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者无人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捕食者无人机
美军用于为战区指挥官及合成部队指挥官进行决策提供情报支持的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

机长8 13米,翼展14 85米,最大活动半径370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240公里,在目标上空留空时间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60小时。

该机装有光电/红外侦察设备、GPS导航设备和具有全天候侦察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在4000公尺高处分辨率为0 3米,对目标定位精度0 25米。

可采用软式着陆或降落伞紧急回收。

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动用了2架"捕食者"无人机用于小区域或山谷地区的侦察监视工作。

1999年美军装备9 架该型飞机,计划到2002年采购12架"捕食者"飞机。

研制国家:美国
型号:猎食者Predator
研制单位: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
造价:约450万美元
现状:现役
一、概述:
猎食者中空中程无人机,是作为“高级概念技术验证”而从1994年1月到1996年6月发展起来的。

它是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通用原子公司得到了第一份合同。

它首飞于1994年,并于当年具备了实战能力。

捕食者的TPE-331发动机
二、性能指标:
机长320。

4英寸翼展580。

8英寸高72英寸
频率C波段
燃油容量110升最长续航能力40小时升限26000英尺失速速度54节巡航速度70-90节起飞重量2100磅
三、结构特点:
“捕食者”可方便的装载在运输箱内,进行长途运输
四、武器控制与电子系统:
一个典型的“捕食者”系统包括四架无人机,一个地面控制系统和一个“特洛伊精神II”数据分送系统。

无人机本身的续航时间高达40小时,巡航速度126千米/小时。

飞机本身装备了UHF和VHF无线电台,以及作用距离270千米的C波段视距内数据链。

机上用于监视侦察的有效载荷为204千克。

机上的两色DLTV光学摄影机采用了955mm 可变焦镜头。

高分辨率的前视红外系统有6个可调焦距,最小为19mm,最大560mm。

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合成孔径雷达为“捕食者”提供了全天候监视能力,分辨率达到了0。

3米精度。

其他可选的载荷可按具体任务调整,包括激光指示和测距装置、电子对抗装置和运动目标指示器。

光电转塔
地面控制站安装在长10米的独立拖车内,内有遥控操作的飞行员、监视侦察操作手的座席和控制台,三个波音公司的任务计划开发控制台、两个合成孔径雷达控制台,以及卫星通信、视距通信数据终端。

地面站可将图像信息通过地面线路或“特洛伊精神”数据分派系统发送给操作人员。

“特洛伊精神”采用一个5。

5米Ku波段地面数据终端碟形天线,和一个2。

4米数据分派碟形天线。

右图为操作手控制台。

上方的显示器显示航线等信息,下方显示器输出“捕食者”摄影机影像。

移动式控制系统,可供前线指挥员直接进行控制和接收侦察信息。

另一种配置是用美军高机动车(大型吉普)搭载小型地面站,功能基本与基型地面站相同。

更小型的视频接收系统,可供更小型的部队,如敌后特种部队携带,接收侦察信息
五、技术特点分析与述评:
“捕食者”无人机可以在粗略准备的地面上起飞升空,起飞过程由遥控飞行员进行视距内控制。

典型的起降距离为667米左右。

任务控制信息以及侦察图像信息由Ku波段卫星数据链传送。

图像信号传到地面站后,可以转送全球各地指挥部门,也可直接通过一个商业标准的全球广播系统发送给指挥用户。

指挥人员从而可以实时控制“捕食者”进行摄影和视频图像侦察。

六、装备情况及型号演变:
空军目前共有60架“捕食者”,他表示如果获得经费,空军将采购更多飞机。

2002年3月美空军正式组建了第一个武装型“捕食者”无人机中队。

该部队计划装备20架武装型“捕食者”,将与第11和第15侦察中队一起进驻内华达州印第安纳•斯普林备用机场,并于2005年达到全部作战能力。

新部队的人员将从现有的两个中队抽调,同时也培训部分新队员。

2003财年美空军采购了25架,1。

39亿美元。

2004财年采购了16架“捕食者”,价值2。

1亿美元。

美空军于2005财年10月1日开始,将接收9架“捕食者”,总值1。

47亿美元。

1998年5月,“捕食者”系统开始进行Block 1升级计划。

改进包括一个用于减轻系统工作的系统,使得侦察信息在系统内部不受损失,提供保密空中交通管制语音中转,Ku波段卫星调谐和空军任务支援系统。

2001年3月“捕食者-B”无人机001号首飞。

该项目包括具有不同结构的3架飞机。

“捕食者”B001装备一台通用电气公司的TPE-331-10T涡轮螺桨发动机,起飞重量2900公斤,能携带340千克的负载,在15200米的高度以370千米/小时的速度巡航飞行。

