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县第五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电灯,学生观察屏上的现象以及灯丝的形状,大家看到什么了?“V”字形的光斑,灯丝的形状也是“V”字形的。但是开口和光斑相反。
作图引导学生分析出小孔成像的原理。
4.给你一个玩具枪和激光器,你能想到什么?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射击用的激光瞄准器。
三、光的传播速度
1.打开手电筒,后排同学立刻能够看到灯光,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对吗?为什么?
7.光与镜面成40°角射在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角等于_________。
【答案】60°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物距沿ABC变化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速度的是_________(选填“AB”或“BC”)段。
2.日食(影子)
当地球、月亮和太阳运动到一条直线上,地球处在月亮的影区时.地球上影区中的人能看到太阳吗?这种现象叫什么?(不能,日食)
3.小孔成像
演示:仍然运用前面的器材,保持电灯不动,用一个大纸板完全遮住圆筒形蛋糕盒底部的进光口.并在纸板上开一个小圆孔。
设问:如果打开电灯,一部分光将穿过小孔射到屏上,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在屏上将看到什么?
1. (1)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度为8848.86_________(填单位);
(2)嫦娥五号首次带着月壤以每秒11.2公里的速度进入气层,该速度为_________m/s。
【答案】(1). m (2).
2.我们经常使用如图甲所示 测温枪进行测温,测温枪是利用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实现测温的,小明用测温枪测出手腕处的温度是36.8℃,若使用图乙所示的液体体温计测量同一温度,请在图乙中画出水银柱的位置_________。
3.分组板演P72第4题,注意保留物理解答题必要格式。
【展示交流】
【精讲点拨】
1.光源是指本身能发光的物体,有些物体看起来闪闪发光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不一定是光源,恒星本身能发光是光源,行星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2.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3.光路图作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不对,光的传播需要时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现象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我们无法察觉。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阅读后请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距离单位。
(2)1光年的含义是什么?光1年通过的距离。
(3)当你看到距你16万光年的一颗恒星时,实际上是这颗恒星多少年前发出的光?16万年前。
【答案】(1). 10 (2).BC
9.图示为凹透镜,O为光心,F为焦点,作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
10.木块的密度为0.5×103kg/m3,蜡块的密度为0.9×103kg/m3,它们的体积相等,若木块质量是20g,则蜡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kg。
【答案】0.036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下列物体: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是③⑤⑥⑦⑧⑨,一定不是光源的是②④⑩,可能是光源的是①,属于人造光源的是⑤⑥⑦,属于天然光源的是③⑧⑨。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光在水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做法:在支架上固定一个薄水槽,其中放置一个白屏来显示光的路径,事先配有四杯浓度不同的糖水,将它们按浓度从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种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层糖水间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内形成了从上到下浓度逐渐变大的不均匀糖水。将一束激光从透明水槽侧面沿白屏表面75°左右的入射角,由最上层溶液斜向下射入非均匀糖水,可见激光路径在非均匀糖水中向下弯曲。
C. 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不变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6.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其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7. 势能包含________势能和________势能两种.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势能,它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势能,它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蚌埠夏天平均气温约为40℃
B.老师正常上课时讲话的声音约70dB
C.正常人脉搏大约为每分钟10次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5m/s
【答案】B
12.把橡皮筋绷在直尺上,用两支铅笔将橡皮筋垫起拨动橡皮筋产生声音,下列操作能改变声音响度的是( )
B.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
C.质量大的物体,其重力势能不一定大
D.质量越大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其重力势能就越大
4. 骑自行车上坡前,一般要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 )
A. 增大惯性B. 增大动能
C. 增大势能D. 增大冲力
5.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具有的机械能一定不变B. 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
【即时练习】
1.4人黑板完成P72第一题“井底之蛙”作图,其余草稿纸作图。
2.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大型国际比赛的赛道上都使用光电计时设备。但由于条件限制,一般的运动会都是由起点处的裁判员发令后开始比赛,终点处的裁判员通过秒表计时。为了计时准确,应该(C)
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容易看清
B.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容易听清
对照实验,用激光光束斜射入同种均匀的蔗糖溶液中,再对同学们观察——光的路径仍是直线。
(3)归纳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如何形象简单地在纸上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
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二、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1.影子的形成
请同学们想想;如果电灯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碍物,在障碍物后边会有什么东西形成?
三、简答题
11. 一盆花放在你的身边,你会看到它的美.可是当把这盆花放在楼顶的边沿处,你从下边走过时,这时你注意到的不是它的美,而是心中充满了恐惧.这是为什么呢?
参考答案
一、1.D2.D3.A4.B5.B
二、6.重力 弹性 重力7.质量 高度 弹性形变 弹性 弹性形变大小
8.焦耳J不变 变小
9.(1)动能和重力势能(2)弹性势能 (3)重力势能 (4)动能和弹性势能
10.甲 乙 丁
三、11.被举高的花具有重力势能
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方法:将激光沿白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都是直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归纳得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这两个现象说明光必须在同种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但光在同种介质中光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2)演示:光在非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得出光在同种非均匀介质中路径发生弯曲。
C.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
D.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传播不需要时间
【巩固练习】
见课内训练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同样的速度抛出去的铅球和乒乓球具有相等的动能
B. 重力势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在同一高度上
C. 两辆相同的汽车,行驶在同一条公路上,它们具有相等的动能
【答案】(1).红外线(2).
