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4
在试管中加入1滴0.2mol/L(NH4)2Fe(SO4)2溶液,5mL蒸馏水,1滴试剂a,一段时间后加入1滴KSCN溶液
溶液不变红
①试剂a是___。
②依据实验4,甲同学做出判断:__________是____。
11.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第ⅢA族、ⅣA族、VA族及Ⅷ族元素是组成特殊材料的重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①含有苯环;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③含有-COO-结构且不含甲基
(6)以 和(CH3CO)2O为原料制备 ,写出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P-31 Cu-64 Zn-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B.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C.a电极的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
D.每生成3 mol O2,有88 g CO2被还原
7.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主要发生反应:2SiHCl3(g) SiH2Cl2(g)+SiCl4(g) ΔH=+48kJ·mol-1。已知:反应速率 ,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4.用2B铅笔把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7 B:11 C:12 N:14 O:16 Si:28 Cl:35.5 V:51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原子半径:W<X<Y
B.元素的非金属性:Z>Y>X
C.化合物XZ2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X、Z的单质分别直接与Y的单质反应,都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5.铁粉具有平肝镇心,消痈解毒之功效,主治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铁粉并检验反应产物,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该方法除去甲醛的化学方程式是:HCHO+O2 CO2+H2O
b.Na-Pt/TiO2催化剂能加快甲醛氧化速率,也能提高甲醛的转化率
c.反应过程中,HCHO只有部分化学键发生断裂
(4)室内甲醛超标可以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当电路中转移4×10-4mol电子时,传感器内参加反应的HCHO为_______mg。
①甲醇氧化法
CH3OH(g)=HCHO(g)+H2(g)△H= +84kJ/mol
2H2(g)+O2(g)=2H2O(g)△H=-484kJ/mol
CH3OH(g)与O2(g)反应生成HCHO(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天然气氧化法
在600~680℃下,使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空气的混合物通过铁、钼等的氧化物催化剂,直接氧化生成甲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可以检验铁陨石中铁元素价态。1mol K3[Fe(CN)6]含σ键数目为____。铁氰化钾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填字母)。
a.离子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d.配位键e.氢键
(5)NH3分子在独立存在时H-N-H键角为107°。如图是[Zn(NH3)6]2+离子的部分结构以及H-N-H键角的测量值。解释NH3形成如图配合物后H-N-H键角变大的原因:_________。
(6)某种金属锂的硼氢化物是优质固体电解质,并具有高储氢密度。阳离子为Li+,每个阴离子是由12个硼原子和12个氢原子所构成的原子团。阴离子在晶胞中位置如图所示,其堆积方式为_____,Li+占据阴离子组成的所有正四面体中心,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假设晶胞边长为anm,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g/c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3K时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为21%
B.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b点的反应速率
C.343K时 =
D.由323K的平衡转化率数据,不能计算323K的平衡常数K
8.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生产脲醛树脂及酚醛树脂,在木材加工中的地位及其重要。
(1)工业中甲醛的制备方法常用以下几种。
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有黑色难溶物生成:2AgCl(s)+S2-(aq)=Ag2S(s)+2Cl-(aq)
B.向FeI2酸性溶液(浅绿色)中滴入少量H2O2稀溶液,溶液变黄:2Fe2++H2O2+2H+═2Fe3++2H2O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2H++ +Ba2++2OH-=BaSO4↓+2H2O
D d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mol/L丙溶液的pH为l,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反应2SO2(g)+O2(g)⇌2SO3(g)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S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增大O2浓度,平衡常数K增大
C.当2 正(SO2)= 逆(O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4.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已知酸浸液中 被H2O2氧化成 ,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净化除杂”时用铜铁试剂除去所含的Al3+、Fe3+等杂质离子而不通过调节酸浸液pH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煅烧”纯净的沉钒产物过程中,固体残留率与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A点坐标为(260℃,85.47%),则A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B点对应的物质为V2O5,则B点坐标为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含矾石煤预制时加入复合添加剂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其中最佳复合添加剂为__________,最佳添加比例为__________。
