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知道的跳槽秘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需要知道的跳槽秘诀
一、如果“不跳不涨〞,那么“总跳会涨〞。
我表妹就深受其害。
她毕业后进了一家报社做编辑,过了俩月跳到了一家公司做猎头助理,工资涨了五百。
又过了一个月,她跳到了一家纸制品公司做销售,工资又涨了五百。
似乎尝到了跳槽涨薪的甜头,她对“总跳总涨〞这句话深信不疑,却不知自己已经陷入了“职场怪圈〞。
职场可以接受跳槽一两次的小白,但不接受能力不够心性不定的求职者。
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她后来又跳到了一家外贸公司做化学品海外销售,结果两个月没有出一单业绩,被辞退了,工资只拿到了和当初报社差不多的数目。
再之后的求职就开始步履艰难起来,不管是招聘网站还是人才市场,她找到的工作有些工资低到她疑心人生,而大多数情况,是人力资源人事根本不会联系她去面试。
表妹对我哭诉:我做过编辑、猎头、销售、外贸…经验这么丰富,为什么他们都不要我
我诚恳的告诉她:你以为的经验在人事眼里其实是你的不安分,没有哪家公司会要一个频繁跳槽的职场人,哪怕是互动英才信息也没方法为你找到工作。
公司不怕高薪招人,怕就怕招到一个待不住的人,你不能坚持,无法给公司带来利润,反而会白白消耗公司很多资源。
对于这种没有实力与能力让人产生“爱才〞情绪的人,被拒绝是必然的结果。
跳槽要靠能力说话,而不是运气。
所以,你想跳槽涨薪,就必须给新的平台一个高薪要你的理由。
二、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考虑跳槽
1. 通常在一个职位上已经4年以上,能力、薪水、工作内容没有进步或进步极小
正常情况下,工作时间缺乏4年,会没有完整经历过很多事。
有些新兴行业可能节奏更快些,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体会到工作的全貌。
过了一段时间,如果工作没能给你带来能力的提升或者经验的积累,就是没有进步。
这时,下一轮的新人已经能取代你了,市场上永远有鲜肉提供。
如果新人短期内就能超越你,你还有必要、有可能在原地吗
如果公司还没淘汰你,那公司会被市场淘汰。
不要问进步如何衡量,每个职位都有一些关键指标。
如果不能一直在同级别的人员中处于前20%,就不是公司核心员工。
2. 疲累型的舒适
工作内容似乎有些变化,但本人已经失去了热情,以抵触的情绪对待变化。
这表现在对外的好奇心和自驱力上,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没有动力和外部交流,没有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动力,感觉工作还都可以接受,一直没有什么冲击,也不知道自己的缺乏。
那要提醒自己是不是在舒适区了。
如果不能在本单位寻找突破,可能就需要更大的变化了。
3. 公司不开展
公司规模品牌在同行业中没有开展,品质没有提高,战略上没有进取。
在现在的市场上,不进那么退,对公司和个人是一样的。
很多员工讨厌变化,对公司变化抵触得很,很多负面情绪由此而来,公司如果提高要求就觉得是变相降薪或裁员,但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
如果公司一成不变,你要担忧公司是不是还能给你长久提供饭碗了。
很多人才找工作想找大外企,喜欢外企相对稳定的环境,人员素质高,标准职业,但在稳定的环境里也容易思想固化,技能单一。
现在已经没什么一成不变的单位了,即使是公务员,也会感到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如果40岁以下,还指望有铁饭碗可以捧一辈子的,和希望自己的命短一些没什么差异。
4. 外部环境变化
现在是个大变化的时代,很多行业会随之消失萎缩,有些行业衰退不可防止,虽然说只有夕阳的公司,没有夕阳的产业,但大局部个体在经济大潮中起的作用是很小的,改变世界的是极少数人。
绝大局部人,尤其是年轻人,有激情和能力如果不能顺势而为是很可惜的。
不是传统产业没时机,而是行业的差异确实巨大,不是只对核心技术人员有影响,即使只是从事辅助性工作,如一个普通文员,在互联网行业或传统制造业,收入和视野差异都非常大。
新兴产业的时机多,变化快。
看看你所有在行业是进入者多还是离场者多,新进入的多竞争会加剧,会有些混乱,但时机也相应增加。
如果是行业玩家在变少不是因为出现巨头而是行业萎缩,尤其是行业的一些龙头巨头纷纷遇到困难,如果是40岁以下都可以早做准备了,入错行,尽早换。
如果是40岁以后遇到行业性的问题,就要看自己原先积累的一些底层通用能力或者说可迁移能力的竞争力了。
