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选择与策略
28中国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28中国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a25a20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1.png)
①耕地锐减,人地矛盾明显。 ②非耕地资源粗放经营,自然资源潜力未发 挥。
读图认识: 南方丘陵 山区的主 要经纬度 范围。
(3)南方低山丘陵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资源要素
开发的有利条件
存在的问题
气候资源
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丰富,水热条件 配合较好
季风活动不稳定性,有多种农业气象 灾害发生。
生物资源
品种多样,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 产出能力高;
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生物潜力 没得到发挥
垂直分异明显,山、丘、盆、谷交错分 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
土地资源 布,使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 积大,有机质少,是南方低产土壤之
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
水资源
河流多,水资源丰富,利于建水电工程,水系发育使地表侵蚀切割强烈,增加
[案例]—江西赣江流域千烟洲:过去,以种粮为主,生 产单一、落后。现在,建立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林果为 主,农业布局从丘上到丘下为: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 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
②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对优势资源进行加工,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打开销售渠道,占领商品市 场,振兴山区经济。[案例]—河南东南的商城县(大别桐柏山中):对鸭、野生猕猴桃、残次木材进行加工, 创造产值比出售薪柴增值几十倍,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灌溉。
开发难度。
历史、 社会资源
千年发展历史;劳动力充足,邻近商品 粮基地,工业城市与海港,有开发低山 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人口数量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人地 关系矛盾明显;经济效益不高,自然 资源潜力未充分发挥;
结论:
本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 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
高中地理课件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63446
![高中地理课件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63446](https://img.taocdn.com/s3/m/c53628882e3f5727a5e962c1.png)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经济用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
果园和人工草地 农田
鱼塘
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二、措施→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
河南商城县: 初级产品生产→优势资源的深加工
→建立区域性农产品专业基地。
A.淮南麻鸭系列 B.中华猕猴桃系统 C.残次木材系列
深加工,提高效益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 1520.1 2.1508:39:2708 :39:27 December 15,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15 日上午8 时39分 20.12.1 520.12. 15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2月15 日星期 二上午8 时39分 27秒08 :39:272 0.12.15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2. 1520.1 2.1508:3908:39 :2708:3 9:27De c-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2 月15日 星期二8 时39分 27秒T uesday , December 15, 2020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2月 上午8时 39分20 .12.150 8:39De cember 15,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2月15 日星期 二8时39 分27秒 08:39:2 715 Decem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8时39 分27秒 上午8 时39分0 8:39:27 20.12.1 5
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9fc5b268011ca300a6c390fd.png)
途径→ 途径→ Ⅱ、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
河南商城县: 河南商城县: 初级产品生产→优势资源的深加工 建立区域性 初级产品生产 优势资源的深加工→建立区域性 优势资源的深加工 农产品专业基地。 农产品专业基地。 A.淮南麻鸭系列 淮南麻鸭系列 B.中华猕猴桃系统 中华猕猴桃系统 C.残次木材系列 残次木材系列 深加工, 深加工,提高效益
三、生态建设 1、主要生态问题 、 及原因 2、主要措施: 、 ①、解决农村生活用能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推广省柴灶 ●大力办沼气和营造 速生薪炭林
问题: 问题:水土流失 原因:多方面的, 原因:多方面的,其中农 业生活用能短缺是 重要原因
三、生态建设 农村使用沼气做燃料的举措对当地经济发展及 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 ③.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 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 立体农业可以 多层次布局农、 多层次布局农、 林、牧各业,改 牧各业, 变单一种植粮食 作物的局面,有 作物的局面, 利于改善环境, 利于改善环境, 建立良性生态循 环。
⑵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千烟洲模式: (丘上林草丘间塘, 千烟洲模式:“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 B、经济用林和毛竹 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 、经济用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 C、果园和人工草地 、 E、鱼塘 、 谷果鱼粮” 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 D、农田 、 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 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 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 生态建设
一、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1、开发目的
为了充分和合理利 用低山丘陵丰富的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使山区 日益繁荣。 日益繁荣。
