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模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8分)
1. (2分)(2018·杭州模拟) 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早上7:00,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拉开帷幕。

第4天上午,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4秒的成绩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冠军(国际标准游泳池长50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016年8月6日早上7:00”指的是时间间隔
B . 在研究孙杨的技术动作时,不能把孙杨看成质点
C . 在游泳过程中,以游泳池里的水为参考系孙杨是静止的
D . 孙杨200米自由泳的平均速度为1.92m/s
2. (2分) (2019高一上·广州期中)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 . 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C .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
D . 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运动
3. (3分) (2017高一下·汉中期末) 如图甲所示,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同时人顶着杆沿水平地面运动的x﹣t图象如图丙所示.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猴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 . 猴子在2 s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 . t=0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8 m/s
D . 猴子在2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4. (2分) (2017高一上·濮阳期末) 如图所示,一匹马拉着车前行.关于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马拉车的力总是大于车拉马的力
B . 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C . 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 . 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5. (2分)如图所示,在一辆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滑块(m1>m2)原来随车一起运动,两滑块与车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车突然停止后,如不考虑其它阻力影响,则两个滑块()
A . 一定相碰
B . 一定不相碰
C . 若车起先向右运动,则可能相碰
D . 若车起先向左运动,则可能相碰
6. (2分)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是()
A . 物体沿竖直方向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 物体初速度为零、加速度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 .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 .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7. (3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月考) 以下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 . 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

C . 加速度大的物体,运动速度也大,速度的变化量也一定大。

D . 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8. (3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月考) 图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
A . 只增加绳的长度
B . 只增加重物的质量
C . 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
D . 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增大
9. (3分) (2019高一上·辽宁期中) 如图所示,斜面c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两物体间用一根细线连接,在细线的中点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F,使两物体及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右
B . a、b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一定相同
C . a、b两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一定相同
D . 保持F的大小不变,将F顺时针旋转α角过程中物体b受到细线的拉力一定增大
10. (3分) (2020高一下·宜宾月考)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接触面粗糙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B . 静止的物体可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受到静摩擦力
C .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
D . 两物体间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它们间的弹力方向垂直
11. (3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期中) 如图所示,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BC行驶,先匀加速运动,经4s到达B点时速度最大,再经6s匀减速到达C点停止。

已知AC长为3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汽车在AB段与BC段平均速度相同
B . AB和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3
C . AB和BC段的长度之比为2:3
D . 通过B点时速度大小为3m/s
二、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
12. (4分) (2017高一上·双流期中) 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来记录小车的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
实验后,甲同学选择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时刻的速度如表格所示.
位置编号012345
时间:t/s00.10.20.30.40.5
速度:v/m•s﹣10.420.670.92 1.16 1.42 1.76
分析表中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________运动;由于此次实验的原始纸带没有保存,该同学想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其估计算方法如下:x=(0.42×0.1+0.67×0.1+0.92×0.1+1.16×0.1+1.42×0.1)m,那么,该同学得到的位移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位移.(2)
乙同学的纸带如图1,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3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3=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
13. (7分) (2019高一上·承德期中) 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
(1)必须记录的是______
A . 橡皮筋固定端的位置
B . 描下O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C . 橡皮筋伸长后的总长度
D . 两个弹簧秤的读数
(2)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中的和的合力的理论值是________;和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是________。

(3)若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分为3N、4N,且两弹簧秤拉力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秤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________。

三、计算题 (共4题;共55分)
14. (15分) (2016高一上·嘉兴期中) 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靠自身动力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5.0m/s2 ,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问:
(1)
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
若某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种飞机仍能在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身长至少应为多长?
(3)
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L=160m,为使飞机仍能在舰上正常起飞,这时可以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则这个速度至少为多少?
15. (15分) (2017高二上·泰州开学考) 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与一根劲度系数k=1000N/m的轻弹簧相连.当在弹簧的另一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外力时,弹簧的伸长量x=0.011m(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如图所示.g取10m/s2 .求:
(1)弹簧的弹力大小;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物体上升1m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16. (15分) (2019高二上·承德月考) 如图所示,水平导轨间距为L=0.5m,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导体棒ab 的质量m=1kg,电阻R0=0.9Ω,与导轨接触良好;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0.1Ω,电阻R=4Ω;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5T,方向垂直于ab,与导轨平面成角;ab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定滑轮摩擦不计,线对ab的拉力为水平方向,重力加速度g=10m/s2,ab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 =0.8, =0.6求:
(1)通过ab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2) ab受到的安培力大小和方向.
(3)重物重力G的取值范围.
17. (10分) (2016高一下·延津开学考) 某工人用F=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一质量为m=40kg的木箱由静止开始运动,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 .
(1)
4s末木箱的速度为多大?
(2)
若4s末工人发现木箱离墙边的距离为2m,而把推力减小了,问他的推力减小为多大时,木箱恰好能运动到墙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
12-1、
12-2、
13-1、
13-2、
13-3、
三、计算题 (共4题;共55分) 14-1、
14-2、
14-3、
15-1、
15-2、
15-3、
16-1、
16-2、
16-3、
17-1、
17-2、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