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大版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一、书写 (共1题;共4分)
1. (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生命需要不断的跋shè________。

不管昨天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的灵园里开了多少朵花,那是属于昨日的,若你一心沉湎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更qīng________纯的欢欣。

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yùn________育。

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chéng________,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
二、默写 (共1题;共4分)
2. (4分)古诗文默写。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________ ,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③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________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浣溪沙》晏殊)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
3. (10分)名著阅读题。

(1)《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非常精彩。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

(2)《简·爱》中,里德太太临死前对简·爱说“我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是哪两次事?她为什么不喜欢简·爱?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8分)
4. (8分)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五一节那天,500多名建设者放弃休息的时间,奋战在五凤口高架工地一线,掀起“奋战120天”劳动竞赛。

②旋挖钻、高压旋喷机、吊机、挖掘机等20多台施工机械奏鸣着,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建设者正在进行明挖隧道的施工。

③由于是劳动节,指挥部准备了猪肉、啤酒、毛巾、洗衣粉和慰问品,慰问劳动者。

④劳动之余,项目部还为大家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建设者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劳动之中,适当地放松身心。

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词语)后面增补________。

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第③处不合逻辑,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5. (15分)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某学校开展以“走近诗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1)学校文学爱好者准备成立一个诗社,特向同学们征求社名。

请你参照示例的形式,为他们拟个社名,并说明理由。

示例:社名:浅草
理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别小看了自己,大地正由小草来装点。

(2)仿照下面诗歌另写一节诗。

要求另选对象,修辞手法相同,句式相近。

眼睛很宽容,能装下整个世界;它又很苛刻,容不得一粒沙尘。

(3)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

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 (10分)(2015•湖北恩施)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⑴~⑵题。

雨伞
苏叔阳
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
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

你撑开整个身躯,
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
却湿透了,你自己。

(选自《苏叔阳文集》)
(1)诗中的雨伞具有怎样的精神?
(2)为了刻画雨伞形象,诗人采用了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

请任选一种,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7.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

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

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

”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濒于死。

”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

君若宥①之,其为君亦犹是也。

”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

”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

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

’则予我矣。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②鲁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

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

”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

”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

请生之。

”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注】:①宥(yǒu):宽恕。

(1)下列句中的“于”与“欲以戮之于群臣”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
A . 吾祖死于是
B . 积于今六十岁矣
C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 . 苛政猛于虎也
(2)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齐桓公想让鲍叔做太宰,但鲍叔认为管夷吾更有治理国家的才华,因而向桓公力荐管夷吾。

B . 管夷吾有一次曾差点暗杀了齐桓公,所以齐桓公耿耿于怀,不能原谅他。

C . 施伯识破了齐国的用意,坚决反对将管夷吾送给齐国,足见其洞明局势的远见卓识。

D . 鲁庄公虽有谋臣施伯为其出谋划策,但因为自身目光短浅,最终还是中了齐国的计。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桓公自莒反于齐反:②君若宥之若:
③请生之生:④如鲍叔之言如: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

②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
8. (2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课
①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
②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

”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野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秘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③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够了。

”哲学家摇摇头。

④另一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

”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⑤第三位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⑥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⑦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
一年后,我们再来相聚。


⑧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来。

⑨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________;同样,要想让灵魂净洁,唯一的方法就是________去占领它。

(1)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的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每处4个字以内)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________;同样,要想让灵魂净洁,唯一的方法就是________去占领它。

(2)对哲学家“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提问,为什么弟子们的回答都不正确?
(3)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该怎样正确回答哲学家“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问题?
(4)文中说原来相聚的地方已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它是怎样“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的?
(5)一年后,哲学家为什么始终没有来赴约?
(6)用自己的语言简洁而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9.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可以冬眠吗
佚名
①据科学调查,实际上,所有的动物在冬天都会由于低温的影响,变得不爱动弹。

因为这时的食物非常缺乏,而身体又需要保存热量。

②在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会降到极低,它的新陈代谢、氧气需求和呼吸也会大大减少。

不过,大部分动物都不会一直这样沉睡下去。

它们会偶尔起来上个厕所、吃一些食物,或者伸展一下身体,来保证肌肉不会萎缩。

③有记录表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类也能够进入冬眠一样的状态。

2006年10月,一位日本人在攀爬雪山时失踪,24天后才被救援人员发现。

他被发现的时候,医生确定他身体的新陈代谢已经处于停滞状态。

但他确实只是“睡着了”,经过治疗,成功地复苏过来。

④还有一名掉入冰水中的挪威滑雪者,当时他已没有了心跳和呼吸,体温下降到了13.8℃,但经过抢救,他仍
然成功苏醒和复原。

可见,人类自身还是具备冬眠的“潜力”的。

⑤人们还发现,当受伤的人进入冬眠状态后,就像被麻醉了一样。

不但感觉不到疼痛,而且还可以减少出血,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目前,医生们已经可以用各种急救设备来降低病人的体温,以便外科医生能更顺利地为他们进行手术。

⑥但是,让人类“冬眠”的计划还很复杂。

⑦首先,咱们人不像动物,天冷了,咱们只要穿上厚衣服就可以照常活动了,就不需要窝在被窝里睡大觉了。

久而久之,人类的冬眠“潜能”也就慢慢“退化”了。

其次,单纯地用低温来让人冬眠其实是不行的。

因为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内的细胞就会被破坏,体内的血液和其他液体也会开始凝固,这一“睡”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⑧所以,现在用来使人进入冬眠状态的手段,实际跟麻醉差不多,需要使用一定的药物,而到目前为止,这种办法只能使体型较小一些的动物进入冬眠。

对体型较大的动物来说,药量小了不起作用,药量大的话又极容易引发危险。

⑨至今科学家们还未能成功地在猪、羊等动物身上实现“人工冬眠”。

现在人类对冬眠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太空旅行方面。

为了飞往更遥远的星球,宇航员需要暂时进入一种休眠状态,以便在沉睡中度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漫长时间。

否则,到达那些陌生星球的,只能是机器人了。

因此,人类仍然在继续努力探索冬眠的秘密,争取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

(选自《探索与发现》2014年4月,有改动。


(1)在冬眠时,动物呈现出怎样的生理特征?
(2)让人类“冬眠”计划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目前,用来使人进入冬眠状态技术手段取得怎样的进展?
表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探索冬眠技术有什么现实意义?
(4)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中“苏醒”和“复原”能否对换,为什么?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写作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为你而歌”为题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树,是那里长得最高的树。

可它的生长过程却极为特别,在最初的几年里,它几乎是那里最矮的树,只有一米多高,但五六年后,却像施了魔法一样,可以一直长到四五十米的高度。

原来,在最初的五六年里,这种树不是不生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虽然之露头一两米,但却扎根地下超过28米。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除诗歌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书写 (共1题;共4分)
1-1、
二、默写 (共1题;共4分)
2-1、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
3-1、
3-2、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8分)
4-1、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5-1、
5-2、
5-3、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1、
6-2、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7-1、
7-2、
7-3、
7-4、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 8-1、
8-2、
8-3、
8-4、
8-5、
8-6、
9-1、
9-2、
9-3、
9-4、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