高二地理 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高二地理 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b99a3a30242a8956aece40a.png)
建立立体农业好处: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有利于水土
保持和环境改善
3、河南商城县优势资源系列开发意义及推广价值 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挖掘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5、目前,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办法有( A )
①推广生活用煤
②推广节能炉灶 ③营造速生薪炭
林 ④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 ⑤实现农村能源
电气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高D二、地理①72②山区③农业④资⑤源的综合
开发与生态建设
右图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 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和人文条件 立体农业的优势(必然性)
山地、平原比4: 1,垂直地带显著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品种,充分 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发展多 种经营
人多,人均耕地 将闲置劳力转移到综合开发低
少,后备耕地资 山丘陵之中,促进多种经营,
源不足
减轻土地压力
农、林、牧同步发展:改变单 生态系统脆弱 一种粮局面,改善环境,建立
高二地理 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 开发与生态建设
高二地理 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 开发与生态建设
3、 南方低山丘陵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是(A )
A、水土流失
B、风沙危害
C、洪涝灾害
D、环境污染
4、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要使其真正实现,
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B )
A、人口迁移问题
B、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
C、育林区的管理问题 D、农民的耕地问题
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模式
![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4c41165a98271fe910ef9d9.png)
用沼 液 喷洒 植株 ,可 起 到杀 虫 、抑 菌 的作用 ,减 少农 药 使 用 量 ,达 到农 药 低 残 留。将 沼 液 按 3 0 % 配 制后 , 喷施树 干 、 枝条、 叶片 正反 面 , 肥液 以悬 浮 于叶 、 果 、枝 、干表 面或 少 量下 滴 为度 。每 年 分别 于采 果 后 1 0 月 中旬 、开 花前 2 月 下 旬 、坐 果 期 4月 初 、果 实
对山区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
林业专业合作经营模式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 ,广大林农成了山林 的真正
主人 ,极 大 地焕 发 出发 展林 业 的积极 性 ,关 心 自家 的
高接换种 。近几年各地均有通过 品种审认定 的核
桃优 良品种 ,如 云 新 系列 、云选 系列 核桃 良种 、大姚
科技 园地 / Y U N N A N F O R E S T R Y
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模式
口 施彬 刘金凤
云南 国 土 面 积 的 9 4 % 是 山 区 ,把 山 区 丰 富 的 自
差 ,不 具 备 市场 竞 争 力 , 林 产 业 的 发展 基 础很 薄弱 。 全 省仅 低产 核 桃林 就 达 4 0 0万亩 , 占全 省核 桃 面积 的
部 挖 除 ,形 成新 的丰 产核 桃林 。 2 、树 体管 理
1 、 乡村集体内部间的专业合作 , 包括联户经营、 乡村户联营 、乡村联营、村户联营等。
2 、 林业 局 ( 站) 、 国有苗 圃 、 国有 林 场 、 木材 公 司 、
森工企业等林业单位与乡村集体或农户的股份合作。
三台核桃、漾濞泡核桃 、玉溪大 白壳 、大沙壳核桃 、
细香 核 桃等 。根 据 当地 生 产 实际 ,本 着适 地适 树 的原
贵州贫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思考.
![贵州贫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2be04bbec3a87c24028c4f7.png)
贵州贫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思考一、农业综合开发模式(一)土地综合治理。
根据贵州山区特点和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流域或灌区划片,设立项目区,统一规划,综合措施,集中治理,连片开发。
采取中低产田土改造、山区小流域治理、优势农产品基地、节水农业示范、草山(场)建设、农业生态工程等建设措施。
通过对土地的合理治理建设,一是使3000亩以上的坝子地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二是使丘陵山区基本达到五子登科。
即:山上戴帽子(防护林)、山腰系带子(经济林)、坡地铺毯子(草地)、基本农田种谷子,实现多种经营抓票子。
论文百事通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
依托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采取财政资金有偿无偿投入相结合、投资参股、贷款贴息等多种扶持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群众增收门路。
一是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以发展粮油、畜牧、中药材、蔬菜、茶叶、水产、竹类、马铃薯、花卉苗木、名优果品加工及保鲜和市场建设等为重点,进一步调整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布局。
二是充分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创建一批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农业企业,努力扩大辐射面、提高带动力,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三是切实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农户自愿原则,培育发展一批种植、养殖、流通等民间专业协会合作组织,服务农户,搞好产业开发,帮助农户进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规避市场风险,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提高农民增收的组织化程度。
四是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科技、新品种,提高农业产业开发的科技含量。
积极培育种养能人大户,充分发挥种养能手在产业开发上对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促进项目区农民有效增收。
二、农业综合开发成效(一)投入力度加大,开发范围增加,群众受益面扩大。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对策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5924a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4.png)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对策
针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思路对策:
1. 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明确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考虑
