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最新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国家心理咨询师咨询技能知识点(二三级)
![国家心理咨询师咨询技能知识点(二三级)](https://img.taocdn.com/s3/m/f4c67f0b52d380eb62946dc0.png)
一、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举例: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由于工作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3.不良情绪持续满1个月不能自行化解。
4.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5.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二、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举例: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1、按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精神病。
2、症状表现:主要心理症状是:内心痛苦、情绪低落、心烦、后悔、委屈、气愤、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主要躯体症状是: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头昏脑胀。
3、症状由婚姻问题引起,属于强烈现实刺激。
4、精神负担重,存在内心痛苦,但由于现实性冲突所引起。
5、病程:症状持续时间长,半年左右。
6、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症状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
7、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
三、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
⑴心理诊断阶段,明确ABC。
[解说]⑵领悟阶段,①情绪困扰不是A,而是对B,是信念引起了C(情绪及行为),而不是事件本身。
②改变情绪困扰不是改变事件,而是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消除目前症状。
③领悟引起情绪困扰是自己的认知,与自己有关,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工作分为两方面:明确不合理信念;同求助者对问题的表面看法区分开[分析]⑶修通阶段。
不鼓励情绪宣泄。
[修正改变]常用方法: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产婆术式”“黄金规则”②合理情绪想象技术③家庭作业,辩论后延伸,“RET自助表”“RSA合理自我分析报告”④其他方法: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放松训练、系统脱敏⑷再教育阶段。
国家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必考重点-咨询心理学(名师版)
![国家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必考重点-咨询心理学(名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211f015f0e7cd184253643.png)
(三)限制性观点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五)中立性态度
# 16
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一)唯物主义观点: 迷信、巫术; 宗教; 科学——实事求是
# 17
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1.心身一体的观点
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E.g. 心理问题躯体化;生理状况欠佳,体验为心理 状态不适。
– 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 – 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相协调 – 利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加深社会理解
• 心理咨询专家的目标:不但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 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而且应该为促进特定社会 集团的每一个人,使其最大限度实现自我
#
#
#
本节内容
# 27
本节内容
#
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
• 一、心理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 1、高尔顿:测量心理活动个别差异 的研究;“自由联想”(1882) – 2、卡特尔:《心理测验与测量》 (1890) – 3、韦特默:宾西法尼亚大学,儿童 行为矫正诊所(1896) – 4、比内· 西蒙:为帮助弱智儿童编 制智力测量(1904) – 5、大卫: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 进行行为指导(1907) – 6、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1908)
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错综复杂。
3.整体性的观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知、情、意永远相互联系。
# 18
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三)限制性观点: 1.责职限制:该做的、不该做的 心理咨询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 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 2.时间限制 心理咨询时间应有所限定: 一般来讲,每次50分钟;每周一次。
心理诊断(二级) 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复习重点
![心理诊断(二级) 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f558e878762caaedd33d4db.png)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生长在普通 工人家庭,父母为退休工人,母亲在年轻时“ 工人家庭,父母为退休工人,母亲在年轻时“曾被 诊断为精神病” 求助者从小显得有些怪癖, 诊断为精神病”,求助者从小显得有些怪癖,不合 群,没什么朋友,总显得与他人格格不入。学习成 没什么朋友,总显得与他人格格不入。 绩一般,自费读大专勉强毕业。 绩一般,自费读大专勉强毕业。
第一单元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注意事项 有些神经症患者偶尔会有精神障碍的症状 有些人在强烈精神刺激下,出现类似神经症 的症状,称为神经症性反应 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第二单元 识别重性精神病
学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重点掌握ICD-10常见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知识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WHO 1986) 器质性精神障碍F0 亲精神物质滥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1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状态和妄想性障碍F2 情感性障碍F3 神经症性、应激性躯体化障碍F4 与精神或行为因素有关的生理功能障碍F5 精神发育迟缓F6 发育障碍F7 通常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的行为和情绪障碍F8
多选: 、孙某的性格特点包括( 多选:68、孙某的性格特点包括( )。 (A)思维敏捷 (B)个性偏执 (A)思维敏捷 (B)个性偏执 (C)富于幻想 (D)追求完美 (C)富于幻想 (D)追求完美 单选: 、孙某说看见校园里有鱼拿棒子打人,可能是( 单选:69、孙某说看见校园里有鱼拿棒子打人,可能是( )。 (A)编讲故事 (B)想象 (A)编讲故事 (B)想象 (C)出现妄想 (D)幻觉 (C)出现妄想 (D)幻觉 单选: 、孙某整理书架的行为说明其( 单选:70、孙某整理书架的行为说明其( )。 (A)焦虑不安 (B)强迫行为 (A)焦虑不安 (B)强迫行为 (C)要求严格 (D)刻板行为 (C)要求严格 (D)刻板行为 单选: 、孙某说“看到排骨就想到别人骂我骨瘦如柴”所表现的症状是( 单选:71、孙某说“看到排骨就想到别人骂我骨瘦如柴”所表现的症状是( (A)强制性思维 (B)超价观念 (A)强制性思维 (B)超价观念 (C)逻辑倒错性思维 (D)特殊意义妄想 (C)逻辑倒错性思维 (D)特殊意义妄想 单选: 、孙某“明显话多,滔滔不绝” 说明其( 单选:72、孙某“明显话多,滔滔不绝”,说明其( )。 (A)知识丰富 (B)思维插入 (A)知识丰富 (B)思维插入 (C)思维奔逸 (D)思维散漫 (C)思维奔逸 (D)思维散漫 多选: 、孙某的不良行为包括( 多选:73、孙某的不良行为包括( )。 (A)回避行为 (B)冲动行为 (A)回避行为 (B)冲动行为 (C)自伤行为 (D)强迫行为 (C)自伤行为 (D)强迫行为 多选: 、孙某的精神症状包括( 多选:74、孙某的精神症状包括( )。 (A)错觉 (B)病例思维奔逸 (A)错觉 (B)病例思维奔逸 (C)幻觉 (D)特殊意义妄想 (C)幻觉 (D)特殊
最新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最新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重点难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f8d989fbceb19e8b8f6ba70.png)
