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的相关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
菌产生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对ICU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和多药耐药菌产生之间的联系,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防治多药耐药菌的出现带来
一些帮助。
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ICU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6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4月,实验对象人数为500例。
研究人员应对本次
实验所选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此为依据分
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的联系,更好规避多药耐药菌的出现。
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次实验所选500例ICU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
的患者共计44例,占比为8.80%;对本次实验进行细致的分析,出现院内感染的
患者感染病株的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
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株数分别为4株、5株、6株、8株、13株,占比分别
为9.09%、11.36%、13.64%、18.18%、29.5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分析,多药
耐药菌的出现情况与患者性别及年龄无明显联系,多药耐药菌的出现概率会随着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而不断提升。
结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ICU患者多药耐药菌
出现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成正相关性,医护人员应加以注意,并合理使用抗菌
药物。
关键词:多药耐药菌;抗菌药物;ICU患者
前言:ICU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医院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
比其他科室,ICU患者的病情往往较为危重,对医护工作的开展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临床上,为更好的控制和治疗ICU患者的病情,往往会使用较多的抗菌药物,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效规避了感染情况的出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ICU患者治疗中存在着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导致多药耐药菌出现概率较高,对
后续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民众健康意识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如何规
避多药耐药菌的出现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突出难题。
因此,对ICU患者院内感染
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之间的联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与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实验的ICU患者人数为500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本院500例ICU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选患者年龄集中在19岁至85岁之间,(51.4±7.1)岁为中位年龄,男性人数为261人,共计239例女性患者。
研究人员应将实验中途退出或是死亡的患者排除在外;研究人员应将自愿参与原则作为本次实验开展的基础条件和必要前提[1]。
1.2方法
研究人员应对本次实验所选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此为依据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的联系,更好规避多药耐药菌的出现。
1.3统计学处理
在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较多,主要以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为主,为了便于分析和对比,将所有数据纳入计算机中,并使用计算机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整理,借助百分比及标准差(±)完成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的表达,借助X2及t完成数据检验。
如果数据比较时存在明显差异,就说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2]。
1.
结果
2.1所选患者院内感染情况
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次实验所选500例ICU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共计44例,占比为8.80%。
2.2所选患者感染病株情况
对本次实验进行细致的分析,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感染病株的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株数分别为4株、5株、6株、8株、13株,占比分别为9.09%、11.36%、13.64%、18.18%、29.55%。
2.3影响多药耐药菌出现的因素分析
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分析,多药耐药菌的出现情况与患者性别及年龄无明显联系,多药耐药菌的出现概率会随着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而不断提升。
见表1。
表1影响多药耐药菌出现的因素分析
变量人数
(n)多药耐药菌出现情况[n (%)]
性
别
男26123(8.81)
女23921(8.79)
年龄大于等于65
岁
27424(8.76)小于65岁22620(8.85)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强度弱1348(5.97)强度一般23720(8.44)强度强12916(12.40)
1.
讨论
共计500例ICU患者参与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对ICU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之间的联系,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防治多药耐药菌的出现带来一些帮助[3]。
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次实验所选500例ICU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共计44例,占比为8.80%;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株数分别为4株、5株、6株、8株、13株,占比分别为9.09%、11.36%、13.64%、18.18%、29.5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多药耐药菌出现概率分别为8.81%及8.79%,无明显差异;年龄大于等于65岁及年龄小于65岁的患者多药耐药菌出现概率分别为8.76%及8.85%,无明显差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弱、一般、较强的患者多药耐药菌出现概率分别为5.97%、8.44%及12.40%,差异凸显,(p<0.05)。
实验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ICU患者多药耐药菌出现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成正相关性。
本次实验表明,医护人员在ICU患者治疗及护理中应充分认识到多药耐药菌出现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之间的联系,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以此实现减少多药耐药菌出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继华,张文雍,莫莉,郭主声. 抗菌药物临床干预对ICU多药耐药菌影响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02):195-199.
[2]朱亚容,彭国梁,罗君玲,谢丽娟,梁德坚,蒋勇. 优化抗菌药使用综合管理与ICU耐药菌发生率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02):176-179.
[3]曹书俊. 某院重症医学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多药耐药菌产生的相关性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21,18(0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