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套题4(1-12班,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1 -2021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套
题4〔1-12班,含解析〕
〔时间:50分钟;总分值:100分〕
第一局部:选择题〔1~6单项选择,每题4分;7~8双选,每题6分〕1.以下关于氯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是〔〕
A.漂白粉是混合物,有效成分是Ca(ClO)2
B.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C.Cl2能使湿润有色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D.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稀盐酸反响制取Cl2
2.次氯酸钠能有效地杀灭水中细菌与病毒。
该过程不可能涉及变化有A.置换反响B.复分解反响C.电离
D.水解
3.以下有关Cl2实验操作与装置中,正确是〔〕
A.闻Cl2气味B.除去Cl2中HCl
C.枯燥Cl2D.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快速制取Cl2 4.关于氯水中存在各种成分,以下说法中可能错误是〔〕
A.参加含有NaOH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存在
B.参加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C.氯水呈浅黄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D.参加硝酸酸化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5.用右图装置制备并检验Cl2性质,以下说法正确是〔请同学查阅资料学习甲烷与Cl2反响后再做此题〕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
B.Ⅱ图中:生成蓝色烟
C.Ⅲ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响
D.Ⅳ图中湿润有色布条能褪色,将浓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有Cl2生成
6.在制取氯气并回收氯化锰实验中,能到达实验目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别离二氧化锰与氯化锰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7.以下除去杂质方法正确是〔〕
A.Cl2中HCl:通过饱与食盐水B.Cl2中混有少量HCl:通过碱石灰后收集气体
C.Cl2中水蒸气:通过足量浓硫酸D.HCl中混有少量Cl2:通入氢气光照
8.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组成可能是( ) A.NaCl、Na2SO4B.NaCl、NaI、Na2SO4 C.NaCl、NaBr、Na2SO4 D.NaCl、Na2SO3
第二局部:填空题〔共64分〕
9.〔16分〕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得到氯气,以下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装置图。
〔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响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得到枯燥纯洁气体,B、C中盛放试剂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假设装有FeCl2溶液,反响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假设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
针对上述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原因〞进展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参加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参加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目是
实验c目是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原因是。
10.〔16分〕从海水中提取Br2工艺流程如下:
〔1〕 步骤Ⅱ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 2,利用了溴 ;
A .氧化性
B .复原性
C .挥发性
D .腐
蚀性
(2) Br -+ CO 2;
〔3〕 实验室别离溴水中溴还可以用萃取法,以下可以用作萃取剂
是 ;
A .乙醇
B .四氯化碳
C .烧碱溶液
D .苯
〔4〕上述流程中吹出溴蒸气,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
气氧化后蒸馏.写出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响化学方程
〔5〕结合工业生产实际,在以下“海水提镁〞简易流程图括号内填写
需要参加物质......化学式,方框内填写生成物质....
化学式 〔6〕海带中碘离子常用过氧化氢、稀硫酸与淀粉来检验,其主要反响
离子方程式为。
11.〔16分〕对Cl 2与FeBr 2溶液反响进展如下实验探究。
ⅰ.开场通入100 mL氯气,溶
液由浅绿色逐渐变黄;
ⅱ.稍后,继续通入Cl2,溶液黄
色加深,变为棕黄色;
iii.稍后,溶液由棕黄色变浅,
最终变为黄色
(1)pH≈4原因是______发生了,这个过程离子反响方程式为:
〔2〕现象i中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黄。
某学生猜想可能原因:①Cl2将Fe2+氧化为Fe3+,使溶液呈黄色;②Cl2将Br-氧化为Br2,使溶液呈黄色。
证明原因①实验方案是
;
证明原因②实验方案是。
〔3〕现象ⅱ中,溶液变为棕黄色。
局部学生猜想①:可能是Cl2先将Fe2+氧化生成Fe3+,Cl2又继续氧化Br-生成Br2。
局部学生猜想②:可能是Cl2先将Fe2+氧化生成Fe3+,Fe3+将Br-氧化生成Br2。
某学生设计实验进展验证,请完成以下表格:
试操作现象结论
由此实验得出结论
12.〔16分〕Cl2O是棕黄色强刺激性气体,沸点3.8 ℃,熔点-116 ℃。
实验室可用潮湿Cl2与Na2CO3反响制取少量Cl2O,装置如以下图:
答复以下问题:
(1)图Ⅰ中A处还需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试剂a应选用(填字母序号)。
a.CCl4b.饱与NaCl溶液c.浓H2SO4 d.饱与NaHCO3溶液
(3)通入适量氯气,在C中生成棕黄色物质Cl2O,补充完成此反响方程式:
Cl2+Na2CO3+= NaHCO3+NaCl+
Cl2O
(4)对C中反响后固体成分进展检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与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与仪器: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试管、小烧杯、带导管橡皮塞、过滤装置。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B、气体是O2,故错;C、应是HClO具有漂白性,故错;
D、应是浓盐酸,故错。
应选A。
考点:氯及其化合物
