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归纳:第八章常见药材鉴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归纳:第八章常见
药材鉴别
分值:35分
考点一:术语题(每年必考,2-3分)
“菊花心”:甘草、黄芪、防风(蚯蚓头)
“星点”:大黄
“云锦花纹”:何首乌
“朱砂点”、“起霜”:苍术(茅苍术)
“罗盘纹”:商陆
“车轮纹、猪大肠”:防己
“砂眼、珍珠盘”:银柴胡
“金包头”:知母
“怀中抱月”:松贝
“乌金衣、挂甲”:牛黄
“翘鼻头、佛指甲、方胜纹、连珠斑”:蕲蛇
“剑脊”:乌梢蛇
“合把”、“血丝”、“通天眼”:羚羊角
【2015年真题】
【97-98】
A.全蝎
B.牛黄
C.蟾酥
D.羚羊角
E.海螵蛸
97.具有“乌金衣”的是
98.具有“通天眼”的是
【答案】B D
考点二、气味题
1.穿心莲、黄连、山豆根、胡黄连、苦参:味极苦
2.细辛: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3.肉桂:气香浓烈,味甜、辣。

4.远志:嚼之微有刺喉感
5.川芎:有特异浓郁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味回甜。

6.辛夷:味辛凉
7.豆蔻:有樟脑味
8.薄荷:特殊清凉香气
9.丁香:香气浓郁,味辣麻舌
考点三、药用部位题
帶叶茎枝:槲寄生、桑寄生
茎髓:通草
花蕾入药:辛夷、丁香、金银花、槐米、款冬
菌核入药:茯苓、猪苓
子座入药:冬虫夏草
地衣体入药:松萝
【2014年真题】
【47-48】
A.花蕾
B.花粉粒
C.柱头
D.雄蕊
E.花柱
47.莲须的药用部位
48.丁香的药用部位
【答案】D A
【2014年真题】
【59-60】
A.冬虫夏草
B.茯苓
C.海藻
D.灵芝
E.松萝
59.药用部位为干燥菌核的药材是
60.药用部位为干燥地衣体的药材是
【答案】B E
A类药材(超高频,试卷中必然出现,作为答案的频率>30%,看图识药)
数量:
分值:20分
一、狗脊
考点:药材表面金黄色绒毛,饮片横切面近外皮处有一条明显突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
【2014年真题】
A.炮制片
B.绵马贯众
C.地榆
D.狗脊
E.白芷
28.呈不规则长条形,切面近边缘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环纹
【答案】D
二.大黄
考点1:加工题:忌用铁器
考点2:术语题:髓部具有“星点”
考点3:气味题:气清香,嚼之黏牙,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三.何首乌
考点:术语题:皮部具有“云锦花纹”
四.牛膝+川牛膝
考点:牛膝产地河南,牛膝横切面2-4轮同心环,川牛膝4-11轮同心环。

五.商陆
考点:术语题:木部突起,形成多个凸起的同心环轮,习称“罗盘纹”,气微,久嚼麻舌。

六.太子参
考点:图片
七.白芍+赤芍
考点:1.白芍,角质样,断面类白色或微红色,木部有放射状纹理
2.两者图片区分
八.黄连
考点:商品题
味连:“鸡爪连”形似鸡爪
雅连:“过桥”最长
云连:弯曲呈钩状,细小
九.升麻
考点:图片
十.防己
考点:术语题
药材形似“猪大肠”,断面有放射状纹理“车轮纹”
十一.延胡索
考点1:药用部位题:块茎
块茎入药的药材:“两天三泻胡半白”
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延胡索、半夏、白芨
考点2: 沸水煮至无白心后晒干
十二.地榆
考点:表面有白色棉絮状绒毛,称“绵地榆”。

十三.苦参
考点:外皮薄,多破裂反卷,味极苦。

十四. 葛根
考点:纤维性强
十五.甘草
考点:“菊花心”,味甜而特殊。

十六.黄芪
考点:“菊花心”,老根中心呈枯朽状,嚼之微有豆腥味。

十七.远志
考点:气微,味苦,嚼之有刺喉感。

十八.三七
考点:顶端茎痕呈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

加工反复搓揉。

十九.白芷
考点:图片
二十.当归
考点1:加工方法:烟火慢慢熏干
考点2: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