(2)上图为“抽滤”实验原理装置图,“抽滤”时抽气泵的作用是_________;“酸浸渣”经“水洗涤”返回“浸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锌电极上发生反应:Zn-2e-=Zn2+
B 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
C.盐桥中K+移向ZnSO4溶液
D.理论上,当6.5gZn溶解时析出6.4gCu
D.醋酸除水垢: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
3.司替戊醇(d)用于治疗两岁及以上Dravet综合征相关癫痫发作患者,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b的一氯代物有4种
B.c的分子式为C14H14O3
C.1mold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2.华法林(物质F)是一种香豆素类抗凝剂,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用于预防栓塞性疾病。某种合成华法林的路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华法林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物质E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2)A→B的氧化剂可以是__________(填标号)。
2020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共14页。其中第Ⅱ卷第33~38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用钢笔写在答题纸上。
(1)基态B核外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与硼处于同周期且相邻的两种元素和硼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某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Ⅷ族,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基态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则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
(3)经测定发现,N2O5固体由NO2+和NO3-两种离子组成,该固体中N原子杂化类型有_________。
(5)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结构简式图),该物质在医药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9.含钒石煤(含有铁、硅、铝、钙、镁等元素的氧化物)中的钒大部分是以V(Ⅲ)和V(Ⅳ)形式存在,由含矾石煤提钒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已知:铜铁试剂能与铜、铁、铝、钛等元素形成不溶于水的配合物。
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废旧镍镉电池、过期药品对应的垃圾分类标志是()
A. B.
C. D.
2.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H2OB. H2SO4C. CuD. BaSO4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84”消毒液与75%酒精1:1混合,消毒效果更好
B.墨子号量子卫星使用 太阳能电池板,其主要材料有硅元素
C.用含有橙红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的是乙醇的还原性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采用 是牺牲阳极保护法
2.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10.某研究小组查阅资料发现Fe3+与I-的反应具有可逆性,推测亚铁盐与饱和碘水的混合液中会存在Fe3+,并据此设计实验1(如下图所示),发现溶液未变红。该小组对溶液未变红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I.初步探究
实验2:用煮沸冷却后 蒸馏水重新配制两种饱和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编号
饱和
(NH4)2Fe(SO4)2溶液
a.银氨溶液b.氧气
c.新制Cu(OH)2悬浊液d.酸性KMnO4溶液
(3)C→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物质C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并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饱和碘水
石蜡油
操作
KSCN溶液
现象
2-1
1滴
5mL
1mL
不加热
1滴
无明显现象
2-2
1滴
5mL
1mL
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
1滴
无明显现象
(1)研究小组同学根据所查阅资料写出的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实验2中,加入石蜡油的目的是____。
(3)小组同学做出推断:反应速率不是导致实验1中溶液未变红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理由是___。
A.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以控制①中气泡产生快慢
B.装置①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C.装置②、③中的药品分别是无水硫酸铜、碱石灰
D.加热装置Y前,应先让X反应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6.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H+从a极区向b极区迁移
(2)如图为甲醇制备甲醛反应的lgK(K为平衡常数)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曲线____(填“a”或“b”)对应氧化法,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
(3)甲醛是污染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被称为室内污染“第一杀手”。去除甲醛有多种方法,其中,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比较高效的除甲醛方法。用Na-Pt/TiO2做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II.查阅资料,继续探究
【资料】AgSCN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4)试管a的实验现象说明滤液l中含有____。
(5)试管b中,加入KSCN溶液后所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
(6)甲同学对实验3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实验现象并不能证明I2氧化了Fe2+。他提出如下假设:i.可能是AgNO3氧化了Fe2+;ii.可能是空气中的O2氧化了Fe2+。他设计、实施了实验4,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4
