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单元测试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声现象
教学目的:1、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声音的三要素;
3、声音的利用和控制。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声速,回声
教学难点:乐音的三要素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
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在中不能传播,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是m/s,合Km/h。
在正常情况下,声音在物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
⒉声音的三要素是、和。
音调是表示,它与发音体振动的有关。
响度表示声音的,它跟发音体的有关。
音色表示声音的。
⒊噪声:噪声是发声体做的声音,用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减弱噪声的途径是:、、。
⒋声音的利用:传递信息,如,;传递能量,如。
二、学生看书,记忆知识点(归纳小结)
三、基础训练:
⒈声音的三要素是指、、。
⒉声音是物体的而产生的。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来分辨的。
⒊回声是指,要区别出原声和回声,回声要比原声至少晚秒以上。
⒋用手捂住发声的自行车铃盖,声音消失了。
是因为。
⒌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虽相距很近,却也要用无线电通话,是因为。
⒍在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声响。
第一次声音是通过传入耳中,第二次声音是通过传入耳中的。
⒎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的缘故。
⒏“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很。
“掩耳盗铃”是指在处减弱噪声;在通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侧,都要植树或砌防挡墙,是在减弱噪声;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处减弱噪声。
⒐医学上,用超声波击碎结石,是利用声音能够,而B超成像是利用声音能够。
⒑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比看到枪冒烟就开始计时,成绩要秒。
(多或少)
⒒“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涉及的发声体,分别是、、,这些声音是通过以形式传入人耳的。
⒓同学们在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声音的回声,是因为()
A、讲课声音太小
B、教室不能发生声音反射
C、回声和原声传到该同学的时间差小于0.1秒
⒔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以过4秒听到被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米。
⒕声音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分别是、、。
⒖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A、音调升高B、响度大
⒗一次闪电发生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则该人离发生雷声处多远?
⒘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一轮船在水面上向海底发射声波。
8秒后接到海底反射回来的信号,求海水有多深?
⒙汽车以10m/s的速度驶向一陡峭高山,司机鸣笛后经过4秒听到高山反射回来的回声。
则此时车距山多远?
⒚一人站在两高山之间大喊一声,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且两回声相隔0.2秒,则两山相距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