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最会忽悠的人是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历史上最会忽悠的人是谁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
与苏秦一起师从著名的鬼谷子先生。
学业有成,习得一口的能言善辩和一肚子阴谋诡计。
想找个高明的老板实习一下,于是东奔西走,去过赵、楚等国。
不但未能找到明主,还在楚国被人诬陷,差点丢了小命。
被人救醒后,说了句有名的奇葩话:我的舌头还在吧得到
肯定的答复后,顿时大喜。
舌头在,希望就在,毕竟张仪是个靠嘴吃饭的人。
从此,张仪就算和楚国结下了梁子。
话说侥幸的保住舌头和小命的张先生大难之后有了大福,终于在秦国
找到了知音野心勃勃的秦惠文王。
秦王有并吞天下之志,自然要树立自己
的威信,收拾一下不听话的小弟,最近齐国蹦跶的厉害,秦王考虑要敲打
一下,但是对齐楚同盟心有顾忌,担忧我方在前面跟齐国干,后面楚国暗
地里捅我一刀,那可受不了了。
张仪一看,立功的时机到了。
立刻请命,
以国相之尊出使楚国,破坏齐楚同盟。
见了楚怀王之后,张先生立马甩动大舌头,丢出三块油晃晃的大肥肉
诱惑楚王,让楚国与齐国断交。
一是经济利益。
许以商於六百里之地,多好。
二是色情贿赂。
送来一大票秦国美女前来侍奉大王,多爽。
三是政治
利益。
让秦楚两国成为兄弟之国,多美。
楚王一听,口水都流下来了。
楚
王一想,甩了齐国还有这么多好处,二话不说,立马宣告齐楚联盟破产,
秦楚联盟成立,同时封张仪为楚相。
但是,兄弟归兄弟,有些欠账还是要
收的。
于是楚王派了一个将军随同张仪前往秦国要美女和土地去了。
结果
当然是不妙的。
张仪和秦国人耍起了赖皮,很无耻的坚决不认账。
得到消
息的楚王顿时大怒,君王一怒伏尸千里,倾全国之力先后两次出动几十万
大军,在丹阳和蓝田展开大战,天下无敌的秦军把楚国兄弟打的彻底没有
了脾气,最后割让了许多土地才平息了秦国兄弟的怒火,眼看耍嘴皮子没
人家利索,动拳头又没人家硬气,无可奈何的楚王吃了哑巴亏,从此恨透
了张仪这个无耻小人,心想着有朝一日报仇雪恨。
时机很快来了,秦王很难得的请求楚王。
想要用武关之外的土地来换
取楚国的黔中之地,这下楚王扬眉吐气了。
很牛叉的对秦王说:本大爷从
来不换土地。
要么直接送你,但是我送你土地可以,你秦国必须把张仪送
来给我。
秦王一听,为难了。
秦王一想,我把张仪送去楚国受死,以后还
有哪个小弟敢跟我混啊。
分析出来,不行,哪知张仪却胸有成竹,他说:
大王,我是什么人啊,就楚王那智商,跟我不是一个级别的。
放心,只管
放我去,我保证全须全尾回来。
秦王假模假样的客气了一番,最后在一通
盘算之下还是放张仪去了楚国。
张仪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
愤怒的楚国立
马将他下狱,狱中的张仪一点都不慌,因为狱外的无间道好戏正精彩上演。
这出戏的主人公靳尚有两重身份,楚王的宠臣和张仪的战友。
现在这家伙
正在楚王的宠妃,著名的美人郑袖面前卖力表演。
靳尚对郑袖:我听说这
个张仪很受秦王赏识,秦王一听张仪被关押急得不行,要用土地和美女来
交换张仪,大王贪图秦国的土地,又畏惧秦国的实力,一定会加倍宠幸秦
国美女,那时夫人你的地位就不保了。
郑袖一听,心想:对啊,赶紧想个辙,尽快放张仪出来,时间一长,秦王把美女送过来那就完了。
于是郑袖日夜在楚王面前替张仪说好话,她说:当初张仪诓你,那是
各为其主,也不能全怪他,现在大王要是杀了他。
秦王正好可以找到一个
攻打楚国的借口,凭秦国的实力,国破家亡就很快了。
我们母子还不如早
点搬到南方去,躲得远远的,好歹还为大王保存一点血脉不是本来恨不得
立马杀了张仪的楚王耳朵根子又软了,得嘞,给张仪一个时机,先听听这
家伙在临死前要说些什么吧。
得到召见的张仪哪肯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时
机啊。
于是再次煽动那个比命还珍贵的三寸不烂之舌,不过这次张先生改
变了工作方法,采取了又打又拉的大棒加胡萝卜的方针政策。
先是为楚王分析国际形势,他说:当今世界,老大秦国是一流强国,可笑苏秦之流看不清形势,竟然煽动几个弱国对抗秦国,那是赶着一群绵羊去打老虎,简直是找死。
接着他又开始分析楚国周边形势,他说:东边的齐国不用说了,听了我的忽悠已经得罪死了。
北边的魏国和韩国也十分不可靠。
只要秦老大一发话,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把刀子捅向楚国。
秦国要灭楚国那就更简单了。
只要从巴蜀和武关两路出兵,不出三月,信不信就能把楚国灭了。
最后来个,楚国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唯有抱紧秦国这个大腿,才能保楚国平安。
所以我真心为楚王您担忧。
我曾经楚国游历,对楚国还是有感情的。
只要您放了我,凭我跟秦王的关系,我肯定会促进秦楚友好,力保楚国周全。
于是忽悠大王张仪又风风光光的回到了秦国。
古代历史上最会忽悠的人张仪的生平经历
张仪是魏国人,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和苏秦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诸侯。
后来,苏秦说服赵肃侯,而得以去游说各国诸侯实行合纵的联盟,但他担忧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
苏秦考虑再三,找不到一个能派往秦国为他工作的适宜人选,于是他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他。
于是张仪前往赵国,呈上名帖,请求会见苏秦。
但是,苏秦却对张仪不理不睬,招待张仪的时候也只是用给仆人和侍女所吃的饭食,并且还当众羞辱张仪,说张仪那么有才能,竟弄得穷愁潦倒到这种地步,是不值得收留的,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
张仪这次来见苏秦,本以为是旧交,可以求得好处,谁知反而受到羞辱,一气之下,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
苏秦在张仪离去后,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
惠王。
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
国诸侯的大计。
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成心激怒他,为的是张仪
今后有更好的开展。
张仪说:唉呀,这些权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范围而我却没有觉察到,我没有苏先生高明啊!况且我刚刚被任用,又怎么能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替
我苏先生,苏先生当权的时代,我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