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选择题
1.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后,“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进行科学考察,登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大步。
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下列哪件事是可以真实发生的?()
A.水装在漏斗中,漏斗下端会滴水不漏
B.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C.轻易地举起500千克的重物
D.飞船向下匀速直线运动至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推力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听长笛和箫吹奏同一首乐曲,能够区分是两种不同乐器,这是靠辨别声音的音色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
C.声音在不同得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D.考试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3.下列对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形成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卵巢和子宫
B.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C.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D.身材高大是男性最重要的第一性征
4.如图所示,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 对物体做了40J的功,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40J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20N
C.物体动能可能增加D.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5.当地球运动至如图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A.冬至日B.夏至日C.秋分日D.春分日
6.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
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A.凸透镜、凹透镜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D.都是凹透镜
7.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
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检测仪
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
8.很早以前,我国先民就掌握了养蚕技术,下列家蚕的发育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③①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9.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三棱镜可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一场国际体育比赛在美国某地下午2时举行时,我们却要在半夜里起来观看这场比赛的电视直播。
造成中、美两地昼夜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轴是倾斜的
C.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D.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11.盲人阅读盲文靠的是()
A.嗅觉B.听觉
C.视觉D.触觉
12.小科最近在网上进行了虚拟种植活动,他发现一棵果树要结出果实需要经历的过程是()
①萌发形成花粉管②花粉传到雌蕊柱头
③精子和卵细胞结合④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13.2020年4月8日我国一些地区观察到了“超级粉红月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粉红月亮”是因为月球的大气层反射粉色的光B.月球表面的暗区是平原和盆地
C.“超级月亮”大是由于当天月球体积变大了D.当天绍兴柯桥地区昼夜等长
14.人类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
A.子宫B.阴道C.输卵管D.卵巢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B.月球表面有平原、高山、山脉
C.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D.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
16.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不利影响。
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A.无线电通讯受干扰B.地磁场发生磁暴
C.月相周期性变化D.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17.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质量不同的两个木块M、N,N的质量较小。
按照如图两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推力F1、F2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种方式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F2B.F1<F2
C.p1>p2D.p1=p2
18.小科给菜刀的刀背加了一块如图所示的塑料块,在切硬质食物时不易磨破手。
塑料块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增大刀背与手的受力面积,从而()
A.减小对手的压强B.增大对手的压强C.减小对手的压力D.增大对手的压力19.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利用钢尺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
B.乙实验:不断抽气时,听到的钟声逐渐变小,声源振幅不断变小
C.丙实验: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频率的关系
D.丁实验:土电话通话说明气体传声效果比固体好
20.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图中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
二、填空题
21.如图是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向水中的情形,其中反射角是_____(填数字);游泳池里的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了_____引起的。
22.小麦是我国北方常见农作物,图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土壤的贫瘠与肥沃不会影响小麦种子的萌发,因为小麦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________。
(2)由图可知,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_。
23.读昼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丁两地中,正值白天的是_____;丙应该正值_____(填“日落”或“日出”)。
(2)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便产生了_____(填“昼夜交替”或“昼夜”)现象。
(3)此时,北半球为_____季。
(4)据图Ⅱ,要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_____(选填“冬至”、“夏至”)的楼影来计算。
24.图甲是传统激光斜射式光电鼠标简化光路,这种鼠标在紧贴其底部的反射面 1 上反射时,反射光线能被感应器接收到,鼠标能正常工作,但在距离稍远的反射面 2 上就会失灵。
图乙是一种采用“针光技术”的光电鼠标简化光路(为方便读图,与反射面垂直的两条光线特意略错开),这种鼠标光在反射面 1 和反射面 2 上反射时都能正常工作。
(1)图甲中,光线经反射面 2 反射时,鼠标会失灵,原因是________。
(2)图乙中,反射面上的光线入射角是________度。
25.如图是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开启的一辆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出行坚持绿色低碳共享出行的服务理念。
(1)手机扫描成功后,会发出“滴”的提示音。
人接收到这一声音刺激后在________处形成听觉。
(2)共享单车的哪个结构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的:________。
(写出一点)
26.如图所示的遥控爬墙车可以在墙面、玻璃等垂直或水平平面上运动。
当爬墙车静止在竖直的墙面上时,其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爬墙车在竖直墙面上匀速转弯时,它是否受平衡力?________。
(选填是或否)
27.太阳是一个炽热的________态球体,其表面的黑色斑点叫做________。
28.不同的动物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例如蝙蝠可以通过________来定位(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响尾蛇通过________来感知猎物的方位(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9.按要求作图:
(1)图中的米袋和粗糙的输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米袋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甲所示,同学将一硬币放在不透明陶瓷杯的底部,眼睛移到A处刚好看不见硬币。
