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经院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把圣灵理解为创造的生命或生命力,这样才能把 上帝理解为三位一体。理性和启示都是真理的来 源,具有同等的权威,因而是不能互相矛盾的。 爱留根纳重申了教父哲学的命题“真哲学就是真 宗教,真宗教就是真哲学”,但却把强调的重心 移向了哲学和理性。如果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 仰之间出现了矛盾,我们就应当服从理性。“即 使权威产生自真正的理性,但反过来说,真正的 理性却从不产生自权威。因此,一切权威,只要 它没有被理性确证,就是相当软弱的,真正的理 性依靠其内在的威力不需要任何权威的支持”。
• 中世纪哲学就不同了。当他们思考这个问题时, 恰恰缺少具体的内容。这就使他们陷入了空洞抽 象的争论而不能自拔。再次,由于宗教上的原因, 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了学者们有可能思 考和讨论的主要问题,正是在这个狭小的领域里, 哲学顽强地表现着它的存在和生命力。最后,解 决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调和理性与信 仰的根本途经,哲学家们试图从哲学上逻辑地思 辨地证明上帝的存在。
• (四)人的获救 • 在爱留根纳关于存在的学说中,人是一种特殊的 存在。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上帝在 创造人的同时,把一切事物的观念也置放在人的 心中。因此,人自身就是一个小世界。人由于犯 罪而失去了自己的存在,成为不存在,但人也可 以通过恢复先前的状态而重获存在。所谓天堂和 地狱,都不是具体的地点,都只不过是人的心灵 状态罢了。地狱是因犯罪而感到的痛苦,而天堂 则是因德行而感到的幸福。由此出发,爱留根纳 又重复了奥里根的观点:一切存在都是不死的, 最终都将回归到创造者上帝那里,甚至魔鬼也可 以得救,只不过时间上稍迟一些而已。恩格斯在 谈到爱留根纳的哲学思想时说道:“他的学说在 当时来说是特别大胆的;他否定‘永恒的诅咒’, 甚至对于魔鬼也如此主张,因而十分接近泛神 论”。
• :(1)创造而非被创造的自然,它包括存在和不 存在的一切的原因,指的就是上帝;(2)被创造 又能创造的自然,它是众多的创造的原因,指的 是存在于上帝之中的诸理念,其统一就是逻各斯; (3)被创造而不能创造的自然,它是由于在时间 和空间中产生出来而被认识的,指的是世界上的 万事万物,是上帝理念的表现;(4)不创造又不 被创造的自然,作为一切事物的终极目的,指的 仍是上帝。这样,万物产生自上帝,又复归于上 帝。上帝创造万物,无非是说上帝现存于万物之 中,上帝是一切存在的本质。整个自然在上帝这 里达到了统一。这种思想无疑为后世的泛神论洞 开了门户。
以阿尔伯特和托马斯为代表的多米尼克教派则力主开辟第三条道路既能够顺应时代的新潮流采纳亚里士多德哲学而为教会所用同时又能够维护基督教教义的权威地位或者换句话说开辟一条把新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结合起来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途径
第五章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引言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经过几百年的征战,在昔日罗 马帝国的废墟上,蛮族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又实现了相对的 统一。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 人的皇帝”,史称“查理大帝”。这位雄才大略的蛮族皇 帝以及他的几位继承人深刻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于封建统治 的重要性,开始在全帝国境内鼓励教育、兴办学校、招聘 学者、教授“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 天文和音乐),西欧的文化从此开始缓慢地复苏,后人把 这段历史称之为“加洛林朝文化复兴”。由于基督教会在 当时实际上扮演着文化延续者的角色,学校大都是在教堂 附近或者修道院举办,教师也大多由教士充任,神哲学仍 然是它们最感兴趣的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 展出了基督教的经院哲学。
• (三)存在与不存在 • 爱留根纳的自然包括所有的存在与不存在。为了 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爱留根纳又提出了五种区分 存在与不存在的方式。 • 第一种方式:理性以它为根据,要求一切可以清 晰辨认的或超越感觉的,都可以隶属于存在的范 围,而与此相反,那存在由于本性卓绝,不仅超 于物质即感性之外,而且超于纯思维以及理性之 外,却又表现为不存在。所以,一方面,上帝是 包罗万象的存在;另一方面,就上帝超越理性来 说,他又是不存在。事物就我们能够认识其属性 而言,是存在;就我们对它们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存在毫无所知而言,它们又是不存在。
