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眼内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手术眼内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发表时间:2020-08-27T02:27:45.65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5期作者:何绿香
[导读] 这也是预防眼内感染的关键,故在眼科手术围术期,就需进一步分析感染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严格控制感染,提高眼科手术的安全性,确保治疗效果。
旺苍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元 628200
眼科手术是常见术式,主要以显微手术为主,受眼睛解剖及生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对手术器械、仪器等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是预防眼内感染的关键,故在眼科手术围术期,就需进一步分析感染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严格控制感染,提高眼科手术的安全性,确保治疗效果。
眼科手术感染危险因素
1.手术环境:一些医院没有配置层流净化设备,也未合理的对污染、清洁及半污染区域进行区分,在手术前,为做好手术器械的准备工作,如若遇到手术较多情况,往往会采用压力灭菌的方式予以消毒处理,如若手术器械清洁不够彻底,亦或是压力锅存在压力不足现象,就会导致消毒效果无法达到理想化,增加了眼科手术的感染几率。
2.患者自身:一般而言,如若眼科患者存在基础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其抵抗力往往就较低,加之激素药物的长期使用,就极有可能引发术后感染情况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咽部炎症,亦或是泪道阻塞等症状,这就会直接影响手术消毒效果。
有相关研究指出,白内障手术患者在术后接受前房穿刺培养后,其阳性率较高,在40%左右。
3. 术中感染:针对眼科手术而言,其台次周转较快,受手术过程中人员来回走动,亦或是搬动等情况的影响,就促使手术室的浮游菌增加,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同时,如若人员未严格遵守相关操作标准开展灭菌工作,也会提高感染率,而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关键原因在于人员缺乏对感染知识的认识,在术前没有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之物品管理力度缺乏,如硅油、人工晶体等植入物管理不合理等,最终就会造成感染事件的发生。
4.术后感染:在眼科手术完成后,相关医务人员为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一些患者无法正确保护术眼,亦或是人员在换药等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制度,从而就增加了眼部感染的可能性。
眼内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1.手术前:相关人员要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在基于先复杂后简单、先内后外等情况下进行,对于需要花费较长手术时间、术式复杂等患者,需将其安排在净化层级较高的房间内,护理人员需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将术中所需仪器设备等物品准备充足,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如若患者患有泪囊炎、急性结膜炎等病症,就需先给予对症治疗,待患者炎症解除后再给予手术,术前三天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眼药水,每天四次,将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混合,对泪道、结膜囊进行清洗,术前一天将患者的睫毛清理干净。
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加强巡回配合力度,在手术当天早晨将手术所需物品放置于手术室内,并做好手术室内的擦拭工作,将空气净化装置打开,合理控制室内温湿度,在净化工程中,将自动门关闭,对于感染手术,就需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合理的展开消毒隔离措施。
2.手术中:在手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可使用聚维酮碘对结膜囊及术野降表明进行消毒冲洗,在上下睑缘处贴上无菌贴膜,将术野和睑缘隔离,落实无菌操作,对手术包、器械、敷料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消毒灭菌日期、有效期等,尤其是手术包内的灭菌试纸,要进一步予以核查处理,对消毒灭菌效果予以判断,最好做好登记,有利于后续的检查。
同时,还需规范手术人员的着装等,要求其要严格落实洗手制度,穿戴好无菌衣、手套等,在手术时,尽可能的降低器械进入眼内的次数,最大化的缩短手术时间,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辅助工作,及时传递手术器械,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变化,如若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避免感染的出现。
同时,还需合理的选择消毒方法,例如,针对白内障手术而言,往往只需配置一台仪器管及3至4套手柄最为适宜,以促使接台手术时能够有充足的消毒时间,避免器械、管道等供给不及时现象的发生。
在对术中物品进行消毒时,可优先选择真空压力蒸汽予以灭菌处理,此方法具有耐高温、耐湿、安全性高等特点,而对于无法耐高温物品的消毒,则可选用低温等离子,亦或是环氧乙烷进行消毒。
值得注意的是,在细菌的生长中,水、浮沉属于关键条件,故除了术前防护外,在开展术中护理操作时,应严格的对人员数量进行限制,避免随意出入,以尽可能的降低人为污染。
3. 手术后:在手术完成后,在患者术眼结膜囊内涂抹抗生素眼膏,之后给予无菌包扎处理,之后在基于患者具体病情的前提下合理给予抗生素;将手术用过的器械管道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对于感染或阳性手术要做好标注,这主要是因为室内的消毒灭菌器主要适用于台上意外掉下的灭菌,不可应用到常规消毒中。
手术完成后,将所有物品归位,清除不必要的物品,并做好物体表面的清洁工作,在对室内进行清扫后给予密闭处理,并落实空气净化,时间控制在30分钟作用,定期对风口过滤网进行清洗、更换,在基于空气培养
结果的前提下合理的调整更换时间。
另外,还需加强对质量及感染的监测,定期开展细菌、空气培养,并将各环节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后期的查看。
在开展眼科手术眼内预防及护理工作时,还需重视对各制度的完善、健全,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人员参与相关培训,以不断提高人员的专科技能,增强人员的防护意识,促使其进一步了解到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同时还需指派专人展开对后勤人员的培训,确保所有人员参与感染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