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0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高温炉的温度稳定,避免温度过 高或过低影响实验结果。
02
在加热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混合物的变化情况,如有 异常及时处理。
03
实验结束后要确保安全关闭高温炉,并按照实验室 规定正确处理废液和废气。
02
乙烯的实验室制取
反应原理
乙醇与浓硫酸反应
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至170°实验结束
清洗实验器具,整理实验台面,确保安全后离开实验室。
注意事项
总结词
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操作要点
1. 安全注意事项
由于电石与水反应剧烈,会产生大量气体,因此实验过程中要避免气体泄漏,确保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同时,要避 免直接接触电石,以免发生灼伤。
2. 实验操作要点
实验前要检查所有器材是否完好无损,特别是导管和集气瓶。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搅拌均匀,使电石充分 反应。实验结束后要确保所有气体已经收集完毕,并妥善处理废液和废气。
在反应过程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 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分解释放出甲烷 气体。
实验步骤
01
02
03
04
准备所需试剂:无水醋酸钠、 碱石灰、镍催化剂。
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按照一 定比例混合均匀,放入镍催化
剂。
将混合物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 约500℃,保持此温度一段时 间,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凝 ,收集液体即为甲烷。
甲烷
甲烷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如天然气、沼气 等,同时也是一种清洁能源。
乙烯
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等塑料制品,还可用于 生产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和石油添加剂等。
乙炔
乙炔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等塑料制品,还可用 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等工业领域。
05
实验室安全须知
甲烷、乙烯、乙炔的储存与使用安全
储存
甲烷、乙烯、乙炔应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 源和热源。
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火灾
如果发生火灾,应立即停止实验,关闭电源,使用灭火器扑灭。
中毒
如果发生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必要时进行人工 呼吸和心肺复苏。
泄漏
如果发生气体泄漏,应立即关闭气体阀门,开启通风设施,疏散人 员。
谢谢观看
化学性质比较
甲烷
乙炔
甲烷在通常情况下较为稳定,不易发 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 生氧化、还原等反应。
乙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 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同时也是 工业上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原料。
乙烯
乙烯具有较强的反应性,容易发生加 成、聚合等反应,是工业上重要的有 机合成原料。
应用领域比较
甲烷、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目录
• 甲烷的实验室制取 • 乙烯的实验室制取 •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 三种气体的性质比较 • 实验室安全须知
01
甲烷的实验室制取
反应原理
甲烷的实验室制取通常采用无水醋酸 钠和碱石灰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反应 方程式为:CH3COONa + NaOH == Na2CO3 + CH4。
使用
使用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眼镜、 实验服和化学防护手套。
通风
确保实验室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防止气体积累引起 窒息或爆炸。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前
确保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熟悉实验设备 和器材。
实验中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避免交叉污染和 意外事故。
实验后
正确处理废弃物,确保实验室安全卫生。
04
三种气体的性质比较
物理性质比较
1 2
甲烷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16,沸点为-161.5℃,不溶于水。
乙烯
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相对分子质 量为28,沸点为-103.7℃,不溶于水。
3
乙炔
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26,沸点为-83.8℃,不溶于水。
03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反应原理
总结词
利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
详细描述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为CaC2 + 2H2O → C2H2 + Ca(OH)2。
实验步骤
总结词
实验准备、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束
1. 实验准备
准备电石、水、烧杯、搅拌器、导管等实验器材和试剂。
2. 操作过程
将电石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搅拌器搅拌,使电石 充分反应。生成的乙炔通过导管导出,收集在集气瓶中。
副反应
在高温下,乙醇与浓硫酸反应还会生 成乙醚、二氧化硫和水。
实验步骤
准备试剂
乙醇、浓硫酸、催化剂(浓硫酸)、 烧瓶、温度计、冷凝器、导管等。
混合试剂
将乙醇与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
02
01
03
加热反应
将混合液加热至170°C左右,观察到 烧瓶内有气体产生。
后续处理
收集完气体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以 驱赶残留在烧瓶内的气体,并通入氢 氧化钠溶液吸收有害气体。
05
04
收集气体
通过冷凝器将产生的气体冷凝,通过 导管导入收集瓶中。
注意事项
01
02
03
安全防护
由于反应过程中会产生高 温和有害气体,实验应在 通风橱中进行,并佩戴实 验服和护目镜。
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冷静, 避免过快加热或突然停止 加热,以免引起爆炸或产 生有害气体。
废液处理
实验结束后,应将废液倒 入指定的废液收集容器中, 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