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花》教案九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色花》教案九篇
《七色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宣纸吸水性强的特点,掌握染纸的基本方法并进行染纸活动。

2、能根据不同的纸形和染纸方法染出"七色花。

3、在染纸活动中,感受染纸艺术的美妙。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调色盘、各种水粉颜色、裁好的宣纸若干、抽纸一盒
2、印染示范画、花园背景图一幅、磁性板一块
3、幼儿穿好绘画服
4、歌曲《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结合课件与背景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看课件问:这些花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探索印染画的制作过程。

1、教师出示"七色花"花园范例,引导幼儿了解"七色花"用宣纸制作的,老师介绍宣纸特点。

2、引导幼儿观察,小组讨论:"七色花"是怎么做出来的?
3、请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制作"七色花"的方法。

4、交流自己的制作过程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指导。

三、教师演示印染的基本方法:(折叠-染色-打开-晾干)1、先把花形纸对折,然后再对折,将折好的纸的各部分分别蘸在染料中,先泡尖角,时间不能太长,拿在手上倒立,等颜色稍渗透,再染其他地方。

2、教师讲解染纸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幼儿动手操作,共同装扮一个大花园。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请幼儿将印染好的"七色花"粘贴到花园里。

五、分享交流:你最喜欢哪一朵花?为什么喜欢它?
六、活动延伸:我们把这个漂亮的大花园,贴到教师里,把我们的教室装扮的更加美丽,好吗?(在音乐"春天在哪里"伴奏下,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艺术教肓是实施美肓的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

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小百科: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

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

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

《七色花》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地回答课后习题第1、2题,所提出的4个问题。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

4、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德。

二、课时安排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 决全文生字读音及词语意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课文1、2自然段,会回答课后习题1的两个问题。

(3) 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二) 教学过程
(1)听歌曲,谈话揭题。

板书课题:七色花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思考:A、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B、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学课文
要求:A、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思,并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B、带着课后1、2两题的4个问题在读课文,思考并试着划出有关句子。

C、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检查部分自学情况。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B、讨论没弄懂的词语意思。

C、指名回答习题1的两个问题。

(5)学习1、2自然段。

A、齐读第1自然段。

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B、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C、1、2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6)指导有感情朗读1、2自然段。

(7)作业。

A、给下列带点字注上拼音。

(ní) (sī) (suì) (jiāng)
珍妮撕下打碎冻僵
B、用一句话写出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11自然段,会正确回答习题2两个问题。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正确朗读3-11自然段。

(3)感受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一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质。

(二)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新课。

(2) 提问找出重点段。

1)珍妮用七色花的7片花瓣帮她做了7件事。

2)你认为哪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为什么?
(3) 学习10、11自然段。

1)找出写最后一片花瓣的有关段落。

2) 轻声读。

思考并讨论:这部分内容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读第10自然段。

想象,当时珍妮会怎么想。

4)小男孩站起来,高兴地跑啊跳啊。

这时,为什么珍妮心里充满快乐?
5)用“珍妮碰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时,就撕下一片花瓣帮她做了什么事”的格式说说这部分主要内容。

6)朗读。

(4) 总结学法。

分5步:
1)找(找相应段落)
2)读(读有关内容)
3)思(思考几个问题)
4)概括(概括主要内容)
5)朗读
(5) 用同样的方法自学3~9自然段。

(6) 讨论交流。

(7) 3~7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两个字概括。

板书:用花
看板书回答习题2的两个问题。

(8) 总结全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谈读后感。

3)质疑。

4)如果你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会用它帮你做哪些事?
(9) 作业,复述课文。

《七色花》教案篇3
一、教材说明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外国童话故事。

讲的是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实现自己的愿望。

表现了珍妮愿意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善良品质。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写珍妮怎样使用七色花的。

在用七色花的时候,其中有六片花瓣实现了自己的许多愿望,第七片花瓣让一个小男孩得到了健康和快乐,做出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珍妮在使用七色花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发人深省。

尤其是当珍妮用完六片
花瓣时,她再三考虑,最后毅然地将第七片花瓣用在了那个小男孩身上,使小男孩得到了健康和快乐。

全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作者以七色花为线索贯穿始终,每一段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将一个可爱善良的小姑娘写得生动感人。

学生读这篇课文,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

语言感情真切,描写生动具体是这篇课文的特色。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练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叙述的顺序;二是使学生从课文中领悟到帮助别人是最愉快的事。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时有一定的速度。

3倍炼课文内容,了解小姑娘珍妮手中的七色花是怎么用掉的。

懂得遇事要多替别人着想。

三、教学建议
1.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把课文的内容大致读懂。

在理解内容时,要把重点放在七色花是怎么一片一片用掉的这个问题上。

前六次主要是珍妮用七色花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在这六次使用七色花的过程中,小珍妮有
过快乐也有过烦恼。

在使用第七片花瓣时,她慎重了,珍惜最后一次愿望的实现,最后把花瓣用在了那个小男孩身上,使小男孩得到了健康,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时,在上下文的联系中,认识小珍妮的可爱。