目前正在制造的“捕食者”B002号机将使用一台威廉姆斯公司的FJ44-2A涡喷发动机,可在约18300米的高度以50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

其飞行试验于2001年秋进行。

“捕食者”B系列的最后机种ALTAIR 将用于科学和商业用途,需要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和15850米的升限。

ALTAIR将装备通用电气公司的涡桨发动机。

它能同时执行各种大气研究任务,并且通过卫星将搜集到的数据实时发送出去。

2001年11月美空军订购了两架“捕食者”B。

由于改换了发动机等,B型号的采购价格要比基型高,而且维护设备不同,但地面站相同。

美军经过对比“捕食者”B和“全球鹰”,最后还是选择了“捕食者”B。

“捕食者”基型单价在250万美元至450万美元之间,“全球鹰”
每架则在45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之间。

“捕食者”B能够携带8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基型只能携带2枚。

B 型能够在45000米高度至52000米高度之间执行任务,约为基型的两倍。

飞行速度为基型的三倍。

下一步的计划还包括发射FIM-92“毒刺”近距地空导弹的试验。

通用原子公司近期又得到价值3900美元的后续合同,再为空军生产7架捕食者。

另外还有7架的生产合同尚在拟议之中。

另外“从无人机向战斗机传送图像”的试验也在进行。

演练中利用一架加装了超高频和甚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捕食者”无人机进行中继通信,将实时视频图像从地面传送给了英美作战飞机。

2004年10月,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宣布,一架由HFE燃料驱动的“捕食者”无人机已成功首飞,为公司专门竞标陆军的增程多用途(ERMP)无人机系统项目而研制的“勇士(Warrior)”无人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公司打算为陆军提供的“勇士”无人机是一种基于“捕食者”无人机改型的长航时无人作战飞机,其动力装置采用陆军常用的燃料类型。

公司负责人称,HFE动力装置可降低维修成本、增加服役寿命。

七、作战使用:
捕食者自从开始投入使用以来就不间断的在欧洲和东南亚出现。

八、实战表现:
捕食者1996年参加了波斯尼亚维和。

在科索沃捕食者出动了50于架次。

2001年9月伊拉克声称击落了一架“捕食者”。

“捕食者”也参与了阿富汉的作战行动,据说一架“捕食者”发现了奥萨马的汽车,但由于地面指挥官决策的拖延,丢失了目标。

一个月后,一架“捕食者”成功发回了本•拉登手下一名高级军官藏身地点的实时视频信号,随后多架F-15E轰炸了该地区,杀死了该名军官。

在2001年10月“捕食者”首次在实战中发射导弹摧毁了一架塔利班坦克。

2003年3月,“捕食者”开始携带两枚AGM-114K“海尔法”Ⅱ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执行摧毁伊拉克的ZSU-23-4自行高射炮的任务。

自“捕食者”无人机投入使用至今,美空军已损失了20多架
美国捕食者无人机
编辑词条
编辑摘要
摘要
美国捕食者无人机,是美军目前一种重要的远程中高度监视侦察系统。

目前该机已增加了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攻击地面或空中目标的能力。

在伊拉克战争中,“捕食者”曾与米格-25交战,使得该机成为了第一种直接进行空空战斗的无人机。

“捕食者”装有合成孔径雷达、电视摄影机和前视红外装置,其获得的各种侦察影像,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可实时的向前线指挥官或后方指挥部门传送。

目录
1简介
2性能特点
3地面站
4作战实例
5市场争夺
6改款机型
展开
目录
1简介
2性能特点
3地面站
4作战实例
5市场争夺
6改款机型
7曾被击落
8参与伊战
收起
编辑本段简介
1994年1月,美国通用原子公司获得了美国空军关于执行TierII无人机的合同,即中高度远程“捕食者”计划。

通用原子是主承包商,其他子承包商包括:Versatron/Wescam公司负责电子/光学侦察万向球;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负责合成孔径雷达;L3通信负责宽带卫星通信数据链;波音公司负责智能工作站和任务计划系统。

