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外固定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夹板外固定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
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小夹板外固定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2例小儿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

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使用小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3.25±6.13)d长于观察组(7.96±1.25)d,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75.61±7.56)d长于观察组(60.94±4.27)d,以上两项指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小儿骨折患者使用小夹板外固定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小夹板;外固定;小儿骨折;应用效果
由于小儿天性好动、活动量大,且骨骼较为脆弱,又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因此容易发生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患者肱骨髁上及内外侧髁上方骨皮质的不连续,使患者发生局部的疼痛且多伴随功能障碍[1]。

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骨折的治疗多以手法复位及固定为主。

常规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虽能够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但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使患者并发感染等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来为患者治疗[2]。

为了探究小夹板外固定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我院就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2例小儿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了随机的对比研究并且分析了对比结果,旨在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促进其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2例小儿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病理学与影像学诊断为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12.5岁,平均年龄(7.63±2.42)岁。

观察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13岁,平均年龄(7.71±2.39)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术后为了防止发生感染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2周后复查X线片,积极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在患者拆线出院后随诊6到12个月。

观察组使用小夹板外固定,具体为:结合患者身体的实际耐受情况为其麻醉后根据患者骨折的部位采取相应的复位手法为其复位,比如患者若是胫腓骨骨折则需牵引患者踝骨或根骨,使其复位,若是股骨干骨折则需进行皮牵引复位,若是科雷氏骨折或尺桡骨远端骨折则需在牵引复位后使用指法稳定骨折处等,对症复位后使用小夹板固定,利用X线片复查复位效果[3]。

如果患者的复位情况不乐观或不够稳定需给予患者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嘱患者3个月后按时回医院复查。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越短,代表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c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观察组,以上两项指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
,d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对照组3613.25±6.1375.61±7.56
观察组367.96±1.2560.94±4.27 t/ 5.07310.137
p/<0.05<0.05
3、讨论
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通过使用医疗器材,比如钢板、螺钉髓内针等来矫正、复位患者的骨骼组织,具有固定效果可、解剖复位准确的优点,但是会伤害到患者的身体,而且易造成患者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还需要二次的手术取出用于固定的医疗器材,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4]。

小夹板外固定是通过使用小夹板、绷带、棉垫等为小儿骨折患者进行固定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式。

本次研究中我院将其应用于小儿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3.25±6.13)d长于观察组(7.96±1.25)d,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75.61±7.56)d长于观察组(60.94±4.27)d,说明小夹板外固定能够有效缩短小儿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笔者认为,将小夹板外固定应用于小儿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不错应用效果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点:首先是由于小儿的骨骼自塑能力及成骨性相较于成
年人会更强,且小儿在骨折后骨折断端部位的血液循环也要更加优异,因此使用外固定技术对小儿骨折患者进行矫正及复位是可行的[5]。

其次是使用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并不需要切开患者的机体组织,因此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从而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骨骼的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另外,使用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也更加接近患者骨折的关节部位,而且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影响较小,更加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参考文献
[1]黎土明.手法复位联合塑形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骺骨折[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07):91-93.
[2]曾焘,高大伟,吴宇峰,等.小夹板结合3D打印支具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J].中国骨伤,2019,32(06):513-518.
[3]江志勇,陈伟洪,陈勃,等.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在骨折治疗中效果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3):146-147.
[4]焦建锋,明新忠,肖志慧.明氏接骨膏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4例的短期随访研究及腕关节功能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14):22-23.
[5]姜文波.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219-220.
[6]刘绍海.用改良的成角折顶手法复位术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7):68-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