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专家在线】中央保健委成员和专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专家在线】中央保健委成员和专家
【保健专家在线】中央保健委成员和专家
专家观点专家建议:新生儿必查听力在先天性疾病中,先天性听力损失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耳聋不但影响语言发展,还会造成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成长,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意义重大。

为了减少听力缺陷,我国已经将听力筛查列入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但是,婴幼儿听力障碍不易通过一般的观察发现。

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到会说话需要经过1年~1年半的时间,有的孩子会推迟到2岁,而2岁以前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高峰时期,因此,等到家长发现孩子不对劲再就诊,一般都已超过2岁,康复效果也差很多。

因此,只有及早进行听力筛查,才能早期发现问题,否则,50%以上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孩子将贻误治疗时机。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具有儿童永久性听力损失家族史、孕母感染巨细胞病毒、风疹、疱疹、梅毒、弓形虫等及高胆红素血症、细菌性脑膜炎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还应该在3岁以前,接受每6个月一次的听力监测。

这是因为,上述新生儿及婴幼儿,有可能刚出生时听力问题不大,但以后慢慢出现迟发性或进行性听力损失,如果不进行定期的听力监测,听力损失就可能漏诊。

怎样科学地给孩子补锌?
在书上看见缺锌对孩子的影响挺大的,但是又怕补过了头适得其反。

请问怎样判断孩子是否缺锌以及该如何科学地给孩子补锌呢?
答:缺锌最敏感的症状是食欲差,反复感冒,免疫力低下。

判断孩子是否缺锌,不能只凭测量的结果,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来判断。

有的孩子检查时没有发现血锌低,但临床上却出现了食欲不佳、精神不振、贫血及发育迟缓等症状,这些表现往往也是缺锌导致可以通过补锌治疗,得到改善。

根据孩子缺锌的程度,一般先采取食补的方法,多吃海产品、肉类、动物肝脏、禽蛋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等锌制剂
进行适当补充治疗,疗程通常在2~3个月。

父母切勿盲目给孩子补充锌制剂,尤其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制剂是不科学的。

服用锌制剂时,应当与其他元素制剂分开服用,以免相互竞争转运蛋白,抑制吸收。

比如钙制剂会影响锌的吸收,宜早晚吃钙,中午吃锌,间隔3小时以上。

宝宝趴着睡觉,对心肺有影响吗?
听别的妈妈说小孩趴着睡觉会压迫心脏,而且影响呼吸,对肺也不好,可婆婆又说没有关系,请问宝宝趴着睡觉到底对心肺有影响吗?
答:小孩爱趴着睡觉是一个习惯,一般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如果总向左边趴着对心脏不太好。

体位还是应该随时变化,趴着容易堵住鼻子和嘴,影响呼吸。

婴儿睡觉时采取的姿势与他的形体发育密切相关,由于婴儿的骨骼比较软,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容易发生变形,所以仰卧睡可以使宝宝的面部五官长得比较端正,匀称,而睡眠时长期俯卧或向一侧卧,则有可能使宝宝出现左右脸部不对称。

因此,不要让宝宝长期固定某一种睡姿,这样可以使宝宝的容貌长得更漂亮、更端正。

另外趴着睡觉也可能是消化功能不太好,或者睡觉前吃东西造成胃肠不适,趴着能够舒服些,所以睡前尽量不要吃东西,最好不让趴着睡觉。

专家建议,晚上睡觉时,最好让宝宝们仰着睡。

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顾时,再把睡姿调整成趴着睡的状态。

家长其实用不着刻意去改变什么,注意安全,顺其自然就好了。

孩子为啥不愿学说话?
我的儿子现在18个半月,非常爱看电视,听到有节奏的歌也会跳舞,很有节奏感, 知道自己的喜好,会记得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让我们帮他换电视看。

但是跟他说话他不搭理人,教他说话他也没有兴趣,他听不懂我们说的话,至今还不会说几个单词,这孩子是不是智力发育有什么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
答:根据你的叙述,孩子的智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十八个月语言发育水平差异很大。

智商正常,能听懂语言,能用相对固定的
发音表达意思就问题不大。

但是宝宝听不懂父母的话这就值得注意了,也许他可以用动作表达意思,但还是需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多解说生活环节。

如听故事带。

而且还要注意你的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首先要有耐心。

同样的词或句子每天多次重复,有时甚至重复上千次。

其次,反复并广范地灌输,见什么说什么,只有让他听到不同发音,他才会模仿口部不同动作。

再次,使用正确词汇。

不要怕孩子不理解而改用孩子语言,比如一味地说双音词。

最后,要对孩子的每一个新音节给予掌声与拥抱,让他知道表达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样他会勇于尝试。

