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课件(五彩池)教学设计及课后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五彩池)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
一、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开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表达了这一教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
这篇精读课文讲“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臧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

课文形象生动地描写五彩池漂亮的景色。

赞美了大自然的奇妙,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依据文章的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教学时,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前应鼓舞学生搜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五彩池的漂亮与奇妙;课中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里充分的读书,充分的感想,对言语文字主动读议探究,加上多煤体的适时渲染,让学生体会出五彩池景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培养语文能力,感受五彩池的漂亮与奇妙。

教学难点:了解五彩池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方法、过程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清课文表达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

3、学习作者描写五彩池的方法。

道德、感情目标: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在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五彩池)。

在这篇课文中,关于“五彩池〞还有一个神话故事,谁给大家讲一讲?
2、那是神仙住的地方,肯定很美很美,难怪作者想变成腾云驾雾的神仙呢但这只是个传闻。

而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真的就有这样奇妙的五彩池,接下来,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巡游一下这五彩池。

(出示图片)
3、谁来说说巡游之后的感受?(出示:五彩池不仅——,而且——)
二、巡游感知,精读品味
1、接下来,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观赏五彩池绮丽的风光,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请同学们翻开书,看一看在作者的笔下,是如何描绘五彩池的漂亮和奇妙的?
〔介绍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深浅、形状以及颜色〕
2、谁来说说扫瞄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多媒体播放五彩池的漂亮风光,渲染气氛,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过渡〕五彩池确实奇妙、漂亮。

作者更是妙笔生花,用精确、生动的言语文字把五彩池的奇妙、漂亮再现了出来。

到底奇妙在哪?漂亮在哪?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观赏。

三、品词赏句——领悟美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
2、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表达五彩池奇妙.漂亮的词语和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能表达它的奇妙和漂亮
2、在小组里读读你划的词语和句子,并相互说说为什么能表达它的漂亮和奇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特征和认知水平,决定了读是小学生对言语累积和感想的最好的方法。

通过多层面地读,让学生屡次与言语面对面地接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想,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灵魂。


3、小组交流、商量。

4、汇报交流后的感受。

你划的有哪些词语和句子?怎能表达它的漂亮与奇妙?
a、形状各异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你想像的五彩池的形状展示出来。

用自己的言语把你想像的形状描绘出来;或用你的朗读带着你的感情把它读出来。

〔2〕看到这么多形状的五彩池,你感觉怎么样?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3)怎么才能读出它的漂亮和奇妙来?
〔4〕指导学生练读、试读、指名读.
b、颜色美、奇异
〔1〕我们来看看描写颜色的词语:咖啡色、天蓝、柠檬黄、橄榄绿,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既精确又生动,你还能说出一些类似的词语吗?
〔2〕五彩池还会有怎样斑斓的色彩呢?请你展开想像,仿照这一段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想象,运用书上的句式说说五彩池的颜色,一方面强化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另一方面引领学生能够超越文本。


〔3〕池水除了颜色美,你还体会到池水怎样
〔4〕池水这么美,这么奇妙,想不想亲眼看一看?
〔5〕出示课件,观赏五彩池漂亮的画面。

〔6〕怎样读出它的漂亮与奇妙?
〔7〕指导学生练读、试读、指名读.
c、数量多
〔1〕理解“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明媚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芒,好似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2〕“漫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些词也说明了水池非常多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4〕为什么把水池比作宝石?比作鲜花也挺美?
〔5〕可见作者的比喻真是精确形象,把五彩池的颜色美和光泽美都写出来了,这么美的词语,如果能记在脑子里,今后写作文就不愁没有词汇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的体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言语文字的感想能力及谴词造句的能力,增强语感,累积学生丰富的言语。

〕〔6〕指导朗读。

d、大小不一、深浅不同
“缺乏〞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不过〞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巡游至此,你的头脑中肯定有了和作者一样的疑问,什么疑问呢?
〔齐读:同样的水,在不同的池子里怎么会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呢?〕自己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有哪几个原因,用铅笔在书上标上序号。

然后请前后位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商量商量。

〔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商量,教师巡回指导。


四、合作探究——美形成的原因
1、小组交流商量五彩池美形成的原因。

〔要求:每个原因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请你们做“小老师〞,把老师的板书补充完整。


2、请“小老师〞上台补充完整老师的板书。

3、请你用自己的言语介绍五彩池美形成的原因。

有三个原因,
第—个是池底长着许多石笋,形状不同。

第二个是阳光照耀。

第三个石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设计意图: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光的折射知识远远超出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但教学不可回避。

课前让学生做三棱镜折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现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悟出“折光镜〞的原理,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过渡〕作者一开始向往天上的瑶池,可当他看到奇妙、漂亮的五彩池,觉得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美的多,由此发出感慨:
五、请同学们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这一段总结全文,照顾开头,让人回味无穷。

)
假设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照顾,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漂亮、奇妙。

六、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图片,请你用一句话或广告语来介绍五彩池,为五彩池作广告;或以小导游的身份用一段话来介绍五彩池。

〔设计意图:教师巧妙设计地让学生结合课外查阅的资料和图片,在熟读的根底上临场发挥当小导游,不仅要复述课文内容,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口语表达,这样标准了学生的言语,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无声息的文字“活〞过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