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消防救援站如何做好“三合一”场所火灾扑救初战指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消防救援站如何做好“三合一”场所火灾扑救初战指挥
发布时间:2022-03-23T05:49:10.759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10月20期作者:张建胜[导读]
张建胜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西川南路消防救援站
单位省市: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
摘要:2022年开年以来,部分地方较大火灾和有影响火灾接连发生。

1月31日,广西河池一沙发生产作坊发生火灾,造成2名消防救援人员牺牲,初步确定起火原因为房东家小孩燃放烟花引燃生产作坊阁楼海绵堆垛所致。

在近期全国各地处置的生产经营性场所火灾中,小门店、小商铺、小作坊等小场所火灾占比80.8%。

火灾的教训是十分惨痛的,尤其近年来“三合一场所”亡人事故的接连发生,同时有造成消防员的牺牲,给我们一线救援人员带来了警醒,为认真总结汲取经验教训,研究防范应对措施,进一步提升队伍科学安全施救水平,本人就“三合一场所”火灾扑救的初战指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三合一”场所;火灾扑救;初战指挥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一些新的事物出现,“三合一“场所的出现就是其中一种。

所谓“三合一”场所,是指集从业人员住宿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者几种功能混合于同一个空间的场所,由于功能混杂,导致三合一场所成为了火灾事故多发的场所之一,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同时该类场所,消防设施不齐全,违章搭建,建筑材料、作坊原料五花八门,给火灾扑救带来不利的影响,稍不注意,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同时给救援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极有可能造成救援人员的牺牲。

所以了解“三合一”场所的特点及风险,研究火灾扑救对策,对减少人员不必要的伤亡至关重要。

一、“三合一”场所的定义
“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的场所。

“三合一”场所分布广、存量大、建筑结构不规范、存在违规违建、本质消防安全基础薄弱、消防设施不齐全、附近水源较少、地处偏僻地带或城中村、通状况较差、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隐患大、管理缺失、容易发生小火亡人事故、这类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对辖区消防站的初战处置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三合一”场所的火灾特点及安全风险
1、火灾燃烧迅速,火灾负荷量大。

由于“三合一”场所集住宿、生产、经营、存储为一体,可燃物种类多,危化物质风险高、火灾负荷大,建筑防火分隔薄弱,发生火灾后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初期火灾发展到全面燃烧。

2、烟雾聚集量大,排烟难度高。

“三合一”场所多为居民自建房,楼梯多为敞开式楼梯间,发生火灾烟雾易通过楼梯间向楼层蔓延,且建筑窗口较少或多被广告牌封闭,自然通风效果差,同时为了有效利用空间,楼顶或周边自建彩钢板房,导致自然排烟口减少,同时着火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自然排烟造成不利影响。

3、人员逃生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三合一”场所一般仅设置一部楼梯,逃生通道防盗窗和防盗网设置多,建筑内部分隔多,逃生通道复杂,杂物堆积多,且人员自救和逃生意识差,当火灾发生堵住唯一的逃生通道时,极易发生大量人员伤亡。

4、储藏物品复杂,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三合一”场所大多数为小作坊,储存的原材料大多数都是易燃、易爆甚至存在危化品,发生火灾,极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人员逃生及救援人员的火灾扑救带来负面影响,稍不注意,极易发生爆炸、人员中毒窒息。

5、建筑结构自筹自建,耐火等级低。

“三合一”场所大多数为自建房,预制板芳多,缺乏检测验收,稳定性及耐火极限低,在发生火灾燃烧时间长、水力冲击的作用下,极易造成整体坍塌,给灭火救援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三、“三合一”场所火灾扑救初战指挥的关键点
1、精准研判信息,加强力量调派。

指挥中在接到警情时要第一时间掌握现场被困人员信息,指导被困人员坚守待援或自救逃生,同时多点调派救援力量,确保初战力量在最短时间内到场,同时要加强救援力量调派,宁愿备而不用,也不能用时再调,延误战机。

2、明确力量编成,防止初战混乱。

此类火灾对时间控制具有极高要求,充分体现出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援要求,辖区消防救援站要广泛开展调研,明确辖区到底有多少家此类场所,主要生产经营的范围,有针对性的研究编制作战力量编成,力量编成应明确现场侦察警戒、内攻搜救、破拆排烟、供水供液等作战任务负责人员,处警途中做好人员分工,强调任务重点,确保到场后各小组能够有序展开。

3、强化破拆排烟。

由于此类场所区域分隔多,救生通道多被铁栅栏、广告牌、防盗门阻拦,破拆任务险重,初战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破拆作业。

此类火灾人员死亡大多数是由于被困人员浓烟中毒窒息导致,初战力量要第一时间排烟降毒,通过破拆窗户自然排烟,利用排烟机正负压机械排烟、利用破拆工具或破拆车破拆的方式,为被困人员创造生存环境。

4、强化灾害现场的安全管控。

现场要多点设置安全员,内攻人员要选派精干力量,对内攻人员的安全防护要做好检查,明确进攻、撤退路线及通讯方式;水枪阵地应设置在避免建筑内部泄压的正对方向;内攻搜救时要充分冷却建筑内部,降低建筑内部温度,在水枪掩护下开展,防止轰燃、回燃发生;对建筑结构稳定性做好评估,确保无倒塌风险;深入火场内部时,做好逃生照明线的敷设,时刻注意空呼余量,防止有去无回的风险。

5、坚决贯彻“救人第一”指导思想,迅速实施救人。

初战力量到场后要将有限的力量部署在救人行动上,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切忌见火打火,把握火场救援的主要方面,明确战略目的。

所有战斗行动都以开通救生通道、创建生存环境、营救被困人员为重点,防止多点行动推进困难现象。

要做好侦察,全方位侦察建筑结构,及时发现便捷的救援通道,为救援行动缩短时间。

四、结束语
“三合一”场所火灾高发频发,造成群死群伤屡见不鲜,灭火救援人员在安全风险评估不足,贸然进攻,极易造成人员的伤亡,此类的事故案例全国已经发生多起,小火亡人而且还是救援人员的伤亡,碰到处置此类灾害事故,一定要引起各级救援力量的高度重视,科学风险识别评估、科学处置,按照力量编成程序化处置,规避风险,减少伤亡,提升此类场所灭火救援整体作战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恒波.“三合一”场所的防火及扑救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9):247
2、朱西军.浅谈“三合一”场所消防隐患及扑救对策【J】.金田,2013(1):356
3、刘洪.三合一场所火灾扑救对策探讨【J】.科技风,2014(5):2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