增后减,说明A 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浓度为0.1mg/L 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需要再重复一次
D.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类似物A 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为1mg/L 左右
4.下列有关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酶活性都降低,细胞核减小
B.细胞免疫引起的靶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
C.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蛋白大量增加
D.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5.抗生素的滥用,会使一些细菌产生抗药性。

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细菌产生抗药性的
原因是
A.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
B.抗生素使细菌细胞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
C.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细菌逐渐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
D.抗生素诱发细菌产生基因突变,使细菌中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
6.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着种群数量的变化
B.任一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海水中的镁转化为氯化镁,再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
B.稻草秸秆和甘蔗渣中富含纤维素,可以用它来制造纸张
C.芯片制造中的“光刻技术”是利用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成像,该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
D.《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瑙璃……烧之
赤色……”这里的赤色是析出了Cu 单质
8.苦艾精油由天然艾叶萃取精炼而成,中药常用作温经通络,益气活血,祛寒止痛等。

现代
科学从其中分离出多种化合物,其中四种的结构如下: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②③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
B .④的一氯代物有 5 种
C. 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D. ①②③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9.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OH (羟基)与 lmol NH +中所含电子数均为 10N A
B. 常温常压下,水蒸气通过过量的Na 2O 2 使其增重 2g 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N A
C .6.4g CH 4O 中含有的C-H 键数目小于等于 0.6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NO 2 和 N 2O 4 混合气体中含 0.2N A 个氧原子
10. 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 Zn 和 Cu )回收Cu 并制备 ZnO 的部分实验过
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溶解”操作中可用酸性条件下不断鼓入O 2 代替 H 2O 2
B. 铜帽溶解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 2O 2
C .与加入锌粉反应的离子为 Cu 2+、H +
D .“过滤”操作后,将滤液蒸干、高温灼烧即可制取纯净的ZnO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 W 、M 、X 、Y 、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 3 倍,Ⅹ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 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2W 2 和X 2W 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 1∶2
B. 可用M 的单质与 W 的氢化物反应证明非金属性M>W
C .M 、Z 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M<Z
D .盐 XZW 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含XZW
的溶液
12. . 常温下, 将稀 HCl 溶液滴加到等浓度的弱碱 AOH 溶液中,测得混合液的 pH 和
lg[c(AOH)/c(A +)]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 点表示未加盐酸时的数据,e 点表示 HCl 和 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数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A +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1.0×10 -10
B. 点 e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浓度为 10
-6.23
mol/L
C. 点 c 溶液中的 n(A +)+n(AOH)等于点 e 溶液中的n(Cl -
) D. 点 d 溶液中:c (Cl -
)>c (AOH)>c (A +)
13. H 3BO 3 可以通过电解NaB(OH)4 溶液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 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 2↑
B .M 室中稀硫酸可用盐酸替代
C .b 膜为阴膜,产品室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B(OH)−+H +=H 3BO 3+H 2O
D .理论上每生成 1mol 产品,阳极室可生成标况下 5.6L 气体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9~21 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答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三棱柱体,其左侧光滑,倾角为 α;右侧粗糙,倾角为β。