• 为什么共相与殊相的关系这个似乎与宗教不相 干的逻辑或哲学问题,成了经院哲学的主要问 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而且很难作出完满的 解释。我们以为可能有这样一些原因:首先, 经院哲学利用希腊哲学来进行哲学思考,因而 也就继承了希腊哲学的问题,而一般与个别的 关系问题正是希腊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柏拉 图与亚里士多德之争亦源于此。其次,中世纪 早期当日耳曼民族开始知识活动之时,他们不 得不先来接受形式逻辑的训练,而这种逻辑的 训练不仅仅是工具性的,其自身也构成了研究 的对象。这是因为当希腊人提出这个问题时, 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 第四种方式:只有凭纯思维认识的,才是真正的 存在;相反,那些通过产生、通过物质在时间和 空间中的运动而延伸或收缩从而变化着、凝聚着 或分解着的东西,只能说实际是不存在,这种看 法适用于能够发生、也能够消灭的一切形体。常 住不变的就是存在,变化的就是不存在。而只有 常住不变的才是纯思维的对象,因此纯思维认识 的才是真正的存在。 • 第五种方式: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 的。人犯了罪,从而背弃了上帝,背弃了上帝赋 予自己的形象,丧失了自己的存在,就成为不存 在。但当人被引导恢复了先前的存在状态,就又 恢复了存在。这也就意味着,符合自身理念的就 是存在,不符合理念的就是不存在。
• 所谓“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最初是在 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 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这 些学校是研究神学和哲学的中心,学校的教师和 学者被称为经院学者(经师),故他们的哲学就 被称为经院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说,虽然教父哲 学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实际上 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旧文明,经院哲学才是真正 属于新世界的日耳曼民族的哲学形态。通常我们 可以把经院哲学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 段。早期经院哲学仍然是奥古斯丁和新柏拉图主 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中期是经院哲学的繁荣时 期,亚里士多德逐渐成为哲学的最大权威,晚期 是被看作异端的唯名论盛行的时期,经院哲学式 的理性主义从此一蹶不振。
•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世纪哲学是柏拉图主 义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奇特混合物。从教 父哲学到早期经院哲学,一向是柏拉图主 义的天下,后来经过托马斯· 阿奎那的努力, 亚里士多德才终于成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 最高权威。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不仅为 哲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深邃的思想领域,而 且他的逻辑三段论亦为哲学家们提供了推 理论证的方法。当然,柏拉图主义和奥古 斯丁的思想也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们 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爱留根纳区分存在与不存在的五种方式, 渗透着古希腊哲学的精神。尤其是巴门尼 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显 然对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他 的存在学说又是为他的上帝观服务的。上 帝以及理念是万物的本质、原因和范型, 只有上帝才是真正的存在。但另一方面, 人们又只能通过上帝的创造物来认识上帝, 因而上帝又是不存在。上帝是绝对不可理 解的,甚至上帝也不理解自己。尽管如此, 爱留根纳把存在与不存在视为辩证的统一, 视为一个运动、互相转化的过程,显示了 较高的思辨水平,其中包含着不少合理的 思想。