不能因为她想得到很多东西,就误认为她是个不好的孩子。

2.加强朗读指导。

课文中有一句话“飞吧,飞吧!我要……”出现的次数较多,但是每次出现情况都不相同。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根据每次出现的具体情况,联系上下文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

前几次七色花满足了珍妮的愿望,她感到很开心,要用轻松的语气读。

当她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七色花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在朗读时,先要读出珍妮心情沉重,认真思考的语气,最后要表现出珍妮帮助了别人后那种愉快的心情。

3.引导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读完这篇课文后,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自己提出问题。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启发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4.学完课文,让学生展开讨论: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样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遇事首先应该为别人着想。

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周围有什么人,需要怎样的帮助,举出具体的实例,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做。

读写例话
《七色花》教案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1个。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应该做有意义的事。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提问导入。

1、以课文故事导入。

同学们,珍妮走迷路了,这该怎么办呢?
2、指名说说。

3、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珍妮,她是怎样做的,好吗?
4、板书课题:《七色花》(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指名说说。

2、初读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当小老师接读。

妮、橙、撕、谣、碎、旋、哎、塞、凳、跛、康
(3)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摔碎、旋风、哎哟、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珍妮是这样得到“七色花”的?她实现了这样的愿望?指名分段接读1——5自然段,并指名评价。

①指名说说。

②齐读1——5自然段。

(3)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6——10自然段,讨论:珍妮用七色花实现了几个愿望?分别是什么愿望?
②指明说说。

③喜欢6——10自然段的同学起来读。

(4)想知道珍妮最后一个愿望做了什么吗?
①想知道的同学起立读11——18自然段。

②指名说说。

③讨论说说:珍妮做的哪件事是有意义的?为什么?
④齐读11——18自然段。

4、朗读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指名说说: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七色花做有意义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谣、撕、架、碎、戏、便、健、康”8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七色花》。

2、出示11个生字,学生认读。

(开火车)
妮、橙、撕、谣、碎、旋、哎、塞、凳、跛、康
3、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摔碎、旋风、哎哟、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谣、撕、架、碎、戏、便、健、康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__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歌谣、随便、仔细、健康、东张西望、()
__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__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__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后记:
《七色花》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助人为乐的人。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七色花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珍妮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理解珍妮用掉第七片花瓣最有意义,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阅读要求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

2、按阅读提示的要求回答问题。

三、自学汇报
1、指名分小节朗读,汇报朗读情况。

2、汇报自学的词句。

3、说一说__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从这篇课文中都体会到了什么?
5、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质疑。

四、全班交流,精读解疑
1、练读小姑娘使用七色花的经过,分析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

2、分段朗读课文,说说说珍妮的每片花瓣都是如何使用的?体会小姑娘的心理变化。

3、你认为珍妮是个怎样的人?注意读一读珍妮所想、所说的话,仔细分析,认真思考,要把你的观点和看法讲清楚。

五、想象拓展
1、要是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用?
2、把你的想象写下来,注意写完后读一读,把语句写通顺。

《七色花》教案篇6
〖教材特点分析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

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全文紧紧围绕“神奇的七色花”从“得花”到“用花”,层次分明。

珍妮用七色花瓣做的7件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先到后一件一件有详有略地写,条理清晰。

语言重复较多。

除了第6件事略写外,其他几件事基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她怎么做、结果怎样的方法叙述,写法相似。

因此,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

2.根据童话的特点,应加强朗读练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感悟蕴含的思想内容。

〖学生特点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童话充满兴趣,且想像丰富,估计对课文《七色花》较为喜爱。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好课后习题的三个句子。

3.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进入童话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培养乐意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入情入境
1.板书课题《七色花》读题。

2.同学们你们见过七色花吗?你们猜猜七色花在你的印象
中会是什么样的?
生1:我猜是七种不同颜色构成的一朵花。

生2:我想这七色花具有神奇的魔力。

生3:我想这七种颜色构成的一朵花一定很美而且花蕊也许也还是各种不同色彩的,美极了。

3.大家都想知道七色花是什么样子,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珍妮手中的七色花是怎样的,它又为珍妮带来了什么呢?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在读懂的地方做简单批注,在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师巡视。

3.检查预习中生字词,出示部分字词,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着重指导以下生词:
招牌舔陌生合拢羡慕小心翼翼
(三)细读体味,了解大意
(导语:这真是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每撕一片花瓣,就能实现一个愿望,你觉得哪个情节最有趣,你就选读那一段读。

)指名分段朗读,知道文中讲了七色花的什么事?
生A:课文讲珍妮得到了七色花,她分别用它来做了七件事。

生B:课文讲珍妮去买面包圈回家时不小心被狗吃了,这时她意外得到七色花,她每次都用一片花瓣来实现自己的心愿。

(四)合作探究,比较发现
(导语:同学们,经你们这么一读,老师觉得七色花更美了,也更神奇了,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从用第一片花瓣到用第七片花瓣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的,有哪些不同的。


1.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后,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请你再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内容用“?n”画下来;有疑惑的句子用“―”画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受,解决问题。