考试复习要点参考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第一章《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现、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可分两类: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人格(能力、气质和性格);需要和动机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表现人格倾向;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特征。
人格不是独立存在,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
人格:需要和动机是心理现象的动力,表现人格倾向;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
2.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人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感觉、知觉、思维和意识(动物是思维萌芽)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争纷: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只有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这一学派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4a.詹姆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
这一学派,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着一种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着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5.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潜意识动机的作用,儿童期经验对人的心理和人格的影响。
当代研究趋向: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考试 复习要点》(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
![《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考试 复习要点》(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https://img.taocdn.com/s3/m/853d569ee53a580216fcfe45.png)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
第二单元: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1、古希腊.希波克里特:体液学说2、1861.法国.布洛卡3、帕斯德.细菌理论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佛洛依德)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时的两个基本命题:一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二是广义的和狭义的性冲动,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以上述两个命题为基础,佛洛依德推演出如下判断:(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这一动力冠名为“力必多”。
(2)“力必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
(3)人的心理活动存在于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中;与此相对应的人格则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4)“本我”(潜意识)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则”活动。
(5)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1)“固着”。
如果在某个发展阶段上,接受的刺激过多或者过少,就会使“性心理”的发展受到挫折,那么,就会造成“性心理”发展“固着”。
(2)焦虑。
(3)压抑。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巴浦洛夫)巴浦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产生是由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马斯洛)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
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
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第一单元: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1、保障人顺利的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016三级技能总复习要点(2)
![2016三级技能总复习要点(2)](https://img.taocdn.com/s3/m/a97d8713cc1755270722089d.png)
• • • • •
20、一般临床资料整理提纲: (1)精神状态(①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 思维状态②情绪、情感表现③意志行为<自 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④人格完整性、相 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①躯体异常②近期体检报告) (3)社会活动状态(①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 ②社会交往情况③家庭生活<亲子关系、夫 妻关系>)。
• 3、使用礼貌地接待方式和语言: • (1)态度应当平和、诚恳; • (2)使用礼貌语言。
• 4、间接询问(帮助), • 不可直接逼问(说吧)
• • • •
5、保密: (1)应当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2)需保密内容(求助者暴露、接触过程) (3)保密例外(同意、法律、可能造成伤害 或威胁的、传染病)
• 15、恰当地表达积极关注: (1)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 (2)积极关注就是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地 看待自己; (3)避免盲目乐观; (4)反对过分消极; (5)立足实事求是。
• 16、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的共同意义: • (1)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 • (2)有助于促进求助者深入的自我探索和 自我表达; • (3)态度本身就具有咨询和治疗的作用。
• 15、会谈提问中各类问题: • (1)“为什么”(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 是错误的); • (2)多重选择性问题(封闭性问题); • (3)多重问题(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 (4)修饰性反问(实际上不构成问题,不需 也无法回答); • (5)责备性问题(反问形式,引起求助者心 理防卫); • (6)解释性问题(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的看 法和理解)
• 32、分Biblioteka 案例中摄入性会谈所获得的资料时按 以下方面进行: • (1)求助者提出的需要解决问题; • (2)自我体验、行为表现(自述与观察); • (3)问题的严重程度(参照许又新标准); • (4)相关资料(自我回忆); • (5)上述资料的可靠性; • (6)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 (7)求助这问题的性质; • (8)原因分析。
最新最全心理咨询师二、三级基础知识要点总结(DOC)
![最新最全心理咨询师二、三级基础知识要点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d199cf39a5e9856a561260c0.png)
二、三级基础知识要点总结一、《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心理的本质)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三节感觉、知觉和记忆第四节思维、语言和想象第五节意识与注意第六节需要与动机第七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八节能力和人格(气质、性格)第一节绪论(心理的本质)一、定义1、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2、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动物的、儿童的、变态的心理现象不属于基础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上述四种心理现象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原则1、四个方面:认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需要和动机;情绪、情感和意志(意志是心理对行为的支配);能力和人格。
2、分类: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
(知、情、意)。
心理特性包括需要动机、能力、人格。
