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现状存在问题及策略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进口现状、存在问题及策略探讨
【摘要】扩大进口,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战略之一。

本文基于中国进口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扩大进口的动因说明实施扩大进口政策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我国扩大进口的思路和策略,以期为我国改进进口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进口贸易扩大进口策略
1.中国进口贸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联系日益密切。

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进口贸易也快速扩,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由1987 年的0.8%上升至2010年的9. 1%,而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由0.8%上升至10.4%,进口额的增长幅度低于出口额,且二者均呈逐年增长趋势。

1987年到2010年,进口总额排名由世界第27位跃升到第2位,实现了跨越式推进。

在出口导向政策的引导之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差额扩大,贸易顺差持续上升。

2001年我国加入WT0至2004年,进出口差额维持在3000亿元以,平均约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 77%, 进出口差额较小。

但2005年起,进出口差额大幅增加,从2005年的8374. 4亿元攀升至2008年的20868. 4亿元。

受2008年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2009
年我国出口减少而进口状况有所改观,进出口差额出现回落,但仍旧维持在较髙水平。

虽然我国的进口贸易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贸易顺差连续两年呈缩减趋势,但出口贸易规模仍远大于进口贸易规模,贸易顺差仍然较大。

进口贸易结构方面,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相对稳定,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进口额分别约占进出口总额的76%、24%。

进口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但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强劲,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不断上升。

当前,我国进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对外贸易不平衡。

长期的贸易顺差及其引起的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使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日益严重,对国宏观经济稳定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二,能源需求得不到充分有效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类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而主要能源和资源存在卖方垄断。

如何化解国巨大的能源资源需求和国外能源资源卖方垄断的冲突,是我国进口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第三,高技术产品进口受到国外各种管制和限制。

引进先进技术是我国进口贸易的重要容,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限制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2.扩大进口的动因分析
纵观全球贸易史,自由与保护并存,进口政策表现为放松或限制进口。

各国的进口政策大致可分为四类:自由进口、促进进口、部分限制和进口限制。

一般而言,各个国家出于本国利益考
虑,对于本国竞争力强的产业鼓励自由贸易,而对于缺乏竞争力、需要扶持的产业则实施进口限制,即奉行“有利则进、不利则限”的策略。

同时,结合产业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调整进口策略,以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并强调“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促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

从现行政策来看,我国政府对进口贸易的重视程度提高,鼓励进口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对我国而言,实施扩大进口政策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实施扩大进口政策的动因源于进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为国际贸易的一部分,进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集中体现于四个方面。

第一,保障国供应。

进口的商品有利于弥补国资源能源的不足,可以为正常的国民生活需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国民经济增长需要提供物质保障。

第二,刺激产业升级。

进口贸易使国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和挑战,激烈的行业竞争将刺激国弱势行业进行革新,推动国产业升级。

第三,优化经济结构。

先进技术的引入有助于提升国科技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国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第四,促进贸易平衡。

进口贸易可以减小双边贸易顺差,使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

因此,我国应当积极实施扩大进口战略,充分发挥进口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确保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3.扩大进口的思路和策略
世界各国促进进口的主要做法为:货币升值、降低关税、进口便利化、推动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对外投资带动关联进口、资源能源进口多元化等。

我国应当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现阶段国情,确定战略定位,合理选择扩大进口的策略。

我国进口的总体思路应当体现,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立足国情,坚持安全发展,充分发挥进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贸易实现更平衡发展。

具体而言,我国扩大进口的策略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第一,树立进口与出口并重的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强调依靠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而忽略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只有出口而没有相应的进口,出口将难以为继。

进口和出口保持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提髙劳动生产效率。

第二,实行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战略。

我国的进口战略应当尽量扩大进口的正面效应、减少甚至避免进口的负面效应,确保安全发展。

现阶段我国可采取“抓住两头、放开中间”的策略,即抓住资源能源类和高技术行业、放开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以优补劣、扬长避短。

第三,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WTO及其前身GATT所倡导的进口贸易管理体制建立在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之上,其基本思路为:在非歧视性、透明性和互惠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多边谈判方式
逐步推进自由贸易,并积极营造全球自由贸易的公平环境。

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的进口贸易政策必须符合WTO的相关规定和协议。

同时,在国家安全、国家主权或者外部平衡收到冲击时,我国可合理运用GATT第21条、第20条、第12条和18条,采取进口限制措施。

第四,强化促进进口职能。

由于长期受“奖进限出”政策的影响,我国政府的促进进口职能相对薄弱。

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国应完善进口管理,关注促进进口职能的强化,综合运用关税和非关税手段促进进口贸易发展。

比如,(1)减免关税,促进重要资源型商品、先进技术设备等战略物资的进口;(2)运用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开放市场、改善进口环境;(3)完善信贷制度,加强对进口贸易的金融支持;(4) 改进公共信息服务,增强信息披露的公平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通过理念的转变、思路的改进、策略的完善,清理阻碍进口的政策性障碍、疏通进口渠道,我国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战略目标将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泓.中国战略:进口与出口[M].社会科学文
献.2009 (4).
[2]正位.扩大进口的国际经验和对策[J].国际
贸易.2011 (3).
[3]余芳东.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之思考[J].中国经贸.2011 (10).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