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各个环节,根据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发展方向。
2. 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和
产品质量。
组织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
素质。
3. 拓展市场渠道: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与超市、餐饮企业、批发市场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农产品的销售网络。
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
高产品附加值。
4. 加强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
同时,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民之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5. 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农业金融体系,向农民提供融资和贷款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
应的贷款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支持,促进农业生产和流通的发展。
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注重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农民采用节水、节能、减排等措施,提高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农业综合开发需要从规划农业发展方向、提供技术支持、拓展市场渠道、
加强农业产业链、提供金融支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着手,实施综合化的战略和政策,从而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现状和完善管理的对策建议
![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现状和完善管理的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d08e5d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d.png)
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现状和完善管理的对策建议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现状和完善管理的对策建议自1996年起,江苏开始大规模对丘陵山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
经过10余年的开发,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农业发展后劲有了明显增强,丘陵山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1.1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强了丘陵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薄弱,灌无水、行无路、地贫瘠是长期以来困扰丘陵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在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中,江苏始终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运用综合治理措施,在加强水源工程灌排体系和田间交通体系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善田间工程配套,铺桥修路、植树造林,从根木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昔日的荒山乱岗改造成林地、果园和茶园,丘陵山区的生态环境更加秀美,促进了整个区域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有效地增强了丘陵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当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2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了特色产业,提升了资源利用的层次。
江苏丘陵山区开发在坚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强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根据资源特点和区域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各地围绕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特色蔬菜、食草畜禽等主导产业,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集中资金投入,解决影响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丘陵山区的资源由单一粗放利用逐步向综合、深度开发转变,开发内容、科技水平、运作机制等都在不断发展。
形成了不少具有较高效益的特色产品,建设了具有一定规模、标准较高的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培育和壮大了特色产业,提升了资源利用的层次。
1.3推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丘陵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构思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构思](https://img.taocdn.com/s3/m/71005f91a0116c175f0e48f2.png)
理 利 用 派一 寸 土 地 心 筹划
1
、 、
务必进 行 利学 的统 筹
,
精
。
为给 水体充 氧
生长
。
鹅 粪 便 改 善水 体 的 硬
以供 鱼 类 觅 食
,
让有 限 的 山 发挥 最 人 的 经 济 效 益
现 有 的无林 山
、
度和培 养繁殖 浮游 生 物 其二
不 占地 I自 i
、
促进
栗
上 部应 栽防耐 疥薄 的 板
,
对 山 的 利 用 最 有 义 章可 作
“
鲤
草
、
鱼 即
青
。
鳝
水 而上 放 养
鹅 觅 食的 行
,
必 须认 真 研 究
合理 安寸 玲 充 分 利用 造林
”
。 ,
决不 可 要做 到 合
,
浮萍
水 葫 芦 等 为鱼 的 饵 料
,
、
同 时 也 是 家畜 的
、
盲目
,
更 不能 砍 倒 人树 来
,
主要 青料 来源
塘 中 同 时 放 养鸭 利 用鸭
产
、
中部 北 半部适 于 栽培倍 树
果树
、
几 用 r 1
其下 其四 电力需 要 资不 大
, ,
、
塘 水可 引为 灌 溉
。
以 及 供抽 水 用
,
,
产 五 倍子
南 半 部适 于 用材林
,
经济 林
。
为人畜 饮水提 供 方 便
、
等 栽植 保 证农 民 的
, 。
。
做到 既 绿 化 荒 山 又 防 止 水 上 流 失 可 套种或 间 作部 分 油 桐 瓜豆
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与选择
![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与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9ce0c45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b.png)
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与选择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模式也面临着多样化和选择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从全面角度审视农业发展模式,并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
本文将从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农民生活质量等角度,来分析和选择农业发展模式。