放置在三棱柱体上的物块 A 和物块 B 通过一根跨过顶端定滑轮的细绳相连,若物块 A 和物块 B 始终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Bq
A. 仅增大角 α,物块 B 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 仅增大角 α,物块 B 对三棱柱体的压力可能减小
C. 仅增大角 β,绳子的拉力一定增大
D. 仅增大角 β,地面对三棱柱体的支持力不变
15. 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木板 B ,质量 m =2 kg 的木块 A 以速度 v 0=2 m/s 滑上原来静
止的长木板 B 的上表面,由于 A 、B 之间存在有摩擦,之后,A 、B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重力加速度 g =10 m/s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B 之间动摩擦因数为 0.1
B. 长木板的质量为 1 kg
C. 长木板长度至少为 2 m
D .A 、B 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为 4 J
16. 如图所示,两电荷量分别为-Q 和+2Q 的点电荷固定在直线 MN 上,两者相距为 L ,以
+2Q 的点电荷所在位置为圆心、 L
为半径画圆,a 、b 、c 、d 是圆周上四点,其中a 、b 在 MN 直
2
线上,c 、d 两点连线垂直于 M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d 两点的电势相同
B .a 点的电势高于 b 点的电势
C .c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D .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b 点的电场强度
17. 有 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卫星 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卫
星 b 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
m 、带电量为 q 正负微粒(不计重力),从 P 点以相同速度 v 沿图示方向进入磁场,已知 OP =L , x 正半轴和 y 负半轴安装足够长的荧光屏接收粒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sin 37°=0.6,cos 37°= 0.8)
A. 能够从 x 正半轴射出磁场的所有微粒一定带正电 8v
B. 比荷大于
5BL
的所有正微粒都不能进入第一象限
C. 能够从 y 负半轴射出磁场的某两个微粒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一定相等
D. 若 L 6mv
,微粒射出磁场时位移最大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足够长金属导轨 abcd 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

一电阻为 r ,质
量为 m 的导体棒 PQ 放置在导轨上,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PQbc 构成矩形,棒与导轨间无摩擦、棒左侧有两个固定于水平面的光滑立柱。

导轨 bc 段电阻为 R ,长为 L ,其他部分电阻不计。

以 ef 为界,其左侧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右侧匀强磁场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

在 t =0 时,一水平向左的拉力 F 垂直作用在导轨的 bc 边上,使导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 。


A .F 与 t 2 成正比
B .F 和 t 是线性关系
C. 当 t 达到一定值时,QP 刚好对轨道无压力
D. 若 F =0,PQbc 静止,ef 左侧磁场均匀减小,QP 可能对轨道无压力
20. 如图所示,一弹性轻绳(绳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左端固定在 A 点,弹性绳自然长度等于
AB ,跨过由轻杆 OB 固定的定滑轮连接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穿过竖直固定的杆。

初始时 A 、B 、C 在一条水平线上,小球从 C 点由静止释放滑到 E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

已知 C 、E 两点间距 离为 h ,D 为 CE 的中点,小球在 C 点时弹性绳的拉力为1 mg ,小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
B .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π
C .c 在 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6
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 20 h
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的第四象限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B ,一群质量为
0.5 ,弹性绳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 D 点时速度最大
B.若在E 点给小球一个向上的速度v,小球恰好能回到C 点,则v =
C.小球在CD 阶段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小球在DE 阶段损失的机械能
D.若仅把小球质量变为2m,则小球到达E 点时的速度大小v =
21.如图所示,在方向竖直向上、大小E=1×106 V/m 的匀强电场中,固定一个穿有A、B 两
象正确的是。

个小球(均视为质点)的光滑绝缘圆环,圆环在竖直平面内,圆心为O、半径R=0.2 m。

A、B 用一
根绝缘轻杆相连,B 球带电荷量q=+7×l0-6 C,A 球不带电,质量分别为m A=0.1 kg、m B=0.8 kg。

将两小球从圆环上的图示位置(A 与圆心O 等高,B 在圆心O 的正下方)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
大小为g=10 m/s2。


A.小球A 和B 受到的合力的大小相等
B.小球B 不能到达圆环的最高点
C.小球A 和B 的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D.两小球及轻杆组成的系统最大动能为2 -1 J 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 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 题~第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 题~第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 分)
22.(6 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在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1)下列实验中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先将沙桶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应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C.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将沙和沙桶的总重力mg 近似地当成小车所受的拉力F 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差。

设小车所受
mg -F

23.(10 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实验器材
供选择,请你帮助该实验小组完成以下操作
A.待测电阻R x:阻值约为200 Ω
B.电源E:电动势为3.0 V,内阻可忽略不计
C.电流表A1:量程为0~30 mA,内电阻r1=20 Ω
D.电流表A2:量程为0~50 mA,内电阻r2 约为8 Ω
E.电压表V:量程为0~15 V,内电阻R V 约为10 kΩ
F.定值电阻R0;阻值R0=80 Ω
G.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 Ω
H.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000 Ω
J.开关S,导线若干
(1)由于实验室提供的电压表量程太大,测量误差较大,所以实验小组的同学准备将电流表A1
和定值电阻R0 改装成电压表,则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V。