这两年经常有外企的朋友咨询我遇到裁员时应该怎么应对,我的答复总是越早离开越好,如果条件优厚清楚,更是争取第一批就被裁。
几年前南京摩托罗拉裁员时还有一些人闹得动静很大,政府投诉、求助媒体闹得沸沸扬扬。
实际上,当形势不可逆转时,越拖到最后的越是麻烦,即使外表上可能会多争取了三瓜两枣的,时间被浪费了,在市场上同质的求职者有了很多的时候,平白降低了自己的价值,得不偿失。
5. 其它因素
这包括公司不诚信、制度不透明、人际复杂、同事普遍不思进取、企业文化有问题等。
公司文化有时候是比拟虚的东西,但却无形中影响所有的人,看公司文化不是看老板或HR怎么说的,最简单的就是看大多数人做事的方法和精神面貌。
看看在本单位混得最好的那个人,是不是你喜欢的样子就知道了。
总之,尽量在35岁以下加强积累,提升能力和竞争力。
慢慢好工作会来主动找你,市场就会对你做出评价,给你回报。
40岁以上还不能做到工作来找你,那你职场的竞争力就有限了,更要及时警醒找出路。
不要被情绪左右,更不要因为你周边的伙伴都在看新时机,让本来没什么想法的你也蠢蠢欲动了。
当你看清了背后的逻辑,对自己的行为有了客观的认知,也就知道自己是否该离开了!
三、那么要怎样跳槽
1、跳槽时机的把握
01、离职时间
在中国的人才市场上一直存在着金三银四,金九银十的说法,金九银十更多的是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讲,而三四月份是中国人才市场最活泼的时候。
大局部公司会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做完明年的年度招聘方案,在春节前就会放出一局部年后需要的岗位。
所以对于在职的人来讲,如果有跳槽的意向,可以在春节前后一周开始关注工作时机,并在三月份完成跳槽,年初跳槽还有一个好处,大局部部门的人力预算还比拟充分,有时机要到比平时更多的工资。
02、工作时长
一份工作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好做满3-5年再考虑跳槽,如果有特殊原因最好也要干满一年。
在简历上连续出现两份缺乏一年的工作经历,会让HR觉得你很不稳定。
在面试的时候也不好解释。
半年或一年的跳槽也很难在薪资上有所提升。
03、工作掌握情况
在面试时,我们总喜欢问离职原因。
很多人都会讲个人开展,职业开展,更大的平台,想学习更多的东西等等。
但在说的同时,很多人其实对于前公司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部门运作架构并不是非常了解,甚至不知道其他的部门在做什么。
所以在跳槽之前,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把业务学明白了,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独当一面,是不是对自己所在的行业已经有所了解。
工作切记急躁,把能学的该学的都真正掌握之后再选择跳槽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04、人脉积累
再今日头条写文章,讲究一个垂直。
在职场工作也一样,深耕一个行业的人总会受到企业的追捧。
深耕一个行业,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一个行业的了解程度,包括:公司分布、竞争对手的业务、各企业头部产品,行业趋势等等。
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自己所在的行业内不停的积累人脉,通过不同公司的不同岗位来了解各公司情况,以及内推的时机。
四、离职前的考前须知
1、好聚好散
在离职时,最好不要与公司产生太大的纠纷,除非公司违反了劳动法。
如果只是在公司内因为利益而产生的纠纷,在离职时能化解那么化解,至少也要做到不再进一步激化。
路要越走越宽,不能越走越窄。
2、完本钱职工作
离职,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
而这一个月内,虽然已经确定要走,也不要松懈本职工作。
最好是将手上的工程做完,不留烂摊子。
工作交接也要主动,如果有新人入职就尽量多带一带,如果没有那么要与交接人完成工作交接。
这是作为一个职场人的根本素养。
3、好好的辞别
无论在公司工作了多久,毕竟同事一场,在工作的最后一天与其他的同事道别,如果领导对你不错也要记得跟他道谢。
4、法律关系解除
保证自己的社保公积金都已经正常减员,与公司也不要留有其他的法律纠
纷,例如财务方面的。
如果跟公司有保密或竞对协议,那么要在跳槽时注意履行法律义务。
以免产生新的纠纷。
在职场里,跳槽是个技术。
跳的好工资翻倍,跳的不好路越走越窄。
学会跳槽是职业开展的重要一环。
你需要知道的跳槽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