“捕食者”于1994年首飞,1997年8月投产。

该机型由空军第11和15侦察中队操作。

1998年3月通用原子公司航空分部又收到了增加18架“捕食者”的合同,99年7月又追加7架,使得“捕食者”的生产总数达到60架。

意大利空军目前计划采购6架“捕食者”,由意大利“流星”公司组装其中5架。

2002年中该项目已得到美两院批准,但条件限制为出口型“捕食者”不可携带武器,必需遵守美国武器扩散的相关政策。

1997年1月31日,美空军驻内利斯空军基地第11侦察机中队装备了首批“捕食者”无人机。

它长约8米,翼展约14米,最大升限7600米,作战半径926公里,最长续航时间为40小时,全重204公斤。

该机由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研制,已批量装备美军,并出口到若干盟国。

该机的改进型MQ-9于2007年开始装备部队,美军正逐步增购其改进型号。

“捕食者”1995年起就开始在波斯尼亚服役,期间为北约及联合国部队共执行了600次任务。

1998年5月,“捕食者”系统开始进行Block1升级计划。

改进包括一个用于减轻系统工作
的系统,使得侦察信息在系统内部不受损失,提供保密空中交通管制语音中转,Ku波段卫星调谐和空军任务支援系统。

编辑本段性能特点
一个典型的“捕食者”系统包括四架无人机,一个地面控制系统和一个“特洛伊精神II”数据分送系统。

无人机本身的续航时间高达40小时,巡航速度126千米/小时。

飞机本身装备了UHF和VHF无线电台,以及作用距离270千米的C波段视距内数据链。

机上用于监视侦察的有效载荷为204千克。

机上的两色DLTV光学摄影机采用了955mm可变焦镜头。

高分辨率的前视红外系统有6个可调焦距,最小为19mm,最大560mm。

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合成孔径雷达为“捕食者”提供了全天候监视能力,分辨率达到了0.3米精度。

其他可选的载荷可按具体任务调整,包括激光指示和测距装置、电子对抗装置和运动目标指示器。

“捕食者”拍摄的萨拉热窝市区,足以分辨出一个人大小的物体,更重要的是影像是彩色的。

编辑本段地面站
地面控制站安装在长10米的独立拖车内(上图),内有遥控操作的飞行员、监视侦察操作手的座席和控制台,三个波音公司的任务计划开发控制台、两个合成孔径雷达控制台,以及卫星通信、视距通信数据终端。

地面站可将图像信息通过地面线路或“特洛伊精神”数据分派系统发送给操作人员。

“特洛伊精神”采用一个5.5米Ku波段地面数据终端碟形天线,和一个2.4米数据分派碟形天线。

右图为操作手控制台。

上方的显示器显示航线等信息,下方显示器输出“捕食者”摄影机影像。

“捕食者”无人机可以在粗略准备的地面上起飞升空,起飞过程由遥控飞行员进行视距内控制。

典型的起降距离为667米左右。

任务控制信息以及侦察图像信息由Ku波段卫星数据链传送。

图像信号传到地面站后,可以转送全球各地指挥部门,也可直接通过一个商业标准的全球广播系统发送给指挥用户。

指挥人员从而可以实时控制“捕食者”进行摄影和视频图像侦察。

编辑本段作战实例
2月16日,一架飞行速度为70节的“捕食者”第一次从610米的高度发射一枚AGM-114"
海尔发"导弹命中了一辆距离5600米的坦克。

瞄准波束来自一台地面激光器。

在此前一周的第二次发射中,安装在飞机上的激光器进行目标指示。

技术人员利用该飞机上的K波段卫星通信系统与这架飞机进行了超视距通信。

导弹攻击了左方的一辆静止坦克。

第三次是从右机翼方向发射实弹直接命中了坦克。

在2001年10月美国对阿富汉的空袭中,“捕食者”首次在实战中发射导弹摧毁了一架塔利班坦克。

下一步的计划还包括发射FIM-92“毒刺”近距地空导弹的试验。

通用原子公司近期又得到价值3900美元的后续合同,再为空军生产7架Predator。

另外还有7架的生产合同尚在拟议之中。

另外“从无人机向战斗机传送图像”的试验也在进行。

演练中利用一架加装了超高频和甚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捕食者”无人机进行中继通信,将实时视频图像从地面传送给了英美作战飞机。