在试管中加入1滴0.2mol/L(NH4)2Fe(SO4)2溶液,5mL蒸馏水,1滴试剂a,一段时间后加入1滴KSCN溶液
溶液不变红
①试剂a是___。
②依据实验4,甲同学做出判断:__________是____。
11.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第ⅢA族、ⅣA族、VA族及Ⅷ族元素是组成特殊材料的重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①含有苯环;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③含有-COO-结构且不含甲基
(6)以 和(CH3CO)2O为原料制备 ,写出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P-31 Cu-64 Zn-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B.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C.a电极的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
D.每生成3 mol O2,有88 g CO2被还原
7.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主要发生反应:2SiHCl3(g) SiH2Cl2(g)+SiCl4(g) ΔH=+48kJ·mol-1。已知:反应速率 ,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4.用2B铅笔把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7 B:11 C:12 N:14 O:16 Si:28 Cl:35.5 V:51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原子半径:W<X<Y
B.元素的非金属性:Z>Y>X
C.化合物XZ2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X、Z的单质分别直接与Y的单质反应,都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5.铁粉具有平肝镇心,消痈解毒之功效,主治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铁粉并检验反应产物,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该方法除去甲醛的化学方程式是:HCHO+O2 CO2+H2O
b.Na-Pt/TiO2催化剂能加快甲醛氧化速率,也能提高甲醛的转化率
c.反应过程中,HCHO只有部分化学键发生断裂
(4)室内甲醛超标可以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当电路中转移4×10-4mol电子时,传感器内参加反应的HCHO为_______mg。
①甲醇氧化法
CH3OH(g)=HCHO(g)+H2(g)△H= +84kJ/mol
2H2(g)+O2(g)=2H2O(g)△H=-484kJ/mol
CH3OH(g)与O2(g)反应生成HCHO(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天然气氧化法
在600~680℃下,使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空气的混合物通过铁、钼等的氧化物催化剂,直接氧化生成甲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可以检验铁陨石中铁元素价态。1mol K3[Fe(CN)6]含σ键数目为____。铁氰化钾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填字母)。
a.离子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d.配位键e.氢键
(5)NH3分子在独立存在时H-N-H键角为107°。如图是[Zn(NH3)6]2+离子的部分结构以及H-N-H键角的测量值。解释NH3形成如图配合物后H-N-H键角变大的原因:_________。
(6)某种金属锂的硼氢化物是优质固体电解质,并具有高储氢密度。阳离子为Li+,每个阴离子是由12个硼原子和12个氢原子所构成的原子团。阴离子在晶胞中位置如图所示,其堆积方式为_____,Li+占据阴离子组成的所有正四面体中心,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假设晶胞边长为anm,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g/c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3K时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为21%
B.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b点的反应速率
C.343K时 =
D.由323K的平衡转化率数据,不能计算323K的平衡常数K
8.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生产脲醛树脂及酚醛树脂,在木材加工中的地位及其重要。
(1)工业中甲醛的制备方法常用以下几种。
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有黑色难溶物生成:2AgCl(s)+S2-(aq)=Ag2S(s)+2Cl-(aq)
B.向FeI2酸性溶液(浅绿色)中滴入少量H2O2稀溶液,溶液变黄:2Fe2++H2O2+2H+═2Fe3++2H2O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2H++ +Ba2++2OH-=BaSO4↓+2H2O
D d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mol/L丙溶液的pH为l,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反应2SO2(g)+O2(g)⇌2SO3(g)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S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增大O2浓度,平衡常数K增大
C.当2 正(SO2)= 逆(O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4.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已知酸浸液中 被H2O2氧化成 ,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净化除杂”时用铜铁试剂除去所含的Al3+、Fe3+等杂质离子而不通过调节酸浸液pH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煅烧”纯净的沉钒产物过程中,固体残留率与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A点坐标为(260℃,85.47%),则A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B点对应的物质为V2O5,则B点坐标为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含矾石煤预制时加入复合添加剂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其中最佳复合添加剂为__________,最佳添加比例为__________。
