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
神的实践
摘要:中职思政课具备较强的育人功能,教师要在思政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理念,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师也要设定多元化的职业实
践活动,把思政课和职业素养培养融合在一起,构建高效化、理想化的思政课堂,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促进中职生的全
面发展。
基于此,以下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进行了
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匠精神;实践
引言
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职业道德、能力、品质的体现,是每一个中职学生都应
具备的职业精神,成为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是中
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目标,思政课程教师也应重视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课中的融
入渗透,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品质精神和优质服务精神。
一、转变理念,开发新型“工匠精神”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观念陈旧、方法老套、实践
融合性不强。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但有的
中职学校没有顺应时代发展,依然采用陈旧的理念和方式教学。
在这一背景下培
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还会阻碍学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要想
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学校要正视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教
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否符合时代的新要求。
其次,学校要理解工匠精神是什么,
不要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将其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中。
只有突破传统
教育的枷锁,解放学生的思想,才能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才能让学生
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
二、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展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融入离不开实践活动的组织,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在三全育人要求下与其他课程教师建立流畅、和谐的沟通和协作,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组织、规划、实施中。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院校高质量育人的新模式,为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践内容,更加宽阔的实践平台,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和职业岗位,这也是思政课教师融入渗透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之一。
学生在企业参观和实践中能够对岗位工作内容、形式、职业作用价值等有更加准确的认知,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可以进行主动的自我审视,进而促进学生的内化。
另外,企业文化、企业环境、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最为直接的教育,这时有教师在旁的引导和指点会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的学识、涵养、举动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
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需要建立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好”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需要满足如下四个条件:(1)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想信念。
(2)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过强的教学能力。
(3)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严慈相济。
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和聘请工匠大师的方法,对教师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专业能力开展实践教学,以建立一支业务熟练、品德素养高尚的师资队伍,以更好地为中职学校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服务。
四、将工匠精神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中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必须具备的软实力,校园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细腻的,是持续的,是可以烙印在学生骨子里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要实现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课中的有效融入和渗透,就需要扩大工匠精神的传播范围和空间。
比如,在校园广播中播放大国工匠的经典事例;在学校社团文化建设中提倡创新、精益;在校园宣传窗中宣传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等;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教育竞赛或者游
戏……这些都可以作为中职思政教育课程中的案例内容,既贴合学生实际学习生活,又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五、在思政课中科学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在中职思政课教育活动中,思政教师要意识到自身教育职责的重要性,不仅
要讲解思政理论知识,更要渗透工匠精神理念,注重对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教师要在思政课中科学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基于实际发展的角度,调查本校的具
体情况、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思政课研究小组,把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育作
为思政课中的指向之一。
思政教师要设定专门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教育课题,
把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全面融入思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提前设定思政课视频库、案例库、PPT课件、多媒体课件,并且要融入一些鲜活的教育案例,指引中职生
意识到提升自我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更好地配合思政教师的
教育工作,完善职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理念培育内涵。
不同的岗位存在不同的
标准,教师要结合岗位要求、标准,全面分析思政课教育计划,教师要设定长期
规划,融入一些适宜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的教育内容,选择适合中职生发展的
教学方法,给予中职生在实践中接受考验的机会,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校也
要善于为思政课营造优质的制度环境,把工匠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堂活动中,培
养中职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活动的融合,让他们增强职
业意识,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
结束语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崇高的职业精神表现,是一名职业者的可贵品质,是职业
素养的真实体现。
工匠精神决定着学生的职业操守,我国各个行业发展的前途是
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将工匠精神纳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
中职学校只有遵循“德技并重”的原则,积极构建育人的良好环境,才能切
实将工匠精神渗透进学生的内心,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优质的服务,才能引
领学生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黄怀梦.中职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教学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34):8-9.
[2]黄莹.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34):184-185.
[3]郭佳怡,宗伟,郭瑞,杨帆,李莉.工匠精神下中职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研究
[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2021: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