如下图: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心理特性对实践活动的适宜性(能力)人格特征(气质、性格)(P295心理学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之一,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指的是知、情、意等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P296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也是从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方面来分类描述的,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障碍等)3、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速记:观察实验、调查个案)三、人的心理的本质人的心理(从功能上讲)是脑的机能,(从内容上讲)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是一种主观的现象,但并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有思维功能,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人的心理也叫思维、意识、精神。
国家心理咨询师 三级 二级 终极 优化 笔记 整理-三级心理咨询技能要点
![国家心理咨询师 三级 二级 终极 优化 笔记 整理-三级心理咨询技能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e2d5d3bb4cf7ec4afed0ec.png)
心理咨询技能要点(三级)心理咨询包括的基本内容建立关系、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实施咨询、评估结果第一节:建立咨询关系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应注意以下问题:(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08051、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所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2、咨询关系的建议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重影响。
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询关系。
3、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4、强调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咨询态度的重要性。
二、尊重含义:1、尊重求助者的价值观、人格和权益,予以接纳、关注、爱护。
2、罗杰斯提出了著名的观点“无条件的尊重”。
3、恰当表达尊重: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3、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
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三、咨询师的热情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初诊接待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
2、通过倾听和非语言行为,表达热情。
3、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
4、咨询结束时,使求职者感到温暖。
四、真诚:把握真诚应该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2、真诚应该实事求是。
3、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4、表达真诚应该适度。
5、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
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
7、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五、共情含义:1、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体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间的联系,以更好理解问题的实质;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1、通过共情,能够设身处地地、准确理解求助者,把握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心理咨询师(三级_二级)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_(
![心理咨询师(三级_二级)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_(](https://img.taocdn.com/s3/m/4b799ed06529647d272852c9.png)
心理咨询师技育渚试重点难点归纳I .《心理诊断技能总结》一、心理问题分类: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 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
(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三、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四、神经症的判定: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 (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 2)1、 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n .诊断技能与咨询技能中的问答题(涵盖几乎可以考到的大题):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P4 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1 )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 )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
P9 答:(1)身份资料。
(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3 )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4 )对家庭的看法。
(5 )早年回忆。
(6 )出生和成长。
(7 )健康及身体状况。
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
(10)娱乐。
(11)性欲的发展。
(12)婚姻及家庭资料。
(13)社会基础。
(14)自我描述。
(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
(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P11 答:(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4、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
P12 答:(1)“为什么……”的问题。
(2 )多重选择性问题。
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各章节重点和难点
![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各章节重点和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0baefa4afe04a1b071de5b.png)
华大博文职业培训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各章节重点和难点(适用于二级、三级)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基础(普通)心理学既是心理学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心理学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
学习时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分。
然后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学习其他学科,进行对照学习——社心、发心、变态、测验、咨询等。
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学科。
研究内容如下图: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华生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机能主义詹姆士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3反对3主张)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参见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心理学家应该关系人的价值与尊严、是当代心(第三势力)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2016心理咨询国家三级复习整理《心理咨询技能》
![2016心理咨询国家三级复习整理《心理咨询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91c55ae44693daef5ef73d83.png)
心理咨询技能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1.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对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的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反应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咨询关系及咨询效果。
