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红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 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子良与狱中党组织接上了关系。
同时,关在地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
通道。当解放军攻入四川,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
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
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当天的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
《红岩》(经典革命小说)是1961年12月中国 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民党集中营的 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
该书讲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 馆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 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 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
• “监狱之花”的原型:第一个是王璞烈士(1948年9月在组织华蒙山武装 起义时牺牲)的妻子左绍英烈士,被捕后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狱中 生下“监狱之花”卓娅; 第二个是中共龙市妇女支部书记彭灿碧烈士, 被捕后关押在渣滓洞监狱,狱中生下“监狱之花”。左绍英、彭灿碧及 其她们的“监狱之花”在重庆“11.27”大屠杀中同时殉难于渣滓洞。
行了暴动。刘思扬、丁长发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
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迎接黎 明时分外灿烂的曙光!
创作背景
•
建国初期,为了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罗广斌、杨
益言和与他们并肩战斗过的刘德彬三个人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
敌人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1950年7月1日开始在重庆《大众
文艺》上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后华东、
“叛徒文学”成为禁书,作者亦备受摧残。罗广斌和杨益言在 “文革”爆发后受到残酷迫害,其中作者之一罗广斌于1967年2
人物原型(部分)
• 江雪琴(即江姐)——江竹筠,江志炜 • 孙明霞——曾紫霞(1949年8月被营救出狱) • 李青竹——李青林 • 许云峰——许建业 • 齐晓轩——许晓轩 • 余新江——余祖胜 • 成岗——陈然 • 彭松涛——彭咏梧 • 刘思扬——刘国鋕
内容简介
• 1948年,中国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 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 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 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 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 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 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 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 太婆”后,她忍住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 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 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行迹 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根 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 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 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 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而,他使 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 东西。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 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 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 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趁放风时在墙角 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 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
•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在重庆秘密监狱渣 滓洞、白公馆制造了骇人听闻的“11.27”大屠杀。
• 渣滓洞仅有15人脱险成功:肖钟鼎、刘德彬、孙重、傅伯雍、周 洪礼、张泽厚、杨纯亮、陈化纯、杨培基、刘翰钦、周仁极、杨 同生、钟林、李泽海、盛国玉(女)。
• 白公馆仅有19人脱险成功(谭模被提出枪杀,身中三枪未死,他 从尸坑中挣扎出来顺利脱险,加上他一共是20人):罗广斌、周 居正、毛晓初、郑业瑞、任可风、段文明、贺奉初、杜文博、杨 其昌、周绍轩、尹子勤、王国源、李荫枫、郭德贤(女)、郭小 波、郭小可、江载黎、李自立、秦世楷。
• 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 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 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 志是钢铁铸成的!”江姐的英雄气概惊天地,泣鬼神!秋去冬来,转眼 到了年底。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开朗的景象,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 后开始放出和谈空气。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 面的联欢会。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敌人为 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称释放了一批政治犯,但实际上只将来自资 本家家庭的共产党员刘思扬一人遣回家中软禁。在他被送回刘公馆的第 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共产党员潜入刘家,说他受区委书记李敬原 的委派,前来了解刘思扬在狱中的表现,并要他详细汇报狱中地下党的 情况。正当刘思扬对此人怀疑时,李敬原派人送来真实情报,揭穿了这 个伪装特务郑克昌的真面目。刘思扬来不及转移,又被抓起来关进另一 所监狱“白公馆”。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 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 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 叛徒甫志高原型人物:刘国定、冉益智、李文祥、涂孝文等
• 大特务徐鹏飞原型人物:徐远举
• 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严醉:沈醉
• 沈养斋:周养浩
• 渣滓洞看守长“猩猩”原型人物:李磊
• 渣滓洞看守长“猫头鹰”原型人物:徐贵林
• 特务黎纪纲----曾纪纲
历史意义
• 红岩,这一史诗般的称号,是重庆的光荣象征。
• 《红岩》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 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 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 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
• 《红岩》小说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人真事。我们不能否认,艺 术的东西有些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实更完美一些,但当真实地接触白 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史实材料时,不能不承认没有夸大的真 实很多时候要比加工过的艺术更具冲击力量。
华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
• 1958年又在《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 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
小说《红岩》。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
“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
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文革”中该书被诬蔑为
• 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 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 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 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是发 行量最大的小说;同时,被译成多 国文字发行。该书被中宣部、文化 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 科书。
电影《烈火中永生》 剧照 (许云峰与江姐)
• 杨益言(1925-),四川武胜县人。1940年在同济大学读书,后因在上海 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 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被营救出狱。解放后在重庆市委工作,先后 任科长、 办公室主任、常委等职。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四川省重庆文联专 业作家。1979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文 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80年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
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书重印113次, 再版2次,册数则超过了一千万。为红色经典作 品,轰动一时。作者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 《在烈火中永生》,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此 长篇小说《红岩》,后改编为红色电影《烈火中 24--1967年),四川成都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学 运工作,并利用其家庭关系进行统战和策反工作。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 在成都被捕,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狱中坚持斗争,拒绝其兄罗 广文(蒋介石嫡系,国民党第15兵团司令)的保释,宁愿坐牢,也不写悔 过书,和难友一起秘密制作五星红旗,迎接解放。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 之夜,策反看守杨钦典,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解放后历任共青团重庆 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长、市文联作协会员等职,积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事 迹的工作,是《红岩》小说主创人之一。1967年被诬为叛徒,迫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