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
【答案】0.8
4.葫芦丝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器之一,如图,葫芦丝在演奏时,是通过_________振动发声的。
【答案】空气柱
5.在现代建筑中有一项新技术,即在蜂窝状的墙体中放入一些特殊的蜡丸,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这些蜡丸熔化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得室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答案】吸热
6.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有一支没标刻度的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稳定时液柱的长度为10cm,当玻璃泡放入沸水中,稳定时液柱的长度为50cm,对于这支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每升高1℃,液柱的长度增加_____cm;当液柱高度稳定在18cm时,外界温度为_____℃。
【答案】(1). 0.4 (2).20
4.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过程与方法】
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
一、光的直线传播
由图4.1-1可知: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实验图4.1-2得出: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实验要在水中滴几滴牛奶的目的是靠悬浮在水中的牛奶颗粒反射光呈现出光路。
问题: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1.实验探究: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1)教师演示实验,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方法和结果。
D. 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时,它所具有的弹性势能也越大
2. 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C.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D.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3. 关于能量的大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也越大
B.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答案】D
14.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和光都可以传递能量
C.在相同介质中声和光的传播速度相等
D.只有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现象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情景导入】
(影子谜语)你们知道影子形成的原理吗?
学习内容:光的直线传播
阅读课本P69至P71的内容,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光源定义和真空中的光速。
【自学检测】
9. 下列物体各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1)高速升空的火箭____________.
(2)被拉弯的钢板尺____________.
(3)被水电站拦河坝拦住的上游水___________.
(4)空中下落的皮球____________.
10. 如图所示,在书柜上放有四个体积相同、形状完全一样的金属盒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铅制的,丙和丁为铝制的.则甲和乙相比,________的势能大;丙和乙相比,________的势能大.四个金属盒中,势能最小的是________.
8. 我们常用的能量单位是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来表示.1999年11月20日,由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的“神舟”号载人舱成功地发射并按时返回到指定地点.“神舟”号载人舱在下落(如图)到地面附近时,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做匀速运动,则载人舱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它的动能________,势能________.
A.改变橡皮筋的粗细程度
B.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
C.改变拨动橡皮筋的力度
D.改变铅笔之间的距离
【答案】C
13.甲、乙、丙三人各乘不同的观光电梯,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停在空中
作图引导学生分析出小孔成像的原理。
4.给你一个玩具枪和激光器,你能想到什么?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射击用的激光瞄准器。
三、光的传播速度
1.打开手电筒,后排同学立刻能够看到灯光,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对吗?为什么?
7.光与镜面成40°角射在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角等于_________。
【答案】60°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物距沿ABC变化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速度的是_________(选填“AB”或“BC”)段。
2.日食(影子)
当地球、月亮和太阳运动到一条直线上,地球处在月亮的影区时.地球上影区中的人能看到太阳吗?这种现象叫什么?(不能,日食)
3.小孔成像
演示:仍然运用前面的器材,保持电灯不动,用一个大纸板完全遮住圆筒形蛋糕盒底部的进光口.并在纸板上开一个小圆孔。
设问:如果打开电灯,一部分光将穿过小孔射到屏上,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在屏上将看到什么?
1. (1)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度为8848.86_________(填单位);
(2)嫦娥五号首次带着月壤以每秒11.2公里的速度进入气层,该速度为_________m/s。
【答案】(1). m (2).