不要让他成天守着电视,带他出去玩,让他学着跟人交流。

创造与同龄小朋友接触玩耍的机会,要知道他对同龄人的兴趣远胜于家长。

一定要和会说话的孩子在一起,你会发现孩子的进步是非常神速的。

宝宝的自费疫苗有哪些?
我想咨询一下:现在可以给宝宝自费接种的疫苗有哪些,什么样的疫苗适合什么年龄的孩子?
答:宝宝应该打的、计划免疫内的疫苗:卡介苗、乙肝、脊灰糖丸、百白破、麻疹(有的地方还包括流脑和乙脑)。

这几种疫苗是必须打的,不打医院也不允许。

下面是自费接种的一些疫苗推荐:
1、无细胞百白破
作为计划免疫内免费的百白破疫苗的替代,强力推荐。

本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基础免疫自3月龄开始,至12月龄完成3针免疫,每次0.5ml,每针间隔4~6周;加强免疫通常在基础免疫后18~24月龄内进行,注射剂量为0.5ml。

注射反应较免费的少很多,价格也不贵(一针20元以内)。

这个疫苗接种完家长们也不要掉以轻心,百白破疫苗的高反应是业内公认的。

2、轮状病毒疫苗
这种疫苗是预防宝宝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的,秋冬季节为高发季节。

建议婴儿2、4、6个月大时使用 , 根据情况不同可提前到6周大时开始使用 , 之后每三星期即可再次使用。

口服或者打针都可。

值得注意的是,较大的幼儿第一剂有较
明显的副作用 , 所以一般不推荐在6个月大以后才开始第一剂。

建议想让宝宝用的家长在宝宝周岁内就用上,保护时间长一些。

价格稍贵,每剂150元左右。

3、水痘疫苗
有国产和进口两种,效果差不多,价格差了近二百元,但进口的有接种后发病退疫苗款的承诺,国产的没有,家长根据情况选择。

建议宝宝上幼儿园前接种上。

4、M-M-R:麻-腮-风三联疫苗
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

强烈推荐宝宝一岁半扎一针,五岁加强一针。

效果比单价苗好,宝宝还可以少扎两针。

还有一些如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甲肝疫苗、伤寒疫苗等都可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来接种。

尿液浑浊是什么原因?
孩子秋冬季节尿液像淘米水一样混浊,但去医院检查又是正常的是什么原因?
答: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宝宝的尿液中某些成分增多,沉淀而成,对健康并无碍。

小儿正处于长身体时期,体内的物质代谢比较旺盛,因此产生的代谢废物――各种盐类比成人多,尤其在进食一些秋冬季节的时令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苋菜等绿叶蔬菜或香蕉、橘子和柿子等水果)时。

这些食物中含草酸盐和碳酸盐较多,尿中的盐类就增多;这些盐类在人体内处于溶解状态,一旦排出体外,由于水分的蒸发或寒冷低温,就会有碳酸盐或磷酸盐等盐类结晶排出而使尿液变混浊。

通常这种情况只要注意多给孩子喝开水或服一些维生素C,几天后,乳白色的尿液就会消失了。

这种情况多见于冬天,只要无排尿不适,尿液化验正常,就不是病,不需要治疗。

但如果尿液混浊,伴有尿频、尿急及排尿时疼痛,就不正常了,可能是尿道发炎了,应该到医院进行尿液检查和治疗。

怎样应对宝宝晕车?
我家宝宝1岁半了,发现带他坐公交车时经常哭闹,紧抓我的手不松,有时候还出现呕吐现象,他是不是晕车啊?用得着给他吃晕车药吗?
答:小宝宝和大人一样,也会晕车。

当你发现宝宝在车上哭闹、烦躁不安、流汗、呕吐、面色苍白、抓紧家长不松手时,就应该想到宝宝是晕车了,这些症状一般在下车后就会得到缓解。

晕车厉害的,可以给他服用晕车药,但一定要遵医嘱,严格按照宝宝的剂量标准服用。

1岁以下的孩子不能服用。

注意以下一些预防宝宝晕车的常识。

锻炼:为增强宝宝的平衡能力,可以抱着宝宝原地慢慢地旋转。

稍大的孩子,可以带他们荡秋千、跳绳、做广播体操;在父母的扶持下,让孩子走合适高度的平衡木;教会孩子沿着地上的细绳行走,身体尽量不要晃动。

预防:乘车前,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饱、太油腻,也不要让宝宝饥饿时乘车,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带孩子乘车应尽量选择靠前颠簸小的位置,以减轻震感,并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孩子晕车时,妈妈可以用力适当地按压宝宝的合谷穴(合谷穴在宝宝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用大拇指掐压内关穴(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即腕横纹上约两横指处,在两筋之间)也可以减轻宝宝的晕车症状;随身携带湿巾,以防宝宝呕吐,呕吐后让他喝些饮料,除去口中的异味。