一、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是指以传统农耕方式为主导,依靠农民自给自足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我国长期存在,并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对环境影响较小。
其次,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注重的是农田整理和种植方式的改进,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生产效率较低、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等。
因此,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并不适应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是指依托科技创新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农业生产方式。
这种模式注重对农业生产的全程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
相对于传统农业模式,现代农业模式有以下优势:首先,通过精准施肥、农药、种植技术等手段,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其次,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注重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然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材料的过度依赖,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需要在保障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强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种模式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对于传统农业模式和现代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模式有以下优势:首先,通过合理利用农田、水源等自然资源,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保护农作物的品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然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农业生产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等问题。
农业综合开发与综合管理策略
![农业综合开发与综合管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c55d1b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5.png)
农业综合开发与综合管理策略农业综合开发是指通过综合利用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等自然资源,有计划地实施多种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为目的的一种发展方式。
在当今社会,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一、土地规划与利用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与利用。
对于不同的土地类型和地形地势,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发种植方案,合理规划农作物种植结构,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利用不当。
在土地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地的种植适应性、水土保持能力以及农业生产的需求。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农业综合开发中,需要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灌溉设施的建设、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通过科学管理水资源,可以实现农作物的高效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农业技术应用农业综合开发需要借助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包括新品种的培育、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
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业综合开发不仅仅着重于农业生产环节,还需要注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农产品的加工与营销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工农产品,可以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而良好的营销渠道则可以确保农产品的销售。
五、农村环境保护农业综合开发应该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如农药残留、土壤污染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实施农田生态工程等,可以保护农村环境,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可持续性。
六、政府支持与引导农业综合开发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政策、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等方式,促进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确保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序进行。
总结农业综合开发与综合管理策略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土地规划与利用、水资源管理、农业技术应用、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村环境保护等多个环节。
浅谈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治水方略
![浅谈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治水方略](https://img.taocdn.com/s3/m/5e4fc8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e.png)
浅谈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治水方略内容摘要:摘要: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治水方略应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拦蓄灌排节综合治理,需排则排,需灌则灌,需路则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山区农业开发治水方略一.探讨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治水方略的必要性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
山区是中国的资源宝库和大江大河的源头,全国90%的林地、77%的草场、76%的湖泊和98%的水能都集中在山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山区也是我国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全国300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
我区山区面积为700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60%;山区农民有25万人,占全区农民的55%。
