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
2、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
3、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球形(球菌)、杆形(杆菌)、螺旋形(螺形菌)。
4、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要防止物品发霉,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保持干燥)。
食物可以放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进行保存。
6、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像蜡烛受热熔化、纸折叠、铁熔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像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的变化,不仅是形态的发生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变化。
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变化。
11.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刷油漆、涂油、加
搪瓷、镀铬等。
12.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转动、移动、滚动、摆动等。
16.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
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爬行,它的运动器官是腹足。
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18.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19、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这一学说又叫太阳中心说.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论》的主要内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金星、水星、地球、火星、木星等都在圆形轨道上匀速围绕太阳运动。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沿着圆形轨道每个月绕地球旋转一周。
20、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21、昼夜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此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
22、18世纪植物科学家林勒阿斯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相同的,他还发现同类植物每天都在同一时间
开花,编制了一个花钟。
23、受天气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
24、地球自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25、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二十四节气,并编写了节气歌.
26、月球总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一个月。
27、日食发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
28、月食发生时总是月亮的西边先亏,这说明月亮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29、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初一。
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当月亮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候,就会发生日食.
30、月球是一个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的距离38.4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多,大约49个月球才有地球那么大.
31、1969年, 美国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索的先河.中国的探月计划称为嫦娥工程。
32、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更替,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
3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34、月球上温度差很大,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20℃以上,背太阳的一
面温度可达-180℃以下.
35、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 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会形成了昼夜交替。
3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37、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等.
38、向日葵的头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转动,这种受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做向光性.植物的根向下生长的现象称为向地性,植物的根还有几种生长反应:向着有肥的地方生长称为向肥性,在干旱的地方也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即:向水性,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统称植物的向性运动。
39、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有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40、人们把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了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生物界
4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珍稀动物、哺乳动物),为世界人民所喜爱。
野生大熊猫只生活在我国四川省西北部、甘肃省南部的少数地区.
42、朱鹮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类,已经濒临灭绝,除日本有少量外,其余生活在我国陕西省秦岭的山林中.
43、我国的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朱鹮、丹顶鹤、藏羚羊、水杉、银杏、桫椤、珙桐、银杉等。
44、野生动植物灭绝的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有: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不准狩猎和采伐,不准破坏当地的
自然环境。
进行人工饲养,进行专门研究。
45、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鲸鱼生活在水中,骆驼生活在沙漠中,大象生活在热带雨林.
46、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47、阳光、温度、土壤、水分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48、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49、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
50、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51、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
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无机物。
52、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数量,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适应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53、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D)是正确的。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C、静止或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惯性也就没有了
D、任何物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惯性
所谓惯性,它是一个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该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条件完全无关(包括运动状态)。
换句话说,只要有质量,就有惯性,其他条件一概无视
2、一列由西向东行驶的列车,经过某一电线杆时,一乘客从窗口放下一小石块,让其自由下落,其(B)。
A、石块正好落在电线杆旁边
B、石块将落在电线杆的东边
C、石块将落在电线杆的西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惯性作用
3、有关参照物的说法,(C )是正确的。
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任何物品都可以做参照物
4、两只轮船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A )。
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都有可能
5、下列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是(C )。
A、纸燃烧
B、光合作用
C、面塑
6、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腐生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
7、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细菌都能使动植物或人产生疾病,因此十分有害
B、细菌中,少数种类有害,多数种类对人类来说是有益的
C、腐生细菌能毁坏食物,因此它是有害无益的
8、将粮食堆放在(A)中,不容易发生霉变。
A、较低温度的干燥环境
B、较高温度的潮湿环境
C、较低温度的潮湿环境
9、腐烂的水果散发出的酒香是(C)引起的。
A、青霉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10、下列变化中,既有形态改变,又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 )。
A、金属热胀冷缩
B、煤炭燃烧
C、纸折叠
11、产生月食的原因是( C )。
A、月亮被黑云挡住
B、月亮被太阳挡住
C、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D 、月球自身出现了一些变化
12、一年中,日出较早的季节是(B )(中国)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变色龙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自身颜色来保护自己的方法属于( A)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14、枯叶蝶保护自己的方法属于(C)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15、向日葵的花盘会跟随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这是植物的( A )。
A、向光性
B、向水性
C、向肥性
D、向性运动
16、(B)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A、扬子鳄
B、大熊猫
C、藏羚羊
D、金丝猴
17、仙人掌的根会朝着(A )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无水
18、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B )。
A 制造者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19、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B)。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
20、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A)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21、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
(也可以是真菌、微生物)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
22、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B)。
黄土地是褐色的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23、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A)。
A 栖息地
B 居住地
C 生活区
24、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称为( C )。
A 食物链
B 食物网
C 生态系统
三、判断题:
1、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X )
错误。
细菌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就能看见。
2、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生长。
(X )
错误。
过高过低都不利于霉菌繁殖生长。
3、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X )错误。
蘑菇是菌类,不是植物
4、物质形态的自然变化,往往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V )
5、蜡烛燃烧后,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变化是不可逆变化。
(X )
错误。
蜡烛燃烧中伴随的熔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而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则是不可逆的.