5岁的女儿性格像男孩,有必要纠正吗?
由于我工作在外地,女儿一直是她奶奶带着。

她奶奶怕她长大后娇气,就一直当男孩儿一样带,也给她穿男孩的衣服。

现在孩子5岁了,一直当自己是男孩,还学小男生站着小便,我很着急,可她奶奶说,孩子长大了自己就懂了,不碍事。

请问,真的是这样吗?
答:女孩子穿男孩子的衣服,家长不要无所谓,因为这可能会诱发孩子的心理疾患。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给6 岁以内的幼儿异性打扮,就会使幼儿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潜意识地存在异性化的心理。

6 岁以内的幼儿期,生理和心理发育异常迅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分析
能力及记忆力等都已经开始形成,大脑的构造与功能日趋完善。

此阶段幼儿对周围事物因好奇而发生极大兴趣,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望,这个时期对幼儿的身心发育和日后个性的形成都将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如果在这时期让幼儿异性打扮,就会使幼儿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并在其后可能导致可怕的性变态。

这些人长大后可能会变成“恋物痴”,喜好穿戴异性衣物,模仿异性动作。

幼儿时期的心理障碍和精神创伤,不正常的穿着打扮和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是造成性变态的重要因素与潜在的危险。

幼儿时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而心理健康与否又直接影响人格的形成,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须从幼儿做起。

家长在给幼儿着装的时候,千万别忽视这一点。

孩子该不该多吃巧克力?
我家小孩两岁半,他特别喜欢吃巧克力,婆婆说:“小孙子喜欢吃,那就多吃,巧克力营养丰富,又不是什么垃圾食品!”请问小孩多吃巧克力对身体有好处吗?
答:有些家长认为巧克力价格昂贵,营养必然丰富,甚至当孩子不愿吃饭的时候把巧克力作为膳食的代替品,结果小孩越吃巧克力食欲越差。

事实上,孩子不应该吃过多的巧克力,因为巧克力虽然是一种高能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其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所以,您的孩子还是不要多吃巧克力。

在饭前过量吃巧克力会产生饱腹感,因而影响食欲,但饭后很快又感到肚饿。

这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被打乱,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巧克力含脂肪多,不含能刺激胃肠正常蠕动的纤维素,因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再者,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经系统兴奋的物质,会使儿童不易入睡和哭闹不安。

此外,多吃巧克力还会发生蛀牙,并使肠道气体增多而导致腹痛。

因此,3岁以下小孩不宜吃巧克力,稍大一点的小孩子吃巧克力要适量。

另外牛奶与巧克力同食是不科学的。

因为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以后,可形成草酸钙,草酸钙不溶于水,如果长期食用,容易使孩子的头发干燥而没有光泽,还经常腹泻,并出现缺钙和发育缓慢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
刚出生到三个月的时间一般小孩对巨大的声音有所反应,表现为有巨大声响时会眨眼睛或者有抽动的反应,3~6个月的时候头部可以按照声音的方向掉头,6~7个月的时候小孩子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字和词如爸、妈等,8~9个月时能够说一些双音节词如爸爸、妈妈、吃饭等,1岁时能够模仿学语,2岁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3~4岁能讲短小的童话故事。

在各个年龄段如果发现达不到这个标准就可能有听力障碍。

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护孩子的听力?
应该注意生活环境不要太嘈杂,一旦感冒发烧用药要谨慎,有的孩子如果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解剖结构的变异(腺样体增生、鼻窦炎等),应该及时治疗。

一旦有了听力障碍应该早期进行检查。

还应该注意:比如给婴幼儿喂奶时尽可能不要平躺着喂奶,这样容易使奶通过咽骨管进入中耳引起感染,有外伤或者正在治疗耳疾的孩子(如:鼓膜有穿孔)尽可能在这段时间不要带他游泳或者是防止进一步感染。

另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该及时治疗,避免并发中耳炎。

家长有时候打孩子如果不注意也可能造成外伤引起的耳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