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18【教学设计】《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实质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调整,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文革结束,我国经济建设是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中不断前进的。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以及在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
⑵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三大改造对促进生产力的作用以及人民公社化对生产力的阻碍;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⑶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图片,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总结能力。
⑵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此外还贯穿讲述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重大努力,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在建国初期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经济上能和政治上一样取得优秀成绩。
⑵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
⑶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⑷培养学生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明确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教学难点】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一张图片引出今天的主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二、进入新课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
1、背景
①建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