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品种在诸暨引种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梅品种在诸暨引种试验
冯伟;郑锡良;梁森苗;任海英;戚行江;戚来国
【摘要】2008年引进黑晶、晚荠蜜梅、荸荠种、东魁等4个杨梅品种在诸暨试种,试验表明其生长、结果表现良好,且适应性强.于2011年开始陆续结果,黑晶、晚荠蜜梅、荸荠种、东魁等品种在诸暨生长发育正常,物候期大致相同,成熟期荸荠种、晚荠蜜梅最早,分别为6月5日和6月8日,东魁最迟,为6月14日;4个品种果实品质俱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50%~ 13.87%,商品性好,均可作为鲜食品种栽培,并适宜在诸暨丘陵山地推广种植.
【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56)002
【总页数】3页(P199-201)
【关键词】杨梅;品种;引种;栽培
【作者】冯伟;郑锡良;梁森苗;任海英;戚行江;戚来国
【作者单位】诸暨市大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浙江诸暨311800;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诸暨市联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诸暨311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7.6
杨梅(Myrica rubra)是我国南方最具特色的果树,其果实甜酸适口,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又是重要的观赏树种和生态树种。
因其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杨梅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果业发展的热点树种。
目前浙江省杨梅栽培面积
73 000 hm2,是浙江省仅次于柑橘的第2大果树种类,也是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1_2]。
水果产业是诸暨农业主导产业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休闲观光农业兴起,近年来各地纷纷发展杨梅生产。
2008年引入黑晶、晚荠蜜梅、荸荠种、东魁等4个杨梅品种在诸暨王家井镇中俞村试种,并对其植物学特征及农艺性状进行观察,以期为诸暨发展杨梅产业提供参考,现将4个杨梅品种在诸暨的试种结果总结如下。
1.1 品种及试验地概况
2008年4月引入杨梅品种黑晶、晚荠蜜梅、荸荠种和东魁。
试验地位于诸暨市东南部,设在王家井镇新壁水库诸暨市联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杨梅生产基地,地理坐标为119°53'_120°32'E,29°21'_29° 59'N,境内为丘陵山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较多,光照充足。
2008_2013
年间平均气温为17.3℃,年降水量1 482.3 mm,年降水日数158.3 d,相对湿度74.1%,年日照1 866.3 h,年无霜期261 d。
杨梅基地坡向西南面,坡度25°~30°,土壤为红黄砂性壤土,2014年土壤检测结果为土层0~20 cm,pH值4.6,有机质含量为9.3 g·kg_1,全氮为0.56 g·kg_1,有效磷12.8 mg·kg_1,速效钾23.0 mg·kg_1,境内有竹林、松树林、香榧等植物。
1.2 栽植方法
2008年4月采用密植栽培方法,种植密度:黑晶株行距3 m×3.5 m,晚荠蜜梅
株行距3.5 m×4 m,荸荠种株行距3.5 m×4 m,东魁株行距4 m×4 m。
果树管理一般,植株任其自然生长。
1.3 物候期观察
每年观察记录品种的物候期,记录数据项目包括株高、冠径、不同季节新梢抽生时期、叶芽萌动期、叶片大小、开花期、结果期及成熟期等。
1.4 果实取样及品质测定方法
果实成熟期,对各品种果实进行随机采样,并于室内测定纵径、横径、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总酸等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日本
Atago产的PR-101a便携式数显糖度仪测定,每品种取25个果实的平均值,总
糖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酸采用NaOH滴定法测定。