(2)为了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多测几组数据且便于操作,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选填“G”或“H”),请在右侧方框内已经给出的部分电路图中,选择恰当的连接点把电路连接完整。

(3)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 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 的示数为I2,则R x 的表达式为R x=。

24.(12 分)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在第四象
限有一匀强电场,方向平行于y 轴向下。

一电子以速度v0 从y 轴上的P 点垂直于y 轴向右飞入电场,经过x 轴上M 点进入磁场区域,又恰能从y 轴上的Q 点垂直于y 轴向左飞出磁场。

已知P 点
坐标为(0,-L),M 点的坐标为(
2 3
L ,0)。

求:
3
(1)电子飞出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
拉力的真实值为F 真,为了使系统误差
m
足的条件是M < 。

F
真<5%,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是M,则M 与m 应当满
1
(2)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gh
(3)在完成实验操作后,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得到小车的加速度倒数a 与小车质量M 的关系图
(1) 仪器M 、N 的名称依次是 、 。

(2) 装置⑥的作用是
,从装置末端排出的气体是否需要处理
(填“是”或
25.(20 分)如图所示,半径 R =0.8 m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 C 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 M =0.3 kg 的木板 B 左端与 C 的下端等高平滑对接但未粘连,右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原长远小于板长,将弹簧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压缩后锁定。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 A 质量 m =0.1 kg ,从与圆弧轨道圆心 O 等高的位置由静止释放,滑上木板 B 后,滑到与弹簧刚接触时与木板相对静止,接触瞬间解除弹簧锁定,在极短时间内弹簧恢复原长,物块 A 被水平弹出,最终运动到木板左端时恰与木板相对静止。

物块 A 与本板 B 间动摩擦因数 μ=0.25,g 取 10 m/s 2。

求:
(1) 物块 A 在圆弧轨道 C 的最下端时受到圆弧轨道支持力的大小; (2) 木板 B 的长度 L ;
(3) 弹簧恢复原长后,物块 A 从木板右端运动到左端的时间。

26.(14 分)溴化亚铁是聚合反应中常用的一种催化剂,易潮解变质,800℃以上可升华,高温时 FeBr 3 会快速分解为 FeBr 2。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溴化亚铁,请回答相关问题:
“否”)
(3) 实验结束时要关闭热源并继续通入N 2 一段时间,此时通N 2 的目的是 。

(4) 将浓磷酸换成浓硫酸同样能制得HBr ,但反应过程中圆底烧瓶内的溶液变为橙黄色。

①浓磷酸和浓硫酸均能用于制HBr 的原因是硫酸和磷酸都具备某种性质,该性质是。

②溶液变橙黄色是因为发生了副反应 (写化学方程式)。

③浓磷酸换成浓硫酸对产品纯度
(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

27.(14 分)Ba(NO 3)2 可用于生产烟花。

某主要生产 BaCl 2、BaCO 3、BaSO 4 的化工厂利用某种钡泥[主要含有BaCO 3、Ba(FeO 2)2、极少量 CuCO 3 等]制取Ba(NO 3)2 晶体,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 3+和 Fe 2+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完全时,溶液的 pH 分别为 3.2 和 9.7。

(1) 酸溶时不使用浓硝酸的原因是。

(2) 酸溶后溶液中pH=1,Ba(FeO 2)2 与HNO 3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 该厂结合本厂实际,中和选用的X 为
(填化学式);中和使溶液中
(填
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少(中和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4) 滤液得到Ba(NO 3)2 晶体的操作依次为
、 、过滤。

(5) 该厂生产的
Ba(NO 3)2 晶体含有少量Cu 2+。

化学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法富集 Cu 时,发现电解装置的阴极还有少量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为。