二十一.川芎
考点1:药材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饮片边缘波状环纹: 考点2:有特异浓郁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味回甜。

二十二.防风
考点:术语“蚯蚓头”、“菊花心”。

二十三.柴胡
考点:图片
二十四.丹参
考点:图片
二十五.黄芩
考点:看图识药,“杀酶保苷”防止变绿
二十六.地黄
考点:看图识药,产地加工方法:“烘”
二十七.巴戟天
考点:看图识药,加工方法:轻轻捶扁
二十八.天花粉
考点:图片,药用部位为葫芦科的干燥根。

二十九.桔梗
考点:看图识药
三十.南沙参
考点:质地“松泡”。

三十一.木香
考点:图片
三十二.白术+苍术
考点:白术:
苍术: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暴露稍久析出白色针状结晶,习称“起霜”。

饮片切面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习称“朱砂点”。

三十三.泽泻
考点:图片,产地福建
三十四.半夏
考点:图片
三十五.石菖蒲
考点:叶痕三角形
三十六.川贝母+浙贝母
1.川贝母:
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
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虎皮斑)
2.浙贝母:考点,图片
三十七.麦冬
考点:看图识药
三十八.知母
考点:图片
三十九.山药
考点:看图识药
四十.莪术
考点:姜科
四十一.郁金
考点:商品题
温郁金---温郁金
姜黄---黄丝郁金
广西莪术---桂郁金
蓬莪术---绿丝郁金
四十二.天麻
考点2:加工题:蒸透心,敞开,低温60℃干燥
四十三.大血藤
考点:看图识药。

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凹陷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红棕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四十四.鸡血藤
考点:看图识药
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圆。

四十五.钩藤
考点:看图识药
四十六.桑白皮
考点:易纵向撕裂
四十七.牡丹皮
考点:看图识药
常见发亮结晶,断面平坦,粉性。

气芬香。

四十八.肉桂
考点: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
四十九.杜仲
考点:“胶丝相连”
五十.地骨皮
五十一.侧柏叶
考点:药用部位为小枝和叶
五十二..大青叶
考点1:看图识药
考点2:基部狭窄至叶柄成翼状
五十三.番泻叶
考点1:看图识药
五十四.辛夷
考点1:看图识药
考点2:似毛笔头,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

五十五.丁香
考点1:看图识药
考点2:呈研棒状。

气芳香浓烈,味辛辣,麻舌。

五十六.金银花
考点1:看图识药
考点2:花蕾呈棒状
五十七.款冬
考点1:看图识药
考点2:圆棒状,常2-3个花序连在一起,习称“连三朵”,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有白色絮状茸毛
五十八.菊花
考点:图片
五十九.红花西红花
考点1:看图识药
考点2:两药区别
红花:采收时间:花冠由黄变红时。

药材性状: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西红花:鸢尾科番红花干燥柱头
六十.五味子
考点:产地东北(辽宁)
六十一.木瓜
考点1:看图识药
考点2:产地安徽宣城
六十二.山楂
考点:图片
六十三.苦杏仁+桃仁
考点:苦杏仁呈偏心形,桃仁呈扁长卵形。

【2010年真题】
【7-9】
A.杏仁
B.桃仁
C.酸枣仁
D.砂仁
E.薏苡仁
7.种子呈偏心脏形,边缘肥厚,基部左右不对称的药材是
8.种子呈扁长卵形,表面密布颗粒状突起,边缘薄,基部钝圆而偏斜的药材
9.种子呈扁圆形,表面平滑,有光泽,一面较平坦,中央有一条隆起线纹,另一面稍突起的药材是
【答案】A B C
六十四.金樱子
考点:图片
六十五.补骨脂
考点:图片
六十六.枳壳
考点:看图识药
六十七.吴茱萸
考点:图片
六十八.酸枣仁
考点:图片
六十九.小茴香
考点:图片
七十.山茱萸
考点:看图识药
七十一.连翘
考点:木犀科、图片
七十二.栀子
考点:看图识药。