良好的咨询关系需要咨询师: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尊重:1.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
在心理咨询中“尊重”一词所有的中文含义都是成立的。
尊重是平等,是礼貌,是信任,是真诚,是保护求助者的隐私等。
2.尊重意味着平等。
3.尊重意味着礼貌。
4.尊重意味着信任。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6.尊重意味着真诚。
对求助者表达尊重的注意事项:1.应接纳求助者,尤其接纳求助者与咨询师自己不同的方面。
2.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是平等的,不能因双方地位、知识、金钱、文化等差异奉承或歧视求助者。
3.应遵循礼仪、礼貌待人。
4.应该信任求助者。
5.不主动探问求助者的秘密、隐私,对求助者主动诉说的秘密及隐私应该进行保护,不随意传播。
6.应该对自助者真诚。
7.当难以接纳求助者时,可以转介,这本是也是对自助者的一种尊重。
热情:1.在初诊接待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2.通过倾听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
3.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
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
对求助者表达热情的注意事项:1.在咨询的始终都应对求助者充满热情、耐心,不厌其烦地帮助求助者,而不是对求助者漠不关心。
2.应该认真、热情地帮助求助者表达。
3.在求助者叙述时应该做好倾听,耐心、细致地循循善诱,不因求助者表达的内容而批评指责求助者。
4.当遇到阻碍咨询的因素时,更应对求助者表现出热情和耐心。
5.在求助者出现反复时应耐心,不急躁,应不厌其烦、热情地帮助求助者。
真诚: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2.真诚应该实事求是3.真诚不是自我发泄4.表达真诚应该适度5.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7.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大纲(二、三级)复习重点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大纲(二、三级)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6e5969a45177232f60a243.png)
(2.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
(2.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
(2.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识记)
三、教学方法:
(1)心理诊断技能中初诊接待部分以演示或分组训练为主,初步诊断部分以案例分析为主。分阶段完成练习,对题目答案进行分析。
(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体系。
(2)掌握心理过程及人格各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二、教学内容:
(1)基础心理学绪论(识记)
(2)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识记)
(3)感觉和知觉(重点掌握)
(4)记忆(掌握)
(5)思维、言语及想象(重点掌握)
(6)意识和注意(掌握)
二、教学内容:
(1)社会心理学概述(识记)
(2)社会化与自我(重点掌握)
(3)社会知觉与归因(掌握)
(4)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重点掌握)
(5)态度(重点掌握)
(6)沟通与人际关系(重点掌握)
(7)社会影响(识记)
(8)爱情、婚姻和家庭(识记)
三、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目标为:掌握三级教材要求四类测验的施测、记分及解释
二、教学内容:
(1)智力测验(掌握)
(2)人格测验(重点掌握)
(3)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重点掌握)
(4)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掌握)
三、教学方法:
(1)测验技能重点在量表的使用和分数的解释。引导学员使用数据对量表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2.2)确定咨询方案(掌握)
(3)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3.1)参与性技术(重点掌握)
(3.2)影响性技术(重点掌握)
关于心理咨询师考试技能操作重点难点
![关于心理咨询师考试技能操作重点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a326d60508763231121229.png)
关于心理咨询师考试技能操作重点难点技能部分(必考):关于诊断技能部分:1、关于寻找来访者的症状特征主要从情绪状态、躯体化症状(有无器质性病变)、思维行为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学习工作效率、人际交往等)着手,主要从精神状态、生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状态三个方面整理来访者的当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2、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来访者心理与行为的关键点三大原因:生物学因素(遗传和生理原因或器质性病变引起以及年龄和性别因素)、社会性因素(负性生活事件等压力源、家庭环境、学习生活环境、社会人际关系等社会支持系统情况、个人生活方式、社会文化背景影响等)和心理因素(认知因素、成长中错误观念、个性中气质性格特征(思维倾向、习惯等)、负性情绪记忆、持久新旧观念冲突或偏见、人生或价值观主观因素、心理发育停滞等。
二级重点关于引发来访者心理与行为的关键点三级重点,在技能书P22-243、针对案例,先做一个鉴别诊断,然后写出诊断的依据。
鉴别诊断,可以分层诊断,首先是正常心理还是异常心理;再是正常心理的健康心理(发展心理咨询)或不健康心理状态,不健康心理状态又分三种;是异常心理,又分神经症、重性精神病(精神病性障碍)等精神疾病。
神经病又分几种亚型,重性精神病(精神病性障碍)又分三个亚型(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和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诊断出神经症和人格障碍、重性精神病外诊断,不是考试重点。
,在理论部分,要求掌握一些症状特征以及精神疾病大的分类。
二级重点是神经症,人格障碍和主要精神疾病要有所了解。
首先是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诊断鉴别,然后做一个具体的诊断,正常心理1)正常心理分健康心理状态(咨询就是叫发展心理咨询)和不健康心理状态(不健康心理状态分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理论书P298-300页、P326-328页、P333-336页2)异常心理主要分神经症(神经症又分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神经衰弱、疑病症以及不典型的抑郁神经症等)和重性精神病(作为精神障碍还包括心境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和癔症等)理论书p318-323页做鉴别诊断的依据:首先用“三原则”区分异常心理的重性精神病还是正常心理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有无主动求医和有无自知力是区分精神性障碍与神经症和不健康心理问题重要依据;三原则在理论书298-300页,三级技能书P25-3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复习要点参考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第一章《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现、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可分两类: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人格(能力、气质和性格);需要和动机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表现人格倾向;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特征。
人格不是独立存在,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
人格:需要和动机是心理现象的动力,表现人格倾向;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
2.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人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感觉、知觉、思维和意识(动物是思维萌芽)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争纷: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只有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这一学派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4a.詹姆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
这一学派,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着一种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着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5.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潜意识动机的作用,儿童期经验对人的心理和人格的影响。