2
(6) Ba 2+
致死量为 355mg/kg 。

误食Ba 2+
可以服用 MgSO 4 溶液解毒,涉及到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请对上述流程中不合理的设计进行改进,改进措施是。

28.(15 分)汽车尾气排放的 CO 、NO x 等气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NO x 也是雾天气的主
要成因之一。

(1) 科学家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有害的 NO 和 CO 转变成无毒的气体,其热化学方程
式为:2CO(g)+2NO(g)⇌2CO 2(g)+N 2(g) ΔH 1=-746.5kJ·m ol −1
已知:2C(s)+O 2(g)⇌2CO(g) ΔH 2=-221.0kJ·m ol −1 CO 2(g)⇌C(s)+O 2(g) ΔH 3=+393.5kJ·m ol −1 ①C(s)的燃烧热(ΔH )为。

②NO(g)分解成两种气体单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一定温度下,向初始容积均为 2L 的 A 、B 、C 三个容器中,均投入 5mol CO 气体和 4mol
NO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CO(g)+2NO(g)⇌2CO 2(g)+N 2(g)
①上图表示该反应中 NO 的平衡转化率( )随温度、压强变化的示意图,则 X 代表的物理量是
,Y 1
Yz(填“>”或“<”)。

②反应过程中,A 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压,B 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容,C 容器中保持绝热恒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两个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长为:t B >t C
b .3 个容器中 NO 的平衡转化率的大小顺序为 > >
c. 当A 容器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d. 当B 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③当B 容器中保持平衡时,NO 所占体积分数为 25%。

则相同温度下,A 容器中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利用反应 NO 2+NH 3→N 2+H 2O(未配平)消除用电器 NO 2 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①a 电极上的反应式为 。

②常温下,若用该电池电解 0.6L 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得饱和食盐水pH 变为 13,则理论上
b 电极上消耗B 气体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假设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29.(10 分) 实验小组将用H 18O 配制的完全培养液载培的玉米植株和一只健康小鼠放入密闭
的玻璃小室内,适立条件下置于室外一昼夜,测得瓶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交化值如图。

据图中所示实验
结果分析回答:
(1) 图中 C 、E 点对应时刻,玉米植株的光合选率
(填“>”“<”“=”)玉米植株的
呼吸速率。

(2) 根据实验结果
(填“能”或“不能”) 判断在一昼夜中该植物是否生长?理由是。

(3)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小鼠并未啃食玉米植株,也未饮用培养液中的水,但小鼠体内细胞的某
些有机物中出现了放射性 18O ,经研究发现 18O 的转移途径如下(①③表示生理过程,②表示化学物质):
请补充内容:②
;③。

30.(10 分) 研究证实,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细胞间
5-羟色胺(5-HT)等物质的含量降低有关, 5- 羟色胺是一种能帮助我们心情愉快的物质。

图为药物 S 治疗抑郁症原理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①中物质为 5-羟色胺,则其释放方式为 ,与②结合后引发后膜 。

(2)5-羟色胺发挥作用后被重吸收至突触小体或被氧化酶氧化,某人患抑郁症,使用药物S 进行治疗,据图分析药物S 的作用原理是。

(3)除使用药物S 治疗外,根据试题中提供的有关信息,请再写出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思路。

(4)某人服用抗抑郁药物后出现了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是
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或功能素乱。

31.(9 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

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A.气体温度一直降低
B.气体内能一直增加
C.气体一直对外做功
D.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
E.气体吸收的热量一直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1)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有一定干扰作用,但大多数生态系统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体现了。

(2)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
,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3)若人类调整食物结构关系,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比例,则调整后地球上可供养的人口数量
,原因是。

(4)在农业生态系统当中,人们往往需要除草灭虫,这样做的目的是。

32.(10 分)高等植物N 叶片叶缘有波状齿与锯齿、叶形有条形与剑形,其中一种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种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b,C、c)控制,三对基因均独立遗传。