以下句子要重点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这最后一片,要它做什么事,得好好想一想。

(这句话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时的想法。

“得好好想一想”,说明她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义及作用不大,因此,对最后一片花瓣显得格外的珍惜,她要让最后一片花瓣充分发挥作用,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2)珍妮想买巧克力糖,买蛋卷……可是吃过就没有了;买三轮小车,买电影票……不,等一等,让我再想想看。

(这句话写出了当剩下最后一片花瓣时,珍妮复杂的心理活动。

在她脑中闪过了不少念头,然而又被她一一否决了,因为她发现如果买吃的,“吃过就没有了”;买玩的,玩一段时间就腻了;看电影,看过就完了……“让我再想想”,说明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帮助……)
3.生自由讨论完成,畅所欲言。

生A:珍妮用七色花来回家,到北极去,补花瓶、买玩具等,我认为她这七件事中许多都白用了,她最有意义的是最后一朵,为小弟弟治好了脚,帮助别人。

生B:我觉得珍妮用七色花来合拢了打碎的花瓶这样做不好,因为这是欺骗妈妈,不诚实。

我认为她最后用七色花来救助小弟弟才做得对,这样让小弟弟也能快乐地生活学习。

生C:老师,我也认为她最后一朵用得对,这样既帮助了小弟弟,也让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使自己得到快乐,这正是助人为快乐之本,如果我能有一朵就好了。

4.总结升华,巧妙引导
(1)师:大家都说得真好,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说:把你认为珍妮做得不对的或者你十分欣赏珍妮的地方都拿来说一说,并讨论一下你如果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做?
(2)生再次讨论、交流。

(3)指名发言,说说如果你有七色花你会怎么做。

生A:老师,我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我要让那些在农村受冻受饿的人们都过上幸福生活。

生B:我假如有一朵七色花我会让那些上不了学的孩子们重新走进校园。

生C:我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我会让世界上所有战争消失,到处都充满和平,人们安居乐业。

生D:我如果有七色花我要利用它们为我的祖国做七件大事,让祖国富强起来。

生E:如果我有七色花我会让所有病人康复,减轻他们痛苦。

师:说得真棒,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A:我认为七色花应该是大家的,所做的事也应该是为了人民。

生B:我觉得七色花应该用在帮助人们,就像珍妮最后用七色花帮助了小弟弟那样。

生C:我认为七色花既然这么宝贵就不应该随便花掉而应当将它用在最有意义,最能帮助别人地方,助人为快乐之本。

(五)想像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

(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找好朋友说……
1.找朋友。

2.交流:刚才,从你的好朋友那里你听到了什么?
3.小结:其实,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七色花就在你的心中。

《七色花》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表现不同情境下人物的语言。

2.体验帮助别人的居心快乐。

活动准备:
一朵自制的七色花(每片花瓣均可拆卸),头饰,挂图。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七色花。

1.出示珍妮的“七色花”,请幼儿数一数小姑娘珍妮的这朵花有几个花瓣,各是什么颜色。

2.如果每个花瓣都能帮助珍妮实现一个愿望,那么这朵七色花能实现几个愿望?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2.结合幼儿活动材料的阅读,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重点引发讨论:珍妮哪一片花瓣用得最好,为什么?
想象拥有七色花。

1.再次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如果自己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3.请幼儿学习使用珍妮的“飞哟,飞哟,小花瓣,请你……”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教学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并用它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

这个故事内容比较
长,在一开始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完整欣赏故事,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接下来的提问中让我惊讶的是,虽然故事内容很长,但幼儿对故事中的细节掌握很好,甚至是珍妮每一次飞出去是什么颜色的花瓣都能完整的说出来,看来幼儿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

活动中,我通过引导、讨论,幼儿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个花瓣做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帮助小男孩健康起来,大家都喜欢这个可爱善良的小姑娘。

在充分掌握故事内容之后,我就让孩子们来说说:“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活动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争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与别人分享。

有的说:“我想送给妈妈一件漂亮的衣服。

”“我想让世界上所有看不见东西的小朋友,让他们眼睛都好起来。

”“我想给地震的小朋友变出漂亮的新房子,这样他们又有新家了。

”......这一次对于我来说又再是一次惊讶,但更多的还是一份感动,孩子们真的是长大了,在许多时候只要教师的适当启发,他们为别人着想的可能会比我们想到的更多。

《七色花》教案篇8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助人为乐的人。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七色花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珍妮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理解珍妮用掉第七片花瓣最有意义,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阅读要求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

2、按阅读提示的要求回答问题。

三、自学汇报
1、指名分小节朗读,汇报朗读情况。

2、汇报自学的词句。

3、说一说__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从这篇课文中都体会到了什么?
5、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质疑。

四、全班交流,精读解疑
1、练读小姑娘使用七色花的经过,分析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

2、分段朗读课文,说说说珍妮的每片花瓣都是如何使用的?体会小姑娘的心理变化。

3、你认为珍妮是个怎样的人?注意读一读珍妮所想、所说的话,仔细分析,认真思考,要把你的观点和看法讲清楚。

五、课堂小结
六、想象拓展
1、要是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用?
2、把你的想象写下来,注意写完后读一读,把语句写通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