具有6条翅状纵棱。

七十三.槟榔
考点:看图识药。

大理石花纹。

七十四.砂仁
考点:图片
七十五.豆蔻
考点:图片,具有樟脑味。

七十六.麻黄
考点:图片
七十七.肉苁蓉
考点:图片,药用部位肉质茎。

七十八.穿心莲
考点:味极苦
七十九.冬虫夏草
考点:图片
八十.茯苓
考点:“发汗”。

图片
八十一.猪苓
考点:图片
八十二.乳香+没药
考点:看图识药。

两药水试区别。

乳香与水共研乳黄色液体,没药与水共研黄棕色液体。

八十三.血竭
考点:图片
八十四.五倍子
考点:图片
八十五.全蝎
考点:图片
八十六.土鳖虫
考点:图片
八十七.斑蝥
考点:看图识药
八十八.蛤蚧
考点:图片,头三角形,背部彩色斑点。

八十九.蕲蛇
考点:图片。

“翘鼻头、方胜纹、佛指甲”
九十.鹿茸
考点:图片
九十一.朱砂
考点:看图识药
九十二.自然铜
考点:看图识药,条痕墨绿色
九十三.赭石
考点:看图识药,表面有乳头状突起,习称“钉头”。

B类药材(高频药材,图谱不看。

2018年考试频率>30%) 一.细辛
考点:1.药用部位题:根和根茎入药
2.气味题: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二.银柴胡
考点:“砂眼”、“珍珠盘”
三.紫草
考点:看图识药,“软紫草”产地新疆。

四.玄参
考点:看图识药
考点:断面略平坦,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

五.党参
考点1:加工方法:反复搓揉
考点2:术语“狮子盘头”,支根断落处有黑褐色胶状物。

六.降香
考点:表面紫红色,切面有致密纹理,质硬,有油性。

入水下沉。

七.沉香
考点: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表面多呈枯木状。

入水下沉。

八.通草
考点:药用部位茎髓
九.铁皮石斛
考点: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铁皮枫斗”
十.合欢皮
考点:外皮棕色或红棕色,常附有地衣斑。

十一.白鲜皮
考点:有羊膻气
十二.枇杷叶
考点: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
十三.罗布麻叶
考点:
十四.艾叶
考点:下表面灰绿色,有密生的灰白色绒毛。

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十五.洋金花
考点:喇叭形
十六.地肤子
考点:扁球状五角星形。

对比吴茱萸的五角状扁球形。

十七.葶苈子
考点:膨胀度:南3北12
十八.决明子
考点:豆科
十九.巴豆
考点:大戟科
二十.马钱子
考点:纽扣状
二十一.菟丝子
考点:开水浸泡吐丝
二十二.牵牛子
考点:呈橘瓣状。

水浸后种皮龟裂。

二十三.牛蒡子
考点:紫黑色斑点
【2009年真题】
17.果实表面散有不规则紫黑色斑点的药材是
A.女贞子
B.牛蒡子
C.五味子
D.决明子
E.吴茱萸【答案】B
二十四.薏苡仁
考点:药用部位种仁,中间有宽深纵沟。

二十五.广金钱草
考点: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的绒毛。

二十六.广藿香+薄荷+穿心莲
考点:广藿香药材含叶量不得少于20% 。

薄荷、穿心莲含叶量不得少于30%。

薄荷:具有特殊清凉香气。

穿心莲:节稍膨大,味极苦。

二十七.茵陈
考点:具有2个采收期
二十八.青蒿
考点:来源为菊科黄花蒿,含青蒿素,抗疟疾。

二十九.淡竹叶
考点:网格状脉纹
三十.海金沙
考点:火试:轻微闪电和爆鸣声
三十一.青黛
考点:深蓝色粉末,体轻,易飞扬。

火烧紫红色烟雾。

三十二. 生理产物和病理产物
生理产物:蟾酥蝉蜕麝香
病理产物:珍珠牛黄僵蚕
三十三.地龙
考点:术语“白颈”。

三十四.水蛭
考点:扁平状,黑褐色
三十五.蜂蜜
考点:相对密度1.349
三十六.蟾酥
考点:忌用铁器。

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做嚏。

三十七.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
考点:蕲蛇:“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乌梢蛇:“剑脊”
三十八.麝香
考点:术语“冒槽”
三十九.牛黄
考点:术语“乌金衣”
四十.雄黄
考点:AS2S2
四十一.石膏
考点:CaSO4.H2O
四十二.炉甘石
考点:ZnCO3,白色蜂窝状,多孔,吸湿。