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215元,其中平原区农民人均收入3852元,而山区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480元。
我区历届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山区建设,各种形式的山区开发也由来已久,但目前山区的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中的难点、重点。
山区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山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区的现代化。
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了水,山区就有了生机;有了水,也就解决了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
旱、涝、碱等自然灾害,都与水有着直接的联系。
水利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项目投资历来占大头,可以说做好了“治水”这篇文章,也就抓住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关键。
而山区农业用水的问题更加突出,农作物既受旱魔的威胁,又遭洪水的践踏,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更加脆弱。
我区的山区分布于济南市区南部,属于泰山北脉延伸的低山丘陵地带。
最南部为花岗片麻岩,其它多为石灰岩。
由西到东分别与长清、泰安、章丘打界,包括仲宫、柳埠、高而、西营、绣川五个乡镇全部及港沟、彩石、孙村的南部。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支持“三农”的重要方式。
山区农田开发方案
![山区农田开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04fe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d.png)
山区农田开发方案背景介绍山区是指地势高、地势复杂、地质构造活跃、山体覆盖广的地区。
由于地形的限制和资源的匮乏,山区农田开发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
但是,山区也有广阔的发展潜力,有效的农田开发方案可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提出一套综合性的山区农田开发方案,以解决山区面临的问题,并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方案一:水资源优化利用水资源是山区农田开发中的关键问题。
由于地势复杂,山区常常面临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因此,需要优化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实现农田的灌溉和养殖用水。
首先,可以采用集雨和蓄水的方式来增加水源的供应。
在山区设立集雨池和水库,收集雨水,进行蓄水,以备农田灌溉和养殖用水。
其次,可以引入节水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和喷灌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以进行水资源的二次利用。
例如,可以建设污水处理厂,将城市和农村的污水进行处理,获得再生水资源,用于农田的灌溉和养殖用水。
方案二:土壤改良和保护山区的土壤质量通常较差,这对农田的开发和种植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改良和保护土壤,提高农田的肥力和产量。
首先,可以进行有机肥料的施用。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提供养分,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
可以通过在山区建设有机肥料生产厂,促进有机肥料的使用。
其次,可以进行绿色覆盖种植。
通过种植覆盖作物,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保水性和保护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
例如,修建护岸、梯田、沟壑,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农田。
可以整合政府和农民的力量,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
方案三:农业科技推广山区农田开发需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农田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因此,需要积极推广农业科技,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
首先,可以推广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例如大棚和温室。
这些设施可以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田产量。
最新-山区农业状况及发展策略 精品
![最新-山区农业状况及发展策略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231dfd84693daef5ef73dc3.png)
山区农业状况及发展策略山区特色农业是在山区的特定农业区域利用其特有的气候、水土、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以下简称资源,嫁接以高新技术,并与现代工业和社会市场紧密相结合,进行特种优质产品生产的高效农业产业化经济群,是当地农业三增的主要来源[1-2]。
在资源连年开采利用、资源储备逐年递减、社会需求逐年递增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培植保护资源,开发优势高效产业,保持资源和经济协调增长,是山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3-4]。
1山区地理概况及特色农业基本现状11山区地理及气候概况山区生态环境优越,区域特征明显,国土资源以耕地、林地、草场、水域等构成,地理地貌自山脉腹地、江河源头至山麓边段、江河下游一般分为高寒山区、中岳林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川4级梯形结构。
耕地多集中于河谷、丘陵地带,林草地多集中于高原、中岳地带。
地理、气候复杂,自然灾害频繁;耕地少,林草地资源丰富,土地保护改良与社会分配压力大[5]。
12山区特色农业现状山区雨量充沛,水资源一般由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地域分布比较均衡,蓄水多集中于河流,但农业利用率偏低,开发潜力较大。
山区物种较多,用途广泛,生物资源以经济植物和经济动物构成,经济植物分乔灌草藤菌类,包括中药材、果仁、果品、山野菜、食用菌等;经济动物分鸟兽虫蛇蛙鱼类,包括雉鹿貂狐熊貉蛇蜂鱼虾蟹鳖等。
主要用途为医药、食品、工业原料、建材、化工、绿化观赏和动物天敌。
利用特有的水土生物资源,依托中医药、绿色食品、有机饲料、林特产品等主导产业,山区广大农民在广阔的地域栽参种药,种植山菜野果及绿优谷物,饲养雉鹿貂狐蛙鱼等经济动物,采集加工山野资源,增加收入,推进了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但仍存在着农业资源浪费流失严重,后备资源不足;基础条件落后,抗灾能力弱;投资偏少,社会化服务机制不完善等实际问题,需要加以科学调整和优化,实现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和效益最大化。
2山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21培植保护自然资源特色农业既能提质增效,又不断消耗资源,故在发展中应以生态效益为根本,以经济效益为动力,选择适宜开发的项目、规模、时序和方式,科学规划,扬长避短,循序渐进,稳步上升,不断优化资源培植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最佳配比,防止资源浪费枯竭和经济停滞下滑。
对我市推进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几点思考
![对我市推进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9ec3443b90d6c85ed3ac675.png)
对我市推进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几点思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和保护农业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
