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2020年三维 (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四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八)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与西方人文精神
的起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梭伦改革中有“解负令”,克利斯提尼时,外来移民对雅典做出突出贡献、经过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能获得公民权。

二者的共同作用是()
A.减轻了公民经济负担
B.扩大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C.缓和与外邦人的矛盾
D.增强雅典的军事文化实力
解析:选B梭伦改革的“解负令”使广大平民不会因为债务沦为奴隶,从而扩大了公民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也给予对雅典有贡献的人以公民权,故A项错误,B项正确;C 项并非两者的共同作用,故C项错误;两次改革着重在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并未集中在军事文化实力,故D项错误。

2.在《十二铜表法》产生之前,罗马元老院派出一个3人使团到希腊学习和抄写梭伦立法,当时雅典正值伯里克利时代。

后来这3人是编纂《十二铜表法》的十人委员会成员。

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雅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
B.罗马人曾经借鉴了希腊人的立法
C.希腊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D.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解析:选B罗马元老院派出使团去希腊学习和抄写梭伦立法,说明罗马人借鉴了希腊人的立法,故B项正确。

3.(2019·浙江十校联盟3月适应性考试)公元前480年,萨拉米海战凯旋之后,雅典废除了一切关于行政官职任选的财产限制,规定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一决定()
A.进一步削弱雅典贵族的权力
B.彰显了伯里克利时期民主的繁荣
C.恢复了梭伦时代的选官原则
D.表明民主之门已经向所有人敞开
解析:选A雅典废除了一切关于行政官职任选的财产限制,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
特权,进一步削弱雅典贵族的权力,故A项正确;伯里克利从公元前462年改革开始,B 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只有公民才能享受到民主,并非向所有人敞开民主的大门,排除D项。

4.(2019·浙江绍兴3月选考)有学者在评价雅典某次改革的作用时说:“按这种方案,贵族丧失了他们对官职和权力的排他性权利,但他们丧失的只不过是垄断权。

富有的平民,即改革中的最明显的受益者,获得了与贵族平等担任高级官职的权利。

”该评价提到的“这种方案”是指()
A.废除债务奴隶制B.实施财产等级制
C.建立陪审法庭制D.推行公民津贴制
解析:选B废除债务奴隶制主要是稳定了公民团体,为改革赢得了群众基础,A项排除;根据材料“富有的平民……担任高级官职的权利”可知突出的是财产在参与政权中的重要性,可判断是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度,B项符合题意;建立陪审法庭与材料无关,C项排除;推行公民津贴制提高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

5.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下列对西塞罗提到的“法”理解有误的是()
A.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思想
B.成为判断是否违法的具体标准
C.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D.奠定古罗马政治法律哲学基础
解析:选B西塞罗提到的“法”是自然法,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而非判断是否违法的标准,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6.(2019·浙江丽水、衢州、湖州三市1月质检)古罗马某位法学家宣称“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一切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天性相一致的正常理智”。

他所指的“真正的法律”()
A.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B.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思想
C.必须简洁灵活和实用有效
D.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
解析:选B依据材料“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一切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天性相一致的正常理智”结合所学可知,他所指的“真正的法律”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是人人都有资格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继承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进一步发展了斯多亚学派思想的自然法,因此B项正确;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是公民法的特征,A项错误;简洁灵活和实用有效是万民法的特征,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自然法适用于所有自然人,不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D项错误。

7.(2019·浙江金华一中月考)依罗马市民法规定,移转所有权仅有当事人的合意和物件的交付,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已正确进行完毕,则转让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重视。

据此可知,罗马法()
A.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特征
B.注重保护市民的私有财产
C.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D.不重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解析:选A通过题干中“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已正确进行完毕,则转让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重视”,可知罗马法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特征,故选A项;题干主要述及罗马法的“程序和仪式”,没有注重私有财产的财产权问题,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相斗争的产物,排除C项;“不重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说明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排除D项。

8.(2019·浙江宁波镇海中学3月内部检测)西方著作《泰阿泰德篇》中说,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

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

这体现的是()
A.美德即知识B.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人生而平等D.天赋人权
解析:选B材料信息反映了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故选B项。

材料强调了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强调人的美德,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D两项。

9.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材料() A.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
B.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
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
解析:选B材料“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表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材料“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表明他对死亡的超然态度,苏格拉底把道德(好人)与死亡连接了起来,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5分)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邦时代。

城邦的诞生不仅为法律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就诞生在这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如斯巴达的法律制度,由其政治制度的创建者来库古以“神谕”的形式传达,因而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斯巴达人也由此养成了极强的守法观念,他们自愿服从来库古法律的约束,极少违反,他们将对法律的遵从看成是一种“美德”。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律具有至上权威是法治的关键,而良法是法治的基石,这是法治的两大基本要素。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材料二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理性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只不过是成文的理性而已。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材料三《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

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

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在治国理念上有何变化,材料二与之相比有何进步?(4分)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7分)
(3)你认为罗马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精神世界之中”“而良法是法治的基石”两句话概括变化;依据材料二“理性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只不过是成文的理性而已”分析进步性。

第(2)问,依据材料三“《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概括产生背景;依据材料三最后三句话概括影响。

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罗马法的原则。

答案:(1)变化:从“尚法”到“良法”之治。

进步:材料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2)背景: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斗争,罗马习惯法的传统,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任意解释,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

形成了成文法,为罗马法律的发展奠定基础。

(3)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法律是至高无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