点评:此题考察了常见物质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知识进展,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加强根底知识储藏,以便灵活应用。
2.A
【解析】
试题分析: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发生变化有:电离,NaClO=Na++ClO-;次氯酸根离子水解,ClO-+H2O HClO+OH-;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复分解反响,CO2+H2O+ 2NaClO=Na2CO3+2HClO,生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地杀灭水中细菌与病毒。
考点:考察次氯酸钠性质。
3.D
【解析】
试题分析:A、实验室闻Cl2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错误;B、除去Cl2中HCl用氢氧化钠溶液,氯气也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错误;C、.枯燥Cl2时用盛有浓硫酸洗气瓶,气流方向应为长管进气短管出气,错误;D、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
快速制取Cl2为固液不加热制气体,可选用该装置,正确。
考点:考察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及氯气性质。
4.A
【解析】参加含有NaOH酚酞试液,红色褪去,可能是氯水中H+恰好与OH-中与,也可能是HClO漂白,A项错误;HClO有强氧化性,可使有色布条褪色,B项正确;氯水中因含有Cl2分子而呈浅黄色,C项正确;氯水中含有Cl-,与硝酸酸化AgNO3溶液反响产生白色沉淀,D项正确。
5.D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生成氯气,但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响,当盐酸浓度降低时,反响停顿,那么盐酸不能完全消耗,故A错误;B、氯气与铜反响生成棕黄色烟,加水溶液呈蓝色,故B错误;C、氯气与甲烷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响,故C错误;D、氯气与水反响生成具有漂白性HClO,湿润有色布条能褪色,与NaOH反响生成NaCl与NaClO,二者在酸性条件下反响生成氯气,故D正确,应选D。
考点:考察氯气性质实验探究
6【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响制取氯气,A 不正确;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少量氯化氢应该是长口进短口出,B 不正确;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别离二氧化锰与氯化锰溶液需要
过滤,装置丙是过滤装置,C正确;D、锰离子水解,水解吸热,因此不能直接加热蒸发氯化锰溶液制备MnCl2·4H2O,应该在氯化氢气氛中进展,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察氯气制备有关实验判断
7.AC
8.AC
考点:考察物质反响先后顺序及盐水解应用知识。
9.〔1〕MnO2+4HCl2+Cl2↑+2H2O
〔2〕饱与食盐水浓硫酸
〔3〕2Fe2++Cl2=2Fe3++2Cl-溶液变蓝
〔4〕①探究c〔Cl-〕对反响影响探究c〔H+〕对反响影响②c 〔H+〕大小
【解析】〔1〕MnO2与浓盐酸反响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Cl2↑+2H2O。
2
〔2〕用该方法制得氯气中含有HCl与水蒸气,分别用饱与食盐水与浓硫酸除去。
〔3〕氯气与FeCl2溶液反响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
氯气将KI氧化为单质碘,单质碘使淀粉变蓝色。
〔4〕比照a、b、c、d、e五个实验方案可以看出,五个实验中都有MnO2与Cl-,只有a、c、e中有较大浓度H+,这三个实验产生了Cl2,b、d中有较大浓度Cl-,但无H+,没有产生Cl2,说明影响氯气生成原因是H+浓度大小。
实验b目是探究c〔Cl-〕对反响影响,实验c目
是探究c〔H+〕对反响影响。
10.〔1〕C 〔2〕3Br2+3CO32- ====BrO3-+5Br-+3CO2↑〔3〕BD 〔4〕SO2+Br2+2H2O═2HBr+H2SO4
〔5〕〔6〕
【解析】
试题分析:I〔1〕利用热空气将溴吹出,不涉及化学反响,故应用物理性质挥发性;〔2〕根据图示信息可得溴与碳酸钠反响生成了溴酸根离子与溴离子,根据原子守恒及反响原理分析还生成二氧化碳;〔3〕萃取剂必须满足条件是与原溶剂不互溶,故排除AC,选BD;II〔1〕将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使镁富集,故需参加沉淀剂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等;〔2〕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双氧水氧化为碘单质,淀粉检验碘单质存在。
考点:海水提溴与海水提镁原理。
11. 【答案】
〔1〕Fe2+ 水解Fe2++2H2O Fe〔OH〕2+2H+ 〔4分〕
〔2〕取少量i中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假设溶液变红,说明①对,否那么不成立;〔2分〕
取5 mL上述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CCl4 ,振荡,假设CCl4层呈现橙红色,说明原因②对;否那么不成立。
〔2分〕〔3〕a.溶液变成红色〔2分〕
b.氧化性Fe3+ <Br2或复原性Fe2+ >Br-(2分〕
c.取2 mL 溴化钠溶液,滴加少量氯水与少量CCl4,振荡〔2分〕结论:猜想①是正确。
〔2分〕
【解析】〔1〕用浓盐酸与MnO2反响制取Cl2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 MnCl2+Cl2↑+2H2O;
〔2〕pH≈4原因是亚铁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离子方程式是Fe2++2H2O Fe〔OH〕2+2H+
〔3〕溶液变成黄色,假设①对,溶液中存在Fe3+,取少量i中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假设溶液变红,说明①对,否那么不成立;
假设②对,溶液中存在溴单质,取5 mL上述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CCl4 ,振荡,假设CCl4层呈现橙红色,说明原因②对;否那么不成立。
〔4〕a.Cl2氧化性强于Fe3+,所以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成Fe3+,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b.CCl4层没有明显变化,说明Fe3+不能将Br-氧化生成Br2,结论是氧化性Fe3+ <Br2或复原性Fe2+ >Br-
c.验证氯气氧化性强于单质溴氧化性,需进展操作是取2 mL 溴化钠溶液,滴加少量氯水与少量CCl4,振荡;结论:猜想①是正确12.(1)分液漏斗,玻璃导管。
(2)b (3)2 2 H2O 2 2 1
(4)
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
【解析】(2)利用浓盐酸与KMnO4固体制取Cl2会含有HCl,所以应用饱与食盐水除去HCl气体。
(3)用倒配法配平。
即: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
(4)反响后固体C中可能是Na2CO3、NaHCO3、NaCl混合物。
证明是否含有Na2CO3,用BaCl2检验;是否含有NaHCO3,用Ba(OH)2或稀HNO3检验;是否含有NaCl,用AgNO3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