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分析王小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分析王小花
发布时间:2021-09-03T02:19:48.869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5期作者:王小花
[导读] 1.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尽管我国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但仍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及应试教育的弊端。
绵阳外国语学校
摘要:在小学课程中,数学知识和其它知识相比,颇显枯燥乏味和深奥难懂。
如果能让生活实际和其浑然一体,就有利于学生在显性世界中理解深奥的理性知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会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兴趣
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尽管我国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但仍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及应试教育的弊端。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融入于生活实际,可以使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和更加有的放矢,学生也能为了解决自己切身生活问题而兴趣倍增,于不知不觉间理解、掌握、应用数学知识。
在日复一日的成功体验中,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爱上数学。
2.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是课堂新知的传授对象和接受者,所以,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手机、网络对当今小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绝对再也不能低估他们的见识。
我们应像浙江大学教授苏德矿一样,让数学生活与时俱进,富有新意和诗意,将枯燥和寡闻的知识和设计,变得生机勃勃和精彩纷呈,吸引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课,而不是提到数学就是满脸的愁容。
例如,在教给学生怎样找单位“1”时,我通过“女生的?是男生”“女生占男生的?”等,引领学生发现归纳出:单位“1”就是紧挨着分率且在它前面的那种量,至此,学生掌握了方法后,除了个别学生马虎再也没错的了,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高。
3.为学生终身受益而进行生活化教学。
经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学生必然会对生活以及数学有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渴望,体会到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联系之美,体会数学不仅仅是公式的记忆,应试的工具,更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甚至是科学。
为此,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学中要调动各种生活场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亲力亲为,在多元的实践探究中,一天一天地累积受益一生的数学知识。
一个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健康成长,会让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涯和实际生活中受益匪浅。
例如,又一次,有个学生送孩子来上学,曾经兴高采烈地和我说过,老师啊,当年你对切段次数和节数问题的独到讲解,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呢,若不然今天我给闺女讲解时,绝对不会这样通俗易懂的。
我用你当年的法子一讲,闺女立马就会了。
你当时让我们肢体配合,左手臂为棍,右手食指为刀,几个人在某人手臂上依次排队比划切段,其余学生记次数数节数。
大家在欢声笑语中,通过几遍轮流反复练习,发现总结出了段数=次数+1的规律,将非常易错的问题十分浅显的讲透了,所以到现在我还记得。
深刻体会数学不仅仅是公式的记忆,应试的工具,更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甚至是科学。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
1.课堂导入的生活化。
课堂导入就像是前奏,我们会因为一首歌的前奏,而去选择去听或者不听这首歌,同样学生也会受课堂导入的影响。
如果我们能在导入部分加入学生感兴趣或者与他们自身有很大联系的部分时,学生就会充满期待的听你说每一句话。
所以,在课堂导入的部分,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像优秀的作家一样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在这个点上设下伏笔,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一整节课都跟着你一起思考,和你一起去进入下面的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用老王给三个儿子看似公平,实则不均的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老王的偏心,然后再提问学生:在个视频中有没有看到数学的影子呢?让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激励去探究为何会明公暗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设计的生活化。
教师要树立数学生活化的教育意识。
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实践,归朴于生活。
如:学了24小时计时法和小数乘法后,我设计一节活动课,让他们事先分组了解市场食品价格,在活动中安排好时间问题,每个学生都是问题解决小主人,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制定方案,探讨存在问题,提出各自见解。
活动中既增长见识又明白实际生活中面临一些问题,真正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真谛。
3.教学情境生活化。
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能是一知半解,自然就不能学以致用。
但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将数学知识加入到学生喜欢的情景中去,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会大为改观,课堂教学再也不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以致用。
例如,在进行折扣知识的讲解时,我提前几天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跟随爸爸妈妈去商场购物,亲临打折活动现场,实际购买打折商品,记录购买商品原价,促销折扣,实际付款等,初步触摸知识表层和质疑,然后,课堂教学中探究折扣相关知识,为购物活动画上圆满句
号。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很深刻的印象。
总之,数学和我们的生命密不可分,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将自己对生活的正确理解与课本知识结合起來,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静,《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孙平,《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
[3]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丁爱华.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97-97.
[5]胡庆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5):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