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鹤笔记》阅读感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鹤笔记》阅读感想
“以文心发愿,终生不渝,寄予子兮共勉。

”(《岁末寄子兮书》)这是邓瑛立身的信仰,是杨婉对学术的坚守,亦是作者的自我剖白。

身处浊世,以残身,点一盏明灯。

《观鹤笔记》(又名《东厂观察笔记》),这是一部融合了言情、穿越、太监文等元素的网络文学作品。

然而,若要深入探究其内涵,“历史”“学术”“人文性”这三个关键词或许能更好地概括其核心价值。

第一层,是关于故事的叙述。

“言情、穿越、太监文”这些标签,无疑为小说增添了几分吸引力。

然而,耽美、BG 等题材的差异,以及“真太监”等设定的争议,也反映了读者对于性别关系和权力结构的复杂态度。

在《观鹤》中,作者有意打破了刻板印象和等级秩序,展现了太监这一群体在封建时代中的人性光辉。

邓瑛,这位美强惨的太监男主,怀抱入朝为官的雄心壮志,却因父罪成为阉人。

“不完整的身体”使他对自身认同感极低,但他却秉持着为国为民的风骨,成为太监界的一股清流。

这种对权力关系的突破和对人性的关注,使得“太监文”在《观鹤》中具有了先进性。

第二层,是关于学术的思考。

小说展现了某种学术性,使读者从故事中抽离,去探索情节外延的边界。

这种学术性不仅使读者能够对照自身,阐发出某种当代性,更让读者透过对历史和古人的思考,看到当代人的矛盾和挣扎。

作者通过女主杨婉的视角,展开了对历史唯物主义、性别权力关系、社会价值体系的思考,尝试完成古代和当代
的对话。

这种“大文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思路,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第三层,是关于人文性的关怀。

“正名”是杨婉行为的动机,这种动机能够在现代和古代之间找到对应。

在现代,她反抗学界权威,为邓瑛正名,也是为学术正名;在现代,她十年潜心学术研究,以理想主义对抗世俗,而在大明,她经营清波馆,证明读书人可以用文字养活自己。

邓瑛的夙愿则是不让“为民者死,为国者亡”。

在《观鹤》的宇宙中,你能从不同的人物身上看到这样的气节。

杨婉、杨伦、张洛……他们都在为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奋斗。

这种人文性的关怀,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也让读者对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四层,是关于爱情的描绘。

杨婉和邓瑛的爱情,或许开始于研究者对自己研究对象的情谊,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同构性。

这种同构性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身份上,也体现在他们的品性上。

他们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努力奋斗。

他们的爱情,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以文心发愿,终生不渝,寄予子兮共勉。

”(《岁末寄子兮书》)这是邓瑛立身的信仰,是杨婉对学术的坚守,亦是作者的自我剖白。

身处浊世,以残身,点一盏明灯。

经由“杨邓二人”,我们得以照见自身,看到被推入社会洪流,却奋力与犬儒主义抗争,力求守住理想和初心的现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