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981034_漫谈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五大行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她属于太阳系,是太阳系大家族中十分渺小的一员,在这个大家族中包含有太阳、大行星、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天体。

其中,太阳的质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全部质量的99.86%,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长,作为整个太阳系的中心,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自身发光的天体,正是她为我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光明和温暖。

围绕太阳旋转的八大行星之中(见图1),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四颗,它们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包裹着铁镍的核心所构成,都拥有着坚实的大地,和地球类似,被统称为类地行星。

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则是主要由气体
所组成的气态的巨行星,因为都与木星结构类似,因此被人们称为类木行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它们的故事吧。

夜空中,人们能够看到的绝大多数星星都是恒星(见图2),它们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不变,因此称之为“恒”,恒星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东升西落。

而行星之所以称之为“行”,是因为它们围绕太阳公转,从而相对于恒定不变的恒星背景,缓缓地在变换着位置,在夜空中显得十分地活泼好动,因此也就成为古今中外观星者们最为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激励着一代代天文学者不断摸索探寻行星运行的规律,寻找宇宙的本质。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是人们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到的五颗行星(见图3),人们对于这五颗星的研究也最为丰富。

漫谈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五大行星
赵然子 唐剑波
(中国科学技术馆 ,北京 100012)

1 太阳系艺术图 (IAU/Martin Kornmesser)图
2 北京郊区的恒星周日视运动 (赵然子)
科普论坛
2 1
科技视界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金、木、水、火、土对应着中国道教的“五行”,是古人们对于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朴素的认知,古人们将组成万物的“五行”与天上这五颗特殊的星辰进行
了一一对应,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除了“金、木、水、火、土”的命名之外,在中国古代,人们还赋予了它们很多其他极富深意与内涵的名称,下面与大家分享。

水星(见图6),是运行轨道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在地球上观看水星时,会发现它在天空中与太阳的距离最大不超过28度,在中国古代的角度计量单位中,大约30°为一辰,因此古人便称
水星为“辰星”。

图6 水星(E&S)
金星(见图7),作为夜空最明亮耀眼的一颗行星,其亮度仅次于月亮,因此总能勾起人们对于它的种种想象,它的名字也最为丰富,正因为其亮的特点,古人称之为“太白”,“太”即是大的意思,是金星外貌的直观描述。

又因为
金星常常伴随着太阳升起或落下,它便又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为这些行星赋予了种种传说与内涵。

例如,行星中最耀眼的金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太白”,它的出现意味着黄昏或者黎明的到来。

早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用他们神话中掌管爱和美的女神伊斯坦尔(见图4)来命名金星,这一命名又影响了罗马人,也同样用他们神话中的女神维纳斯(见图5)来命名金星。

然而光彩夺目的金星在一些文化中却有着不一样的解读,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认为金星隐喻着死亡又象征复活。

古代腓尼基人和犹太人认为它是恶魔的化身,而墨西哥人则认为金星的光芒会带来疾病。

图3 北京市区的四星“连珠”
(赵然子)
图4 东方学院博物馆的阿卡德印章
上的伊斯坦尔 (Sailko)
图5 卢浮宫的维纳斯(Shawn Lipowski)
22科技视界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普论坛
有了两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黎明时的金星称为“启明”,黄昏时的金星则为“长庚”。

图7 金星(E&S)火星,因为星球表面遍布的氧化铁使其呈现出的橙红色而得名,同样因为它火红的颜色,古人取“荧荧之火”的“荧”字为它命名,而因为火星轨道半长径(可以近似理解为半径)与地球轨道十分接近,因此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变化十分显著,当火星与地球最近时仅为5 500万公里,而最远时可以达到4亿公里(见图8),在地球上观看火星,其亮度时而超过木星成为夜空中稍逊金星的存在,时而又暗淡得泯然于众星,差距达到58倍(4.4个
星等)之大,令古代的观察者不禁为之疑惑,因此火星便又叫做“荧惑”。

木星,太阳系内除太阳以外最大的天体,虽然它的质量仅仅有太阳的千分之一,但却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气中那个持续了数百年的大风暴——直径是地球3倍的大红斑(见图9)。

木星的公转周期
约为12年,而中国古人曾使用岁星纪年法,将天赤道分为12等份,称为12次或12辰,木星每一年在天空中的恒星背景中移动约1次(辰),12年为一个循环,正因为人们通过木星的移动来纪岁,因此木星便被称为“岁星”。

图9 地球与木星大红斑的对比图 (E&S )
土星(见图10),一个具有美丽光环的迷人星球,这个巨大的光环是由冰块、岩石和尘埃所组成的,半径14万千米的土星环厚度仅仅不到30米,即使用薄如蝉翼来形容也无法完全表达土星环的壮美。

土星在中国古代又叫做镇星,这个
名字来源于中国古代星座体系——三垣、四象与二十八宿,四象是指天上的四个神
兽,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见图11),每个神兽都由7个星宿组成,沿黄道共有28个星宿。

而土星的公转周期约为29.4年,基本上每一年都会“镇守”一个星宿,因此得名为“镇星”。

图10 拥有美丽光环的土星 (E&S)
图11 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
四神瓦当纹样 汉
神秘的星空总是能激发人们探索的欲望,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传说,希望喜爱星空,对宇宙充满好奇的朋友们能够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去了解星
空背后那些奇妙的故事。

图8 不同时期火星与地球
的距离示意图 (赵然子)
科普论坛
23
科技视界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