扎实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的层次和水平,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业建设。
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从1997年起步,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山区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还是刚刚开始。
本文以2005—2006年期间在山区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区及07年申报的永安项目区的为例,就如何推进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提出几点思考。
一、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现状近几年,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逐渐向山区转移,重点开展低产田改造和小流域治理项目。
始终坚持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以产业开发为主线,以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为全市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5-2006年期间,梅屿和陶山两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总投资1454.26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76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80万元,自筹资金191.26万元,其他资金123万元。
项目涉及2个乡镇,25个村,实施治理面积达1.6万亩,受益农民达3.15万人,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300多元,每年项目区内减少各种自然灾害损失1800万元。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针对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按“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原则,以水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和科技工程等分别对项目区进行开发。
1、水利工程方面:通过对项目区内的灌区进行调整,对灌溉工程、机电设备和灌溉能力等重新进行校核和调整,从而确定工程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灌溉工程、排水工程、防洪堤和泵站工程等。
高中地理课件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63446
![高中地理课件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63446](https://img.taocdn.com/s3/m/a04cd6b5af1ffc4fff47ac56.png)
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三、生态建设
1.解决农村生活用能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推广省柴灶 ●大力办沼气 ●营造速生薪炭林
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三、生态建设
2.封山育林,大力发 展经济果林
●提高森林覆盖率 ●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环境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1. 4.2321. 4.23Friday , April 23, 2021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1 年4月上 午4时4 9分21. 4.2304:49April 23, 2021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1年4 月23日 星期五 4时49 分3秒04 :49:032 3 April 2021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4时49 分3秒 上午4时 49分04 :49:032 1.4.23
立体农业可以多 层次布局农、林、牧 各业,改变单一种植 粮食作物的局面,有 利于改善环境,建立 良性的生态循环。
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二、措施→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千烟洲经验:“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 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 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4:49:03 04:49:0 304:49 4/23/20 21 4:49:03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1. 4.2304:49:0304 :49Apr -2123- Apr-21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4:49:0304 :49:030 4:49Friday , April 23, 2021
我国少地山区的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我国少地山区的农业发展模式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ae886f455901020207409cb7.png)
我国少地山区的农业发展模式选择——商州区农业发展留下的思考郝文龙[调查时间] 2005年7月11日——7月17日[调查地点]商州区沙河子镇看山寺村、李堡子村、拉林子村、沙河子村、水渠子村、红光村、五四村等十个村庄[调查对象]所调查村庄随机抽取的农户[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访问式调查[调查目的]希望通过对少地山区农民问题的调查,能够了解我国落后农村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在“三农”问题上农村尚存在的问题,并能通过适宜的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使农民真正走去出贫困。
[调查背景]本文笔者跟随2005年西北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社会调查小组,对陕西的国家级重点扶贫地区商州市沙河子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
在这里对于2005年西北大学“三下乡”社会调查小组的各位同学表示感谢。
一、引言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步入一个关键性的阶段,农业的现代化是否能够实现,显得至关重要。
“三农”问题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整体上来说,农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但是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却并未完全达到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三农”问题依然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话题。
在什么模式下发展我国农业成为了我们急需总结与创新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发展农业的资源禀赋与原始经济条件就各不相同的,这种千差万别多样性的生产前提就决定了农业是一个多维产业①。
同时也就蕴含这在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应该根据各地的特殊性进行不同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农业经济。