2.我们经常使用如图甲所示 测温枪进行测温,测温枪是利用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实现测温的,小明用测温枪测出手腕处的温度是36.8℃,若使用图乙所示的液体体温计测量同一温度,请在图乙中画出水银柱的位置_________。
3.分组板演P72第4题,注意保留物理解答题必要格式。
【展示交流】
【精讲点拨】
1.光源是指本身能发光的物体,有些物体看起来闪闪发光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不一定是光源,恒星本身能发光是光源,行星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2.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3.光路图作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不对,光的传播需要时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现象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我们无法察觉。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阅读后请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距离单位。
(2)1光年的含义是什么?光1年通过的距离。
(3)当你看到距你16万光年的一颗恒星时,实际上是这颗恒星多少年前发出的光?16万年前。
【答案】(1). 10 (2).BC
9.图示为凹透镜,O为光心,F为焦点,作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
10.木块的密度为0.5×103kg/m3,蜡块的密度为0.9×103kg/m3,它们的体积相等,若木块质量是20g,则蜡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kg。
【答案】0.036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下列物体: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是③⑤⑥⑦⑧⑨,一定不是光源的是②④⑩,可能是光源的是①,属于人造光源的是⑤⑥⑦,属于天然光源的是③⑧⑨。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光在水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做法:在支架上固定一个薄水槽,其中放置一个白屏来显示光的路径,事先配有四杯浓度不同的糖水,将它们按浓度从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种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层糖水间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内形成了从上到下浓度逐渐变大的不均匀糖水。将一束激光从透明水槽侧面沿白屏表面75°左右的入射角,由最上层溶液斜向下射入非均匀糖水,可见激光路径在非均匀糖水中向下弯曲。
C. 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不变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6.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其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7. 势能包含________势能和________势能两种.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势能,它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势能,它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蚌埠夏天平均气温约为40℃
B.老师正常上课时讲话的声音约70dB
C.正常人脉搏大约为每分钟10次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5m/s
【答案】B
12.把橡皮筋绷在直尺上,用两支铅笔将橡皮筋垫起拨动橡皮筋产生声音,下列操作能改变声音响度的是( )
B.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
C.质量大的物体,其重力势能不一定大
D.质量越大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其重力势能就越大
4. 骑自行车上坡前,一般要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 )
A. 增大惯性B. 增大动能
C. 增大势能D. 增大冲力
5.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具有的机械能一定不变B. 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
【即时练习】
1.4人黑板完成P72第一题“井底之蛙”作图,其余草稿纸作图。
2.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大型国际比赛的赛道上都使用光电计时设备。但由于条件限制,一般的运动会都是由起点处的裁判员发令后开始比赛,终点处的裁判员通过秒表计时。为了计时准确,应该(C)
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容易看清
B.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容易听清
对照实验,用激光光束斜射入同种均匀的蔗糖溶液中,再对同学们观察——光的路径仍是直线。
(3)归纳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如何形象简单地在纸上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
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二、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1.影子的形成
请同学们想想;如果电灯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碍物,在障碍物后边会有什么东西形成?
三、简答题
11. 一盆花放在你的身边,你会看到它的美.可是当把这盆花放在楼顶的边沿处,你从下边走过时,这时你注意到的不是它的美,而是心中充满了恐惧.这是为什么呢?
参考答案
一、1.D2.D3.A4.B5.B
二、6.重力 弹性 重力7.质量 高度 弹性形变 弹性 弹性形变大小
8.焦耳J不变 变小
9.(1)动能和重力势能(2)弹性势能 (3)重力势能 (4)动能和弹性势能
10.甲 乙 丁
三、11.被举高的花具有重力势能
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方法:将激光沿白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都是直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归纳得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这两个现象说明光必须在同种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但光在同种介质中光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2)演示:光在非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得出光在同种非均匀介质中路径发生弯曲。
C.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
D.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传播不需要时间
【巩固练习】
见课内训练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同样的速度抛出去的铅球和乒乓球具有相等的动能
B. 重力势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在同一高度上
C. 两辆相同的汽车,行驶在同一条公路上,它们具有相等的动能
【答案】(1).红外线(2).
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
【答案】0.8
4.葫芦丝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器之一,如图,葫芦丝在演奏时,是通过_________振动发声的。
【答案】空气柱
5.在现代建筑中有一项新技术,即在蜂窝状的墙体中放入一些特殊的蜡丸,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这些蜡丸熔化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得室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答案】吸热
6.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有一支没标刻度的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稳定时液柱的长度为10cm,当玻璃泡放入沸水中,稳定时液柱的长度为50cm,对于这支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每升高1℃,液柱的长度增加_____cm;当液柱高度稳定在18cm时,外界温度为_____℃。
【答案】(1). 0.4 (2).20
4.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过程与方法】
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
一、光的直线传播
由图4.1-1可知: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实验图4.1-2得出: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实验要在水中滴几滴牛奶的目的是靠悬浮在水中的牛奶颗粒反射光呈现出光路。
问题: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1.实验探究: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1)教师演示实验,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方法和结果。
D. 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时,它所具有的弹性势能也越大
2. 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C.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D.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3. 关于能量的大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也越大
B.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答案】D
14.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和光都可以传递能量
C.在相同介质中声和光的传播速度相等
D.只有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现象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情景导入】
(影子谜语)你们知道影子形成的原理吗?
学习内容:光的直线传播
阅读课本P69至P71的内容,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光源定义和真空中的光速。
【自学检测】
9. 下列物体各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1)高速升空的火箭____________.
(2)被拉弯的钢板尺____________.
(3)被水电站拦河坝拦住的上游水___________.
(4)空中下落的皮球____________.
10. 如图所示,在书柜上放有四个体积相同、形状完全一样的金属盒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铅制的,丙和丁为铝制的.则甲和乙相比,________的势能大;丙和乙相比,________的势能大.四个金属盒中,势能最小的是________.
8. 我们常用的能量单位是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来表示.1999年11月20日,由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的“神舟”号载人舱成功地发射并按时返回到指定地点.“神舟”号载人舱在下落(如图)到地面附近时,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做匀速运动,则载人舱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它的动能________,势能________.
A.改变橡皮筋的粗细程度
B.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
C.改变拨动橡皮筋的力度
D.改变铅笔之间的距离
【答案】C
13.甲、乙、丙三人各乘不同的观光电梯,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停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