6、牛奶和柠檬汁混在一起,既发生了形态变化,以产生了新物质。
(X)
7、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V )
8、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叫腹足。
(V )
9、直升飞机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
(V )
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滚动;飞碟、直升飞机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
10、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X)
11、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V)
12、小华画了一条食物链:虎→羊→草。
(X)
错误,反过来,草→羊→虎
13、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V )
14、根总是向下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
(V )
植物生长向性运动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化性,以上说法并不严谨。
15、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V)
16、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V )
17、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X )
18、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V )
1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V )
20、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不会受到影响(X )
21、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V )
2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X )
四、简答题:
1、如何辨别有毒蘑菇?
一看生长地带。
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颜色。
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三看形状。
无毒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菌轮,菌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气味。
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六是测试。
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七是煮试。
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八是化学鉴别。
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
1.加热杀菌法对于大多数霉菌,加热至80℃,持续20分钟即可杀灭;霉菌抗射线能力较弱,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杀灭霉菌。
但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巴氏消毒(80℃)都不能破坏其毒性。
2.低氧保藏防霉霉菌多属于需氧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氧气,所以瓶(罐)装食品在灭菌后,充以氮气或二氧化碳,加入脱氧剂、将食物夯实,进行脱气处理或加入油封等,都可以造成缺氧环境,防止大多数霉菌繁殖。
例如:酱油:在装酱油的瓶子里滴一层熟豆油或麻油,让酱油与空气隔绝,可防止霉菌繁殖生长。
香肠、肉类腌制食品:用棉签蘸上少许菜油或香油,均匀地涂抹在其表面,即可防霉变。
醋:醋瓶内加入少许芝麻油或熟花生油,使醋与空气隔绝,防止长白膜。
干香茹、木耳、笋干、虾米等干货置密封的容器内保存。
3.低温防霉肉类食品,在0℃的低温下,可以保存20天不变;年糕完全浸泡在装有水的瓷缸内,水温保持在10℃以下,即可防霉变。
4.土法防霉在100公斤的大米中放1公斤海带,可有效杀灭害虫、抑制霉菌。
虽然防霉变的方法很多,但要消除霉菌毒素的危害是有限的,因此对一些已霉变的食品,不要吝惜,一定要及时丢掉,千万不要持侥幸心理食用,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更简单的方法:
A:把食物放到冰箱里B把食物放到通风的地方C:把食物晒干D把怕潮的食物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把怕晒的食物放到阴凉的地方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改变物质形态?
面粉做成馒头、面条;卫生球时间长了会变小,散发了;冰放到手里会融化;一碗水放到冷柜里会变成冰;湿的衣服会被晒干;液化气使用会从液体变成气体;严冬,窗玻璃上有雾气凝结成的冰花;开车时汽油消耗后变成尾气排出;永久了的电灯泡钨丝会比新的细;用花生榨花生油,芝麻榨香油;
4、生活中人们防止铁生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1)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例如把铬、镍等金属加入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就大大地增加了钢铁制品的抗生锈能力.(2)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是防止铁制品生锈普遍而重要的方法.根据保护层的成分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
a.在铁制品表面涂矿物性油、油漆或烧制搪瓷、喷塑等.例如:车厢、水桶等常涂油漆;机器常涂矿物性油等.
b.在钢铁表面用电镀、热镀等方法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这些金属表面都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防止铁制品和水、空气等物质接触而生锈.
c.用化学方法使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也是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很好方法.