• 当然,爱留根纳的目的并不在于否定信仰,而在 于使信仰具有理性,使信仰与理性取得一致。但 他推崇理性、推崇思维的精神,在整个基督教哲 学中却是难能可贵的。 • (二)论自然的区分 • 关于自然的区分的思想是爱留根纳全部哲学思想 的核心。在《论自然的区分》一书中,爱留根纳 一开始就对“自然”作出了规定。“自然乃是一 般名称,指的是全体存在的与不存在的”,是 “心灵所能了解的或者超越心灵力量所能及的全 部事物”。显然,这里的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 最广泛的概念。爱留根纳首先区分了四种自然:
• (一)理性与信仰 • 教父哲学虽然在对待理性的态度上有不同 的立场,但在信仰高于理性、理性必须服 从信仰这一点上,教父们却是完全一致的。 在基督教哲学的历史上,爱留根纳第一个 明确地提出信仰应当服从理性。对于哲学 在探求真理方面的作用,他给予了极高的 评价:“为了达到真正的、完善的知识, 最勤奋、最可靠地探求万物的终极原因的 途径就在于希腊人称之为哲学的那门学科 之中”。爱留根纳并不否认圣经和教父们 的权威,但他认为对圣经只能作讽喻的解 释,例如把圣父理解为创造的实体,理解 为一切事物的本质性,把圣子理解为上帝 创造万物所遵从的理智,
• 第二种方式:作为物质世界和每一区分的界限的每一个层 次,连同它的紧接的较低层次,都可以通过令人惊奇的理 解方式,视为存在和非存在。对某一层次的肯定,就是对 另一层次的否定;反过来也是一样。肯定人是有理性的、 有死的、可以看见的创造物,就是否定天使是这样的创造 物;肯定天使是在上帝和事物的原因范围里边的真实的思 维运动,就是否定人具有这样的思维运动。 • 第三种方式:凡是根据在时间和空间里产生出来被形成了 的物质原因本身而被认识的,习惯上被称之为存在;反之, 凡是仍然内含于自然深处,尚未成为被形成的物质,或者 还不在时间和空间里,并且还没有由于某种机会成为可见 的,习惯上被称之为不存在。实现了的原因作为可见的现 实就是存在,隐蔽的、尚未实现的原因则是不存在。但原 因总是要表现为结果的,因而不存在总是要向存在转化的。 正是由这种原因和结果构成了这整个世界的系列。
Hale Waihona Puke • 一、中世纪哲学之父:爱留根纳 • 爱留根纳(Johannes Scotus Eriugena,约 800-877)是“加洛林朝文化复兴”时期最著 名的学者,爱尔兰人,约于843年应皇帝秃头查 理的邀请到巴黎讲学,后被秃头查理任命为宫廷 学校的校长。他通晓希腊文,曾将伪狄奥尼修斯 的著作译成拉丁文,定名为《大法官书》。他的 代表作是《论自然的区分》,此外还有《论神的 预定》等。他建立了中世纪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 系,成为这一时期独具一格的哲学家,被称为 “中世纪哲学之父”。黑格尔认为,这个时期真 正的哲学是从爱留根纳开始的。
• 第一节早期经院哲学I • 从时间上说,经院哲学的第一位重要哲学家无疑是爱留 根纳。他在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建立了欧洲中世纪 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11世纪,一些学者开始把辩证 法引入神学的研究,从而引发了围绕辩证法问题的大争 论。在争论中,安瑟尔谟在信仰支配理性的前提下,肯 定了理性对神学的作用,从而确立了经院哲学的基本立 场。而围绕共相问题的争论也在经院哲学内部形成了唯 实论和唯名论这两大派别。唯实论坚持共相是真正的实 在,是存在于事物之中或事物之先的精神实体,而唯名 论则认为共相不过是名词或者概念,只有个别事物才是 真正的实在。争论必须以理性为手段,争论也促进着理 性的发展。于是,在基督教信仰的框架内,欧洲的理性 主义重新抬头了。
• 由此可见,经院哲学的性质既是柏拉图式的,又 是亚里士多德式的:上帝是最高的超验的实体, 而整个体系则是高度抽象的和形式化的,从而造 就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烦琐的方法论特征。一 般说来,唯实论属于正统派,唯名论则被看作是 异端;唯实论是理性主义的,而唯名论即使不是 反理性主义的,也是非理性主义的。当然,唯名 论之为异端并不是因为它否定上帝的存在,恰恰 相反,它是为了维护对上帝的信仰而反对从理性 上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唯实论将唯名论看作是 “异端”的确是很有远见的,因为它不仅与维护 教权(普遍性)的唯实论对立而维护王权(个别 性)的地位,而且它的盛行亦意味着调和理性与 信仰的工作终于失败了。
• 唯名论与唯识论之争 • 众所周知,经院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 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个问题 的争论,使哲学家们分成了两大派别:一些哲学 家主张普遍的共相是真正的实在,殊相或个别的 东西不过是现象,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个别的 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语词而 已,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前者被称为“唯实 论”(realism),后者被称为“唯名论” (nominalis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