将平面镜放在杯边适当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眼睛在A处从平面镜中看到了硬币的像,这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在乙图中画出同学从平面镜中看到硬币像的光路图。
30.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如图甲所示;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体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
则:
(1)物体在第4秒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
(2)第10秒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
(3)物体第16秒末撤去力F,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________
三、探究题
31.科学研究表明:电脑显示器、手机等数码产品会发出大量蓝光。
长时间的蓝光
(390nm~760nm)照射会诱发致盲眼病。
其中又以波长为415~455nm之间的高能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最大。
(1)根据图甲所示,有害短波蓝光不同于A、B波蓝光的是它能依次穿过________,从而导致视网膜细胞衰亡。
(2)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色带。
据此,选取了一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实验,请画出蓝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大致图像。
_______
(3)并不是所有的蓝光都是有害的,其中有部分蓝光有调节生物节律的作用。
下图是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32.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妍和小柯-起设计了如下实验:在A、B、C、D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棉花,再在棉花上各放大小相近的30粒菜豆种子,然后将4组种子放在不同条件下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装置A B C D
场所日光下黑暗中日光下黑暗中
温度25℃25℃25℃25℃
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含适量水分)潮湿(含适量水分)干燥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272800
(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3)关于种子萌发的营养来源,小间认为:“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容易发芽,”小妍认为:“不管是在肥沃的土壤还是在贫瘠的土地中,种子都容易发芽。
”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们利用60颗菜豆种子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在铺有棉花的培养血中分别放入30颗大小相近的菜豆种子;
步骤二:在适宜温度下,定期给A培养血中的种子浇适量的土壤浸出液(含植物所需的营养),给B培养皿中的种子浇等量的蒸馏水。
根据你所学习的知识,预测A、B培养血中的种子的萌发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柯和小妍分别设计了甲,乙两个方案(如图所示)。
(1)同学们一致认为小妍的方案更好。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使卡片在图乙位置失去平衡,可以用_________方法来实现(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3)用小妍的方案进行实验时,有同学发现两细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丙),卡片也能静止,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两边钩码数量不同时(如图丁),小卡片也能静止,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4)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不匹配时,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________。
A.否定相应的理论 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D.认真分析,寻找原因
34.小妍在做“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分析:(1)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为了改变金属盒及橡皮膜的朝向,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没有发生改变,可能是因为压强计
________。
(3)没有把金属盒浸没在水中,却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高低不同,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罐头瓶,编号1-4,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入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
②将1-4号瓶做了如表所示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
编号处理方法实验现象
1不做处理盖上瓶盖放入25℃的培养箱中不萌发
2不做处理盖上瓶盖放入 5℃的培养箱中不萌发
3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
润
盖上瓶盖放入 5℃的培养箱中不萌发
4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
润
盖上瓶盖放入25℃的培养箱中萌发
请回答:
(1)1号瓶与_____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比较分析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1号瓶和2号瓶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______________。
(4)4号瓶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原因是_______。
36.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种子的数量(粒)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A3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20℃
B3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或纱布20℃
C3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10℃
D3培养皿中的种子被水淹没20℃
(1)用培养皿A 与C 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____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本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4)如果选择上表中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结果种子未能萌发,对此应从什么方面寻找原因?________
(5)如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培养皿相同的环境中?________ (6)若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请你帮助完成下面的实验。
第一步:配制营养液
第二步,取两个烧杯编号E 、F 之后,各垫上纱布,再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
第三步:定期往E 烧杯中滴加营养液,往F 烧杯滴加________,并将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
第四步,几天后观察萌发情况
对于种子萌发的情况,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_。
(7)种子萌发生长出的茎和叶,是由胚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 .在月球上,物体仍然受到月球引力,所以,漏斗中的水会不断滴下,故A 不符合题意;
B .在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气层,太阳光不会发生散射,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可以到达月球表面而发生混合,所以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黑色的,故B 不符合题意;
C .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所以500kg 的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
1=500kg 10N/kg 833.3N 6
G mg =⨯⨯≈ 即在月球上举起500千克的重物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故C 不符合题意;
D .由平衡条件知道,飞船向下匀速直线运动至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受到的月球的引力和竖直向上的推力,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2.A
解析:A
【详解】
A .我们能听出不同的乐器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辨别的,故A 正确;
B.“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故B错误;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故C错误;
D.考试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3.B
解析:B
【分析】