当代研究趋向: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其中,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7.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整合信息的功能。
8.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9.脑干在颅腔内,与脊髓相连,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10.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11.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12.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端脑就是大脑13.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14.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
15.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16.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基本对称,但其功能不对称,叫“单侧化”。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占优势(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17.非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18.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19.巴普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20.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22.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23.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24.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
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
25.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
26.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辩认颜色的,明度相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分辨不出来。
27.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
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
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数。
28.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 ~ 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较高。
29.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大多是多种声波混合出来的,参与混合的声波的性质决定了最终的波形。
30.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的区别在于,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
皮肤感觉中的痛的性质很清楚,定位也很准确。
痛觉最难于适应,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
3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脑中的整体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差异:个别属性/整体认识;单一感觉结果/各种感觉结果;感觉相同,知识经验认知不同。
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32.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3.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很多,如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估计时间听觉估计的准确度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
活动内容丰富容易对时间低估,活动内容贫乏容易高估。
对所发生的事件的态度和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看一部有吸引力的电影和在火车站等人,同是一个小时,但等人会显得漫长得多。
34.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因而错觉具有三个基本特性:歪曲性、固定倾向性和难以克服的性质。
35.错觉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用眼肌运动来解释线段长短错觉;有用对比的原因来解释面积大小错觉的;有用心理定势的作用来解释形重错觉的等。
36.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按内容可分为五种: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又叫再现)和再认三个环节。
37.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他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38.表象是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表象的特征:表象的直观形象性,表象的片断不稳定性,表象的可操作性,表象的概括性。
39.表象是感知向思维过度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难于发展起来。
40.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
4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信息进行复杂加工的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是思维操作的基本形式。
根据思维形态可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42.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
43.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44.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是个体,既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越深,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多,外延越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相反的关系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
人工概念只是模拟自然概念,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的作用、型启发的作用、定势的作用。
46.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通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有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48.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做言语。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言语包括说、听、写、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言语运动中枢在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又叫布洛卡区(表达性失语症);言语听觉中枢位于顶枕颞叶交会的颞上回,又称威尔尼克中枢(接受性失语症);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失读症);书写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失写症)49.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却和表象有了本质上的差别。
50.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即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觉知、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和做梦。
51.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在这一阶段,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大约持续10分钟;•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
在这一阶段,个体很难被叫醒,大约持续20分钟;•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出现Δ波,大约持续40分钟;•大多数脑电波呈现Δ波时,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此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阶段。
这四个阶段大约经过90分钟左右。
此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Δ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