四十三.芒硝
考点:Na2SO4.10H2O
C类药材(2018年考试频率<20%)
虎杖:根和根茎,大黄素、大黄酚、芪三酚(抗菌),虎杖苷(镇咳),簇晶
北豆根:防己科,根茎;
山豆根:豆科越南槐根和根茎
板蓝根:十字花科。

根头膨大,密集疣状突起。

白蔹:葡萄科块根,周边向内卷曲。

人参:五加科根和根茎。

皂苷类,人参皂苷尤其是达玛烷系三萜皂苷活性最为显著,评价人参品质。

根茎(芦头),凹窝状茎痕(芦碗),不定根(艼),疣点(珍珠疙瘩)。

徐长卿:萝藦科根和根茎。

盘头。

白前:萝藦科,盘曲成团
续断:“发汗”。

略扁,弯曲,皮部墨绿色。

处有黑褐色胶状物,特殊香气。

紫苑:菊科,根和根茎。

根多编成辫状。

香附:莎草科,根茎。

纺锤形,表面有6-10个略隆起的环纹。

天南星:半夏:
百合科药材:黄精:根茎。

玉竹:根茎。

具微隆起环节。

重楼:根茎。

结节状,突起粗环纹。

天冬、麦冬:块根,纺锤形。

知母:“金包头”,紧密排列环纹,嚼之黏性。

木通:木通科,射线放射状排列,中柱鞘部位有连续的浅波浪形环带
川木通:毛茛科,切面布满导管,吹气可通透。

苏木:豆科,心材。

有带亮星的髓部。

香加皮:萝藦科根皮。

淫羊藿:
大青叶:叶柄翼状。

(廖大青叶托叶鞘)。

蒲黄:鲜黄色,易附着手指。

枳壳:芸香科未成熟果实,横切2半。

半球形,凹点状油室。

山茱萸:成熟果肉
女贞子:木犀科成熟果实。

肾形,紫黑色。

槲寄生:2-5叉状分支,髓部偏向一方,黏性。

金钱草:报春花科,广金钱草:豆科
广藿香:唇形科地上部分。

夜闷日晒。

荆芥:
单树脂类:酯树脂(血竭) 油胶树脂类:乳香、没药、阿魏,香树脂类:苏合香、安息香
海金沙:孢子。

棕黄色,体轻,光滑,易手缝滑落,浮于水加热下沉,火试轻微爆鸣及明亮火焰。

青黛:深蓝色粉末,体轻,易飞扬,火试紫红色烟雾。

冰片:主含右旋龙脑(樟提取),左旋龙脑(艾纳香提取)。

火试浓烟,带光火焰。

珍珠:来自不同科。

天然珍珠显淡蓝色,养殖珍珠显亮黄绿色。

蜈蚣: 22个节,自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步足一对,头、足红褐色,躯干墨绿色。

乌梢蛇:剑脊
羚羊角:赛加羚羊。

血丝、骨塞、通天眼、合把。

熊胆:粉末紫外灯下呈黄白色荧光,粉末少许投入水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降而不扩散
综合
豆科药材:甘草、黄芪、葛根、苦参、山豆根、苏木、鸡血藤、合欢皮、番泻叶、广金钱草、沙苑子、补骨脂、决明子
唇形科:丹参、黄芩、薄荷、益母草、广藿香、荆芥、紫苏、夏枯草、香薷、连钱草、半枝莲
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
伞形科:当归、柴胡、小茴香、川芎、白芷、蛇床子、北沙参、防风、前胡、羌活
块茎入药:“两天三泻胡半白
根及根茎入药:“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

即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活、威灵仙、丹参。

块根:纺锤形:太子参、天冬、麦冬、香附、地黄、何首乌、白蔹
味极苦:胡连穿心黄马苦。

胡黄连、穿心莲、黄连、马钱子、苦参,龙胆、山豆根。

麻舌感:麻舌商乌川长卿,半夏三细蛇床丁,牛蒡牵牛天南星。

樟脑气:温郁金(气似樟脑,味微辛)豆蔻(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