2001年9月伊拉克声称击落了一架“捕食者”。

“捕食者”也参与了阿富汉的作战行动,据说一架“捕食者”发现了奥萨马的汽车,但由于地面指挥官决策的拖延,丢失了目标。

一个月
后,一架“捕食者”成功发回了本•拉登手下一名高级军官藏身地点的实时视频信号,随后多架F-15E轰炸了该地区,杀死了该名军官。

至2002年3月美空军正式组建了第一个武装型“捕食者”
无人机中队。

该部队计划装备20架武装型“捕食者”,将与第11和第15侦察中队一起进驻内华达州印第安纳•斯普林备用机场,并于2005年达到全部作战能力。

新部队的人员将从现有的两个中队抽调,同时也培训部分新队员。

编辑本段市场争夺
“捕食者”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全球鹰”目前正为争夺高空无人机市场的主导权而激烈竞争。

“捕食者”B的性能提高,使通用原子有了与“全球鹰”叫板的能力,目前美军正不断的根据最新技术进展对这两种无人机进行评估和调整。

2002年12月23日,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正式收到美空军总额1570万美元合同,制造2架“捕食者”B,正式命名为MQ-9“狩猎者”。

此外ALTAIR(B型号的改型)计划2003年首飞,将用来支持NASA的大气研究工作。

2002年1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始与欧洲的MBDA公司合作,推出“捕食者”的改进型号——“茶隼”(Kestrel)无人攻击机,以参与英国陆军“下一代反装甲武器”(NLAW)项目的竞争。

“茶隼”现役“捕食者”的区别主要是具有使用攻项反装甲武器的能力。

竞争对手包括瑞典萨伯公司的MBT-LAW武器系统,结果将在2002后几周内公布。

编辑本段改款机型
2001年3月“捕食者-B”无人机001号首飞。

该项目包括具有不同结构的3架飞机。

“捕食者”B001装备一台通用电气公司的TPE-331-10T涡轮螺桨发动机,起飞重量2900公斤,能携带340千克的负载,在15200米的高度以370千米/小时的速度巡航飞行。

正在制造的“捕食
者”B002号机将使用一台威廉姆斯公司的FJ44-2A涡喷发动机,可在约18300米的高度以50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

其飞行试验于2001年秋进行。

“捕食者”B系列的最后机种ALTAIR将用于科学和商业用途,需要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和15850米的升限。

ALTAIR将装备通用电气公司的涡桨发动机。

它能同时执行各种大气研究任务,并且通过卫星将搜集到的数据实时发送出去。

2001年11月美空军订购了两架“捕食者”B。

由于改换了发动机等,B型号的采购价格要比基型高,而且维护设备不同,但地面站相同。

美军经过对比“捕食者”B和“全球鹰”,最后还是选择了“捕食者”B。

“捕食者”基型单价在250万美元至450万美元之间,"全球鹰"每架则在45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之间。

