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疾病控制机构会计核算及内部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疾病控制机构会计核算及内部控制
疫苗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不同于普通药品,一旦在采购、调拨及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都将造成严重后果。

为规范疫苗的流通和管理,国务院于2006年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
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中将疫苗按照付费情况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

其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应当
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的约定,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其指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
应第一类疫苗,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供应。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
的其他疫苗。

其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
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1]。

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多及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有利于全面反映其在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保障人体健
康和公共卫生中发挥的作用,探索一种适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控制体
系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疾病控制预防机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属于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的基本原则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的时点是收到款项时,那么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的生物制品在向下一级生物制品供应点分发时,都不做财务处理,这样非常容易引起单位
债权不清,不能及时催收款项。

同时在收付实现制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应收未收部分疫
苗款项不做账务处理,导致收入不实。

不实的收入又导致据此计算的收支结余不能反映疾病
控制机构的实际情况,使得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可比性。

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人员一般较少,生物制品购进时由各相关业务科室直接进货,购入后
仅作备查登记,不办理入库手续;出库时,仅有购货单位的欠条,也不办理出库手续,支付
或收回货款时,财务部门仅根据疫苗管理部门提供的清单进行收支结算,疫苗库存管理游离
于财务监管之外。

另外,由于供、销双方往往没有签订严格的购销合同,导致价格不确定,
发票开出不及时,以及款项相互拖欠等,客观上导致财务部门对疫苗管理乏力。

基层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的计划免疫科既是库存疫苗的管理部门,同时又承担着门诊人员的疫苗接种工作,从程序上不符合财务管理中物品保管和使用部门应相互分离的内部控制原则。

三、缺乏财务管理意识
疾控中心作为一个由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不存在经济经营的压力,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停留在上级拨入、单位使用的阶段,基本没有对疫苗进行严格的财务管理的意识,导致了工
作人员在这方面的管理意识淡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上存在缺失,从而导致了
在疫苗管理上存在漏洞。

四、管理方式落后
一部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苗管理和核算还停留在手工阶段,随着疫苗收发数量和业务复
杂程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和
效果。

针对上述疫苗管理存在的财务核算和内部控制上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规范会计核算方法。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并参照医院会计和财务
制度有关“药品”的会计核算办法,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库存疫苗进行会计核算。

在会计
核算时,设置库存疫苗、库存疫苗差价、事业收入一疫苗收入、事业支出一疫苗支出等会计
科目,“库存疫苗”科目采用售价金额进行会计核算,疫苗的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在“库存疫苗差价”科目核算,出售疫苗收入在“事业收入一疫苗收入”科目核算,月末结转销售疫苗成本在“事业支出一疫苗支出”科目核算。

具体会计核算如下:购入疫苗验收入库时,按售价借记“库
存疫苗”科目,按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按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疫苗进销差价”科目。

销售疫苗时,确认销售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事业
收入一疫苗收入”科目;月末结转销售疫苗成本时,按疫苗的实际成本,借记“事业支出一疫
苗支出”科目,按计算的本月消耗疫苗实现的进销差价,借记“疫苗进销差价”科目,按已销疫
苗的售价,贷记“库存疫苗”[2]。

2、加强财务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预防用生物制品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具有实效
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由药械、防疫、计免等有关科室负责
生物制品的采购供应计划审定,并组织采购、管理和销售,使单位内控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要建立严格的入库、调拨、发放登记制度,妥善做好贮存运输工作。

对在采购、供应、使用
等环节中的违规行为,一经发现,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强化疫苗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

如果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较强,
在工作中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因此,强化单位领
导的财务管理意识,有利于单位更好地发展。

与此同时,疾控中心也应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
的培养,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并组织其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活动。

另一方面,财务人
员也应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形势。

单位领
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应携手树立起新的理财观念,增强积极主动参与意识,财务管理人员不仅
要做好核算工作,还应积极参与疫苗管理的决策和管理,促进疾控中心疫苗管理水平的提高。

4、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增强对于疫苗的管理。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并已进入
大规模的应用阶段,同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

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通过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可逐步实现疫苗管理的现代化,
将极大地提高疫苗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疫苗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Z].2005.
[2]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浅析疾病控制机构库存疫苗的会计核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