青春期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性器官的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据此解答。
【详解】
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A错误;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性器官的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C错误;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属于第一性征,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4.C
解析:C
【详解】
A.物体在重力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的功为0,故A错;
B.由于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不一定匀速直线运动,故摩擦力与推力不一定是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无法判断,故B错;
C.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因此物体动能可能增加,故C正确;
D.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力做功。
物体受摩擦力和推力,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地球运动至如图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结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
6.B
【详解】
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而看书时不戴,说明他的眼睛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小强的奶奶平时不戴而看书时要戴,说明她的眼睛是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
故选项B符合题意。
7.C
解析:C
【分析】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详解】
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在纺织车间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昆虫的发育可以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
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四个时期。
发育的正确顺序是②④③①。
故选:A。
【点睛】
理解和掌握昆虫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
9.C
解析:C
【解析】
图甲中,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能发散光,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错误。
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证明太阳光是复色光,故C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10.C
【详解】
造成中、美两地昼夜不同的原因是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这样就形成了昼夜现象,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故选C。
11.D
解析:D
【分析】
盲人不会产生视觉,但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神经冲动传到语言中枢,例如听觉、触觉等。
【详解】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阻挡紫外线对内部组织的损伤。
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
所以盲人用手“阅读”盲文时是依靠皮肤中的触压觉感受器,D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人的感觉。
12.D
解析:D
【分析】
本题考查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要想形成果实与种子必须进行的两个过程是:传粉与受精。
【详解】
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
所以一棵果树要结出好吃的果子需要经历的过程是:开花→传粉→受精→果实成熟,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对开花和结果的过程的基础性考查。
属于基础题。
13.B
解析:B
【详解】
A、月球表面并没有大气层,A不符合题意。
B、月球表面有阴暗和明亮的地区,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氏陷地带,B符合题意。
C、"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甶于近,视觉效果变大,但月球的体积没有变,C不符合题意。
D、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春分日,当日昼夜等长,2020年4月8日位于春分和夏至日
之间,当天绍兴地区应该是昼长于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C
解析:C
【分析】
(1)卵巢,它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
(2)受精作用是在输卵管中完成的。
(3)胎儿依靠脐带及胎盘来获得营养和氧气及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
【详解】
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通过胎盘交换的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所以,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C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掌握胚胎的发育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15.A
解析:A
【详解】
A、月球是不发光的天体,只能反射太阳的光线,故A错误;
B、月球地表的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山、山脉等,故B正确;
C、太阳是一个可以自行发光的恒星,其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故C正确;
D、太阳活动主要有太阳黑子、日珥、耀斑,而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6.C
解析:C
【分析】
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
例如,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
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详解】
A.太阳活动时产生的带电离子,可以破坏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从而使无线电通讯受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活动时发射出大量的高能粒子流与X射线,并引起地球磁暴现象,会干扰地球磁
场,从而使地磁场发生磁暴,故B不符合题意;
C.月相周期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引起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故C符合题意;D.太阳活动发射出大量的高能粒子流与X射线,可以破坏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使大气发生异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B
解析:B
【详解】
左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 M,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 M+G N,因此图中木块对
地面的压力更大。
物体M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相同,由
F
p
S
知道,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
强更大,即p1<p2;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因为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力更大,所以图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大,即f1<f2。
因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等于推力,因此图中推力更大,即
F1<F2。
故选B。
18.A
解析:A
【分析】
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分析。
【详解】
塑料块不能改变刀背对手的压力大小,但是可以增大刀背与手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手受到的压强,不易磨破手,故选A。
19.A
解析:A
【详解】
A.甲实验: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第一次伸出桌面的长度大些,第二次伸长桌面的长度小些,注意观察钢尺的振动频率大小与音调高低之间的关系,故A正确;
B.乙实验:不断抽气时,听到的钟声逐渐变小,这是因为传声介质越来越少;声源是闹钟,它的铃声由发条驱动,因此振幅几乎保持不变,故B错误;
C.丙实验:用大力敲击鼓面时,纸屑跳动的高;用小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低,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幅度的关系,故C错误;
D.丁实验:“土电话”的传声介质是细线而不是空气,因此说明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故D错误。
故选A。
20.B
解析:B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