而对于广大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多地地带,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科技化、规模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我国少地山区农业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忽视,没有一个适应的发展模式,其问题也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地凸现了出来。
本文笔者就自己在商州山区农村的调查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所学知识,积极探索我国少地山区的农业发展模式。
山区农田开发方案
![山区农田开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46b9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5.png)
山区农田开发方案摘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失越来越严重,农田也逐渐荒芜。
为了促进山区农田的开发和利用,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科技、政策、合作等多方面的综合开发方案,旨在帮助山区农民开拓新的经济来源,增强其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能力。
背景山区农田普遍地势较高,土地条件差,水利资源匮乏,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同时由于人口流失,会导致土地荒芜,资源浪费。
这一现象需要得到关注和改善。
方案科技与数据1.采用先进的精准农业技术,例如精准施肥、精准浇水、统一种植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利润。
2.派遣科技专家赴山区指导农民,帮助他们掌握新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
3.采用数字化管理平台,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作物状态和土地质量,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手段来提高效率。
合作与交流1.建立政府和社会合作机制、多方合作平台,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农户等,以统一行动、共同管理和共享资源。
2.增进交流和合作,例如:与城市周边休闲农业、旅游业等相关领域展开交流合作,将山区农业纳入到城市发展中来,增加产值。
政策与资金1.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支持计划,包括资金支持、减税和优惠政策等,以激励农民积极开发农田和参与农业经济发展。
2.优化资源配置,包括土地、水资源、种子农具、贷款、保险等,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3.在资金、物质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例如通过一些社会公益组织进行资金筹集、捐赠资金等等。
结论本文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山区农田开发方案,将“科技、政策、合作”三大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山区农民的获利和生活水平。
此外,充分加强与城市及其他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赋予农民新的感官体验和新的经济来源,实现农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 而 , 区 沟 壑深 切 , 山 山地 多 , 地 分散 且集 中 连 片 耕
面积小 .一 般连 片 面积 5 0亩 以下 的 田块 占 7 %以 0 0
上 , 中连 片 50 0亩 以上 的 田块 不到 2 耕 地分散 集 0 %。
直 接影 响开 发 的效 果 与效 益 , 入标 准 相 对较 高 , 投 投
a e ;c rc e itcs r a ha a t rsi ;patr e e to te n s lc in;
山区有 着 与丘 岗平原 截 然不 同 的 自然 条件 。 山 区地 势 高低 起伏 , 相对 高 差 大 ; 小流 域 众 多 而集 雨 面
积小 ; 地 分散 集 中连 片 面积 小 ; 资 源 相 对 丰 富 , 耕 水
资 效益 相对 较低 。 因此 , 山区土 地治 理单个 项 目区面 积 不 宜 过 大 . 30 0 40 0亩 为 宜 , 资标 准最 低 以 0 ~ 0 投
8 0元/ 。 0 亩 13 重 点 解 决 干 旱 和 水 土 保 持 保 持 问 题 .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6 3 9 0 ( 0 7 0 — 0 3 0 17 — 2 5 20 )5 0 3 — 3
上 防止 水土 流失 和 山洪 灾 害 的 目的 。
14 . 因地 制 宜 . 学 安 排项 目工程 科
Ke r s a r u t r l o rh n ie d v lp n n mo n a n y wo d : g i l a mp e e sv e eo me ti u ti c u c
规 定 .丘 陵 山 区中低 产 田改造 面积不 低 于 50 0亩 。 0
高 低 起 伏 , 对 高 差 大 ; 流 域 众 多 而 集 雨 面 积 小 ; 地 分 散 相 小 耕 集 中连 片 面 积 小 ; 资 源 相 对 丰 富 , 是 旱 涝 灾 害 突 出 。 小 气 水 但 候条件变化多样 , 物物种多样 , 生 生态 系统 复 杂 。这 一 切 决 定 了 山 区农 业综 合开 发 模 式 的特 殊 性 。 关 键 词 : 区农 业 综 合 开 发 ; 点 ; 式 选 择 ; 略 山 特 模 策
但 是旱 涝灾 害 突 出。小 气候 条件 变 化多样 , 生物物 种
山区 地势 高 低起 伏不 平 ,水 源 和渠 路 工程 的布
局 、 计 要 根 据 实 际需 要 因地 势 而 行 , 出 实效 , 设 突 切
多样 , 生态 系统 复杂 。这一 切决定 了山 区农 业 综合 开
发模式 的特 殊性 。
山 区水 资源 丰 富 , 但是 没 有得 到 合 理 、 效地 利 有
用, 干旱 仍是 影 响农 业 发展 的最 主要 因 素 。 因此 , 项 目区首 先 应 以建 设 水库 、山塘 以及 截 流引 水 等水 源
工 程为 主 , 根本 上 解决 干旱 问题 , 时建 设 必要 的 从 同 排涝 、 防洪 工 程 . 决 渍 害 涝 害 和 防 洪 问 题 ; 次 是 解 其 建 设 生 态 林工 程 , 造 水 土 保 持 林 , 化 荒 山荒 地 , 营 绿 提 高项 目区森 林 覆 盖率 。 到 有效 涵 养水 源 , 源 头 达 从
S r t g n t r ee t n f r Ag i u t r lCo t a e y a d Pa t n S l c i o r c l a mp e e ・ e o u r h n
s e De eo m e ti o n a n Ar a/HUANG S e - a i v lp v n n M u t i e h n ro Ab t a t T e n tr o d t n r i e e tb t e n t e mo n sr c : h au a c n i o s a e df r n e w e h u . l i f ti r a a d p an a e . h eg t o e g o r p y a e d f r an a e n l i F a T e h ih s ft e g a h r i e - h e t n mo n a n a e . a mln s a e ds e s d a d s l n u t i r a F r a d r ip r e n ma 1 ae i .W tr rs u c s a e a u d n ,b t d o g t a d f o t l h p e .S e o r e r b n a t u r u h n o d s l a p n o l i t ed v l p n at r sv r p c a h r . h e eo me t t n i e y s e i l e cl l e l mn e a hiA rur vo et ec n i t D ep a
工 作 研 究
山区农 业综合 开发模式选择 与策略
簧 生 尧
摘
要 : 区有 着 与 丘 岗平 原 截 然不 同 的 自然 条 件 。山 区 地 势 山
忌 搞不 切 实 际的 形 象工 程 , 别是 要 尽量 少 占粮 田 , 特 切 实保 护有 限的耕 地 资源 。
1 山区农业综合 开发 土地治理项 目的 根本任务
山 区农业 综 合 开发 土 地 治理 项 目的 根本 任 务 是 治理小 流域 , 因地 制宜 地加 强 农业 基 础 设 施 建设 , 解 决 旱涝 灾 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