“捕食者”B能够携带8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基型只能携带2枚。

B型能够在45000米高度至52000米高度之间执行任务,约为基型的两倍。

飞行速度为基型的三倍。

通用动力公司航空系统分部向美国海军提出了舰载型“捕食者”B无人机的设想。

该公司建议美海军航母装备“捕食者”B。

目前美海军在开发用于航母的无人作战飞机,(UCAV-N)。

该公司还强调现有的“捕食者”型号也可以从陆上起飞,然后交由海军舰艇控制,完成海军对陆地目标的侦察攻击任务。

2002年5月17日,美空军在阿富汉“永久自由”损失了第四架“捕食者”,前三架分别是2001年11月和2002年1月坠毁的。

这架“捕食者”无人机由设在巴基斯坦的前方操纵基地控制,返回基地时坠毁。

自“捕食者”无人机投入使用至今,美空军已损失了20多架。

2002年6月,美国空军正式将携带“地狱火”的RQ-1B命名为MQ-1B。

M表示多用途,反映了“捕食者”从侦察无人机发展为多任务型飞无人机。

正式的MQ-1B无人机将装载雷神公司的多频谱瞄准系统,采用一个增强型热成像器、高分辨率彩色电视摄像机、激光照射器和激光测距器。

此外还可能装TalonRadiance超频谱成像器,可穿透树叶探测隐蔽的地面目标。

同时装有信号情报装置。

美国空军已经实现利用“捕食者”直接向AC-130提供图像的试验。

“捕食者”还
正在计划增加防冰系统,系统采用乙二醇进行除冰,但是要付出载重减小的代价。

此外还要解决整体油箱机翼与“地狱火”导弹兼容的问题。

“捕食者”B已经被命名为MQ-9。

编辑本段曾被击落
2002年12月23日,伊军出动的米格-25战机成功击落了美军一架“捕食者”无人侦察机。

在战斗中,“捕食者”的地面操作员和米格-25战斗机飞行员均发现了对方,并几乎同时发射了空空导弹。

“捕食者”发射的“毒刺”导弹被米格-25发射的导弹红外信号干扰,偏离目标,而米格-25发射的导弹将“捕食者”击落。

2003年2月27日,一架伊军米格-25“狐蝠”战斗机更越境深入沙特领空大约30公里左右。

不过,当这架飞机的驾驶员发现自己被高空迎面飞来的美军F-15C战斗机雷达“锁定”后,立刻调头返航。

米格-25成为伊空军挑战禁飞区的有力兵器。

编辑本段参与伊战
2003年3月,“捕食者”开始携带两枚AGM-114K“海尔法”Ⅱ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执行摧毁伊拉克的ZSU-23-4自行高射炮的任务。

5月,美军计划开始投产“捕食者”B。

B型的投产将意味着“捕食者”的完全成熟,将在各种任务中发挥更为重大的作用。

2004年8月,美空军装备司令部航空系统中心授予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一项为期两年的合同,将79架已经服役的“捕食者”无人机改装成MQ1L10+批配置。

这项改装除了增加在RQ-1L侦察改型机中引入的改进外,还将增添为“海尔法”空地导弹指示目标的能力。

RQ-1L侦察改型机包括采用更高性能的涡轮增压器Rotax914UL发动机和除冰装置,这就使得该无人机能达到大约26000英尺(7925米)的飞行高度。

此外,它还采用雷声公司AN/AAS-52(V)多光谱瞄准系统,该系统并入到一个激光照射器内。

这项单独合同的总额为2640万美元,其中包括提供7架新的MQ-1L无人机和6套地面数据终端。

美捕食者无人机武装化过程曝光三类人有大贡献
“捕食者”无人机及机组人员。

“捕食者”无人机曾被亲切地称为“只不过是安装了Austrian赛车引擎的滑翔机。

”“捕食者”在1995年正式投入作战使用。

从那时以后,“捕食者”就不断增加新的能力,这些能力使最初设计该无人机的人感
到惊奇。

由位于圣地亚哥的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设计的“捕食者”无人机已经服役14年了。

对于“捕食者”无人机的命名过去几经改变,但其原型叫做“RQ-1”;后来的武装化的“捕食者”无人机叫做“MQ-1”。

三类人在推动“捕食者”无人机拥有完成多任务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使无人机拥有完成多任务的能力为其增加了激光指示器,以及“地狱之火”(Hell fire)导弹。

第一类人包括几任空军参谋长,其中约翰•P•乍朋将军做出的贡献最大。

第二类人是不为所知的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五角大楼办公室,该办公室被总参谋长称为情报、监视、侦察的A2/A2U办公室。

办公室的主任是詹姆士G.克拉克。

詹姆士•G•克拉克是空军退役上校,也曾做过飞行员,被人们冠以“蛇”的绰号。

他的官方头衔是空军ISR(情报、监视、侦察)创新与无人机系统特别工作小组的主任。

第三类主要的倡导者是空军物资司令部的“大远征”规划办公室的人们,“大远征”规划办公室负责管理空军众多特殊用途飞机的发展。

数年来,军队和情报委员会成员极大地推动了系统每个部件的发展。

“捕食者”无人机第一次飞行是在1994年,当时作为先进概念技术演示项目。

在1995年,“捕食者”无人机原型在北约行动中展现了其能力。

陆军最初领导该项目,但在1996年其职责被转交给了空军。

当年部署到了阿尔巴尼亚,“捕食者”无人机参加了“联合努力行动”。

就是在那次行动之中,空军总参谋长罗纳德•R•弗格勒曼将军选择当时是上
校的克拉克来评估“捕食者”无人机的行动。

克拉克观察那些在美国汽车比赛协会所用拖车改造的控制台中操纵控制着无人机的飞行员。

无人机将彩色视频图象与红外侦察图象传回到控制中心。

这给克拉克非常深的印象,他写了一份充满肯定的报
告,此时他想与“捕食者”无人机的交道就此结束了。

他对“捕食者”无人机所做的,直到3年之后。

1999年4月2日,他接到了来自麦可•E•赖安将军的关于“捕食者”无人机的电话,他已经继弗格勒曼之后成为了空军总参谋长。

战争的插曲
在电话中,赖安告诉克拉克,乍朋(在美军驻欧洲空军指挥官)已经告知他需要使“捕食者”无人机具备精确提供所侦察地域地理位置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瞄准这些目标。