(2)上图为“抽滤”实验原理装置图,“抽滤”时抽气泵的作用是_________;“酸浸渣”经“水洗涤”返回“浸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锌电极上发生反应:Zn-2e-=Zn2+
B 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
C.盐桥中K+移向ZnSO4溶液
D.理论上,当6.5gZn溶解时析出6.4gCu
D.醋酸除水垢: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
3.司替戊醇(d)用于治疗两岁及以上Dravet综合征相关癫痫发作患者,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b的一氯代物有4种
B.c的分子式为C14H14O3
C.1mold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2.华法林(物质F)是一种香豆素类抗凝剂,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用于预防栓塞性疾病。某种合成华法林的路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华法林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物质E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2)A→B的氧化剂可以是__________(填标号)。
2020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共14页。其中第Ⅱ卷第33~38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用钢笔写在答题纸上。
(1)基态B核外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与硼处于同周期且相邻的两种元素和硼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某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Ⅷ族,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基态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则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
(3)经测定发现,N2O5固体由NO2+和NO3-两种离子组成,该固体中N原子杂化类型有_________。
(5)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结构简式图),该物质在医药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9.含钒石煤(含有铁、硅、铝、钙、镁等元素的氧化物)中的钒大部分是以V(Ⅲ)和V(Ⅳ)形式存在,由含矾石煤提钒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已知:铜铁试剂能与铜、铁、铝、钛等元素形成不溶于水的配合物。
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废旧镍镉电池、过期药品对应的垃圾分类标志是()
A. B.
C. D.
2.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H2OB. H2SO4C. CuD. BaSO4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84”消毒液与75%酒精1:1混合,消毒效果更好
B.墨子号量子卫星使用 太阳能电池板,其主要材料有硅元素
C.用含有橙红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的是乙醇的还原性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采用 是牺牲阳极保护法
2.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10.某研究小组查阅资料发现Fe3+与I-的反应具有可逆性,推测亚铁盐与饱和碘水的混合液中会存在Fe3+,并据此设计实验1(如下图所示),发现溶液未变红。该小组对溶液未变红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I.初步探究
实验2:用煮沸冷却后 蒸馏水重新配制两种饱和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编号
饱和
(NH4)2Fe(SO4)2溶液
a.银氨溶液b.氧气
c.新制Cu(OH)2悬浊液d.酸性KMnO4溶液
(3)C→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物质C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并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饱和碘水
石蜡油
操作
KSCN溶液
现象
2-1
1滴
5mL
1mL
不加热
1滴
无明显现象
2-2
1滴
5mL
1mL
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
1滴
无明显现象
(1)研究小组同学根据所查阅资料写出的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实验2中,加入石蜡油的目的是____。
(3)小组同学做出推断:反应速率不是导致实验1中溶液未变红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理由是___。
A.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以控制①中气泡产生快慢
B.装置①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C.装置②、③中的药品分别是无水硫酸铜、碱石灰
D.加热装置Y前,应先让X反应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6.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H+从a极区向b极区迁移
(2)如图为甲醇制备甲醛反应的lgK(K为平衡常数)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曲线____(填“a”或“b”)对应氧化法,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
(3)甲醛是污染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被称为室内污染“第一杀手”。去除甲醛有多种方法,其中,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比较高效的除甲醛方法。用Na-Pt/TiO2做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II.查阅资料,继续探究
【资料】AgSCN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4)试管a的实验现象说明滤液l中含有____。
(5)试管b中,加入KSCN溶液后所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
(6)甲同学对实验3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实验现象并不能证明I2氧化了Fe2+。他提出如下假设:i.可能是AgNO3氧化了Fe2+;ii.可能是空气中的O2氧化了Fe2+。他设计、实施了实验4,实验记录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