1.5 单株产量计算方法
以每品种选择5株结果性状相近的树进行分批分次采收成熟果称重统计株产。
2.1 物候期与植物学特征
经过几年观察可知,黑晶、晚荠蜜梅、荸荠种、东魁等品种在诸暨均生长发育正常,物候期大致相同,1年抽梢3次,以春、夏梢结果为主。
3月中下旬叶芽萌动,4
月上旬发芽,4月上中旬春梢开始生长,抽长期在4月8日至5月18日,7月上中旬抽发夏梢,抽长期在7月8日至8月15日,8月中旬抽发秋梢,抽长期在8月10日至10月10日,开花期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开花,花期约30 d左右。
初花期晚荠蜜梅与荸荠种相近,较黑晶、东魁早3~7 d;成熟期差异明显,最早
为荸荠种,6月5日成熟,最迟为东魁,6月14日成熟。
按成熟期早晚依次排列
分别为荸荠种、晚荠蜜梅、黑晶和东魁(表1)。
从调查结果看出,不同品种的树势具有明显差异。
黑晶树势较弱,平均树高2.47 m,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枝条稀疏,且枝梢较粗。
荸荠种树势中庸,晚荠蜜梅与东魁树势强,抽枝旺,枝叶茂盛。
黑晶树冠较小,东西径×南北径为2.35 m× 2.05 m,较其他品种矮小,且叶片较大,叶长8.51 cm,叶宽2.56 cm,较荸荠
种与晚荠蜜梅大,略小于东魁。
几个品种的植物学特征与其原产地相似,适应性好。
2.2 果实品质性状
由表2可知,品种间果实大小差异较大,东魁果实最大,荸荠种最小。
黑晶果核
略大,果核重1.14 g,相比可食率较低,为91.75%,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3.87%,其他品种可食率在93.23%~93.72%。
黑晶与晚荠蜜梅果面光亮美观,果实圆正,商品性极佳,肉质细软,汁液多,甜酸适口,风味浓。
2.3 产量
由表3可知,黑晶结果较早,种植后第4年开始结果,株产量1.42 kg,较其他品种结果提早1~2年;东魁结果较迟,种植后第6年开始结果;晚荠蜜梅、荸荠种结果性好,株产重分别为25.82和30.28 kg。
黑晶幼年树徒长枝少,花芽形成早,其产量优势主要表现在结果初期。
与荸荠种等品种相比,表现出良好的早果性。
黑晶适于密植栽培,按2014年调查数据测算667 m2产量可达1 700 kg。
东魁树
势强,生长过旺,幼年树徒长枝较多,不宜形成花芽,需加强控梢与修剪等技术管理。
引进的4个杨梅品种经过几年的种植试验,生长、结果、品质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品种间果实性状特征与原产地表现相似[1,3_8]。
但果实普遍偏小,可能
与诸暨的气候条件有关。
黑晶种植后第4年开始陆续结果,晚荠蜜梅、荸荠种杨
梅种植后第5年开始结果,且结果性好。
东魁表现徒长枝多,花芽不宜形成,几
个品种果实风味俱佳,均可作为鲜食品种栽培,并适宜诸暨丘陵山地推广种植。
但在相同栽培管理下,由于品种特性不同,与其原产地表现有差异,需进一步对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达到品种特性与优良性状的发挥。
黑晶树势中庸,徒长枝少,花芽形成早,需加强肥水管理,一般3年生树就有少量结果,并适于密
植栽培;东魁生长势旺,肥水管理应按“前促后控”原则,3~4年生树应以枝梢
调控与修剪等技术控制树势,促进花芽形成,提早结果。
【相关文献】
[1]郑锡良,谢小波,求盈盈,等.黑晶杨梅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浙江农业科学,2010(3):494_496.
[2]梁森苗,戚行江,郑锡良,等.无公害杨梅的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4,33(4):36_38.
[3]王涛,谢小波,戚行江,等.乌梅类杨梅大果型新品种“黑晶”的选育[J].中国南方果树,2008,37(1):29_30.
[4]戚行江,梁森苗,郑锡良,等.优质晚熟杨梅新品种‘晚荠蜜梅’[J].园艺学报,2004,
31(1):136.
[5]卢义华.东魁杨梅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2(10):27_29.
[6]吴振旺,唐征,熊自力.荸荠种杨梅生长结果习性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00,29(5):37.
[7]李国华,钟进良,黄鑫文,等.东魁杨梅引种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2004,33(5):60. [8]梁森苗,戚行江,郑锡良,等.杨梅生理生态的适应性[J].浙江农业科学,2005(4):329_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