在现代战争期间,乍朋被麦可•C•硕特中将军任命为驻欧美军第16空军师指挥官。

硕特在一次与他的儿子,一位A-10飞行员,的交谈中得知尽管“捕食者”操作员可以见到无人机正在侦察的目标,但是仍然没有有效方法向飞机指示目标。

这种情况通常导致“捕食者”无人机操作人员与战斗机飞行员必须对目标进行冗长而低效率的交流。

赖安非常支持无人机。

在1995年,作为北约南方空域指挥官,他曾是第16空军师与波士尼亚共和国的北约空军指挥官。

正是如此,赖安看到了“捕食者”无人机在“周密力量行动”中的首次表现。

这位指挥官被无人机的巨大价值打动了,像“捕食者”无人机这样的无人机可以使用在对于有人机非常危险的任务中,而不必担心可能损失飞行员。

事实上,赖安曾经将RQ-1作为战斗搜寻和救援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寻找被波斯尼亚塞尔维亚人击落的法国飞行员。

赖安派遣了克拉克到在意大利威钦察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合成空中行动中心,负责使“捕食者”无人机拥有目标测量能力。

那时,“捕食者”无人机在科索沃一天飞行24小时以发现敌军。

目前的交战原则要求在打击进行之前前方空中控制人员必须可以目视发现目标。

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地形、房屋和其他特征的相似性使飞行员很难准确理解目标的位置。

飞行员约定将具有橙色的屋顶作为地标,然而他们却飞过了一大片具有橙色的屋顶的区域。

克拉克转向位于俄亥俄州的怀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由威廉格里姆领导的“大远征”办公室寻求帮助。

“大远征”办公室以对武器系统的科学分析、采办与后勤务实的方法出名。

在其许多职责之中,“大远征”办公室还负责改进特殊任务的飞行,如RC-135“铆钉”侦察机,MC-130E“战斗爪”,EC-130H“指南针”以及其他一些秘密的项目。

在任何时候,“大远征”办公室都负责采办的项
目多达24个,后勤保障的飞机达50架。

“大远征”办公室建议使用一种可以同时提供与照相机和激光指示器功能的传感器来代替“捕食者”无人机传感器照相机。

这将使“捕食者”无人机北约的F-16战斗机之间进行点对点的精确目标数据传输。

事情以神奇的速度进行着。

在该建议通过18小时后从海军获得了激光指示器。

也很快地进行了测试,而且第一架装备激光指示器的“捕食者”无人机在38天之后就部署了到科索沃。

或许是巧合,塞尔维
亚人在改进的“捕食者”无人机部署一天之后投降了。

乍朋,同时也是欧洲中央联合空军的司令,不断主张缩短“打击链”发现、定位、追踪,瞄准,打击与评估目标的时间。

深入的分析显示通过使一架“捕食者”无人机同时成为“传感器”和“射手”可以极大地减少“打击链”时间。

当乍朋回到了美国领导空战司令部的时候,他询问了“捕食者”无人机安装激光指示器的事进展的怎么样了。

他惊愕地发现激光指示器不但没有安装,而且已经安装好的都实际上从“捕食者”无人机上拆除
了。

“他们从机身拆除了激光指示器”,乍朋在一次面谈中说,因为他们不是“计划的组成部份”。

乍朋很快给赖安打了电话,赖安也没有意识到情况发生这样的变化。

乍朋向空军司令部申请了对该项目的领导权之后,来到了采办委员会要求为“捕食者”无人机中队安装激光指示器。

乍朋意识到“捕食者”无人机在基地组织射程之外侦察传回的图象中显示有本拉登。

因为当时不能立即攻击他,就命令海军使用战斧地面攻击导弹进行打击。

这些导弹花费了太长时间到达所以攻击失败了。

“捕食者”无人机#3034现在陈列在Smithsonian研究所的国家空天博物馆中。

三个月三百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