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设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物联网的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设想
发布时间:2021-06-22T04:01:24.424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5期作者:庄莹莹[导读] 目前电网公司使用的资产管理系统采取的是传统条形码技术,也就是固定资产上粘贴的条形码标签,上面记载着设备的名称、保管部门、存放地点、保管人和资产归属单位等信息,相当于设备资产的“身份证”。

使用传统条形码来管理资产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东广州 510600
摘要:电网公司作为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好坏对公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资产盘点没有完全落实、重要资产无实时监控、报废管理较为粗放、统计查询较为不便等。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已经在智能家居、交通监管、医疗监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把物联网技术引入电网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将是提高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固定资产,管理
一、物联网概述
目前电网公司使用的资产管理系统采取的是传统条形码技术,也就是固定资产上粘贴的条形码标签,上面记载着设备的名称、保管部门、存放地点、保管人和资产归属单位等信息,相当于设备资产的“身份证”。

使用传统条形码来管理资产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帐卡物不一致。

由于固定资产标签打印时间的滞后,资产管理部门经常都是在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发生变动一段时间之后才会重新打印固定资产标签,甚至为了偷懒而不重新打印标签,这样就会造成资产的实际状态和标签上显示的信息不符,导致资产管理质量下降。

2、资产盘点困难。

基于传统条形码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每年年末公司安排的固定资产盘点和资产的不定期盘点都需要人工进行。

由于电网公司资产数量庞大且分布极其广泛,这就给人工盘点资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不说,盘点结果也很可能并不准确。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很难完全落实到位。

3、无法对资产进行实时监控。

现有的资产管理系统无法实现对资产的实时监控以及时获取资产的位置及健康状况等信息,加大了资产丢失、被盗的风险和得不到及时修理的可能性。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提升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质量。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兴起的又一轮信息技术浪潮,其是指通过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计算和通信等能力的各种设备,获得物理世界的信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人与物通信、物与物通信的互联的网络。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一般公认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信息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内容应用层。

信息感知层利用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采集物体的信息,是物联网体系架构中的基础。

其中,射频识别技术(即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实现物联网功能最关键的技术之一,RFID标签具有读取方便快捷、识别速度快、数据存储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可以对物体位置进行动态追踪的优点。

为了实现射频识别技术的功能,通常需要由RFID标签、阅读器和天线构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RFID标签也叫电子标签或智能标签,附着在目标物体上,存储着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并为每个目标物体赋予唯一的编码。

阅读器是读写RFID标签信息的设备,天线用于在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

为了更好地理解RFID技术的内涵,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门禁系统为例。

如果在目标车辆上加贴有效的电子标签并在小区门口加装阅读器,就可以实现持有效标签的车辆自动进入小区,准确验证车辆的身份,不仅可以节约通行时间,更能保障社区治安。

网络传输层通过无线传输协议,将信息感知层采集到的分散的信息传递至内容应用层,实现信息的传输和通信,是信息感知层与内容应用层连接的纽带。

内容应用层接收来自网络传输层的信息后进行处理,将物联网技术与各个行业的专业系统相结合,提供海量信息环境下的用户界面定制模型,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和服务,实现广泛的物物互联的应用解决方案,其应用范围包括物流管理、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环保监管、医护监控、交通监管和公共安全等。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
2.1系统功能需求
未来开发的资产管理系统将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两个需求,一是资产盘点需求,二是资产监控需求。

资产盘点功能是确保资产账实相符的重要手段,未来固定资产在转资入库环节都会先贴上电子标签,为固定资产的智能化盘点提供基础。

资产的现场盘点主要利用RFID技术、物联网嵌入式技术和物联网中间件以实现盘点的智能化。

将资产现场盘点结果和财务系统中的资产卡片对比,就可以发现资产的盘盈或盘亏情况。

在盘点过程中,如果遇到资产的电子标签破损或失效,将及时为资产补贴新的电子标签。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是一种物联网支撑技术,它是一套独立的系统程序、软件,用于连接感知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对感知设备采集的信息进行校对、过滤、集合等处理,以有效减少传输数据的冗余度、提高数据正确接收的概率。

嵌入式是物联网基础技术的一种,实际上是一种软件硬件相结合的系统。

软件一般是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如Linux;硬件则是执行用户命令的装置,比如小电机、电路板等。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手机、车载导航、数字电视、医疗仪器等,通过将该系统嵌入到一个特定的设备(终端)里,就可以使得该设备变得智能,进而可以处理一些事情。

资产监控功能利用物联网感知层的技术和设备自动采集资产位置、环境状况等信息,从而实现对贵重或重要资产的实时监控。

该模块能够实现三方面的功能:区域监测、资产定位和报警设置。

区域监测就是对固定资产存放位置的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包括温度、湿度等,以确定固定资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资产定位就是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实时显示资产的位置信息。

一旦资产运行的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或者定位信息显示资产离开了某个允许的区域范围,报警功能就会发生作用,将发出警报给资产管理相关部门,有效降低资产提前老化、发生故障和被盗、遗失的风险。

2.2系统软硬件部署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系统功能,需要部署的硬件设施包括主控系统、读写及手持设备。

主控系统包括主控计算机、无线网络连接器等;读写及手持设备包括RFID智能标签、阅读器、天线和手持设备等。

为了构成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系统,还需要开发一组应用程序软件,除了包括目前的资产管理系统已有的系统管理、资产新增、资产减少、资产变动、统计查询功能外,还应新增资产盘点和资产监控两个功能。

各个功能模块直接将资产信息传递至数据库服务器,或者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读取信息,双向的数据传递过程都依靠电子标签实现。

2.3资产盘点功能模块的实现
接下来讨论如何对资产集中放置的场所实现资产智能化盘点。

首先,每项固定资产在投运转资时,需要为其贴上电子标签,上面记载着设备资产的名称、资产类别、规格型号、坐落地点、使用部门和使用人等信息,以便为资产的后续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了读写器能够读取标签信息,还需要利用EPC编码技术,即电子产品编码技术为每项资产赋予全球唯一的编码,并将此编码存储在RFID标签上,作为获取资产信息的钥匙。

当资产的信息发生变更时,要及时对标签进行更新。

其次,在固定资产存放场所安装电子标签读写器,这样就可以实现资产信息的自动采集。

通过在感知设备和应用系统之间运用物联网中间件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类型的RFID读写器读取的电子标签数据进行校对、过滤、集合,并对重读、漏读、错读情况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标签数据转化为统一的格式后传递至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的自动盘点。

2.4资产监控功能模块的实现
为了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实时监控、防止资产丢失被盗,首先需要在办公场所的围墙上安装电子围栏。

其次,在贵重资产、重要资产上安装固定资产定位模块,利用GPS定位技术(只适用于室外定位)和室内定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时获取资产的位置信息。

利用物联网的网络传输功能,将资产的位置信息传递至系统后台,从而可以判断资产位置是否已经超出了电子围栏,若超出,系统将发送警报信息给管理人员,从而有效降低资产丢失、被盗的可能性。

三、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技术,通过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企业的资产管理中,可以解决目前资产盘点无法落实、无法监控重要资产的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为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