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
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
目前,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心理压力很大,影响学习和生活,也影响他们健
康成长。

家长和老师们都很关注,积极想办法解决此类问题。

本文从心理问题
的表象、成因和解决方法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表现成因解决办法社会家庭学校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很普遍了,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地区早将心理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想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能高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对孩子健康成长带来的巨大影响。

学生心理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校园心理危机,就是在校园生活范围内各种突发
的重大危机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心理冲突、心理压力,超过了自身应对能力的范围,而引发焦虑抑郁、恐惧,行为障碍等心理失衡的状态
经过分析,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如下的表现。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类型及表现
第一、住校不适应型
住校不适应型是中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型障碍。

中学生往往由于不适应住
校生活严重影响学习,跟不上班级,甚至造成中途休学或辍学。

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生理功能三个方面。

情绪方面具体表现为害怕学习,上课注意力涣散,
思考乏力,听不好课,做不好作业,但又想把学习搞上去,产生焦虑.行为方面
主要表现能力抑制、社会性退缩、品行絮乱、行为倒退。

生理功能方面表现在上
课头昏、脑胀,失眠。

第二、强迫焦虑型
表现为观念强迫和行为强迫。

观念强迫具体表现为想问题总是很极端,总是
想着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或者假设某种事情的多种结果,然后莫名其妙的担心而
惴惴不安。

常伴有焦虑、沮丧、压抑、苦闷、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行为强迫
具体表在特定场合反复做同一件事或重复同一动作。

如在考试时,总觉得想要大
小便,但并不去上厕所;反复检查自己任何一次作业或试卷;总是在路上数石块
数或步数等。

第三,抑郁恐怖型这是有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状态为
特征的心理问题。

有这类心理问题的同学一般能基本适应学校生活,但心理压抑、情绪苦闷,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

具体表现为:
兴趣衰退,缺乏自信,精力衰退,封闭退缩,躯体不适,悲观失望。

这种心理问
题指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情境,或在人际交往时产生异常恐惧并主动回避以消除
不安。

中学生中较常见的为社交恐怖和特异性恐怖,而且前者有增长的趋势。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
第一是家庭原因。

家庭中的种种不良影响和教育,会给学生带来心灵的创伤,成为心理异常产生的根源。

首先家庭和生活环境(如父母不和或离异、“问题型”家庭),容易造成心理异常。

其次家长的教育方法更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如不关心照顾孩子,过分溺爱子女方法简单粗暴、迁就放纵不管等,可以说不
同的教育方法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心理状态。

第二是教育原因。

学校的教育在职校生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但是学校教育中一些
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首先,在教书育人方面存在着只教
书而不育人的问题。

其次,在管理育人方面存在着只注重管理而忽略疏导的问题。

第三是缺乏加强服务育人意识。

第三是社会原因。

现在的学生处于一个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认识社会、
参与社会的意识非常强,但是如果是非分辨能力不够,意志不坚强的话,就会受
到不良的社会风气,腐朽的道德观念的侵蚀,容易上当、受骗、变坏,无心学习,纪律散漫,思想消沉,得过且过。

另外,由于手机的普遍使用,有的同学获取信
息不正确,甚至是歪曲的,反动的。

与现实中存在很大差距,只有在手机的世界里寻找安慰。

三、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办法
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难题。

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要擦亮孩子发现真善美的眼睛。

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倾诉,善于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解决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和困惑,经常与孩子交流对重大事件的看法,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当然,倘若孩子犯了错误,就要认真对待,既要适当原谅,又要严格要求,不能溺爱。

要让孩子明白,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树立责任意识和是非观念。

父母要慎重对待自己的婚姻,不能动辄就离婚,家庭破裂是孩子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第二,重视学校教育。

学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长达十二年,这还不包括大学学习和研究生学习。

可想而知,学校对于孩子们有多么的重要。

目前,许多学校里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每周都有固定的课时,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另外,心理咨询室也是一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必备,能及时为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当然,有了这些规定和要求,也就需要一些专业素质很强的心理专业的老师,学校要积极提供好的条件给这些老师参加学习和培训,学习更高的理论,和更多的案例,然后回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第三,全社会重视,从教育行政部门,到政府相关部门,都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营造一个学生成长的大环境。

比如:手机和游戏已经严重影响了部分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国家已经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给出明确的规定。

这样,各级各类学校都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约束。

现在学生心理问题虽然存在,但是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这类问题,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和对策》网络.
[2] 《青少年心理健康》盛秋鹏著2008
[3] 《心理抚养》李玫瑾著
[4] 《心理危机干预》李祚张开荆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