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杂志创刊五周年感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杂志创刊五周年感言
作者:李楠
来源:《全球化》 2016年第11期
《全球化》杂志创刊五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智库杂志的定位逐步确立,办
刊特色愈发明显,影响力日益扩大。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得中国及时抓住全球产业转移以及历史周期
的大势,重塑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版图,为自身融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实现弯道超车,以
及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当前全球化有逐步放缓乃至退化的倾向,如美国的内化、欧盟的支离、日本的低迷,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的出现等,我们其实已经处在一个时代周期的拐点。

目前,中国
经济处在积极和深度的结构调整及变革之中,但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势头不减,并越来越
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和引领作用。

东西方经济金融版图和地位的时空转变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全球化确实给世界和中国带来了发展的红利。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理念、发展模式给世
界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国家民族间的战争不断等弊端,并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
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中国近40年的改革开放,已逐步成为资本、文化等的输出国,并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式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其倡导全球以“和谐”“多赢”等为价值导向的发展理念,成为新的
全球化时代发展的特点,“一带一路”就是这一理念的典型体现。

如果说此前为“西式全球化1.o”时代的话,那么以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等之间的和谐共赢为理念的“中
式全球化 2.0”时代即将来临。

因此,《全球化》杂志应适应这一巨大的历史转变,提早布局,积极引领,献计献策。

同时,在选发稿件时应注意以下“五度”。

一是高度。

即文章立意要高,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国家的高度、乃至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探讨问题。

二是热度。

即杂志选题要重点涵盖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文化、制度建设等的重大战
略性、方向性热点选题。

三是角度。

即从中国的角度而不是西方的视角论证中国和世界问题。

笔者以为,经过近40
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中国经济金融理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已然具备。

创新的路径,可以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易经》《道德经》作为思维体系,以仁义正和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丰
富内涵作为价值体系,以西方文化理念、研究方法等作为方法论体系,对中国新理论和新体系
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撑。

四是深度。

即要善于深度研究和挖掘文章论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
以及世界的和谐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建议和方案选择。

五是精度。

即要把每篇文章作为一个精品来对待,对选题的精巧选择和把握,对研究问题
的专业与深入,对材料和观点的全面收集、精心提炼,对数据的精心整理和精准挖掘及提炼,
对论证细节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对完美品质(质量、格式、文字等)和内涵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对论文社会价值的极致追求。

(作者为《国际金融研究》副主编)
(责任编辑:艾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