比如:1.电镀;2.刷润滑油;3.抹凡士林;4.刷油漆;5.刷锌粉;6.打蜡;
7.定期打磨小锈班;8.包塑料膜;9.抹氢氧化钙;10.刷铝粉
五、画出移动、振动、转动、滚动、摆动的轨迹。
移动
振动、
转动、
摆动
六、铁生锈的需要什么条件?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实验方法:把三个铁钉分别放在水中、空气中、一半水一半空气中;把三个铁钉的一部分分别放在水中、醋中、盐水中。
记录(一):
记录(二):
我得出的结论:我的发现:铁在一半水一半空气中容易生锈;铁在有盐水的环境中最容易生锈,其次是醋中、水中。
七、日食、月食是怎样形成的?画图说明。
月食2
月食1
日食2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一、填一填:
1、苹果、馒头等放久了就会发霉,这是由()引起的;在蒸馒头是经常加入
()菌,这样蒸出的馒头才会松软好吃。
2、水变成气体后就成了(),变成固态就成了( ) ,水在这些变化中只是
形态发生了变化,但()生成新物质;木柴燃烧()新物质生成。
3、蘑菇是靠地下部分的()吸收()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 )生活的。
4、细菌有( )、( ) 、( )三种基本形态。
5、.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发生了变化。
6.动物的运动方式有()、()、()、( )、( ) 、()等。
7、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等、
9、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是地球的(),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10、地球绕着()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10、月球有时(),有时(),人们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11、月球围绕()转;地球围绕()转。
当()转到()和
()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
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
这就是日食。
12、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有(),(),()。
二、选一选:
1、放在()中不能让铁生锈。
①潮湿的环境②空气中③盐水
中④真空中
2、蘑菇适于生活在()的环境里。
①阴暗、干燥②明亮、③阴暗、
潮湿
3、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呢?()
(1).这些环形山一开始就有(2).这些环形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3).这些环形山是外星人造的。
(4).这些环形山是由于其他天体与月球碰撞形成的。
4、下面有关蘑菇的特征属于有毒蘑菇的是.()
①菌面颜色鲜艳,采摘后易变色②菌盖较平,伞面平滑
③分泌物清凉如水,菌盖撕断不变色④有特殊香味
三、、实验探究:
1.把食盐放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2.如果给食盐水加热,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3.在水泥中加入水,观察水泥变化。
试验后,比较食盐的变化与水泥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四、、理解应用:
1、.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防锈的办法?
2、在月明星稀的晚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月亮“钻”进云层里,这是怎么回事?
三年级科学,加粗都背过
1.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有什么意义?答: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对观察过的问题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2.牛顿说过什么?答: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3.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4.为什么汽车轮子上有花纹呢?答:为了增大汽车轮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5.蚂蚁是怎样认路的?答:蚂蚁是利用触角通过辨别信息追踪素来认路的。
6.猫的胡子有什么用?答:猫用胡子测量一下洞口是不是能过去,防止碰到头。
7.怎样用感官辨别不同的液体?答:一看,二闻,三尝。
8.我们的感官有哪些?答:我们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等。
9.每个感官各有什么作用?答:眼能辨颜色,耳能辨声音,鼻能辨气味,舌能
辨味道。
手感知冷热、粗糙程度。
10.下面的仪器是哪个器官的延伸?答:显微镜、望远镜、近视镜、放大镜是眼
的延伸。
电子鼻是鼻子的延伸。
听诊器、助听器是耳的延伸。
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物体。
11.怎样把茶水、白开水、白糖水、和白醋分开?答:一看,褐色的是茶水,二
闻,有酸味的是白醋。
三尝,甜的是白糖水,剩下的是白开水。
12.怎样给物体分类?答:分类时首先要确定标准,再分类。
13.分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例如把图书分
好类,我们很容易找到,节省了我们宝贵的时间。
14.请你给自己的衣服分类。
我的标准是:穿的季节。
我的分类:春装,夏装,秋
装,冬装。
15.什么是温度?答: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16.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什么温度计?答: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
17.0℃读作(零摄氏度)。
﹣12℃读作:(零下十二摄氏度)。
二十六摄氏度写作:
(26℃)
18.温度计由哪几部分组成?答:由玻璃泡,刻度,玻璃管组成。
19.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答:1.用手拿住温度计的上部。
2.液泡不要碰到容器的
底和壁。
3.液逐停止升降后读温度。
4.度数时,温度计不要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
20.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是什么?答: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21.两份不同的热水,哪一份温度降得快?答:两份不同的热水,温度高的降得
快,数量少的降得快,器具大的降得快。
22.怎样使温度降的快一些?答:吹气,搅拌,扇一扇都能使温度降得快一些。
23.量筒是干什么用的?答: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工具,一般用(毫升)作
单位,用(ml)来表示。
24.怎样使用量筒?答:把量筒放平。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最低处持平。
25.说出几种常见容器的容积?答:一瓶墨水大约是60ml;一瓶矿泉水大约是600
毫升。
26.不倒翁为什么不倒?答:因为不倒翁上轻下重,底面是半球形。
27.研究不倒翁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答:研究不倒翁我们采用了(解暗箱)的
方法。
28.生活中哪些物体像不倒翁那样不容易倒?答:(油瓶)(花瓶)(地球仪)电
话机,台灯不容易倒,因为它(上轻下重)
29.什么叫液体?答:像牛奶,水、酱油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
30.水是一种怎样的物体?你是怎样探究的?答:在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
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31.你是怎样探究水的性质的?答:看一看没有透明、颜色,闻一闻没有气味,
尝一尝没有味道。
32.举例说明什么叫固体?答:像木块、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
33.水有哪三种形态?答:水有气态、固态、液态。
34.自然界里哪里有水?答:大海,河流,云彩,冰山,椰子,泉眼里都有水。
35.自然界的水分布在哪里?答:自然界的水分布在地表、地下、和空中。
36.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分布的?答:海洋和咸水湖中的咸水占97%。
淡水占3%,
咸水多,淡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