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名校初中五校联考2022届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模拟卷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名校初中五校联考2022届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模拟卷一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发试卷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的路上总怕爸爸批评我,真是让人提心吊胆
....。

B.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
....”了。

C.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
....,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D.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跆拳道,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
尽心思,无所不为
....。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这也真够滑稽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句中是荒唐的意思)
B.是的,我将要呈报
..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呈报:报告)
C.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
..织师”。

(御聘:御前聘用)
D.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
..的!(无双:没有第二个能够相比)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歌以咏.志(用)风正一帆悬.(挂)
B.乡书何处达.(送到)老树昏.鸦(傍晚)
C.星.汉灿烂(星星)海日生.残夜(升起来)
D.次.北固山下(停宿)古道西风
..(秋风)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这位建筑师的独特设计和出色业绩,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在本届世乒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晕.(yùn) 花苞.(pāo) 枯涸.(hé) 吝.啬(lìn)
B.鳊.鱼(biān) 乌桕.(jiù) 唱和.(hé) 黛.色(dài)
C.磅.礴(pánɡ) 梦寐.(mèi) 发髻.(jì) 看.护(kàn)
D.肌.肤(jī) 竦.峙(sǒnɡ) 贮.满(zhù) 澹.澹(dàn)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词理解默写:
(1)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是_____ ,____.。

体现作者壮志凌云的豪情,包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 ,____
(2)贾岛和韩愈曾经有一段以文会友的佳话,“推敲”的典故来源于:“___ ,____。

(3)辛弃疾《遣兴》中翻用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句子是:___ ,____ 。

(4)《过故人庄》的写景名句是____ ,_____ 。

(5)《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名句是__ ,____ 。

(6)《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___ ,___。

(7)不仕无义。

______,不可废也;君臣之义,_______?
(8)子夏曰:“__________,小德出入可也“。

(9)________,不患贫而患不安。

(10)此去经年,______,_____,更于何人说?
三、诗歌鉴赏
7.观沧海
作者:曹操 (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全诗紧紧围绕一个___字来写,文中又从虚实两个角度写了不同的景物,突出了意境美。

实写的句子有哪些?虚写的句子有哪些?
2)请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班级正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某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家庭颁发匾额。

下列作为匾额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A.妙手回春
B.家和万事兴
C.博古通今
D.举天地之正气
(2)下面有四位同学都说了各自家庭情况,主持人要求他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自己家庭的特点。

你最羡慕哪一位同学的家庭?请简要说明理由。

第一位说:相亲相爱第二位说:相依为命
第三位说:相敬如宾第四位说:相安无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与人期.行______
(2)相委.而去______
(3)下车引之.______
(4)尊君在不.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3)你认为文中的元方和友人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简要评价一下。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你是怎么看的?
5)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10.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愤③不启,不悱④不发,举一隅⑤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

②女:通“汝”,你,你们。

③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

④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⑤隅:角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孔文子何以
..谓之“文.”也
②是以
..谓之“文”也
(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
①是以谓之“文”也
②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5)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一句中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表达效果?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景?你能写出有同样情味的一句古诗词来吗?
4)这段文字写春花的顺序是由______到______。

12.阅读朱自清的《春》,完成10-12题。

(6分)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A ,高兴起来了, B ,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为文中横线处补写原句:(2分)
A处应为:
B处应为:
2)第1段描写了一幅图,第2段描写了一幅图。

(2分)
3)第①段中“闹”字用得好,选出下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
A.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叫着,显示出春天的热闹。

B.突出蜜蜂之多,群蜂之乐,衬托花开之艳。

C.突出蜜蜂之多,衬托花朵繁茂。

D.闹”字表现了花下蜜蜂、蝴蝶、蜻蜓等昆虫数量多、阵容大。

七、作文
13.文章题目是“再塑生命的人”,讲述了莎莉文老师对海伦一生的影响。

在我们的身边或多或少也会存在这样的人,请写写对你影响较深的人,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长幼之节,如之何其废之?
(8)大德不逾闲
(9)不患寡而患不均
(10)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三、诗歌鉴赏
7.1)观实写的句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写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示例:我喜欢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喜欢的原因:这句诗采用了互文见义的手法,表面写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实际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他的博大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它的博大胸怀值得我们学习。

四、综合性学习
8.(1)B (2)示例:我最羡慕‘相依为命’的家庭,因为患难见真情。

五、文言文阅读
9.1)(1)约定(2)舍弃(3)代词,指元方(4)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2)(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来,(他)已经离开了。


3)元方:聪明、守信、明礼。

友人:无信、无礼,但知错能改。

4)示例一:元方并非无礼。

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元方苛求完美;友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其品行低劣,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示例二:元方确实有失礼仪。

理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能表现出宽广的胸襟。

5)“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0.(1)①为什么;“文”是一种谥号②因此(2)①是以/谓之“文”也②举一隅/不以三隅反(3)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②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4)第一则和第三则论述学习态度,第二则论述学习方法。

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

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

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5)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

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六、现代文阅读
11.1)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百花争春的情态。

2)这样安排是为了与前面桃树、杏树、梨树的排列顺序一致。

3)写出了春意勃发、喧闹、沸腾的情景。

红杏枝头春意闹。

4)上下
12.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2)春花图春风图
3)D
七、作文
13.他眼角的鱼尾纹,像极了办公室那杯新泡的绿茶上氤氲的水汽,不由得教人对岁月的悠长做联翩的浮想。

我尤其喜欢他的笑靥,它们在那时总会顺了温柔的目光游进你的心房,然后泛起美丽的涟漪。

说实话,对于语文我还真没上过心,我所钟情的是数学里那圆滑世故的圆,固执的三角,直率的线。

然而他出现了。

记得第一次聆听那充满诗意的朗读时,我就被他的声音深深地迷醉了。

那是一个夏日的下午,语文老师飘扬的裙角始终没有出现,进来的是他,一首诗便成了开场白,那是《如梦令》,每一个唇齿间涌动的字音都是一滴清流,滴滴入耳,句句入心,我心里便发出一抹酡红的夕阳,一片飘扬的翠荷,几羽扑翅的白鹭……原来,句子也可以读出这样美的意境!
而爱上语文是在那堂作文课上。

我本随意写了一段话,可是他看见后却大加赞赏。

从此,我爱上了语文,更爱上了生活。

我很感激他给我施予了这样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