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化学合成材料拓展延伸训练 (新版)粤教版-(新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合成材料
拓展延伸
综合点对塑料组成成分的检验
应用概述此类题目并不是单纯考查塑料的相关知识,而是以塑料为载体考查物质检验,如水、二氧化碳的检验,并通过相应媒介对它们的吸收来测量其质量,是综合性比较强的题型。

【例题】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 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后没有________气体生成(填化学式);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__________。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______(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实验探究:如果燃烧产物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装置中的现象是变浑浊,C无明显现象,说明产物中没有氯化氢。

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是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水的。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塑料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聚乙烯塑料,猜想①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
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白色污染。

②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因为如果将B、C位置交换,气体经过C装置时,会带出水,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

答案:实验探究:HCl 检验是否有水生成CO2+Ca(OH)2===CaCO3↓+H2O
实验结论:①
交流反思:①白色污染②不能如果将B、C位置交换,气体经过C装置时,会带出水,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
规律方法本题考查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物质的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迁移训练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两种,一种是用聚乙烯制成的,另一种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通过查阅资料知:聚乙烯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而聚氯乙烯完全燃烧除生成CO2和H2O外,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则该气体是________。

(1)鉴别这两种塑料袋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

(2)现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塑料燃烧的产物。

实验时,若B、C两瓶都观察到明显现象,则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C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A瓶中燃烧的是________。

解析:聚乙烯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而聚氯乙烯完全燃烧除生成CO2和H2O外,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则该气体是氯化氢。

(1)根据题给信息可知两种塑料点燃时产生的现象不同,聚氯乙烯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点燃,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聚氯乙烯,则另一种是聚乙烯。

(2)因为B、C两瓶中均有明显的现象,故燃烧的是聚氯乙烯,产生的氯化氢气体溶于硝酸银溶液形成盐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氯化氢
(1)点燃,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聚氯乙烯,则另一种是聚乙烯
(2)有白色沉淀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聚氯乙烯
易错点材料的区分
易错指津有关材料的知识不会考查的太难,主要了解个别材料的特点并能加以区分就可以。

【例题】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
面料:羊毛90%
涤纶10%
里料:涤纶100%
熨烫标准:中温熨烫、
不超过150 ℃
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西服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条);
(3)从熨烫标准推测,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
(4)从面料和里料中各抽出一根线头,点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面料:__________________;里料: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错解:不了解合成纤维和羊毛的区分方法对(4)问做出错误的解答。

误区分析:不会从题目中获得解题的信息,没有重视标签中提供的信息都是导致此题出错的原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读懂标签的信息。

了解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缺点。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由羊毛织成的毛线属于天然纤维。

正确解答:(1)涤纶
(2)增加面料的耐磨性(答案合理即可)
(3)不耐高温
(4)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熔化成黑色小球
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吸水性、透气性较好,合成纤维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在衣服面料中加入涤纶是为了增加面料的耐磨性。

从要求中温熨烫、不超过150 ℃的熨烫标准可知,羊毛、涤纶不耐高温。

燃烧羊毛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涤纶燃烧时熔化成黑色小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