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重庆市研究生的学习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重庆市研究生的学习经历
2019年,我大学毕业了。
同年,我考上了重庆一所二本学校的硕士研究生。
很开心,但也有些不开心,这种心情有些说不上来。
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我进入了导师的实验室,开启了忙碌的生活,以至于我一直后悔没有和室友一起毕业旅行。
从考研的那刻起,我就决定,研究生生活一定要有意义。
所以,我也是这么做的,并且做到了。
导师比较年轻,他凭着他的一腔热血很快的当上了副教授,他说他努力工作就是他最大的乐趣。
他也是这样严格要求我们学生的。
我每天早上8:30打卡,晚上10:30才能回宿舍,这个时间应该算很长了的吧。
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点也不适应,实在有些累人。
可看见师兄师姐都还在坚持,我也有些不好意思提前离开,好在自己适应能力还挺强,熬过了这艰难的过渡期。
研一时,也许是实验室隆重的学习氛围,又或许是我这该死的好胜心,导师不仅安排课题,需要不断的做实验,还要求参加各种竞赛,所有的事情都压在一堆,我觉得压力好大,每天晚上回去的晚,睡不着觉,室友又睡得晚,一丁点声音我都会烦躁,提醒数次无果后,我选择放弃,只能自我调节,自我安慰。
虽然心情很多时候都比较压抑,好在实验数据都比较好,比赛也取得了特等奖的成绩,还有一万元的奖金呢,同年,发表了学术领域内2篇SCI,看到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一些收获,感觉也是值得的。
有付出一定是有回报的。
研二时,同组研究生已经有了差别。
或许所有导师都会有偏爱,我便是那个适当被偏爱的人。
我们同组研究生关系很好,经常一起约
饭,也经常在开完组会后一起吐槽老师,因为很多同学都被导师无情的骂哭过,为了安慰受伤的心灵,我们经常一起吐槽导师,由于我是被偏爱的那一个,导师很少对我发出有批评的言论。
这段时间,我的耳边经常会出现同组同学对老师的评价(当然都是一些不好的),我一时间不知道是自己太单纯看不透人心,还是认为他们把导师想的太恶劣,我对导师的看法有了些许的不同。
我对待导师交给的任务开始不积极、不乐意,那段时间,我变得没有自我。
我怕成为同组同学口中的那种心甘情愿的工具人。
后来,我释怀了。
不管别人怎么样,只要我做的是我想做的事情,没有伤害到他人的利益,那就是我认为对的事情。
我开始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我比别人付出的多,我自然得到的也多。
当然,吐槽归吐槽。
在生活上,导师对我们还是挺好的。
带我们吃大餐,去采摘,做火锅、烧烤,美食应有尽有,奶茶随时在手。
研二期间经历了临时换课题,也着实让我亚历山大了一把,好在实力比较强劲,最终化险为夷。
研三上学期,我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
开始准备考博,这个过程是艰辛又很期待。
导师帮了我很多的忙,我很感谢他。
最近博士面试结束,正在等待结果,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研究生三年,我发表SCI论文6篇,撰写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竞赛都获得了好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市长奖学金。
我很感谢导师对我的栽培,我也感谢不断努力进步的我自己。
我终于明白,人的潜力是无穷大的,只要肯逼自己一把。
哈
哈,我就是这样。
优秀的人变得更加优秀,所有人都可以。
未来路很长,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