现有一波状齿条形叶植株与一锯齿剑形叶植株杂交,F1 统计结果为:波状齿条形叶︰锯齿条形叶=1
︰1;取F1 中波状齿条形叶植株自交,F2 统计结果为︰波状齿条形叶:波状齿剑形叶︰锯齿条形叶︰锯齿剑形叶=30︰2︰15︰1。

请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控制叶形的基因有对,判断依据是。

(2)F2 中波状齿植株自交,每棵植株的F3 均出现了锯齿植株。

请解释出现该遗传现象最可能的原因(用遗传图解作答)
(3)若让F2 植株自交,再把F3 中锯齿剑形叶植株各自隔离种植并自交,自交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是
(4)检测(3)实验中F3 中条形叶植株的基因型,发现有的植株测交后代中条形叶︰剑形叶=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二)选考题:共4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 分)
(1)(5 分)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p-V 图中从a 到b 的直线所示。

在此过程中。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 个得2 分,选对2 个得4 分,选对3
个得 5 分。

每选错1 个扣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
(2)(10 分)如图所示为一简易火灾报警装置。

其原理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水银,当温度升
高时,水银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报警的响声。

27℃时,空气柱长度l1 为20 cm,水银
上表面与导线下端的距离l2 为10 cm,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 为13 cm,大气压强大小为75 cmHg。

求:
(i)当温度达到多少℃时,报警器会报警;
(ii)如果要使该装置在87℃时报警,则应该再往玻璃管内注入多少cm 高的水银柱。

34.【物理——选修3-4】(15 分)
(1)(5 分) 有位游客在海岸边观光,此时他发现海面上吹起了波浪,他通过观察岸边某一浮标
的振动,画出了浮标从某一时刻计时开始的振动图象,设该时刻t=0,如图所示。

他同时以身边的
浮标为原点,从t=0 时刻开始计时,画出了在t=4 s 时的部分水波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 个得2 分,选对2 个得4 分,选对3 个得5
分。

每选错1 个扣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
A.波的传播周期为4 s
B.该列水波传播方向是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
C.水波波速大小为v=4 m/s
D.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求不出水波传播的速度
E.若现在以图2 中的波形为计时的起点,那么当质点A 第一次达到波峰时,质点B 离平衡位
置的距离为s=0.2 m
(2)(10 分)如图所示,某透明物体的横截面由直角三角形ABC 及半圆弧ADC 组成,∠ABC=45°,圆半径为R。

现在P 点放一光源,使OP 水平,距离为3R 时,可得到经E、F 点的入射光线垂直AB 边射出,且两光线间的距离为R。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求:
(i)此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ii)光在此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

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滴加稀氨水,产生蓝色沉淀:继续滴加稀氨水,沉淀溶解,溶液最终变为深蓝色:再向深蓝色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析出[Cu(NH3)4]SO4·H 2O。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 原子中,电子在核外排布的原子轨道共有个。

(2)N、O、S 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最大的是。

(3)[Cu(NH3)4]2+中,提供孤对电子的是。

Cu(NH3)2Cl2 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可溶于水,则此种化合物是(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由此推知[Cu(NH3)4]2+的空间构型是。

(4)NH3 中N 原子的杂化方式是,乙醇分子中采用同样杂化方式的原子有个。

(5)硫元素对应的含氧酸酸性是H2SO4 强于H2SO3,其原因为。

(6)铜的一种氧化物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若该晶体结构为长方体,其参数如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该氧化物的密度为g·cm -3。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
“点击化学”是指快速、高效连接分子的一类反应,例如铜催化的Huisgen 环加成反应: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反应设计、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的聚合物F 并研究其水解反应。

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
已知:
(1)化合物A 的官能团是。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3)关于B 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利用质谱法可以鉴别B 和C
b.B 可以发生氧化、取代、消去反应
c.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 中含有碳碳三键
(4)B 生成C 的过程中还有另一种生成物X,分子式为C3H6O,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X 的结构简式为。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6)E 的结构简式为。

(7)为了探究连接基团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设计了单体K,其合成路线如下,写出H、I、J 的结构简式:H;I;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